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

第1章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第1章

小说: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序
***************

  亲爱的朋友,你手中的这本小书,交织着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与梦想。在其中,也许你会发现亲人、朋友和自己的影子。在这枚充满活生生广播热线对话的CD盘里,也许你能够听到他人和自己灵魂深处的呻吟与呐喊。我深信,这种帮助我创造美好生活的神奇力量,也能帮助你变得可爱、自信,扶助你塑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徐浩渊博士简介



  徐浩渊女士祖籍江苏省苏州市。1949年2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年3月,随解放大军进入北京(当时的北平)。3岁开始住读北京“六一幼儿园”。1956…1958年住读“北京小学”。1958…1962年住读“北京育英小学”。1962…1965年走读“北京女三中”。1966年住读“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直至“文革”,1968年赴河南省,辉县插队。
  青少年时期,徐女士一直是学校中的“三好学生”。文体活动的骨干分子。被学生选为班级干部。在“文革”中,她坚决反对以江青为首的“四人邦”的祸国殃民行为。为此,曾两次被捕入狱(1968与1976)。1977年平反出狱。1968…1973,徐在河南辉县务农期间,与当地农民结下深厚的情谊,至今保持着联系。1973…1976年就读“河南医学院”。1978…1991年,在“北京第二医院”任内科医生。1981年8月赴美留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北京创立文化沙龙,在当时的各种知青地下文化沙龙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徐浩渊在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ofNotreDame)读研究生。于1984获取神经生理和行为科学硕士,于1991年获取药理生理学博士。1992年获得三年的美国国家基金奖,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1993年,徐博士在回国探亲期间,深感祖国的巨大变化,急需建立起一个心理卫生系统,以求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回美后,徐博士于1994年成立了非嬴利性的威灵基金会(WorldLinkFoundation);联络了美国三大心理治疗学派的最著名教授,包括“认知疗法”之父:贝克(A。T。Beck)等教授,与中国心理学界人士共同为这项事业奋斗。
  在1994…1998年期间,徐博士在美国深造临床心理学,同时每年回国,不断为各种邀请单位讲课、咨询。在国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心理卫生杂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1998年9月,徐浩渊回到北京。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通“徐博士心理热”,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1999…2001徐博士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教授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课程;2001…2002任清华同方网络教育事业心育心心理教育中心总监。同时,徐为美国的“中国学会”等友好民间组织和大学的研究所开讲座。积极地宣扬中国文化。力图逐渐填补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沟痕”。
  徐浩渊深信,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定将中国建设成一个世界上最富有、强大的国度。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定将给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作出最伟大的贡献。在21世纪中叶,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先生说过:“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今天,徐浩渊骄傲地向世界预见:“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外媒体与徐浩渊博士
  人民日报1997。10。31
  “读者之友”报导了徐浩渊的工作,并刊登她给读者的回信
  中国青年研究1998
  “历史的回声”刊登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杨建的文章“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其中,1、徐浩渊沙龙
  健康报1999。1。18
  “心理导刊”专访徐浩渊博士谈“东西方人有什么不同”
  时代华纳的中国新闻之旅1999。9。
  邀请徐浩渊给来华参加“财富”论坛的美国新闻界巨头讲座,为此,《时代华纳》总裁李文先生特意给徐博士写信感谢。
  CCTV41999。10。
  “共和国同龄人”做了徐浩渊的专访报导节目20分钟
  人民日报网络版1999。12。10。
  邀请徐浩渊作为专家主持健康论坛,谈婚恋
  CCTV《实话实说》2000。5。
  邀请徐浩渊做专家嘉宾,谈性教育。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2001
  徐浩渊博士谈中国心理健康
  英国广播公司BBC2001。5。15
  邀请徐浩渊与听众谈中国人的焦虑
  CNN2001。4。
  报导徐浩渊开启的网络心理教育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刊登了徐浩渊在北京朝阳区为教师开启的网络心理课程,但是日期和报导找不到了)
  CCTV《实话实说》2002。4。
  邀请徐浩渊做专家嘉宾,谈青少年自杀。
  中国日报(ChinaDaily)2003。1。21
  报导徐浩渊对中国心理健康状况的看法和她的工作
  “InsidetheMindofXuHaoyuan”


徐浩渊在中外报刊发表有关心理健康的文章
  徐浩渊“中美妇女地位变化随想”光明日报,1995。9。6。
  徐浩渊“我的反思”世界日报(北美),1997。3。30。
  徐浩渊“心理支持系统与社会安定的关系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第2期。
  徐浩渊“心理卫生与心态失衡”人民日报,1997。10。30。
  徐浩渊“应注意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人民日报,1997。12。19。
  徐浩渊“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人民日报,1998。1。21。
  徐浩渊“为了孩子的心”健康报,1998。4…5。
  徐浩渊“心理医生是心灵的镜子”健康报,1999,2
  徐浩渊“为教师减负”光明日报,2001,9,27;健康报2001,10,15。


对书的一点说明



  从目录看,本书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但目的并不是针对每个方面的问题,为读者“出主意”、“给答案”。本书只有一个唯一目的——读者通过读了这些真实的案例和分析:“明白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是被自身潜意识中的心理模式所控制的(提及心理模式的来源),而且这种心理模式是可以被修正的,提供简易的修正方法。读者开始有意识地探究自己的心理模式,帮助自己。”
  当读者开始做以上的事情,他(她)自己就开始学会用新方法,看待和对应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不需要我在书里一一讲给他听。当前国内这一类的书有三种:
  (1生活百科全书:好像是治标不治本的创口贴和阿司匹林,收集所有细碎的事例,逐条出主意,且不说“主意”经常是不好的,即使是好主意,也是出于作者的心理模式,读者很难使用(这也是为何真正的心理医生不给患者出主意);
  (2励志丛书:像是兴奋剂,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然后说:要自信、要自强……但是读者为什么不自信,为何没有安全感,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没说法。
  (3心理理论书:把外国人的心理疾患诊断和治疗标准,抄来抄去,连北大研究生读了,也学不到什么;
  比较以上,我的书的特点像是中药——治本,使读者自己学习认识和平衡内心的基本方法以后,面临各种情况,他们自有办法处理。另外一个特点:深入浅出,易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得到不同的东西。例如,一个12岁的女孩读了第一章,说“挺好的,”然后自己躲到房间里想心事去了;做家长的人的反应是:“快、快、快出书,等不急要想知道下面说什么。原以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先进、很科学了,读了这几页,发现自己竟然大有长进。”


给我的读者和听众



  “中国没有合格的心理医生”《南方周末》引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的大实话,作为健康版的通栏标题,报导了这样一个事实。然而,中国人却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心理呵护。
  “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动力?”
  “夫妻生活怎么越过越没劲?”
  “工作压力让我实在受不了啦!”
  “没有车子、房子娶不到好太太怎么办?”
  “老伴过世十多年了,我一个人孤苦伶仃。”
  ……
  为了响应民众的需求,我们在北京人民广播教育台,开设了一条《徐博士心理热线》,我与听众直接对话。从6岁的小女孩,到80多岁的老人,没有羞涩、没有畏惧,每个人都敞开心扉诉说;我在电话的这一端,没有空话和说教,倾心聆听每个人的苦恼与困惑。有时,好像梳理缠乱的棉线团,丝丝缕缕,找寻出事情的头绪;有时,仿佛张开双臂,迎接迷途的孩子,抚慰受伤的心灵。下了节目,我的拍档洪瑕经常接到大量的电话与信件,人们渴望实实在在的帮助啊!
  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大多数没有心理疾病。在美国,60%以上的人口,一生中寻求过心理帮助。这是现代人的特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成今天这种高速、复杂的结构,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过去的十年里,全世界第一位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的疾患是情感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在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把心理健康纳入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我从中国去到美国,十七年之后,又回到中国,其间观察自己和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历程,使我终于认识到: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需要接受至少一次基础心理教育,如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今天,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至今缺少一个心理健康系统支持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了使得广大的人群,在缺乏心理辅导的情势下,得到一次心理启蒙,我写了这本小书,与心理热线节选的CD盘一同发行。其中,我将那些枯燥的行为/心理学概念,融化在大量的真实案例当中,使得读者不知不觉地学会运用它们,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因此,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初读这本书会感到浅显易懂;而心理咨询工作者则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感受到切实的会谈方法。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教授朋友感慨地说:“你早就应该搞这么一套深入浅出的心理听/读物出来了!”他没有责备的意思,可我还是感到有点内疚。
  由于书中的案例选自中国和美国人群*,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人们是如何抗争命运,如何面对相同的与不相同的痛苦与欢乐,是如何成长、成熟起来的。
  亲爱的朋友,你手中的这本小书,交织着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与梦想。在其中,也许你会发现亲人、朋友和自己的影子。在这枚充满活生生广播热线对话的CD盘里,也许你能够听到他人和自己灵魂深处的呻吟与呐喊。我深信,这种帮助我创造美好生活的神奇力量,也能帮助你变得可爱、自信,扶助你塑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徐浩渊博士【美】
  2003…4…5北京
  *本书案例中的人物,除了作者与她的儿子,均为化名。

***************
* 情感/家庭篇
***************

  在我的记忆中,美国198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从北京传来了噩耗,我最亲爱的父亲与世长辞。在极度的悲恸之中,我翻开派克博士的畅销书《无路之行》*,看着他给爱下的定义,我愣住了。


假如你真的爱我



  【衡量真爱的两把尺子: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