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36章

冈村宁次-第36章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3团下士班长时克俊,在与敌肉搏时,和敌人扭在一起,被敌人咬掉左耳,他奋力
用双手卡住敌人的咽喉,将敌人卡死……”
    这是当时参加过战斗的一位第9师军官的回忆。军人的英勇拼死精神,也并非日
本武士所独有,回忆中还说:“我师53团一少尉排长袁次荣,在弹药用尽,全排士
兵阵亡的情况下,眼看他的阵地被敌人攻占,他把手榴弹集中在一块儿向敌人投掷,
炸死炸伤数十人。最后,袁排长把唯一一颗手榴弹抱在怀里,拉断导火索,轰地一
声,袁排长顿时血肉四溅,他就这样为中华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进攻的敌
人,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战斗惨烈进行,持续了8昼夜,第25旅旅长杨宝珏负伤,
但我军主阵地及要塞仍未被敌人攻占。”
    中国官兵的为国献身精神,也为冈村所不得不承认:战斗结束后,10月初日军
打扫战场时,“检查搜集到的敌军官兵致其亲友信件,其内容几乎全是有关我军情
况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同一时期,在阵亡敌军官兵遗体上发现
的死者父母的来信,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词”。最后,他还
特意加上一句:“这一点和我军的情况完全一样。”
    在保卫田家镇要塞的战斗中,第2军郑作民少将的第9师拼得最惨,全师伤亡旅
长以下军官130多名,士兵2000余名。但他们毕竟在阵地上坚守了10多天。
    稻叶四郎真不愧是日军将领中的佼佼者,战术素养极佳。面对在中国守军顽强
抵抗下倒下的大片部属尸首,他仍是屡挫屡奋,摸索着对方的弱点。他发现在与当
面中国军队激战时,隔江驻守的中国军队却不曾来主动支援,便断定其固守意志不
强。于是,他暂缓对第9师阵地的进攻,抽出部队在海军舰艇配合下,向田家镇对岸
的中国军队杀去。结果,霍揆彰和李玉堂部稍作抵抗后,便将主力撤走。留下来防
守富池口要塞的第18师师长李芳郴,无心再战,竟于9月23日丢下部队星夜弃职潜逃,
致使富池口要塞于次日失陷。
    日军攻占富池口要塞,打破了田家镇连环防御体系中的一环。田家镇、富池口
隔江相对,互为依托。富池口一失,田家镇南面顿失屏障且腹背受敌。根据这种情
况,李延年如果明智的话,应赶紧把军主力第9师撤到田家镇要塞的东南面阵地,与
该军的57师合兵一处,战局也许有救,或至少能多坚守些时日以待援军的到来。可
惜,李延年没有这么做,仍按该军原部署所划分的地域进行防御。
    孤零零的57师怎经得住稻叶四郎从地面、江面和空中的立体打击?虽然该师以
惨重的代价顽强抗击了几天,但还是渐渐支撑不住了,向西北第9师阵地的方向撤退
靠拢。扫清了田家镇要塞的外围防御,稻叶立即派出3个联队直扑要塞核心。日海军
舰炮和轰炸机先是打哑了要塞岸炮,要塞上中国海军守备队司令梅一平和炮台总台
长秦德生,先后中炮牺牲。接着,日军大批部队拥上要塞,失去外围陆军拱卫的海
军守备队炮台官兵们,很快被日军消灭或溃散。
    9月28日夜,李延年率第2军余部全部撤离,次日天亮,日军完全占领了田家镇
要塞及附近地区。
    10月1日,李延年所隶属的第5战区右兵团总指挥李品仙致电军委会称,“查田
家镇要塞失守原因颇多,李延年应负相当责任”,请求蒋介石从严处分。蒋介石或
许考虑到李延年是资历颇深的黄浦一期学生,或许觉得李的第2军确实已尽了力,并
未给予惩处。但是,李作为军团司令对所属的其他军“未能严为督饬,不无过失”,
连赠给他的部队都掌握和控制不起来,这在蒋介石看来不是块独当一面的主官材料。
所以,整个抗战期间,李延年虽仍不断升迁军衔、官职,但基本上做的都是副职,
直到解放战争时,他才又当上主官做了兵团司令。
    与此同时,坐镇九江城的冈村宁次接到了由飞机传来的报告,获悉第6师团的今
村支队已占领该要塞,欣喜万分,认为攻占武汉只是时间问题了。他随即致电华中
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请他转呈东京大本营,为稻叶四郎申请须由天皇批准颁
发的金(至鸟)勋章。
    田家镇要塞的全部陷落,表明武汉最后的、也是最为坚固的屏障被撞开。再往
西去,中国军队已无险可守,只有在平坦的大地上与日军抗争。至此,武汉保卫战
进入了最困难的阶段。
    冈村宁次的第11军以伤亡数万官兵的代价,逼进武汉城下,蒋介石是战?是撤?
且听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第二十章  踏进武汉城
                    蒋公难断战守策,兵临城下方后撤;
                    冈村急功失远虑,拔了头筹受庆贺。
    在1938年的夏、秋两季,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的焦点所在。中国失去的地方已
经太多了,“保卫大武汉”是当时各界舆论震天的呼声,放弃它,将意味着国民政
府的政治威望受到进一步损害,给内部的对日妥协派以投降当汉奸的借口。这一点,
精于政略的蒋介石心里是清楚的。
    会战发起之初,蒋介石决心大干一场,进而保住武汉城。否则,他何必要投入
百余个师的重兵?就是在9月上旬,战场上的主动权已操于日军之手的情势下,他仍
不想放弃这座城市。请看当时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制定的卫戍部队作战计划。在这个
计划里,对敌情的判断如下:
    敌将于压迫我武汉以外战区部队得势后,肆其包围之惯用战法,以主力经阳新、
大冶向咸宁、贺胜桥,并各以一部沿江及由蕲水向我仓子埠、黄陂、孝感,协同海
空军三路向我进犯,以达其速占领武汉之迷梦。
    据此,卫戍总司令部制定了作战计划,其方针是;卫戍部队为确保武汉达到最
后胜利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武汉外围,一部控制于武汉核心,利用既设阵地坚固
守备,乘敌兵力疲惫或分散之际,与第5、第9战区部队夹击于湖沼地区而歼灭之。
同时决定,卫戍部队应独立固守3个月以上,以消耗敌人的战力,使各战区赢得尔后
会战的富裕时间。最后亦须固守武昌、汉阳、汉口任何一镇,以表现国军抗战守土
的精神。
    由此不难看出,国民党军事当局至9月上旬制定的作战计划,仍然有在武汉市区
大打一场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不够坚决,但从后来事态发展看,该想法不够坚决
倒未必是坏事。
    9月20日,蒋介石决定,陈诚兼任的武汉卫戍总司令一职由罗卓英接任,陈诚则
将主要精力放到第9战区的指挥匕陈诚曾是力主保卫武汉城的蒋介石心腹大将,是堂
堂战区一级的军事大员,以兵团司令级的罗卓英取代陈诚,暗示出蒋介石已着手准
备撤守武汉。
    9月底,随着田家镇要塞的陷落,武汉已无险可守,蒋介石和军委会便彻底放弃
了死守武汉的计划。也就是蒋介石做出齐守武汉的这几天,他又恰巧接到了由周恩
来面递的毛泽东亲笔信。中共领袖在信中首先夸赞和鼓励了他一番:“先生领导全
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15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
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
穷。”接着,毛泽东在信中又阐述了保持有生力量,坚持持久战争的观点。看了毛
泽东的来信,蒋介石心里有了底,他觉得只要共产党人不在他撤守武汉问题上做政
治文章,就不怕其他小党小派、各界舆论瞎叫唤。国共两党经过10年内战厮杀,互
相不信任是难免的。实际上,中共从抗战前途的大局出发,不愿看到国民党的抗日
主力在一次会战中被拼得精光的结局。
    武汉人民希望中国军队能保住自己的城市,免遭侵略者铁蹄的蹂躏;蒋介石提
出过的“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已家喻户晓,如果武汉弃守,人民思想上没有准备,
就可能会对抗战失去信心,国民政府的脸面也丢尽了。这明摆着的现实,令蒋介石
伤透脑筋,自己作过的许诺实现不了,谁来替他说话?又是中共方面真诚地帮了他
一把。周恩来亲自执笔为武汉《新华日报》撰写了一篇社论,其中写道:
        ……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日本
    强盗既不可能一下子把我们赶到“堪察加”,逼上昆仑山;我们也不可能
    很快地转弱为强,反守为攻,将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因此,中日战争的形
    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须经过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抗战既是长期的,我们决不能畏惧困难,但必须认识困难,承认困难,才
    能克服困难……         国、共两党是多年的冤家对头,但共产党人在他蒋介石内外交困、尴尬于战守
之间的关头,没有再在背后插上他一刀,而是对他的撤守决定给予了理解。“共产
党人有信仰,有主义,感情总是被他们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若干年后,蒋介石曾
对身边的人这样说道。
    还在是年的9—10月间,蒋介石鉴于上海、南京血的教训,就已开始有步骤地分
批撤离党、政和地方政府机关,疏散了大量的老百姓。这样做,既可以让中国军队
轻装上阵,在武汉城市内外与入侵者血战一场,也可以在撤退时减轻负担。决定放
弃武汉后,按蒋介石的部署,中国军队着手撤退:江北的主力撤至平汉路以西的汉
水沿岸及大洪山区,廖磊的第21集团军留在大别山区,开展敌后游击战;薛岳的第
1兵团仍于九江以南抗击敌人,并可视情况退往湖南;第2兵团依托幕阜山,掩护西
面的粤汉铁路;罗卓英指挥武昌以南金牛方面的作战,掩护各军撤退,整个武汉只
留卫戍部队一个旅的正规军作象征性的抵抗。
    10月12日,蒋介石接到广州守军余汉谋将军的电报,日军以3个师团和1个航空
兵团为基干兵力,在日本海军第5舰队的运输和火力支援下,在广东大亚湾强行登陆,
一路所向无敌,仅一周多时间便占领了广州市,掐断了国民政府经粤汉铁路的国际
联系通道。蒋介石认为,随着广州失守、粤汉铁路被切断,武汉之战略地位已失。
因而,加速了撤守武汉的进程。
    这次撤退虽比南京那次组织得好些,但整个过程仍不令蒋介石满意,特别是撤
退的后期阶段,某些外国记者所见一些部队的情景是:不仅枪弹遗弃,而且碗筷亦
多失落,种种狼狈情形,资为笑谈……
    再说冈村宁次。第6师团在9月底拿下田家镇要塞后,他便自以为什么时候踏进
武汉城,“只是个时间问题”,其实,令他头疼的事情还着实不少。首先,蒋介石
直到10月初,还在武汉市内和市郊握有5个军的兵力,这5个军虽然在整个会战期间
未放过一枪,但毕竟对企图攻城者是种威慑力量,冈村不能不有所顾忌。其次,他
最精锐的第6师团,经黄梅、广济、田家镇血战已残损不堪;第101师团参加南浔线
作战伤亡数千;第106师团在万家岭地区遭围歼,松浦师团长虽率近千名官兵冲出铁
网,避免了被全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