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易坛奇人--瞎子王传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谈吧,好讲。”后生笑应道。
不料,老谋深算的小诸葛却又轻轻荡开后生关心的实质问题,以故弄玄虚的手法,直入他所关心的实质问题:“小弟弟,凭你的面相,再过三五年,没有三十元钱我不相;今天特别交你这个朋友,给你细谈终身,在相馆里,照定价要十元钱,对折计算,收五元如何?”
“五元?太贵了吧?”后生一摸口袋,“道长,我身边只有这三块银洋,我倾囊求教,谈不谈由你。”
说罢,果真掏也三块龙洋,扔在桌子上。
“好,好,你这个朋友,我今天算是交定了。”小诸葛见再无油水可榨,当即笑着将这三块龙洋叠在桌子一角,笑道。
“时候不早了,道长请直说吧。”后生操着浓重的浦东口音,颇有些躁急。也难怪他,在烈日之下,已经足足等候了两个小时,背心处,汗水已经透过他那件薄薄的丝绸长衫,濡湿了一大块。
“这位大小姐,家住浦东正南方,比你小四岁,今年十七岁,瓜子脸,柳叶眉,大眼睛,热情愉快,朝气蓬勃。对你来说,这位姑娘乃是最理想的配偶。她很注重实际,不会过分沉溺于家庭生活,说合过门之后会全心全意帮助你的事业成功。”
说到这里,小诸葛站起身来,伸手摸了摸后生的后脑骨,又让后生张开嘴巴,看了看他的牙齿,然后坐了下去,闭目凝神有顷,这才缓缓言道:“你这个对象,如果上半年来,下半年好;下半年来,开春必好。注定有两个儿子:大儿主富,二儿主贵。”
大谈了一通“喜星”之后,小诸葛又转入到后生的一生前途之上。只见他一边在后生的脸面上指指点点,一边唾沫飞扬地言道:“小兄弟呀,你娶妻生子之后,二十六、二十七才得逐步开展,二十八至四十八,从印堂、眉、眼、鼻格局来看,应主二十年鸿运,买田造屋,名利双收。四十九、五十兰台,廷尉略有微疵,须注意得中防失。五十一走人中,直至六十一老运享通,晚年享福,寿元六十三,还可以修心补相,积德延年。”
说到此处,自然该收场了。不料小诸葛又是话锋一扫,翘出一条大尾巴:“小兄弟,喜星发动之后希望将小姑娘的八字送来合合婚,贫道一定负责到底。今天我们交了朋友,也是有缘。闲来无事的时候,请常来贫道的馆内谈谈。”
说罢,一拱手。袁珊看在眼里,心里不禁喝彩:好一个小诸葛,命相的技巧未必如何,这勾人的手段却着实高明。
“师兄,腹中已在演唱空城计了,我们回去吧。”方玄听到这里,心知小诸葛的这一台戏已经唱尽,便拉了拉袁珊的衣袖,退出场外。
回到住处,吴妈早已将饭菜晾好,坐在椅子里等急了。
“两位少爷,这么热的天,你们真好兴致呀,这么晚才回来。”吴妈见两人汗流满面的样子,连忙去打了一盆凉水,“快洗一把脸,吃完饭,好好睡一觉。”
她把这两位年轻后生,当做了自己的小辈一般看待。
“吴妈,你太好了。”方玄虽然看不清吴妈的脸,但从她那充满情感的、欢愉的话语中,感觉到吴妈的脸上一定堆满了母亲般的慈爱的笑。
位于南市区的老城隍庙是上海滩上历史最悠久、地盘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游乐场所。众多的威灵显赫的泥塑木雕菩萨神像,引诱着一批又一批善男信女,参神拜佛,祈求保佑,甚至祈望众神将他们从受苦受难的尘世中得到超拔。贫苦的希望富有,富有的希望长寿;人的欲望无止境,虚幻的神灵也便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永久不衰的诱惑力。毫无疑问,这些对泥菩萨顶礼膜拜的人们,对于命相占卜,也同样具有高度的信任感。于是,在城隍庙大殿后身,沿环西桥豫园路一条狭长的走廊中,云集了大批命相术士,他们各树一帜,争名斗技。
袁珊携同师弟方玄来到了这一个全上海命相术士最为集中的场所。
这里的景象,与前几天在跑马厅竹篱外所见所闻迥然不同。摆地摊,搭小篷者个个大喊大叫、自吹自擂,惟恐围观者寡。云集在这条又狭又长的直廊里的许多相士,个个道貌岸然,手摇折扇,正襟危坐在宽约二尺的简易木棚内,静候顾客光临。这宽度仅能容纳一人出入的木棚,明显地表示着相士只希望也只容许一位顾客进入其内。一俟顾客进入棚内,相士便软言细语,为其测字、看相、占卦、算命。时间往往不长,三五分钟七八分钟,便做完一笔生意。所收润金虽然只有一角二角,然而这里有的是顾客,一个刚刚走出木棚,另一位顾客便已入内。这时所有的相士,似乎都在贯彻薄利广卖的方针。
总之,这里的相士文绉绉,静悄悄。
然而,人类的生存斗争是无处不有的。静寂之中仍然蕴藏着激烈的竞争。每一个木棚外侧,各有一杆挑出,飘扬着一块块白底蓝字、黄底黑字等五花八门的小旗子,上面定着棚主的道号、雅称。也有几个木棚,干脆拉一横幅,挂在仅有二尽来宽的棚口上方。
字是绝对的好。有雄浑有力的颜体,有清俊端庄的柳体,也有龙飞凤舞耐人捉摸的各式行草,或者古朴遒劲的隶书、小彖……乍一看,如临书法大赛的现场。
招牌幌子上面反映出来的激烈竞争,当然不仅表现在字体的优、劣;上面书写的名号响亮与否,才是其关键所在。
有故示谦卑藏智于拙的道号:“小落拓”、“沙不器”、“真糊涂”“布衣士”……也有写
真名以示其威的;还有以怪取胜引诱顾客的。
在一个棚里,一位肥头胖脑身披袈裟手搓念珠的中年和尚,正为一位老太太占卜。他的棚口外侧,斜挑出的那块招牌上赫然大书“花和尚”三字,特别引人注目。
袁珊将这些名号一一念与师弟听。方玄默然将它们记在心里。他知道,这些同行,便是他们以后在上海滩上的竞争对手。当听到“花和尚”这一名号时,他忍俊不住笑道:“真亏他挂得出这块牌子!师兄他的生意如何?”
“还算不错。正在替一位老太太占卜,棚口处还有两位顾客等候着呢!”
如在动物园里观赏动物一般,师兄弟俩从一个一个棚子前面走过去,时走时停,低谈浅笑,逐一议论。但见棚子里的相士,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俊有丑;既有道士、和尚,也有儒生、“博士”。
有几位生意特别好的棚子,顾客排成了队,也有棚口冷落,端坐良久无人问津者。生意好的相士,神采飞扬;生意不好甚至没有生意可做的相士,神情尴尬、沮丧。
游览罢老城隍庙,师兄弟俩又去虹口的夏海庙。
这里也是命相术士云集的所在,东一簇西一摊,既有高声吹嘘摆噱头的,也有运用变戏法的技巧默默无声引诱顾客的。
听得一处传出一阵母鸡的“咯咯”叫唤声,袁珊便携住方玄踱将过去。
“师弟,是‘嘴子金’,终于碰到了!”袁珊看得真切,便附在方玄耳伴低声言道。语气之中不无惊喜。
待走近前去一瞧,但见一位年近而立,面目清瘦、身穿一领青布长衫的算命先生正操着扬州话,向一位顾客询问道:“小妹妹,你今年芳龄几何?”
“二十四岁。”顾客是一位工人模样的年轻女子,长挑身材,脸上虽然有数粒雀斑,但轮廓清晰,很有生气。她的身边,还站着一位年龄相仿也是工人模样、老实敦厚的小伙子。从两人的眉宇眼神之间不难看出,这是一对结婚不久的恩爱夫妇。
算命先生当即从褡裢中亮出百数十张五寸见方、均已折为三折的纸牌,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一只“咯咯”之声不绝于耳的母鸡笼前侧地上,然后又从褡裢的一只小口袋内掏出几粒大米,随手洒在折纸牌前面,并将母鸡从笼中放了出来。
只见母鸡“咯咯”几声,抖了抖羽毛,便径直走向纸牌前面,先是低头啄食米粒,接着略一伸长脖子,从百数十张纸牌中啄出一张,走到主人跟前,待主人从鸡嘴里取下这张纸牌,母鸡便径自回归笼中。顿时,围观人众中爆出一阵惊叹声。
算命先生将折纸翻开,向这一对年轻夫妇展示。纸牌上写着几句顺口溜,年轻夫妇浏览了一遍,全觉都是赞美牛属相人的好话,却又一时解释不清。
“先生,你给解说一下,这上面究竟说些啥?”年轻女子向着面呈得意之色的相士言道。
“这纸牌上说,你的属相是一条金牛……”
“啊,太准了,我是属牛呀!”年轻女子笑了起来。
袁珊、方玄闻言,禁不住暗暗发笑。
原来,这位算命术士所养的这只母鸡乃是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开笼即啄食,并随口衔纸牌的习惯。当算命先生将写有十二生肖详语的百数十张折纸牌,按类按序排列在鸡笼前侧,并熟记其地位,然后,随手将一些米粒不露痕迹地置放在已经报出年龄的顾客所属生肖的纸牌前面,母鸡一经出笼,便按着长期训练所养成的习惯,先是啄食米粒,然后在米粒相近处的纸牌中取一张,交与主人。这米粒附近的十张纸牌上,写的都是同一生肖的评语,所以母鸡任衔其中一张,都是万无一失的。
不明这一底细的顾客,以及在场的其他旁观者,眼见母鸡所衔纸牌上的内容竟与顾客的生肖相吻合,自然对这种衔牌算命的术士要油然而生信任之感了。
须说这位算命术士听得顾客赞好,当即手指纸牌上的顺口溜,信口言道:“这纸牌上说你生性稳重,安静,为人诚实,给人以信任感。不知疲倦,自己生来劳碌命,却也要家里人像你一样。不会让丈夫穿带洞的袜子,也不会让丈夫吃烧焦的饭菜。家里由你当家,虽然清苦也不会去做帐目上透支的事情。你的性情有时很固执,一旦形成看法,别人很难改变;虽然有神奇的耐力,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谁也劝不住。小妹妹,我谈的这些事,可对?”
“先生说得都对,她就是这样的人!”姑娘笑了笑,还未张口,她的丈夫却已急忙替她作答了。
算命先生闻言,更来了精神,又向着这位年轻女子言道:“今年恰是牛年,你在这一年里,原先有什么计划将被推迟,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今年你无论是结婚,还是结交什么新朋友,都很吉利。更可喜的是,这一年里你或者有婴儿降生,或者要在孩子身上花费很大的精力,还会有一些不情愿的请客应酬,但是决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小妹妹,我依你这张纸牌上的内容直言相告,如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包涵。”
“对的,对的。”年轻女子连连点头,笑言道,“不瞒先生说,今年上春我确实生了一个儿子。”
说罢,掏出一枚银角子,交与这位算命先生。
围观的人眼见这母鸡的“衔牌算命”十分灵验,便有几位纷纷挤上前去争先要求算命。
正在此时,只听得一声冷笑,从人群中走出两名一身短打的彪形汉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朝着算命先生步步逼近。其中一位的脸上,一条深红色伤疤,上自左上额角,斜向鼻处,在阳光下闪闪生光,使得本来就不端正的脸面更添加了几分可怖。他本姓马,但是人们似乎把他的姓名给忘了,大凡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大头阿四”。
“什么人屙下来的东西,也不问问这夏海庙是谁的码头,就想来赚大钱了?”那位面目尚不难看的汉子,先开了腔。他叫张小铁,外号“小铁掌。”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