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十大谜案破解-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谕旨曰:〃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以表其殉夫之烈。〃或曰,是特掩饰天下耳目之言,非实录也。〃
阿鲁特氏之死确是一桩疑案。她死得很突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慈禧不喜欢阿鲁特氏,其〃不得孝钦太后欢〃。据说,慈禧爱看戏,阿鲁特氏陪侍左右,〃演淫秽戏剧,则回首面壁不欲观。慈禧累谕之,不从,已恨之〃。阿鲁特氏身边的人劝她要同慈禧搞好关系,否则恐于己不利。阿鲁特氏说:〃敬则可,昵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有人将这个话密告慈禧,慈禧〃更切齿痛恨,由是有死之之心矣〃。慈禧认为,阿鲁特氏是在讥讽自己不是由大清门迎入的,而是由贵人一步步升上来的。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以后慈禧对阿鲁特氏便百般挑剔。同治帝有病,皇后不敢去侍奉,慈禧就大骂她〃妖婢无夫妇情〃。同治帝弥留之际,皇后哭着前往探视,并且为同治帝擦拭脓血,慈禧又大骂:〃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
慈禧为什么这么仇恨阿鲁特氏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慈禧在为同治帝选皇后时,就不喜欢她;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后不善于逢迎。更主要的是未来的皇权之争,这是问题的实质。
对此野史有记载,可供我们参考。《清朝野史大观》记道:
及帝弥留之际,后不待召,哭而往,问有遗旨否,且手为拭脓血。帝力疾书一纸与之。尚未阅竟,忽慈禧至,见后悲惨,手拭帝秽,大骂曰:〃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皇帝与尔何物,可与我。〃后不敢匿。慈禧阅迄。冷笑曰:〃尔竟敢如此大胆!〃立焚之。
又有记载说:
及上崩,德宗(光绪帝)立,毅皇后以与所草之遗诏不符,剧悲痛,事为那拉氏所知,亟召至,遽批其颊曰:〃尔既害吾子,尚思作皇太后耶?〃毅皇后跪于地,泣不止,久之,始还宫,益痛不欲生。
总之,这些记载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即几乎都是围绕一个皇权继承问题。慈禧与嘉顺之争,决不是一般的婆媳不和,而是更深层次的皇权归属之争。初出茅庐的阿鲁特氏,哪里是久经沙场的叶赫那拉氏的对手。光绪帝即位后,两宫以太后的身份垂帘,阿鲁特氏便处于十分难堪的地位。她本应是太后,但作不了太后。作皇后吧,将来光绪帝亲政后必然要立个皇后。因此,就把她逼上了死路。
其父崇绮入宫探视,分析了整个情况。他很有头脑,向慈禧上奏如何办,慈禧明确地说:〃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随大行皇帝去罢。〃据说阿鲁特氏在走投无路时,曾写一字条请命于崇绮,崇绮批了个〃死〃字。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关于她的死,《清史稿》记道:
(光绪)二年五月,御史潘孰俨因岁旱,上请更定谥号,谓:〃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内,道路传闻,或称悲伤致疾,或云绝粒霣生,其节不彰,何以慰在天之灵?〃
这个御史胆量很大,但是慈禧绝对不允许有人攻诘自己,她降旨处分了这个胆大的潘御史:〃其言无据,斥为谬妄,夺官。〃这就压下了不平的舆论。可以说,阿鲁特氏是自尽的。
第39节:后记
后记
《慈禧十大谜案破解》就要同读者见面了。
后记我想借此机会谈谈对慈禧太后的评价问题。从70年代末读硕士研究生开始,我就对研究慈禧太后产生了兴趣。那时围绕着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等问题,相继发表了一些论文。后来就出版了有关慈禧太后的一些著作,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出版了4部关于慈禧太后的著作。它们是:《慈禧大传》(1994年,辽沈书社),《正说慈禧》(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慈禧画传》(2006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2007年,团结出版社)。和慈禧太后有关的,还出版了关于光绪皇帝的2部著作:《光绪帝本传》(1996年,辽宁古籍出版社),《正说光绪》(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不想为慈禧太后翻案,但是我想实事求是地评价慈禧太后。在长期研究慈禧太后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将慈禧太后脸谱化、妖魔化和随意化。对慈禧太后实行的是一点论,一棍子打死。从想当然的概念出发,历史事实为先决的概念服务,往慈禧太后的身上泼了许多污泥浊水。想丑化一个人,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生活细节丑化他。譬如,说慈禧太后与假太监安得海有染,说慈禧太后与假太监李连英有染,说慈禧太后毒死了慈安太后,说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等等。但是,历史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有些事是慈禧太后干的,如逼死皇后阿鲁特氏,害死珍妃等。但是,不是所有的坏事都是她干的。我主张对慈禧太后也要两点论。慈禧太后做过一些坏事,也做过一些好事。她做的坏事我们要批判,她做的好事我们要肯定。慈禧太后是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世界级的历史人物。我们对她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刚刚开始。
就说到这里。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我要感谢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先生。没有他的慧眼识珠,决策拍板,本书难以很快出版。
感谢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主任李晨光先生,编辑孙文颖女士。他们给予本书很多指导,使本书精益求精,质量大有提高。
感谢我的夫人陈孟楣女士。她在文字的润色和照片的选择上,出力甚多,使本书更臻完善。
感谢校对师、设计师、发行师。他们付出了宝贵的辛勤劳动,使本书增光添彩。
谢谢!
徐彻
于沈阳丁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