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李嘉诚家族传 >

第27章

李嘉诚家族传-第27章

小说: 李嘉诚家族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离开重庆以后,沿着广漠的西北高原继续向纵深地区飞去。
  坐在椭圆型机窗前的李嘉诚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机翼下那状如海涛般的荒原和峻岭。他清楚地记得,就在此前前一个月,在香港的长实集团总部召开的年会上,他面对董事局的各位董事讲的话:“包括和记黄埔在内,将来都要记着,我们的经营方向从现在开始将有所转变。新的目标将是一片多年无人问津的大高原和大荒漠。诸位不要以为我在这里危言耸听,或者担心我的这一决策会给大家带来困窘。比方说有人问:为什么要到那种没有人烟的地区去投资和经商呢?该不是走火入魔地听从某些人的煽动吧?我可以告诉大家,高原和荒漠对于我们并不是坏事,大家不要忘记,若干年前香港也是一个无人的渔村。而距此不远的深圳,从前不也是看起来没有任何希望的地区吗?可是,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我建议各位董事都能认真考虑我的主张。那就是把我们的资金投到西北去,那里的经营潜力十分巨大。”
  如今,李嘉诚果然身临西北。他亲眼看到了人们谈虎色变的起伏荒漠和百公里内见不到一户人家的荒凉高原,不得不叹息一声:“这里确实是太贫穷了!”
  他记得就在昨天——2001年2月24日,他在教育部长陈至立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里是高寒山区,此前从没有到过山区的李嘉诚把秘书在香港为自己准备的大衣披在身上,仍然无法抵御呼啸而起的山风。倒是陈至立马上吩咐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特别为李嘉诚找来一件厚厚的军棉大衣,这样他才感到有些温暖了。当时,李嘉诚在当地干部们的陪同下,来到一片起伏群山间的石头寨时,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山峦环绕中的盆地。小镇上的民宅状如香港的“笼屋”,如果说这座山寨里还有一处可以让李嘉诚接受的砖瓦结构的建筑,恐怕就是他投资兴建的中心小学了。
  这所小学校处于一幢幢小木楼的包围中,让李嘉诚见了心绪稍安。几年前,“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刚刚建立的时候,李嘉诚作为这项专用基金的投资者,还没有想到贵州山区的贫困状况会如此严重。而他关注并指示的基金会至少要出资8000万元,向国内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边远山区)中小学校赠送5000套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李嘉诚当年的这一指示,完全是出于惯常的捐款程序行事。那时的他当然还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贵州大山里的小学,更不会与那些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见面。如今当身披军大衣的李嘉诚出现在小学校的操场上时,一大群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地向他跑过来,仿佛李嘉诚就是他们久别的亲人。孩子们站在寒风中欢呼着,让刚才还在为寒冷和贫困而忧虑的李嘉诚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也让他回想起自己少年时的打工生涯。
  “看到这些孩子,我更加感到来西北的重要了。”李嘉诚说。经过李嘉诚与教育部领导的共同协商,李嘉诚基金会马上启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将在西部地区建立1万个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广播的教学点,使1万所中小学校能运用这些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当时,李嘉诚相信自己的基金会,一定会把他对山区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果然,距此三年以后,李嘉诚的这一为贫寒孩子们设计的方案,终于在这片大山里得到了实现。
  李嘉诚一行来到青海省。到了西宁,李嘉诚居然一改他一路上多看少说的准则,应邀前往青海大学对学生代表有过一次面对面的对答式讲话。李嘉诚之所以破例,一是因为他看了一路,大西北的经济发展、教育现状已经在他的心里有了个大概。第二是青海大学的学生们,为了请他到学校的大礼堂去讲演,几天前就自发地组织起一个自愿队,每天粉刷大礼堂的墙壁。有的女学生甚至还精心地折叠了无数个五彩缤纷的纸花和千纸鹤,表达对李嘉诚的欢迎之意。李嘉诚深受感动,决定在青海大学和学生们开一个小型的座谈会。
  李嘉诚在青海大学和学生教师们座谈的时候,只谈到他在西北地区参访的感受,至于学生们想听的成功与致富的密诀,李嘉诚却绝口不谈。他不想在刚刚成年的学生们面前以成功者自居,更不希望由于他曾在西北各地捐款而夸夸其谈。无论在何时何地,他处事为人的务实精神始终是不变的。
  李嘉诚见到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海大学,虽然教学大楼可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媲美,但是,在教学设施方面仍然有差距。在与该大学师生们谈到学校高科技教学设施的配套和网络化教学所需的资金时,李嘉诚手举着一只矿泉水瓶子,说道:“我李嘉诚喜欢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如果我们学校希望教资支援高科技教学的设施,我李嘉诚是可以投资的。不过,我不希望把不必要的资金也列入计划。譬如说这支瓶子的生产只需要五角钱,可是在申请经费的时候却说一定要一块钱,那么就意味着要浪费五角钱。我的行事原则就是,办多少事就花多少钱,千万不要浪费才好。”
  李嘉诚的严谨行事原则,让全体与会的师生们肃然起敬。李嘉诚又说:“并不是我不想掏钱支援,而是我从小就喜欢俭朴。大家也许知道,这些年我在香港建起了许多楼盘,还在深水湾和浅水湾建起了许多高档别墅,可是,我并不需要住香港最顶尖的豪宅。我现在住的还是1962年我结婚时买的那所房子。不为别的,就为俭朴是美德。”
  李嘉诚讲完这句话以后,来到省里一位领导面前,仍然举着那只矿泉水瓶子,郑重地表示:“如果现在就要我拿出一个亿,我会面不改色的。可是,谁如果在地上丢了一块钱,我就会立刻把它拣起来!”
  李嘉诚的话音刚落,鸦雀无声的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们见到风尘仆仆,远从香港来此的李嘉诚身上仍然穿着很普通的黑色西装,根本就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名牌,对他的话非常信服。
  尽管李嘉诚在青海大学座谈会上讲到了节省开支和费用,可是他离开之前,仍然同意把一笔可观的教育经费马上拨给这所学校。
  “富而不奢”始终是李嘉诚恪守的行为准则。
  34、重庆,“和记黄埔”的大手笔
  李嘉诚回到香港不久,他在国内大西北考察的经过,由秘书拟成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提交给长实集团的董事局。李嘉诚在这份报告中,除介绍了他在大西北考察的经过外,也提到了他欲在重庆和成都等地发展房地产业的初步设想。长实集团董事局对此份大西北考察报告非常重视,特别对重庆等地投资的项极有兴趣。
  长实集团很快就把一个尽早开发大西北的详细计划提交董事局进行讨论。
  2002年春天,香港阳光明媚,李嘉诚批准了这份可行性较强的大西北投资方案。不久,他麾下的长实集团和“和记黄埔”,马上派出人员先后进入大西北腹地四川。长实的大手笔出手惊人,他们首先是以21。35亿元在成都购下了南城一块总面积为1036亩的土地,用于兴建新楼,除此之外,还在成都先后建起了南城都汇、天府丽都和喜来登大饭店等物业,至于后来兴建的温江项目,更是李嘉诚西部之行的丰厚硕果。如果说李嘉诚在四川成都的购地仅仅是开发大西北房地产业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李嘉诚兴兵的地点选在了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山城重庆。
  虎踞龙盘的重庆是李嘉诚在大西北考察时最为看好的兴兵进军之地。李嘉诚初看山城,尚有一些错觉。原因在于重庆的长江两岸的大批建筑,多给他以陈旧破败的印象。特别是建在群山半腰间的那些楼盘,很象他在香港到处可见的倚山而筑的民居。也许当初正因为如此,李嘉诚才有一种旧地重来之感。早年他在香港刚刚问鼎房地产业的时候,也是像如今这样,在有限的空间中建树起一幢又一幢倚山而起的居民大楼。不过,李嘉诚同时发现重庆的地皮与香港相比,地价的悬殊,这也是他渴望来此寻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因。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李嘉诚就暗暗下了来重庆发展房地产业的决心。
  其实,早在李嘉诚此次前来大西北考察之前,“和记黄埔”公司的一支人马,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当年秋天,悄悄开进了重庆。当时“和记黄埔”给李嘉诚打的报告是:“我们先到重庆试一试水深水浅,然后再决定是否把投资的重心放在这个刚刚直辖的城市。”当然,李嘉诚的批示也有试一试的意思。他仅仅希望麾下的“和记黄埔”能在重庆搞出一系列的房地产样板,然后才可以请董事局讨论是否需要重金投入。在向内地投资房地产业的初期,李嘉诚也象当年他以长江划界,不轻易问津内地的港口一样,凡属进入长江以北的地区,投资一般都采取格外谨慎的原则。1997年“和记黄埔”进军重庆,李嘉诚那时的信心尚且有限。一般来说他对在长江以北地区获得投资的巨大回报不报任何奢想。
  可是,“和记黄埔”很快就有喜讯传来。两年后,由“和记黄埔”在重庆开发的第一个项目:高品质大型综合性商业大都会广场的面世,让李嘉诚见到了意外的曙光。这也是李嘉诚在西北之行中,为什么在考察教育的同时也要考察房地产业的由来,更是他亲自来重庆看一看的初衷。现在他终于见到了“和记黄埔”在重庆兴建的大都会广场的面貌,确实让李嘉诚心花怒放,大开眼界。投资不多而见效惊人的大都会广场,甚至要比龚如心女士在香港花巨资兴建的“华懋广场”还要壮观宏大。这个坐落在重庆闹市解放碑步行街的大都会广场,占地面积为18717平方米,总面积23万平方米,这无疑可以视为重庆市最有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个偌大的广场,由现代综合性购物商场、高智能甲级写字楼大都会商厦、国际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三部分组成。其建筑之宏伟,其商机的深远,其布局之得体,都是李嘉诚为之惊喜的。
  也许正是由于“和记黄埔”的重庆一招棋,启动了李嘉诚进行西部攻势的总体思路。而这一思路的导火线则是2001年早春的西北之旅。当然,李嘉诚前次的大西北考察,为教育事业确实投入了一笔不菲的资金。那是他为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是以李嘉诚基金会为主体的一种捐赠行为。不过,作为商人的李嘉诚毕竟没有忘记他来中国西部的目的,那就是要从对大西北的大量投资中启动优先发展房地产业的机制。一边是对大西北的无私捐款,一边也要发展商业大赚其钱,这就是李嘉诚的文武之道。他麾下的“和记黄埔”在直辖市重庆的投资成功,无疑构成了长实集团进一步向西北西南发展的动力。从2003年开始,李嘉诚决定逐步加大他在重庆的投资比重。而重庆长江南岸杨家山那片尚未开发的荒地,则成为李氏势在必得的聚金凝宝之地。
  在这块地皮的竞标过程中,李嘉诚的长实集团遭遇到内地一家重要房地产集团的对峙。竞购的底价从100万开始,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攀升的额度越来越高,可是,国内这家房地产集团毕竟敌不过财力雄厚的李嘉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