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尼米兹 >

第4章

尼米兹-第4章

小说: 尼米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大的,完全由军队负担接受了大学教育,如今已经领兵带队,四方周游,经风雨,见世面。这一切强烈地刺激和吸引着从蒂维山脚长大的年轻小伙尼米兹。  
  韦斯特维尔特少尉告诉他:〃进入西点军校要经过各种严格的考试,进去后淘汰率也很高,如果付出代价取得最后胜利那将是令人振奋的。〃  
  尼米兹从来不乏刻苦学习和顽强竞争的信心与勇气,他曾在得克萨斯山城为生存经历过多次搏击,也乐意到纽约的练兵场继续奋斗。他知道自己年龄尚小,只有15岁,还要念一年中学,但是无论如何想试一试。他想起爷爷在早年跟他说的一些话。  
  爷爷说:〃未来对你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一旦你确立了正确目标,就应及早追求。在这个国家,你得早点成材,否则根本就成不了材。〃  
  尼米兹满怀希望向圣安东尼奥的国会议员詹姆斯·斯莱顿提出报考西点军校的请求。斯莱顿的回答险些熄灭他的向往。斯莱顿说,他为军事院校推荐学员的名额已满。他还暗示:即使在将来,尼米兹也难获机会,因为在他的选区有好几个军营,军人子弟将优先考虑。  
  就在尼米兹感到心灰意冷之时,国会议员重新向他开启了门扉,〃如果我推荐你进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你愿意吗?〃  
  尼米兹满脑子向往成为陆军军官,从未考虑过要成为一名海军,但他还是决定抓住这个受教育的机会。他干脆地回答:〃愿意。〃  
  国会议员斯莱顿告诉他:〃考试并不容易,但我想你会通过的,我从你的眼神中看得出来。〃  
  〃我一定要考取,无论付出多少代价。〃  
  于是尼米兹悲喜交集地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准备。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习两个小时,约5点多钟,开始做旅店勤杂工的日常事务——点灯、生火炉和叫醒需要早起的客人。早饭后跑步到学校。  
  当尼米兹报考海军军官学校的消息在克维尔城传开后,一些有识人士向这个志向远大的青年伸出了援助之手。热心的苏珊·摩尔教他数学、地理、英语和历史。蒂维中学的校长约翰·格·托兰德抽空为他辅导数学。就连一向心情懊丧的继父威廉也行动起来为他释难解疑,使自己怀才不遇的专业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  
  天时地利人和,尼米兹初显英雄本色。1901年4月他顺利通过本州考试,成为这一地区通过军校考试的第一人。  
  亨利爷爷欣喜若狂,似乎已看到孙子成为将军的希望。5月份,他在轮船旅馆举行了盛大的啤酒宴会,参加的人来自四面八方。  
  继父威廉·尼米兹鼓励尼米兹再做拼搏。他说:〃你已经全力爬上比蒂维山更高的山峰,这是你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前面还有许多难以逾越的山巅,跨越这些山巅需要时间。在你到达顶峰前,也许会受到挫折,但我确信你能够到达峰顶。全家人都在等待你把旗帜插到最高点。〃  
  炎热的7月,15岁的尼米兹告别爷爷和家人,随国会议员一起乘火车去安纳波利斯。途中,他第一次看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尼米兹在沃思茨预科学校集中学习了一个月,再战告捷,他顺利通过了竞争激烈的国家考试。  
  1901年9月7日,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宣誓成为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至此,他终于冲出了童年生活的狭小天地,从瓜达卢佩河的小船跨上了周游世界的战舰。历史将赋予这个德国青青年新的使命和希望。  
  这一天距离珍珠港事件爆发有40年零3个月。 
第二章 投身海军   
  海军军校纳学子,将军摇篮育英豪;  
  脱颖而出风华茂,锦绣前景铺基石。  
  1901年,切斯特·尼米兹初进海军军官学校时,美国海军正处在一个灿烂的复兴时期。  
  美国海军曾被忽视达20多年之久。19世纪中期,由于债务负担、战争消耗,以及政治上的改组和国内资源的开发,海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当时,美国海军力量已退居世界第12位,排在中国、丹麦和智利之后。海军这个军种在那个时代很缺乏吸引力,1878年,美国海军总人数不超过6万人。  
  对于海军的可悲状况,一些海军军官无法保持沉默,他们聚集在海军学院,呼吁进行改革,通过论坛和杂志的形式,渐渐造成了有利于海军建设的舆论。一些议员也倡议向海外显示美国的力量和威望。得克萨斯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塞缨尔·B·马克西大声疾呼:〃世界上哪有作为一等强国而没有海军之理!〃或许正是他的这番宏论,才使日后同样来自得克萨斯的尼米兹得以加入海军并脱颖而出。  
  1890年,当时的海军中校马汉提出了名噪一时的〃海权论〃,其核心论点是:海洋对于帝国的兴衰至关重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马汉的学说和名望很快传遍全球,更为美国大力发展海军提供了重要依据。  
  1893年,克利夫兰再次当选总统,他与海军部一改过去民主党的传统主张而转向主张扩大海军。  
  到19世纪末,美国海军已跃居世界第5位,应征入伍海军的人数大大增加。随着舰船和武器装备日趋复杂,有关的教育培训计划也大为改观。由于海军实力的增强,美国开始将传统的沿海防御战略转为主动扩充的态势。  
  1898年2月15日,美国战列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舰上官兵大多丧生,美国方面指控占据古巴的西班牙为这一事件的主谋。  
  2月25日,当时的海军部次长西奥多·罗斯福电令亚洲分舰队司令乔治·杜威集中舰队向西班牙开战。  
  1898年4月27日,杜威率舰队在马尼拉湾以突袭方式重创泊于亚洲海岸的西班牙舰只。7月中旬,杜威指挥美海军全歼西班牙著名的塞尔瓦拉舰队。这场海战只进行了3个小时便告结束。美方只有1人死亡,1人重伤,而西班牙死伤人数达400多人。胜利来得何其容易,以致〃海权论〃创始人马汉发表了这样的评论:〃但愿美国今后再也不会同西班牙海军这样的弱者交战!〃  
  同年底,美西战争以美方胜利告终,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割让给美国。  
  这次胜利使海军的威望达到了自1812年以来的最高峰。美国占领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新领地这一事实,大大渲染和强化了美国海军的作用,也给美国的内政外交带来了深远影响。  
  曾任海军次长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大力支持海军的扩展。国会批准在1898年到1921年间,每年至少造一艘战列舰,其间只有1901年因船厂负担过重而没有建造。同时,国会还决定,全面更新海军军官学校的教学设施,准备以富丽堂皇的法国复兴式教学大楼和一幢宫殿式学员宿舍——班克罗夫特大楼来取代内战前建造的日渐破损的砖楼。  
  切斯特·尼米兹正是在这令人鼓舞的气氛中开始他海军学员生涯的。1901年招收的这期学员共131名,是该校1845年创建以来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由于豪华学员宿舍刚刚开始动工,新学员居住条件还十分艰苦,尼米兹和一些学员不得不挤在临时工棚里。夏天,酷暑难当;冬日,寒冷彻骨。不过,这一切对于来自穷乡僻壤的尼米兹而言算不上什么严峻的考验。  
  他每日照样4点半起床,学习到吹起床号。同屋来自爱达荷州的艾伯特·丘奇与他一样刻苦,两个人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其间尼米兹因洗澡受冷患了肺炎,不得不住院一个月,耽误了课程,但他很快又将成绩赶了上来。有一次,他被叫到黑板上演算习题,他不照书本而是按自己设想的方式求出了正确答案,老师为此感到很惊奇。  
  尼米兹在学习上富有主动精神,自学能力很强,他几乎不需要别人的讲解,而是按自己的计划领会教学内容。海军学校的启发式教学法很对他的口味,而一些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法的学员则抱怨教员讲的内容太少。  
  尼米兹不仅学业优秀,还能抽出时间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他很快意识到,有些最有价值的经验不是从书本中能学到的,这使他更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学习,有针对性地删繁就简,领会实质。  
  每年夏天,这个班都要离校实习,从事军事科目训练。尼米兹对一些教官故弄玄虚的作派十分不满。他认为一个教官的威信来自于明晰、简洁、正确的指令,而不是想方设法让学员盲目地依从。  
  在一次航行中,一个教官为学员做示范,但他发出的命令,把配合训练的水兵弄得昏头转向。还有一回,教官试图难为学员,他把学员的队列完全打乱、颠倒,然后要求学员发6次口令把队列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有几个学员试了试,都没有成功。教员十分自得,摆出傲慢的样子准备给出他的答案。尼米兹站了出来,他准备摆脱教官的思路,运用极为简单而又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自信地说:〃我只需要两次口令就够了。〃  
  教官不相信,轻蔑地说道:〃那么你就证明这一点吧!〃  
  学员们已经立正站好,尼米兹发出第一个口令:〃解散!〃  
  他们照此做了。然后,尼米兹发出第二个口令:〃面向我整队集合!〃  
  学员们迅速排列成原来的队列。  
  尼米兹具有独到的主见和个性,但他同时注重培养成就大事者的宽容和忍耐精神。  
  由于尼米兹和同屋的丘奇学习成绩优异,班上一些学员出于嫉妒心理,要求教员把他俩分开,而与学习差的学员同住。对此尼米兹并不乐意、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一安排。渐渐地,他不再认为这是一种刁难行为,而去尽心尽力地帮助落后学员,使他们通过了及格线。  
  海军学校有它特有的军营式风气,有些甚至不近人情。如,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任意支使新学员,给他们起外号,还要求他们进行近乎于体罚的长跑。高年级学生声称,对新生的体罚是为了淘汰那些在极大压力下缺乏自制力的人。尼米兹对这一切泰然处之,非常听话地服从高年级学员的指挥,这反而使高班学员自感没趣了。童年时的尼米兹因为客人叫他〃狮子头〃就大发其火,而现在他能够这样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说明他已经由孩子成长为大人了。  
  尼米兹继承了爷爷开朗活泼的个性,乐善好施,广交朋友,他认识的学员比他的大部分班友都要多。  
  在校园橄榄球联赛的季节,尼米兹认识了比他高一年级的比尔·哈尔西。比尔的父亲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中校是该校船艺系主任。每逢周末,尼米兹和其他学员都要乘威廉任船长的〃切萨皮克〃号铁帆船去海上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比尔·哈尔西尽管比尼米兹年高一级,但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一直位居尼米兹之下。比尔绰号〃公牛〃,是尼米兹手下的得力干将。两人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情谊在共同从事的事业中一直得以保持。  
  一天傍晚,哈尔西练完球找到尼米兹,请他为自己遇到的麻烦出谋划策。  
  哈尔西说,我们穿工作服练球被海泽军官发现了,海泽给违反规定的4个人记了黑点子。我已经被记3次啦!再有一次,则要在星期天被圈起来练球了。如果我不打算在星期天练球,就得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