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入星途-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见王旭骂那个女演员分毫不留情面,绅士惯了的谢冬还是过去打了个圆场,让女演员的经纪人把人带走去再体会剧本。王旭气得都快跳起来了,他是真的不喜欢这些投资人替他做决定,这毕竟会影响到剧组里的人对他的态度。虽然他承认刚才确实有些说过头了,但谢冬这件事却让他很难做。
女演员没走几步,王旭就开口了:“我说过可以走吗?”
还没走出几步的人瞬间僵立原地。
谢冬也不是不知好歹,立刻理解自己这事儿没想周全之后,当着众人的面放走那演员,却没问王旭一声,对王旭在剧组中的威严很有影响。
“王导,对不起,我没想那么多,跟你说句抱歉了。可我看她也是一时状态不好,让他休息休息吧,现在这样肯定拍不好的。”
谢冬态度诚恳,当着剧组所有人的面给他道歉,这一举给足了他面子,也给了他台阶,让三方都不至于太难堪。
“那也好,去吧。好好想想剧本,我不想再看到和刚才一样的表现。”
接下来,接下来做什么,几乎就没有什么戏,就剩下萧卓的几场戏码。那边瞬间就有些冷下场了,想往下拍都不行了,陆涛还没过来。
那边剧务立马递上来一杯冷饮,给王旭降降火气。
谢冬身份特殊,自然也有优待,只是谢冬笑着拒绝了。他这几天身体算不上好,喝凉的东西可能会感冒。
萧卓的妆容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书中没有将他描述的如何如何面如冠玉,衣衫也没什么特别,只是根据身份的变化穿着最合时宜衣服。要演活这个人,依靠的只能是个人的理解和演技。
在王旭还没有失去耐性的时候,陆涛就赶了过来。
现在王旭眼里,陆涛不止是一个演员,他是那个能给自己导的电视增色的人。这部电影结束,他大概就要转战电影圈了,他是一个有野心也有追求的人,不可能一辈子拍电视剧。要想历史留名,只有进驻电影圈。陆涛,这是他第一个选中要拉进未来他电影剧组的人,如此讲究又有演技的演员,可遇而不可求。
陆涛依旧是那样,跟碰上的几乎所有人点头致意,笑得温温和和。
他开拍之前,四处看了一会儿,之后默默地选了个位置站好。王旭下意识地看了眼镜头,每个角度都几乎完美,这个年轻人长相并不是特别出众,可从镜头里看起来却比真人要好些,很少有人能这样。而且看他之前那样,并不是下意识地站在那里,他是看好之后才过去的。
王旭眼皮跳了一下,这不对,他一直将陆涛定义为天才,觉得他就是天生吃这口饭的,可这孩子看镜头挑位置的样子,更像是长久以来的经验。究竟是怎样的过往,成就出这么矛盾的一个人。
专业方面的知识谢冬是不懂的,以前是多少带着些崇拜地看着镜头前的陆涛,因为他演着书中最聪明的男人,这让谢冬错觉地以为陆涛也像这个人一样。可能是私下里接触过几次吧,他发现陆涛不是萧卓,陆涛本人其实温和地不带一丝攻击性。也许是这样的性格,才让谢冬那天有些放纵,才让他产生了胁迫这种想法。
不过陆涛依旧是那个陆涛,导演喊开始之后,他就是萧卓。
作者有话要说: 亲,最近我可能要理理思路,大纲虽然早就列好了,可看到评论还是觉得,细节方面很需要注意。
当然持续更新是必须的,只不过字数上可能要少一点,等理好了,就会回复啦,最近少的也会都补起来。
感谢1255大大提出的一件。
^_^
☆、第二十章
此时的戏份,肃王军队已经攻到了京城,京城中早已是乱成一锅粥。因为肃王攻过来的路上,能派出镇压的将领尽皆派出,却没有人能挡住,朝廷里人心惶惶。
一路上,萧卓给出了许多建议,有些被采纳,有些没有。但事实证明,他总是对的。如今他已不再默默无闻,这个青年终于证实了他的能力,所以此刻兵临城下,肃王先问了萧卓的意见。
萧卓想了想,“王爷起义之日起,我们便再无退路,如今就只差这临门一脚了。这一步虽好走,却也有讲究,若是王爷强势攻入,必回扰了城内百姓的安宁,对日后无益,最好便是以逸待劳,不战而屈人之兵。”
说话自然简单,嘴皮子上下一碰而已。萧卓说的,很多人都知道,只是,这不战而屈人之兵究竟是怎么个弄法,能想到的却不多。
萧卓这么说,自然已经想好了办法,他一向是有把握才会说出口,很少出错:“为今之计,便是等待。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劝降谋士的气节,这世间的人,多数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为了活命,定会有人主动投降我军,王爷只需等等,相信,会有人为了自己能活命打开城门迎接我们。”
肃王甚至没有思考,就点头同意,萧卓是个及在乎风险问题的人。他的建议,永远都是成则能赚一笔,不成也不会亏多少,十分稳妥。
当然,永无止境的等待也不可能,萧卓笑了笑,道:“今晚,定会有人前来与王爷商议,相信很多人都已等不及王爷的到来。”
事实证明,萧卓又一次预测成功。暗中来跟他们接洽的官员不止一个,趁着夜晚的时间,悄悄放肃王军进城。肃王等人能一路杀到这里,那心眼多着呢,怕被这些官员骗进城来个瓮中捉鳖,在进城之后,直接俘虏了守城门的士兵,换上了自己人。
之后,未免生变,趁着夜色,皇宫里面防备不及,杀进了皇帝的寝殿门口。按说逼宫总是会让人觉得杀气腾腾,可这次,一切却进行的很顺利。实在是皇帝老了,偏听偏信,他已失了人心。而多数人,又不可能像那些名臣一般与国家共存亡,所以,进入皇宫的过程竟然比这一路上来的任何一战都要容易。
肃王其实以为皇帝会激动地大骂他,骂他孽子,骂他欺君罔上,可那个帝王却没有。
肃王和几个被他器重的人踏入寝殿时,里面有微微摇动的烛火。老皇帝坐在主位,身后侍立着伺候了他一辈子的老太监。如果换一群人,可能会觉得这幅景象有些凄凉。可这几个人不会,这一路来,面对了太多的死亡,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罪魁祸首只是因为面前这个老人要断他们活路。
同情?符易之在战争中丢了一只手,他会同情?将领们很多都还受着伤,他们会同情?谋士们绞尽脑汁,一路担惊受怕,走到这里已经力竭,他们会同情?还有肃王,他不是一开始就有反心的,若是皇帝能顾念父子之情,放他一马,他也许依旧是那个一心一意守着边关的王爷,他的心里哪能对这老人存余下分毫同情?
于是,没有波澜,肃王逼着皇帝自杀了。服了毒酒,死在这个他从生下来就一直居住的地方。
接下来便是肃王假传圣旨,说皇帝自知去日无多,传召他进京,并将皇位传给他。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假的,但除了其他几个皇子和他们手下的人,没有人出来反抗,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对百姓而言,他们知道换了皇帝,新皇登基就是减免赋税,他们只会拍手称赞。
萧卓说:“百姓们好应付,因为他们不懂。至于那些明眼人,若是有骨头,就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易攻入皇宫。”
………………
陆涛不在,有些萧卓只有模糊影子的场景是找其他人代替的,但几个需要正脸的就留下来了。
陆涛没有说谎,他是真的有一直在看着剧本,温固着萧卓的感觉,这些场景他几乎都是一条就过。这是他重来一次的坚持,做一个好演员,给剧组带来的麻烦,他会尽量去弥补,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耽搁。
这种一气呵成的拍法,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演员们不断地拖进度,工作人员们也要跟着无限期加班。陆涛的事他们都知道,生怕这年轻小伙儿有了靠山,就不像以前那样对工作负责,如今看来,这年轻人是真的想靠自己闯。他有这番功力,若是真的浪费这满身才华,才是可惜。
剧组成员跟陆涛没有利害关系,自然也没有什么酸葡萄心理,于他们,高效率高质量的演员才受欢迎。
这几场除了陆涛都是几个老演员的戏份,其他人基本都是跟着走个过场,几乎没有犯什么错误,只是补拍了一点画面。
气氛的原因吧,之前那总是不过的肃王妃似乎也做好了很多,总算是在之后的拍摄中拍摄成功。
本来做好准备要加班,可今天的几场戏,实在顺利地让人难以置信。这一下提前下班,很多人反而感觉有点儿不知道干什么了。
有人甚至提出了加场,干脆把明天的戏份也拍完,不过立马遭到了围攻。
王旭大手一挥,“加什么场,想出去玩的出去玩,想休息的就自行休息。明天的任务明天再做,绷得这么紧,把自己当成机器人了?”
谢冬这面也不是什么虐待员工的主,能顺利完成电视剧,不再往里面砸钱他就已经满意了,前面投的也不是小数目,一时半会儿他拿不出什么钱了。再说给剧组留下好印象,这次要是能赚钱,以后也好合作。
王旭依旧和剧组的人玩笑着,后来又商量起来几个人怎么去外面吃一顿。谢冬当然也收到了邀请,他只得找个理由拒绝,大家都一脸理解的看着他。不就是和新上位的小艺人还在新鲜期,要陪着人家嘛,当谁不知道。
陆涛卸了妆,换了衣服,回来找谢冬时,他正和王旭站在一起,谢冬的脸上是平日里的一本正经。这种时候,谈的肯定是关于投资的事情,陆涛没靠近,毕竟交往不代表要干涉对方的事业。
王旭带来的其实是一个好消息,谢冬这次总共投了两笔钱,一笔是以公司名义投资的,这一部分是谢冬向上层申请来的,占少数。第二笔则是他个人名义的投资,占了很大的比重。王旭拍电视剧很有经验,人又正直,没有莫名其妙浪费资金的毛病,这一次,他是来告诉谢冬,这两笔钱已经够了。谢冬之前就告诉过他,如果不够,他也拿不出了。只能请王旭再拉一些赞助商,他会给予最大的帮助。王旭自然不愿意,赞助商那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谢冬很给面子,对不清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从不置喙,也不会随意安插人进剧组,但多数人都是那种给你钱,你就是孙子,老子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的主。
谢冬投资之前也做过详细调查,自己尽力弄的两笔钱合起来,做一部有质量的电视剧,从筹备到完成之后的宣传应该都够了,但都只是刚刚够。干这行的都知道,刚刚够那就是不够,公关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王旭尊重自己的职业,所以他肯定不会降低拍摄质量,谢冬脑子一转,问道:“王导,公关费用,你是打算自己出?”
“我拍了这么多年戏,多少有些积蓄的。放心,公关费用,比起你的投资也没多少钱。”
谢冬一下就听出其中那点不对:“王导,你不把这件事情告诉我,还说我的投资是够的,不会是想就自己默默把这笔花销填住吧。”
王旭看了他一眼,没说话,默认了。
谢冬有些无语,不知为什么,他突然觉得在这个黑脸阎王应该用高贵冷艳来形容。现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不知道怎么还保持着视金钱如粪土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