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她们谋生亦谋爱 >

第12章

她们谋生亦谋爱-第12章

小说: 她们谋生亦谋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一个人说“我愤怒”,他马上就会感到自己气势如虹,声势如虎,真理在握,顾盼自雄,超越了平时庸俗谨慎精打细算过小日子的自我,看觑得自己也如伟人一般。相形之下,理性则是迟疑的、磨蹭的、唧唧歪歪的、不爽快的,当然是前者更有吸引力。  就像天涯论坛上goto先生所言,人民需要荡妇,来显示自己的道德和忠贞,来显示自己是社会的大多数和领导者。同理,人民也需要公敌,用公敌的“非”,证明自己的“是”,所以,这个《公揭》一抛出,应者云集,吴次尾陈贞慧他们,很快搜集到了一百四十几个签名。  要知道那是媒介甚不发达的社会,不像现在,坐家里朝网上发个帖子,只要标题骇人听闻,能混到成千上万的跟帖,这一百四十几个签名背后,是吴陈们的匆匆脚步、仆仆风尘,那段日子里,南京城的很多角落,都印上了这些热情的年轻人的脚印。  一百四十多签名,像一百四十多发炮弹——吼吼,这比喻有点夸张,再说那是冷兵器时代,不如说,像是一百四十多枚石子,通过年轻人的弹弓,朝阮胡子射来,把毫无心理准备的他,打得落花流水。

 

香君姑娘石破天惊(1)


  
 
  说起来阮大铖也是怂人一个,都被挤兑成这样了,屁也不敢放一个,只想着跟那帮小年轻套近乎。正苦于没机会,忽听河南商丘的侯方域公子赶考来到南京,他不由开动了脑筋。  侯公子的父亲侯恂,当年曾是户部尚书,和阮大铖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也还不错,据侯方域自己说,侯大人对阮大铖的才华很是欣赏。后来这位侯先生因贪污军饷下了狱,可是在当时,好像经济问题没有成分问题严重,加上殷实的家底,过去攒下的老关系,以及卷土重来的可能,足以把侯方域包装成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一踏进那石头城,他就被复社的公子们接纳,火线进入核心层,说话有些分量。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侯公子不可能与这位“父执”阮大铖互通款曲,聪明如阮胡子,当然不会被这个难倒,他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  阮大铖有个好朋友,名叫杨龙友,这位杨先生是个中间派,既不像阮那么小人相,也不像清流那么有原则,他性情如此,倒非骑墙,所以复社的公子不讨厌他,但也拿他不太重视。  阮大铖知道,就算通过这位中间人,空口说白话地求过去,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世道,不给人家些好处,怎么可能对你的事有责任心呢?清流也是人,也跑不出这个理儿。  这就接上了《桃花扇》。那里面说,侯公子虽然客况不堪,也就是口袋里没几个大子儿,架不住春情难耐,想去秦楼楚馆消遣,眼光又高,口味又挑剔,一定要梳拢个雏妓,所费自然不菲。阮大铖见缝插针,提供了一笔经费,却被李香君识破,愤然掷回,阮大铖白讨了个没趣。  故事编得不错,把阮大铖的银子和李香君的终身扯上了关系,使得香君姑娘却奁之举更显无私无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再怎么说,侯方域也是前户部尚书的公子,岂能指着来路不明的银子去逛妓院?杨龙友笼络他,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金钱之外,还有感情投资。  相对于河南商丘,南京是极度繁华的大都会,侯公子初来乍到,肯定充满了好奇心,这位杨先生拿着阮大铖的活动经费,带着他游览这花花世界。今天卡拉OK,明天泡桑拿,后天吃XX第一楼的馆子,几乎要一天四十八小时地泡在一起,面对这样的殷勤,侯公子到底是大家子弟出身,竟然能够不以为意,来者不拒。  还是香君姑娘看出蹊跷来。  与《桃花扇》里的情节不同,李香君不是在收到阮老爷代为置办的妆奁之后,才和侯公子走到一起的。她的假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鸨儿叫李贞丽,是陈贞慧的相好,侯方域一到南京,就和陈贞慧走得很近,自然会认识。  李香君年龄不大,身材小巧,肤色如玉,慧俊宛转,善调笑,解音律,人题之为“香扇坠”,余怀有诗赠之: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何缘十二巫峰女,梦里偏来见楚王。这种品题也属一种炒作手段,李香君之名,由此盛于南曲,四方才士,争一识面为荣。  侯方域那年二十出头,世家子弟,才华出众,只要没有什么过分的恶习,就是天生的如意郎君。和李香君走到一起,顺理成章。  欢场也是生意场,妓女的商业意识肯定比公子哥儿发达,深谙投资是为了回报,又擅长区别富人穷人,这位杨老爷,咋看也不像有钱人,为啥出手这么阔绰?花天酒地的背后,藏着怎样的一盘棋?  她说出了这疑惑,侯方域一听,还真是这个理,杨老爷再来登门,少不得要问个明白。  杨龙友扭捏了一下,屏退家人,将阮大铖的央求和盘托出。侯方域一时没了主意。他毕竟刚出道,和阮大铖没有过节,加上还有层旧关系,他暂时没感到,仇恨阮大铖的必要。  于是就有了香君姑娘那一劝。她道,妾自小,因假母的缘故认识陈贞慧,此人有高义,听说那位吴公子也是铮铮汉子,现在跟公子你关系都不错,你怎么能因阮胡子负了至交?再说以公子的家世名望,怎能为姓阮的服务?公子读书万卷,所见岂能不如贱妾?

 

香君姑娘石破天惊(2)


  
 
  香君姑娘真是立场坚定原则分明,大胜于侯公子,这也跟她的身世背景有关。

 

彻底激怒阮大铖

  
 
  身在青楼,她们也希望自己灵魂清洁,品质高尚,希望获得尊重与爱慕,但作为在编的“贱民”,这些,她们每每收获得只是异性的轻狎和同性的鄙视。  一颗向上的心,如轻易折断的羽翼,可是仍有向上飞翔的愿望。让我们想像,当陈贞慧吴次尾们结束了一天的奔忙,在她们的住处谈起那些崇高的东西:气节、情操、国家、天下……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词汇奔涌而出,取代了欢场风月、迎来送往,让她们暂时忘掉了自己的卑微耻辱,一股凉气顶到头顶,她们与那庄严肃穆的气氛融为一体。这样美妙的感受,让她们如何,不对那些崇高的词汇心存向往,并激烈地捍卫?  在李香君的感化与支持下,侯方域毅然投身到打击阮大铖的活动中去。某日,他跟陈贞慧还有那个冒辟疆在鸡鸣棣喝酒作乐,有酒无歌,岂不太闷,三个人一合计,决定去喊阮大铖家的戏班子。这可不是示好之意,类似于鲁迅当年在家乡办报纸,有军阀送来大洋若干,他们眼睛不眨就收下了,军阀以为收买成功,可以高枕无忧,没想到那报纸照样把他骂个没完,原来,鲁迅他们的意思是,钱只管收,人还要骂,两个不搭界嘛。  阮大铖也像那军阀一样,会错了意,以为是个转机,巴巴地赶紧把他的戏班子给送去,还叫家人混在里面偷听。  他的戏确实不错,三人边看边赞。家人反馈到阮大铖那儿,他大喜过望,说,嗯,看来复社的君子们准备跟我交好了。又叫家人再去看,却见那帮轻浮的家伙箕踞而嬉,听其曲,亦称其善,夜将半,酒酣,辄众中大骂曰:阉党的干儿子,还想通过当艺术家来自赎?然后,引满浮白,拊掌狂笑,达旦不休。  看来,崇高伟大什么的,也不见得非要跟沉重挂上钩,人家的斗争方式多好,酒也喝了,戏也看了,粗话也骂了,心情也敞亮了,还完成了一次道德消费。  过去他们也常聚会,吃饭啦,写诗啦,花头不多,顶多拉个把名妓喝个花酒,虽说一时偎红倚翠,风流自许,过后想想,不过是醉生梦死,空虚得紧,要知道人家也不是没有抱负的人,不想十年一觉之后,只留得青楼薄幸名存。而现在,他们可是在正义真理的名义下寻欢作乐,自己都要对自己生出敬意,不再有那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虽然在《公揭》里,他们也声称,“既读圣人之书,自知讨贼之义,但知为国锄奸,不惜以身贾祸。如果阮大铖有力障天,能逃刑戳,复能杀士,领衔者愿一身当,存此一段公论,寒天下乱臣贼子之心”。但只怕是以此提升语气,看阮大铖后来东山再起之难,人家根本不敢接他的单,就知道在世人眼中,他是死灰不可复燃,尽管尿他好了。  若不是世事难料,阮大铖兜兜转转,竟然活了过来,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应该成为那些年轻人垂暮之时乐于回顾的青春印象,他们聚会、奔走、发言、游说,少不了还要吃吃喝喝,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真是相当的有娱乐性,那么,日后被阮大铖疯狂报复,陈、侯二人下狱,冒四处躲避,是不是可以叫做娱乐至死呢?

 

露水情缘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回到才子佳人的一段情上来。不多久,侯方域落榜,要回河南老家,李香君不曾哀怨苦留,在桃叶渡口,她置酒饯行,为他歌《琵琶曲》,之后,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她说:“公子才名文藻,赶得上蔡邕。但蔡邕追随董卓,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这段话透露出两点,一,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不过是露水情缘,她没有死活相跟上的打算,两条轨道短暂相交,之后亦各自伸向自己的远方;  二,她对他有殷切的希望,要他能成为清白磊落的伟男子,但又有点不放心,遂把自己的看家本事变成绝唱,激励他不要像蔡邕那样,一失足成千古恨,毁了自己的名节。  如果不是知道她的思想导师是陈贞慧,知道所谓道义,不过是那些公子精神游戏的载体,我想我会更感动一点。  都到了什么时候了,清军虎视眈眈,李自成正在与张献忠合兵,崇祯皇帝心有余而智力不足,这样一个危急存亡的关口,那些公子们拿不出任何建设性意见,却和一个落水狗磨牙较劲沾沾自喜,只能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李香君坚守着这些。与侯方域分手之后,世界突然变成一只不停旋转的万花筒,李自成开进北京城、崇祯上吊、清军入关,故国神州,只剩下半壁江山,她仍然不改初衷。在南明弘光朝,淮扬巡抚田仰听说了她的名头,花了三百两银子求见,李香君竟断然拒绝。  《桃花扇》里处理成李香君为侯方域守节,却不知,这离那场分别已有数年,他俩再也不曾见面,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还有个名分,李香君也哭着喊着去做望夫石,就有点像感情讹诈了。  李香君不买巡抚大人的账,乃因这田仰是马士英的亲戚,而马士英,是阮大铖的好朋友,那么,“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  她是为了侯方域拒绝田大人,但不是为了情,而是为了义。当年她循循善诱,教导侯公子要拒腐蚀永不沾,不要接受阮大铖的拉拢,侯公子听话地这么做了,现在,她自己倒为了金钱去赴和阮大铖属于一类人物的田仰的约,不是出卖了侯公子吗?  不管那些道义本身是多么虚无,一个女人能够这样坚贞守护,都让我肃然起敬。

 

谁在描画一把桃花扇

  
 
  又过了几年,年号变成顺治,朝廷上坐着异族的皇帝,百废待兴,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