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凤凰城要塞 >

第74章

凤凰城要塞-第74章

小说: 凤凰城要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看似怪石嶙峋的无数座石山,却原来是一处处没有完工的人工建筑遗址。这些无言的巨石堆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佩罗德上尉的发现引起了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兴趣,他们来到这里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处远古时代的建筑废墟。这些石柱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建筑构件,石材是由冷却的火山熔岩凝聚成的火山岩,每根呈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的棱形石柱都有将近六米长,直径30cm,重量达到数吨。瑞士人冯?丹尼肯试着清数它们的数量,仅仅那些堆积如山的石柱、散落在沼泽地各处的石柱、若干墓室上的石柱,以及建造800米围墙的石柱,总共就有40万根之多。至于那些淹没在海水里和淹埋在淤泥中的究竟有多少,就无法统计了。
  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项宏大的工程並未完成。留下的石柱围墙还没有造好,除了几十座坟墓外,其他建筑工程並未动工。只是在存放大量石柱的众多石山之间,有许多条人工河道相互沟通。是谁要在这里建造一项什么样的工程呢,又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们突然放弃了计划,而将这么多的石材扔得到处都是呢?
  嗣后,西方考古学界对泰蒙岛上远古建筑遗址的兴趣越发浓厚了,不少欧美学者纷至沓来。他们仔细清理了遗址,发现整个建筑现场的石柱竟然有大约100万余根!这些石柱都是从三十多公里外的波纳佩岛北部的采石场采掘加工的,然后再从水路运到这里。学者们估算,如果每天有一千名壮劳工从事采掘劳作,那么光开采这么多石块就需用时655年;将这些石块打磨加工成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的棱柱,还需要耗时200……300年。这里的海上运输工具是一种名为卡塔玛兰斯的独木舟,它一次只能装运一根石柱,将这100多万根石柱运到泰蒙岛,並建成这项工程,至少要耗时1550年。
  在波纳佩岛周围,有许多更小的岛屿和珊瑚环礁。大多数无人居住。只有少数稍大点的小岛上搭建着渔民们的简易窝棚。这里的岛民慵懒散慢,而又容易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极为简单,椰子、芋头、马蹄螺和罗非鱼,足以让他们过上温饱无忧的生活。最大的陆地波纳佩岛,现时人口也就三万,而在兴建这项工程的当年,人口恐怕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动用1000名壮劳工,几乎是当时劳动力的全部了。为了维持这么多人的生存,还得有人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由此,考古专家们得出结论说:这项工程不可能是凭借人力来进行的。至于它是一项什么工程,在什么年代动工兴建,等等,那就更不得而知了。
  当年,波纳佩群岛是由酋长治理的地方。所有关于群岛的过往历史,並没有文字记载,全部由酋长和他的继承人口口相传,代代承袭,普通岛民是一无所知的。依据祖宗遗训,后辈子孙必须严守祖宗的秘密,否则必遭神谴。考古专家们在实地考察后,一再向酋长讨教这里的故事细节,酋长迫于无奈,只说了三个字:“纳玛特。”此后无论怎么请求,他都闭目养神,不再开口。最终,考古学者们只好将纳玛特意译为“众多先哲的墓冢”,因为,他们在清理沼泽地时确实发现了大约九十多处远古墓葬。五百年前热闹一时的考古活动就带着“纳玛特遗址”这个结论结束了。
  可是到了现代,纳玛特遗址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二十世纪初期,1907年德国人佔领了波纳佩岛,时任波纳佩岛第二任总督的伯格对纳玛特遗址很感兴趣。他命令考古人员对岛上的伊索克来尔酋长墓进行发掘。可是,下达这个发掘命令还不到一天,这位总督就突然暴死,发掘工作就此停止。后来,又一位德国考古学家也来到这里,想对纳玛特进行文物发掘,结果也是暴亡而止。
  又过了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佔领了波纳佩岛。日本学者杉浦健一教授利用佔领者的威权,强迫酋长说出了古墓的秘密,几天后,酋长遭雷击身亡。那位杉浦健一教授正打算将酋长的谈话记录整理出版,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动笔,也突然暴病而死。几年后,杉浦家族委托泉靖一教授继续完成这份记录的整理出版工作,奇怪的是泉靖一教授刚一接到这些记录,也一命呜呼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接收这份死神的请柬了,杉浦健一的记录也由此不知所踪。
  由于纳玛特的秘密只能由一代代酋长口口相传,因此当地的岛民们並不知道祖辈们曾经的辉煌,而对于先祖留下的严厉咒语却印象深刻,十分敬畏。他们既不敢探听、更不敢传播纳玛特的一切往事,害怕遭到神灵的追杀。如今,纳玛特已经开放为一个旅游景点,游客可以乘坐卡塔玛兰斯通过沼泽地的人工河道游览每一座小石山,察看这些石柱,甚至拍照留念。但如果向导游问起这些景点的历史,他们都只会摇摇头,一无所知。
  丹妮也是如此,她只知道纳玛特是一处远古遗址,现在是热门旅游景点,别的事儿她也就知道的不多了。
  “波纳佩人为什么将祖先的墓地建在水里呢?”墨菲不解地问。
  其实机敏聪慧的丹妮也一直心存同样的疑窦:纳玛特是一处沼泽地,那里有许多坟墓,人们为什么要将祖先的遗体泡在水里呢?但她无言,因为她也不明白个中缘由。
  在波纳佩岛,脚踏车和电瓶车都是自助式的,游客办了用车证后,就可在停车点自行取用,走到下一个景点只需将车放进停车点就行了。告别了丹妮,离开了托托洛姆峰,彭家翁四人乘坐一台电瓶车前往海港城市科络尼亚。在路上,彭家翁帮助墨菲解开了疑问。
  “记得我给你们讲到过‘低地文明’吧,这里就曾经经历过漫长的低地文明时期。”
  “您是说在冰河时期,世纪大洪水以前的那一元文明?”拉蒙?克鲁恩问道。
  “对啰!”彭家翁十分欣赏拉蒙?克鲁恩的聪慧敏捷,继续说道:“纳玛特就是上一元的文明遗存。那时的波纳佩地区並不是汪洋大海,这里有数十万平方公里肥沃土地,生活着几百万人口,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以泰蒙山为中心的月华圣教文化在这里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爷爷,我明白了,当年的纳玛特並不是沼泽地。”
  “正是这样。在低地文明时期,纳玛特可是一处风水宝地呀。你们看,它是一处高地,紧靠着泰蒙,那时的泰蒙可不能称为岛,它被称为泰蒙仙山。人们在泰蒙山里修筑了供奉月华圣宝的地宫,正准备在山下修筑一座月华神庙,这些石柱都是为修筑神庙备用的。”
  “这么看来,当年的波纳佩人已经知道了在凤凰山有供奉日精的太阳神庙了,他们才会在泰蒙山修筑月华神庙,以祈得到神的眷顾。”拉蒙?克鲁恩猜测说。
  “应该是如此。当时的人们已经将泰蒙山视为圣地,这才有许多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将墓葬安放在这里。”
  “哦,一桩历史悬案终于真相大白了。”大卫?雅尼可高兴地说:“波纳佩地区曾经有过极为辉煌的史前文明。这里人口众多,技术先进,生产发达,社会祥和。这一百多万根石柱並不是用卡塔玛兰斯独木舟运来的。它们是以更为先进发达的方式运来的,而纳玛特遗址是数以万计的建筑大军协同劳作的结果。”
  “是的。可以想象当年建造纳玛特月华神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可惜他们生不逢时,当时地球的气候已经变暖,陆冰已开始消融,世纪大洪水已暴发了,海洋水位正在迅速上涨。开始时,他们想修筑一道堤坝保住墓地和神庙,但石柱围墙还没有来得及修成,洪水就已经淹没了他们的家园,整个波纳佩地区已是一片汪洋,人们只能扔下这项工程,怱怱逃亡。几千年的繁华也就此归于泯灭,只有这几百座小岛,默默记忆着过去的繁盛和辛酸。”
  “彭爷爷,您还要带我们去看看那处没有完工的远古建筑,对吗?”墨菲急切问道。波纳佩岛之行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小姑娘感到十分新鲜。她原以为老爷子只是要带他们出来散散心,欣赏欣赏美丽的岛国风光,现在想来,並不那么简单。老爷子是要带领他们进行一次神秘悠远的探寻。她的确想踏上那个神秘遗址呢!
  彭家翁意味深长地回答说:“当然要上纳玛特,我们就是为它而来的,一处亘古未有的奇迹正在等着我们呢。”
  
  第二十九章 泰蒙地宫中的稀世之宝
  
  彭家翁一行四人从托托洛姆峰烟雨楼下得山来,顺着公路径直来到波纳佩岛东南部的海港城市科络尼亚。科络尼亚市並不大,大约有数千户民居散落在一座港口旁的海岸边,即使是市政府这样的机关,也仅仅是一幢一门三间的平房。因此,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到不如说是一个大渔港更准确一些。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科络尼亚虽然小而简陋,但在游客的心中,却是一处十分受欢迎的地方。其中的缘由就是因为它有岛上最大的一处渔港,而且又是连接众多小岛的海上交通中心。渔港依山傍海,有一条数百米长的滩涂。大约有百十户渔家在此居住。他们经营着渔民们捕捞的渔货,也经营着海鲜餐饮。来波纳佩岛的游客最喜欢在这里品尝海鲜美食,尤其是到了晚上,这里餐馆的灯火基本上是通宵长明。
  渔港边的餐馆都十分简陋,摊主们在自家门前搭建一座椰叶凉棚,支起一些简易桌椅,就可以开业迎宾了。凉棚外面的沙滩上,摆了许多大塑料盆子,里面养着刚刚从海里捞出的海螺、海贝、海星、海胆,还有鲍鱼、鲳鱼、罗非鱼、石雕鱼……等等,客人们现点现做,绝对新鲜,而且价格极为便宜。餐馆也供应主食,都是当地岛民们的普通食品,比如椰肉,山芋,竹简饭,等等,岛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这些粗糙食品,对于吃惯了西餐的欧美游客来说,是既新奇又刺激,引来了许多人品尝。
  彭家翁将三个小青年带到了渔港,说道:“来科络尼亚的游客有句流行语,‘到科络尼亚不到渔港不算完,进了渔港不吃海鲜真遗憾’,这样吧,我们也在这里吃一顿海鲜,我请客。”
  三个小青年一阵欢呼,拉蒙?克鲁恩立即找到一家店面整洁的餐馆,请彭家翁先坐下。真巧,这家餐馆盛海货的盆子间,竟赫然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砗磲壳,它足有一米多宽,里面养着鲜活的石雕鱼。
  四个人坐在这迷人的山水间,一边听着涛声拍岸,一边吃着可口的海鲜,真尤如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物我两忘,放松极了。这算是一顿饕餮盛宴,墨菲是饮用能量源长大的,食量有限。彭家翁年岁大了,也吃得不多。只有大卫?雅尼可和拉蒙?克鲁恩两人“放口一搏”了。他俩仿佛要将这些年耽误的吃食一餐给补回来似的。彭家翁看着面前两个晚辈后生生龙活虎的样子,怎么看都觉顺眼,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这座渔港连接四周小岛的交通工具就是卡塔玛兰斯了。海岸边的沙滩上,就搁浅着许多这样的小船。大一些的卡塔玛兰斯是用三块厚实的木板拼装成的,有前后三个舱,可以供十来个人乘坐,小的卡塔玛兰斯就是用一根粗大的圆木,将中间掏空做成的,这是名符其实的独木舟了。岛民们捕捞海鲜靠它,运输物质靠它,在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