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水浒之星 >

第24章

水浒之星-第24章

小说: 水浒之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上任陕西置制使,主管陕西六路的军、政,成为陕西战区最高长官。置制使是个临时官,不常设,无品,目前,大宋国内就此一位,只对徽宗天子赵佶负责。
  因为是临时官,所以,也就没有固定官邸,童贯走到哪,他的官邸也就设到哪。
  现在,童贯官邸就设在永兴军治所京兆府内。
  京兆府即是唐朝都城长安。盛唐古都长安,经唐末五代战火的焚毁,至宋初时早变成焦土残垣、破败不堪。否则,宋朝也不会把西京设在洛阳,更不会把首都设在无险可守的开封汴梁了。
  童贯上任后,身为陕西最高军政长官,童贯花了数月时间,接见前来拜见的陕西转运使、各路抚司、府、州、军、监治所众官员。童贯府邸门前,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吐气成云,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童贯不禁感慨:大宋的官不是一般的多呀,东京的官就多,陕西的官好象比东京还要多。听汇报、看材料、收礼、赴宴童贯忙了个不宜乐乎。
  “陕西六路近二百万户,人口八百万。”
  “陕西六路有田亩五十万顷。”
  “陕西六路去年两税、商税、盐税、酒税、茶税、免役钱收入一千万贯石。”
  “陕西六路今年内藏库、户部、榷货物、茶场寺等赡军费用计一千二百万贯。”
  “陕西六路常驻禁军三百营,有十五万兵马。”
  “陕西六路厢军、番兵、弓手营有十万兵马。”
  童贯对于陕西现状已经了然于胸了,下一步,就是看怎么行动了。
  赵佶派童贯到陕西不是来考察的,是派他来打仗的。心中时刻铭记蔡相的“四项国策”,未雨绸缪,童贯要做的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蔡相的“四项国策”,说起容易做起来难。打仗打什么呀?是打钱!陕西的钱不够用。去年一年陕西财政总收入一千万贯,今年怕要花掉二千万贯,要和西夏开仗,明年最少得花三千万贯。没有朝廷和各地支持,陕西的财政连半年也撑不下来。
  打仗要有兵,要有武器,还要有战马。
  兵且不说,大宋有禁军百万,这个战马却是个天大问题?陕西年年开战,战马损失远远大于补充,按照以往每年茶马交易量计,年入二万匹番马,补入军中不过数千,目前陕西全境马军也不过三万,打西夏没有二十万铁骑谈何容易。
  设置青海马监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补充战马,可马也是一件商品,它是有价值的,你需求的越多,花的钱就越多。
  钱、钱、钱!全得要用钱!
  大宋的钱可是用铜铸的,铜的产量可没有纸的产量那么高。



'(44。 高俅从军)'
  这日,童贯在衙门内处理些日常政务,又想起了蔡相的“四项国策”,不想没事,一想他头就痛,他头一痛,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这种情况,他通常喜欢在屋子里边转圈子,当他转到第三圈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不禁苦笑了起来,“左右无事,何不找找他的晦气。”
  童贯这是打算找谁的晦气呢?
  是高俅。
  童贯吩咐一声:“去军营。”
  衙门内从属官员立即就准备起来,一盏茶的工夫,童贯的大轿已经被抬出了衙门。
  现在的童贯,今非昔比,动一动身边就有几百号人跟随,好不威风。
  童贯端坐在大轿之中,寻思要去找高俅的晦气,不料一想起高俅比想起蔡相的“四项国策”头还要痛,他差一点又令人打道回衙门了。
  “对付这个人,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吗?”童贯闭起眼睛陷入沉思。
  童贯自打当了西北监军之后,京内不少官员将自家子弟托付给童贯,现在一场大胜之后,童贯带来的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报了军功,得了些功名。连远在江南的朱冲、朱勔父子二人也上了《功状》的请功花名,立下军功。
  童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朱冲、朱勔是宰相蔡京临出京时托付的人。慢说是朱冲、朱勔父子,就是猪八戒父子,童贯也会给蔡相办了,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问题是这个高俅可是天子赵佶亲自安排的人,朱冲、朱勔父子和那些东京官员子弟就是加起来也没有高俅一个人重要。
  官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把一个“足球运动员”扔到前线来的,真让他来参加国际比赛呀?开什么玩笑!
  高俅从军,只有一个目的,让他立功!
  童贯在辞行天子时,赵佶让高俅和自己走一遭的瞬间就想到了这个答案,他要连这个也不明白,童贯的胡子真是白长了。
  不打交道不知道,一打交道吓一跳。高俅这个人实在是太特殊了,童贯很快就给高俅作出总结:
  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狗屁不懂,稀屎两桶!
  怎么回事呢?拿目空一切做个解释。高俅眼中只有徽宗天子赵佶一人,童贯在高俅眼中就是个“渣”!
  高俅如果只是傲慢无礼,还不要紧,可他不该把军纪当成儿戏。
  高俅从军以来,一直和那些东京官员子弟整日混在一起,不是饮酒就是踢球,要么就是睡觉、吃饭、上厕所。
  你要给高俅提军纪,高俅会反问一句:“军纪!军纪是什么?”
  正是:
  让他站岗他睡觉,让他巡逻他溜号;
  让他往东他往西,让他打狗他撵鸡。
  高俅是屡犯军纪,童贯则再三维护。为什么呢?只因高俅是官家交待下来的人,动不得!
  王厚等将帅颇有微辞。因为,童监军在熙州刚上任做述职发言的时候,就强调了俩点,“一是军令,凡不服军令者——斩!二是军法,有违犯军法者——斩!”
  怎么军令和军法到高俅这就不好使了呢?
  这天,王厚又来找童贯了,“监军呀,高俅又违反军纪了。这次再不处理可不行了,大家眼睛全盯着呢!”
  童贯皱起眉头,也没问高俅究竟犯了什么军纪,直接就给王厚出了个主意:“王将军,你看这么行不行,以后有人再提高俅,你就说军中查无此人。”
  高俅可是在册的军人身份,胳膊上刺着他的编号“九五二七”,职务是马军正牌头。一听童贯说“军中查无此人”,王厚当时就愣住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你想呀,要是连人也找不到,你还能怎么办?他只好心里暗叹口气,“原来军令和军法对于查无此人的高俅是不起作用的。”
  最气人的还是,高俅犯了错,童贯出面帮他,高俅不但不谢,还曾当面说出一句:“要你来多管闲事!”
  用一句气急败坏形容童贯当时的心情最恰当不过。换个人,童贯非得让他知道知道顶撞长官的严重后果不可。可童贯只是叹了口气,还说了一句:“高俅,不是我夸你,你可真是世间少有的极品呀!”
  高俅这厮,赏则无恩,不赏有害。哪个长官会用他?
  青唐之战,高俅是寸功未立,不过,童贯仍然白给他一个副指挥使的职位。副指挥使是大宋军内最低一级军官,从九品,不过,功名大门给高俅打开了。
  也就是童贯,换个别人,谁会这么对待高俅?
  问题是,这还不够,高俅必须得立功!
  而且高俅的功劳还是实实在在经得起官家检验的军功,如果让官家发现高俅军功里有水份,童贯的前途也就彻底毁了,高俅不象朱冲、朱勔父子俩,没人会管他们军功是怎么来的,高俅将来肯定要回京向官家汇报的。
  象高俅这种不学无术,又目空一切、傲慢无礼,还狗屁不懂、稀屎两桶的家伙,怎么才能让他立功?这是个问题。
  童贯的大轿,在一处军营内停了下来,童贯的眼睛也睁开了,这处军营就是高俅所在的驻地。
  童贯刚一下轿,轿前由军营都指挥使率领的几十位本军营将官,齐唰唰的跪倒一地,口中齐声喝了一句:“首长好!”
  童贯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大宋的军礼呀?我是不是穿越了?”连忙稳稳心神,也大声的答了一句:“同志们好!”
  童贯等都指挥使率众将官起身后,就问:“高俅呢?”
  都指挥使面露尴尬,答了一句:“高俅在踢球。”
  这时,童贯就听到军营里边传出来阵阵叫好声,童贯暗暗摇摇头,“这个高俅,走到哪,就把足球运动普及到哪!人才呀。”
  “我找他。”童贯说道。
  “末将这就派人叫他来。”都指挥使急忙说道。
  他放心了,制置使童贯事前未曾通报,突然前来军营检查工作,他以为出什么大问题了,没想到是找高俅的,高俅是谁呀?现在高俅可是西北军中名人。
  一是因为高俅足球踢遍西北军中无敌手,号称“西北第一”;二才是主要的,高俅这家伙背景太深,连西北最高长官童贯也不拽。
  象高俅这种人,在西北军中想不出名都难。



'(45。 球王之路)'
  按常理,长官如果召见下级军官,是下级去拜见上级的,但高俅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常理在他这里行不通,所以,童贯说道:“带我去见他。”
  都指挥使差点笑出来,还好,他没敢象高俅那样无礼,他恭恭敬敬的说了一声:“童置使,这边请。”
  高俅所在军营,一共有五个营的编制,共有二千五百兵马。宋时一个营的编制是五百兵,五个营为一军,高俅现在就是这个军第五营的副指挥使。
  高俅从东京里出来,到青唐逛了一圈,就升到副指挥使了,这可是老高家目前当过最大的一个官。
  提起老高家,借用徽宗天子赵佶说过高俅的一句话,就是“你出身卑微”。老高家数代从军,没有一个做过军官的,是个典型的“军汉世家”。不过,也不能小看这个军汉出身,因为大宋的禁军在选材上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军中有俩个“木梃”,通俗一点说法就是“标准杆”,你要身高超过高的那个“标准杆”,就可以当禁军,如果身高低于低的那个“标准杆”,对不起,你连厢军也别想进了。
  老高家世代军汉出身,个个身材高大,禁军的“标准杆”没有比老高家人高的。
  当个禁军是有好处的,因为宋时的兵制采用的“募兵制”,“募兵制”和宋前历代实行的“役兵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募兵是有工资的,是职业军人,死了会给怃恤金;役兵是服兵役,政府不给钱,你白尽义务,自然了,死了也白死。
  一个禁军按月挣点月例钱,也就三五贯,虽然不够你吃肉,但喝粥是够了,所以,老高家虽然穷点,糊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老高家出身卑微,人丁也不旺。高俅爷爷这一支,共生了高俅爹和高俅伯父俩个儿子。高俅的爹先生了个高大,没活下来,所以生下高俅时候,他就是高二。高俅伯父也只生了一个儿子,是高俅的堂兄,叫高廉。所以,到了高俅这一代老高家只有俩个男丁。
  正常情况下,高俅和高廉也会继承老高家的传统,当个大宋的职业军人的。可是,这俩个人在老高家人看来,都不太正常,所以,他们都没有踏入军营。
  高廉是因为从小多病,长得瘦弱,召兵的“标准杆”放在高廉身边,低的那个也比他高半头。别说禁军了,就是厢军的标准他都达不到。不过高廉爹娶了个好娶妇,陪了好些个嫁妆,看高廉参军无望,希望高廉能够学点文化知识,为了儿子的前途,竟然脱了军装,离开老高家生活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