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67章

永乐大帝-第67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饭还等一会,徐王妃让先儿子们各回各宫,先洗澡,换衣服。
  儿子们说了“谢谢娘”,分头随仆人离去。
  朱高煦走了几步又回来了,他问徐王妃:“娘,我小姨娘呢,怎么不见?”
  徐王妃很不自然,怔了一下才说:“她不在咱府上。她在你大舅府上住着呢。”
  见她吞吞吐吐的,朱高煦很是怀疑,但没有说什么。
  凭朱高煦的本事和机灵劲,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明白了徐妙锦的处境。
  朱高煦并没有回自己寝宫,而是信步来到徐妙锦寝宫前。这里依然是“兵临城下”的局面。朱高煦一见这里有兵看守着,不禁大吃一惊。
  他刚走近宫门口,便有两个兵交叉画戟拦住他。朱高煦一见,火气就上来了,他很凶地说:“胆敢挡我的驾?我是谁你知不知道?”
  一个士兵说:“王妃有令,没她的令牌,谁都不能进。”
  硬的不行,朱高煦缓和下来说:“我是朱高煦,刚从南京回来,你可能不认识我。我小姨原来住这宫里,你告诉我,她还住在里面吗?”
  士兵说:“里边住着谁,小的并不知道。”
  朱高煦很恼火,又无从发泄,正要无奈地转身走开,忽听一阵古筝声从宫里飘出来。
  朱高煦顿时兴奋异常,他不顾一切地往里冲,又过来几个士兵共同拦挡,这时,朱高煦急中生智,大喊起来:“小姨,我是高煦,我来看你了。”
  这一喊,琴声戛然而止。竹林掩映的一扇窗子打开了,探出徐妙锦的头来,她看见了朱高煦,便摇着手喊:“你回来了,高煦?快进来。”
  朱高煦说:“我就来,这帮王八蛋不放我进去。”徐妙锦禁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
  几个士兵交头接耳后,知趣地后退了,朱高煦终于闯了进去。
  朱高煦走进寝宫时,徐妙锦木然地面对着她,只说了一句话:“你再不回来,就见不到小姨了。”泪水就忍不住哗哗地流下来。
  朱高煦心酸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用兵围着小姨的寝宫?又问是谁干的?
  徐妙锦凄然道:“在这座燕王府里,谁会有这么大的权力呀。”
  这等于讨伐他爹了。朱高煦说:“这我就不明白了,你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这样对你,我娘也不出来说句话吗?”
  徐妙锦说:“我也不知道。也许只因为我传错了消息,我听人说,你们哥三个让皇上害了,就跑去告诉他们,结果发现了燕王并不是真疯。他们就把我软禁起来,把我的丫环也不知弄哪去了。”
  朱高煦说:“那我明白了,他们可能是怕你泄露这个秘密,那也不能对你这么无情啊。我去找他们。”
  徐妙锦说:“也不急在这一会,你先坐下,你怎么晒的这么黑呀,分别这么长时间了,也怪想你们的。”
  丫环上了茶,朱高煦喝着茶说:“我更想小姨,有时候都想得睡不着觉。”
  对他这明显挑逗性的话,徐妙锦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训斥他,只是一笑置之。她问:“你们都回来了,燕王如愿以偿了,他该动手了吧?”这是他想急于知道的。
  朱高煦怔了一下,说:“你指什么呀?”
  徐妙锦说:“别以为我是傻瓜,你们要干什么还能瞒过我的眼睛吗?”
  朱高煦说:“我们刚见过一面,还没多说。依我的意思,索性反了,你不反,朝廷也是步步紧逼。”
  徐妙锦问:“你爹的意思呢?”
  朱高煦说:“没说准,他说再想想,一说起这些痛心事,父王伤心已极,痛哭流涕,是呀,南征北讨的,皇位没捞着,连藩王也不让当安稳了,不反不得等死吗?”
  第三部分
  不老实才可能生存不反也亡索性反了(4)     李谦进入徐王妃寝宫时,朱棣正和徐王妃在指点修改檄文。见他进来,朱棣问:“什么事?”
  李谦禀报说,二公子闯到小姐宫里去了,怎么拦也拦不住。
  徐王妃一听就火了:“太无法无天了。你去,传我话,叫他马上回来。”
  朱棣却很平静,他好像在思索什么。
  李谦没动地方,他说:“若是他不听呢?”
  徐王妃也意识到了,她说,是啊,老二做事情向来是一根筋,从不瞻前顾后,认准了十个老牛也拉不动。更何况,从小他就爱往他小姨的屋里钻。
  这时有人来报:“二公子来了,非要马上见。”
  朱棣说:“来得好快,打上门来了。”
  徐王妃说:“你好像并不当回事,他会闹得鸡犬不宁的。”
  朱棣吩咐说:“叫他进来。”
  没等人出去传话,朱高煦已经闯了进来,气势汹汹的,不等他开口,朱棣笑着先发制人道:“是为你小姨的事打抱不平来的吧?”
  朱高煦质问,为什么把小姨囚禁起来?
  朱棣说:“不管怎么处置,都是为她好。我知你是来打抱不平的,好,这样吧,给高煦一个面子,把围着的大兵全撤了。”
  徐王妃有点惊讶。朱棣接着说:“有慢待她的地方,你请她多包涵。”
  朱高煦马上高兴了,说:“那我替小姨谢谢父王了,我走了。”
  人都出去后,徐王妃担忧地说:“你这么依他的性子胡闹,会坏事的。我大哥几次问起她,我都搪塞过去了,幸亏他没有到府里来。如果一撤了围,妙锦出事怎么办?”
  朱棣说:“明撤暗不撤,只留几个暗哨,监视她的行动,不让她出府门一步,这就行了。有老二与她常在一起,我就放心了。”
  徐王妃说:“你就没有别的担心?”
  朱棣装傻:“你说什么?”
  徐王妃说:“高煦对他小姨感情不正常,你又不是不知道。万一出点事,成了什么了?”
  朱棣说:“咱家的老二把持不住自己,你还不相信你妹妹吗?她会做出越轨的事吗?”
  这么一说,徐王妃也就无话了。
  徐王妃说:“这得拖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朱棣说:“我派人去联络我的旧部了,唐云、陈寿、房胜、赵夷他们有了回音,也就差不多了。不过,万事俱备,还欠东风。”
  徐王妃问:“这东风是什么?”
  朱棣说:“借口啊!总是要师出有名啊,我希望朝廷能给我这个名。”
  徐王妃问:“会吗?”
  朱棣胸有成竹地说:“会的。”
  第三部分
  不老实才可能生存不反也亡索性反了(5)     方行子、景清一行终于赶到了北平,与他们同来的还有孟泉林和铁凤。他们哪都没去,秘密地潜入了魏国公府。
  夜里,为防止走漏风声,魏国公府戒备森严,院子里停着几乘大轿,方行子、孟泉林和铁凤亲自在院子里巡逻。
  此时景清已经坐到了魏国公的客厅里,在座的还有张昺、谢贵和张信。他们已把皇上密谕传看过了,最后由张信送回到徐辉祖面前,人人是非同小可的表情。
  景清说:“我们既已接到了皇上密谕,逮捕燕王就刻不容缓了。各位大人肩担着大任,我离京前,皇上再三嘱托,只准办好,不准办坏。为稳住他,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可先捕王府的官吏们,然后再动朱棣。”
  徐辉祖说:“也必须防着朱棣狗急跳墙,与我们兵戎相见。我看,先把兵力布置停当,燕王府里没有多少兵,我们先发制人,他想从外面调兵也来不及。”
  张昺也说:“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踏平燕王府,才无后患。”
  徐辉祖问:“你看兵力怎样安排为好?”
  屏风后,一个小吏影子一闪。
  张昺问:“是谁?”
  那小吏便转出来说:“是我,奈亨,是奉命来给大人送名册的。”
  张昺说:“放下,走吧。”
  奈亨便退了出去,他迟疑着不想快走,慢吞吞的,想听点什么,他只听到张昺说:“立即调在城七卫士兵和屯田军士布列城中,守住北平九门,将燕王府分三层围往,这是瓮中捉鳖之术,相信万无一失。”
  奈亨吓了一跳,还要听下去,方行子巡逻过来,扯着他的领子提到台阶上,问:“你敢偷听机密?”这时柳如烟、铁凤也过来了。
  奈亨并不服软,说他是布政使张大人帐下的,是奉命来送名册的。
  不由分说,铁凤让手下人先把他关起来,以免走漏风声。
  柳如烟认为不妥,打狗看主人,这样不好,要处罚他也该由张大人处罚呀。
  方行子这才放了奈亨,让他走,警告他把嘴最好封上。
  奈亨说:“小的知道,再说了,小的也根本没听到什么呀。”
  客厅里开始硏究具体布置。谢贵决定分一支人马切断燕王外援,据他所知,居庸关一带驻着他的死党丘福的骑师。
  徐辉祖指令,要快刀斩乱麻。不等丘福得到消息,我们早把燕王府荡平了。
  景清说:“这样最好。”他发现张信一直没有出声,就附徐辉祖耳畔说了几句什么。
  徐辉祖目视张信道:“张佥事,你有何高见?”
  张信没想到事情突然恶化到这样地步,他想帮朱棣一把,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帮了,见问,他只得做官样文章,说:“各位大人所言都很好,我没别的见解,与各位大人协同完成皇命吧。”
  徐辉祖便端茶起立:“风云突变,北平遭此一劫,也是天意,尽量少用刀兵,如能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逮捕燕王,那是最好不过了,愿与各位共勉。”
  调兵遣将连夜开始了,骑兵、步兵乘夜行动,纷纷开向黑暗中屹立的北平城。
  与此同时,燕王府这边也没闲着。在端礼门前藏兵洞里,只有朱能、张玉和朱高煦参与密谋。他们面前站着北平布政使司的小吏奈亨,奈亨说他想见燕王。
  朱高煦很警觉,他说燕王在病中,你不知道吗?
  奈亨冷笑,这既骗不了我,也骗不了魏国公他们了,他们早知道燕王是假疯。
  朱能一拍桌子:“你胡说。”
  奈亨说他们还在做梦!千真万确,景清从南京一回来,一头钻进魏国公府了,他去送名册,听到他们议论,对王爷可很不利呀。
  朱高煦问:“听到什么了?”
  奈亨留了一手,说见不着王爷本人不能说。
  张玉说:“你跟二公子说一样,一样有赏钱。”
  朱能把一锭银子放在了案上。奈亨说:“小的是为了大义,倒不在乎钱。他们好像得了朝廷密旨,正在调兵遣将,包围北平城和燕王府呢,快点准备吧。”
  几个人听了,面面相觑,都半信半疑。张玉说:“燕王忠孝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平白无故,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奈亨说:“告诉燕王快准备吧,不然就有灭门之祸了。”
  朱高煦怕奈亨是来探虚实,就说:“燕王对朝廷、对百姓,都没半点过失,朝廷不会偏听偏信,我们也无须准备,身正不怕影子斜呀。你这是妖言惑众,挑拨朝廷与燕王的关系,本应治以重罪,现在饶了你,赶快滚出去。”
  奈亨被推出门,他委屈地大叫:“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狠劲往地上吐了一口。
  大门关上后,朱棣从侧室转出来,夸奖朱高煦说:“办得精明,这是草木皆兵的时候,不能轻易相信。”
  朱能说,他可能是穷疯了,来混几两赏银。
  朱棣说:“那倒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徐辉祖他们派来试探我们的,必须万分小心。”停了一下,说:“宁可信其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