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军史集要 >

第12章

军史集要-第12章

小说: 军史集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5年冬,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扩大侵略,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政策。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力量和扩大红军,为此,决定红军第一方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作战,打通抗日路线。 
    这时,阎锡山以晋绥军5个旅布防于陕甘苏区东北面的吴堡、义合镇及其南北地区,以3个旅又1个团在黄河东岸黑峪口至禹门口地段筑堡守备,阻止红军东渡入晋,其余21个旅又1个团驻守太原、临汾、长治、大同等地及绥远境内。 
    根据瓦窑堡会议的决议精神,1936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1。3万人集结在永坪、延长之间及其以东地区,地行东渡作战准备。1月15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2月17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布了《东征宣言》。 
    18日,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下达了东征作战的命令。令第军团第1、第2、第4师和第15军团第81师从沟口地段渡河,占领留誉镇,向南发展,打通同第15军团联系;第15军团第75、第78师从河口渡河,占领义牒镇,相机夺取石楼,方面军直属队随第15军团之后渡河。 
    2月2O日晚,东征战役开始,红军各军团在预定渡河点迅速渡过黄河,突破了晋绥军防线,接着向东进攻,经石楼、隰县城郊及关上村等战斗,至2月下旬,共歼灭晋绥军2个团又2个营,击溃其2个团,控制了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地区。此时,阎锡山一面急电蒋介石求援,一面集中14个旅编成4个纵队,从南、东、北3面向红军反击。红军以一部兵力分别在石口、关上钳制第1、第4纵队,集中主力歼击兑九峪地区之国民党军。3月10日,红军击溃敌第2、第3纵队的反击。在此期间,红军第28军进占吴堡等地,收复部分被占苏区。 
    3月中旬,晋绥军4个纵队再次向石楼方向反击。红一方面军鉴于晋南和晋西北守军兵力薄弱,决定向南向北发展进攻,扩大战果。遂以第15军团一部和第30军等部组成中路军,在石楼、中阳、孝义、永和、隰县之间钳制反击之国民党军,以第1军团和第81师主力组成右路军,19日南下并占领霍县至侯马间广大地区,破除同蒲铁路100余公里,以15军团主力组成的左路军北上,22日进到岔口镇,于31日在兴县歼敌2个营又1个连。 
    红军主力南下北上之后,国民党军3个师零3个旅集结在同蒲路南段和晋东南地区,阻止红军向晋东南发展;另5个师编成3个纵队同晋绥军4个纵队向红军进攻,企图围歼红军于黄河以东地区。同时蒋介石令西北军和东北军向陕甘苏区进攻。 
    3月底,晋绥军占领黄河各渡口。在这种情况下,红一方面军决定左、右路向中路军靠拢,集中兵力相机歼敌。4月4日,右路军开始行动,15日克吉县城,俘敌300人,接着占领平渡关至清水关各渡口,主力进至大宁以北。4月中旬,红军各部靠拢后,阎锡山以7个纵队从三交镇、孝义、灵石、临汾、新绛、河津之线,逐步筑垒推进,企图聚歼红军于黄河以东狭窄地区。红军为避免不利决战,以利尔后的对日作战,遂于5月2日至5日从清水关、铁罗关西渡黄河,返回苏区。 
    东征作战历时75天,红军共歼敌约7个团,俘4000人,缴获枪4000余支,炮20余门。而且红军扩军8000余人,并在山西20余县开展群众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红军和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运动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陕甘苏区,为抗日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东征战役中红军28军军长刘志丹不幸牺牲。      
土地革命战争(1927。8—1937。7)     
红军发起西征战役    
    1936年5月初,红一方面军东征回师陕北后,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但是,蒋介石坚持内战政策,调集兵力,准备“进剿”陕甘苏区,并以宁夏军阀马鸿逵新编第7师一部驻守定边、盐池、韦州等地,以马鸿宾第35师守庆阳、曲子、环县、镇原地区,防堵红军西进。中央军委为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红军,并发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8日决定:以红军一方面军第1、第15军团和第81师组成西方野战,共1。5万人由彭德怀率领西征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打击坚决反共的宁夏军阀部队,创建新的苏区,以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由周恩来指挥,在东线坚持游击战争,保卫陕甘苏区,策应西征作战。 
    5月19日和20日,西方野战军以红1军团为左路军,红15军团为右路军,从延长、延川西进,到吴起镇、新城堡地区集结。以右路军向西北方向发起进攻,伪装进攻宁夏,调动环县、庆阳之敌35师回援宁夏;左路军向西南方向行动,在运动中求歼回援之敌。5月28日,右路军一部袭占宁条梁,另一部进攻安边未克,随后,右路军主力即向西进击,先头部队于6月12日占领同心城,主力进到王家团庄附近,截断了第35师北退去路。与此同时,左路军向曲子、环县方向急进。6月1日,红2师在曲子歼灭敌第35师骑兵团一部及第105旅2个骑兵连。6月3日,左路军主力在阜城地区全歼驰援曲子的第35师6个步兵营,击溃2个骑兵营,并乘胜占领环县、洪德、三岔及其间大片地区。红29军一部也进至元城、曲子、合水之间地区,配合左路军行动,红28军加入了西方野战军序列与第81师组成中路军,接替右路军围攻安边,夺取堆子梁城川等的任务。6月15日至27日,右路军在中路军配合下,相继攻战定边、盐池、王家团庄和豫旺,歼灭新7师2个骑兵营及当地民团,左路军攻占七营、豫旺堡。7月,红军在红城水、安边、七营等地击退敌军数次反扑,巩固和扩大了占领地区,新老苏区连成一片。红军在新开辟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征集资财,并对国民党军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东线红军和地方武装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疲惫和消耗了国民党军,有力地配合了西方野战军的作战。7月底,西方野战军主力集结在豫旺地区休整,战役胜利结束。 
    西征战役历时两个多月,共歼国民党军7个营,击溃了3个团5个营,俘2000余人,缴获枪2000余支、战马500余匹,占领城镇10余座,开辟纵横200余公里的新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创造了有利条件。      
土地革命战争(1927。8—1937。7)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36年4月底,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由石鼓、巨甸两地顺利渡过金沙江。 
    接着全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连续翻越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这时,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按中革军委命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和红三二军。在红二、红四两个方面军会师前,党中央一再电示张国焘,两军会师后应迅速出甘南,与红一方面军共同创建西北抗日根据地,进一步促进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张国焘表面上接受中央北上指示,但仍不愿与中央会合。在红二、红四两个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他又妄图欺骗拉拢红二方面军领导反对党中央,遭到坚决抵制。在党中央再三督促下,并经过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坚决斗争,张国焘才被迫同意两个方面军北上同中央会合。7月上旬,两个方面军先后开始北上,红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个纵队由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向班佑、包座前进;红二方面军组成两个梯队,随红四方面军左纵队跟进。8月10日,红四方面军攻占甘南要地哈达铺。 
    红二、红四两个方面军到达甘南地区以后,党中央和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全部集中和部署尚未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此,一面指示红二、红四两个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指示红一方面军向南进攻予以策应。红一方面军主力于8月31日豫旺堡附近出动,分左、右两个纵队向南推进,于9月中旬至10月初,先后占领静宁县以北的将台堡及会宁城等要点,控制了西(安)兰(州)公路一段,进一步为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张国焘的阻挠,推延了会师时间,预定三个方面军协同进行的以打击胡宗南部为目的的静(宁)会(宁)战役计划未能实现。在党中央的再三说服与指令下,张国焘才干9月30日率红四方面军由岷州、漳县等地向会宁地区前进;红二方面军则于10月4日从徽县、两当等地向北转移。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城,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将台堡,先后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围追堵截聚歼红军企图的彻底破产,给全国人民展示了新的希望,极大地推动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抗日救亡运动,对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性抗战的实现,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正如中央、军委在贺电中指出的:我们在抗日前进阵地的会合,证明日本的侵略是快要受到我们全民族最坚强的抗日先锋队的打击了,证明中国人民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抗日联军有了坚强的支柱,证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全国同胞有了团结御敌的核心,我们即刻进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1927。8—1937。7)     
西路军转战甘西北    
    1936年10月下旬,按照中共中央和军委的部署,红四方面军第30军渡过黄河。随后,第9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军也渡过黄河,准备进行宁夏战役。 
    11月5日,红军总部电令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要求目前任务主要是消灭马步芳部并独立开展一个新局面。11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河西部队称西路军,并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陈昌浩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 
    随后,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率第5、9、30军及骑兵师、特务团、教导团、妇女独立团等,共2。1万余人,由镇虏堡、打拉牌、锁罕堡一带分两路西进,同军阀马步芳部队优势兵力进行了为时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共歼灭敌人约2万人,但西路军也损失严重,到1937年3月中旬终于失败。后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将余下部队编为3个支队,由李卓然、李先念等8人组成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转入祁连山区打游击。后来,李先念率领的左路支队400余人,历尽千辛万苦,于4月底进入新疆,后来分期分批回到了陕甘宁边区。另2个支队也经浴血奋战,大部牺牲,只有少数陆续返回陕北。留在黄河以东的红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共1。1万人,在山城堡战役后,于1937年2月,参加支援西路军的援西军。当3月中旬进至镇原、平凉地区时,闻西路军已失败,乃停止西进。 
    西路军在甘肃西部奋战4个多月,毙伤俘敌约2万人,给了“二马”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西路军广大指战员以有我无敌、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在极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