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157章

永乐大帝-第157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宫女、太监来了,端来很多好菜,餐具也是皇家御用的。铁凤的眼里是不解的眼神,人像囚犯,饭食却是上等,这有点不合逻辑。
  一个宫女劝她别上火,多吃点,就冲皇上给她吃这上好的菜肴,就知道她很快能平步青云,这不过是个小小的坎坷,到时候别忘了可怜可怜她们。
  铁凤说了句“谢谢你们”,坐下来吃钣。
  宫女太监走后,突然外面有人喊:“铁凤!”
  铁凤真差点下意识地答应,也好险没抬头。她很冷静,提醒自己,你不是铁凤,这一定是对你试探,暗中观察你的反应。
  她只顾吃饭,仿佛没听见,一动不动,只管夹菜吃饭。停了一会,门外又有人喊:“快开门,徐妙锦来看铁凤了。”
  铁凤依然充耳不闻,在低头吃饭,仿佛那喊的内容完全与她毫无关系。
  门外静寂下来,这喊声再也没有出现过。
  主宰这一切的必定是朱棣。铁凤并不太害怕,当着皇上面,纪纲公然撒谎,当然不纯粹是为她开脱,他是为了自己的安危,她和纪纲是偶然的同盟。倘若他把朱棣仇人的女儿当成美女选入后宫,他还想活吗?现在看来,就是纪纲看出铁凤是怎么回事,也得硬着头皮顶着,不能认账。
  铁凤觉得还有希望。一阵充满异域情调的乐声随风飘来,好像是从奉天殿那边传来的。
  原来六部大臣和内阁成员与朱棣一起招待来自遥远的黑龙江入海口处的奴尔干官员忽拉冬奴。当年就是忽拉冬奴的父亲向燕王朱棣贡奉了两颗世所罕见的东珠,与朱棣也算世交了。
  朱棣在殿上设宴,忽拉冬奴坐在离朱棣很近的一张小几旁。
  朱棣问来自奴尔干的忽拉冬奴,从黑龙江入海口走到南京,用了多少天啊?
  忽拉冬奴说:“启奏圣上,整整七十天。”
  朱棣说:“很辛苦啊。”朱棣告诉忽拉冬奴,他一直想在黑龙江入海口的地方设立卫所,或者奴尔干都指挥使司,设府收税,行使我大明王朝驭民之权,他问可行不可行?
  忽拉冬奴说,圣上英明。奴尔干、特林、库页岛一带百姓向朝廷纳贡,年年需派人进京,路途遥远,如在当地设官府收税,以毛皮、珍珠、白鲑鱼顶税,百姓就省去很多辛苦。有了卫所,也能保卫百姓和疆土。
  朱棣当即决定就设立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任命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他问大臣们还有谁可就近派遣?
  吏部尚书说,东宁卫还有千户王肇舟,熟悉北部民情,在黑龙江一带多次巡边,也可任命他为帮办。
  朱棣准奏,当即除授王肇舟为奴尔干的都指挥佥事。他还决定派人护送康旺去上任。又问宦官亦失哈来了没?
  末座的亦什哈站起来:“奴才在。”
  朱棣说:“你代朕巡视过黑龙江,就再次派你为钦差,怎么走法,造多少条船?你拟个折子。”
  宦官亦失哈奏道,他觉得,至少要二十五条船沿松花江顺流而下,再从三江进入黑龙江,带一千五百兵,这样才能显出皇威来。
  朱棣下旨,要他多带些金银、布匹、茶叶、瓷器,赏赐给那里的百姓,地虽偏远,也该沾皇天雨露。还有该在那里建一座碑。名字叫什么,叫他们奏上来。
  亦什哈奏道,在黑龙江入海口的特林峭壁上,有一座永宁寺,臣以为,这名字好,可否将来的碑就叫永宁寺碑?
  朱棣说:“好,准奏,天下永远安宁,岂非所愿?”
  这时有人把丘福叫出去了,少顷他回来,把一份边境奏报呈朱棣。朱棣看过,神色转为严肃。他对丘福说:“别扫了大家喝酒的雅兴,走,我们到后殿去。”
  丘福便随同朱棣出去。
  君臣二人来到僻静的后殿,丘福奏道,从刚得到边报看,不能不思虑,北边的事已非招抚能办得了,也许得用兵。
  难怪朱棣怒气冲冲,原来朱棣为示好,曾派给事中郭骥去招抚蒙元残部,没料到,他们竟敢把给事中郭骥给杀了,气焰何其嚣张!
  丘福也说这太欺人了,必须教训他们一下。
  据报,四月里,本雅里失南下骚扰,朱棣当时正在北方巡视,明军打散了他们,并未追击,而是派郭骥去相与和好,他们却以为明王朝软弱可欺!现在情形和前几年不同了,经过七年的苦心经营,明王朝已有力量制服他们,必须确保北部边陲的安宁。朱棣器重丘福,他是老将,身经百战,就让他出马,去征本雅失里和阿鲁台。
  丘福说:“臣遵旨。蒙元内部也是互相残杀,本雅里失和阿鲁台在同瓦剌的交战中大败,退守胪朐河,这对我们是一良机。”
  朱棣嘱咐他,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几次征讨都不见寇影,应当相机而进,千万不能轻敌冒进。
  丘福觉得这担心多余,他打过的恶仗何止百千?但他仍说:“臣记住了。”
  朱棣说:“听你这语气,朕的嘱咐好像多此一举。你固然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打仗是常打常新,瞬息万变,没有固定的章法、套路,所以朕从不照抄兵书。”
  丘福又笑着说了一遍:“皇上就别为臣担忧了。”
  朱棣说:“你越这么说,朕越放心不下。”他犹豫地在殿里走了几步说,“朕还是换将吧。”
  丘福不但不以为然,反被激怒了,他拍着胸脯说:“臣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会在毛毛雨里翻了船?如打不赢,愿提头来见。”
  朱棣说:“朕不是不信任你,你是太子太师呀,道衍之后,国家第一重臣,你如一招不慎,关系着几十万将士的生命安危呀。”
  丘福说:“臣都说提头来见了,皇上还要逼出我什么话来呢?”
  朱棣便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说:“从今天起,你就专事北征大漠的事,其他的事不要过问了,以免分心,尽快誓师北上。”
  丘福答应了一声。
  第八部分
  指鹿为马回头是岸百战老将魂断大漠(5)     卸石棚山寨鼓乐喧天,红烛高照、彩灯高悬,在一派红光的山寨聚义厅里,唐赛儿正在为两对新人主婚,桂儿跑前跑后地忙活。十字披红的孟泉林、柳如烟两个新郎正与方行子、景展翼在拜天地,在司仪的唱喏声中完成各种程序。
  闪电式的婚礼是唐赛儿的提议,她正想找一个可以乐呵的由头呢,一听说两对男女相恋好几年了,她就以义军头领名义,非要为他们主婚不可,他们也只好顺水推舟。唐赛儿是借机让义军上上下下大吃大喝一顿,明天好与官军血战。
  方行子是最积极的,她要来一个快刀斩乱麻,尽快结束缠绕着四个男女的感情纠葛。
  景展翼是最高兴的,发自内心的拜天地、对拜。
  柳如烟是最被动的,精神就有点恍惚,他还没有从方行子的温馨里走出来,又要重温与旧恋人的甜蜜,还缺乏一个过程。他与景展翼在喝交杯酒,却不时地从酒杯上沿溜方行子一眼。
  孟泉林是最超然的,好像在练操,动作机械,又像在履行某种义务,面无表情。
  方行子最为复杂,流露在她脸上的,既有对柳如烟和景展翼的祝福,也有内心的某种失落,更多的是对孟泉林的歉意。
  在司仪“送入洞房”的吆喝声中,两对新人被伴娘搀走了。
  唐赛儿送到大厅门口,说:“好好过一个晚上的洞房花烛夜,明天就得跨马上阵了,官军围上来了。”
  她转过身来,对大厅里已开始吃喜酒的士兵们说:“喝吧,喝他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不过,守寨门的、布防的可不许沾一滴酒。”
  一片欢呼声响应着,随后便是震耳欲聋的搳拳行令声和酒碗的碰撞声。
  柳如烟和景展翼入了洞房后,桂儿替他们关好房门,悄悄走了。
  当柳如烟揭去景展翼的盖头时,柳如烟说:“你上了红妆,比平时更美。”景展翼嫣然一笑。她抱住柳如烟的胳膊,把脸贴在他胸前说:“直到现在,我的心才算放到该放的地方了。”她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柳如烟抚摸着她的秀发,却没有出声,景展翼倒是尘埃落定了,而他此时心里却乱糟糟的,恍惚在云雾之中。
  景展翼发现柳如烟总有点心不在焉,就扬起脸看着他:“你好像不高兴?”
  柳如烟敷衍地说:“没有啊。”但眼睛还是禁不住走神。
  景展翼说:“你还想着方行子吧?”
  柳如烟说:“你说什么呀,都到这一步了,我为人夫,她为人妻,都有了归宿了。”
  景展翼说:“是呀。我万万没有想到,方行子会爱上她师傅,这真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如果不是这样,就是方行子把你让给我,我也不会幸福,我这心一辈子也不会踏实。”
  方行子和孟泉林就更不会踏实了,他们的洞房里,空有红烛红帐子,却没有应有的欢快和谐。
  孟泉林不在,只有方行子一个人在灯下看书,她早已卸掉了新娘的一切装扮,恢复了平日的男装,以至于宫斗来看她时大吃一惊,问娘是怎么回事。方行子说小孩子别多嘴多舌,把人们塞在褥子底下的大枣、板栗和花生捧了一大把,塞给宫斗让他回去吃。
  方行子样子在看书,却多半天翻不过去一页,她显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不时传进来的呜呜咽咽的箫声凄婉哀伤,更令她坐立不安,师傅会吹箫,却不常吹,只有神情悒郁时才吹。洞房花烛夜里吹箫,这都是她方行子的罪过呀,她深感自己伤害了孟泉林的感情和自尊。
  他真的很敬重师傅,他是个正直的好人,可让方行子嫁给他,她还没这种冲动,如果勉强捏合到一起,又觉得既毁了自己,也更对不起孟师傅。
  箫声传进了不远处的另一间新房。正在铺床的景展翼忽然停住了,她侧耳谛听着:“你听,好像是有人在吹箫,好凄凉啊。”
  柳如烟打了个哈欠说:“也许是巡夜的螺号声。”
  景展翼认真地说:“不,是箫声。是孟师傅在吹箫,他倒不常吹,不快活的时候才吹。”景展翼很纳闷,今天是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一样,是人生最快活的时候,他怎么吹起箫来了?
  柳如烟已脱了鞋上床:“你管人家那么多事干吗?”
  景展翼说:“不对,这有点不对劲,我去看看,一会就回来。”
  柳如烟半开玩笑地说:“他不是你的新郎,我才是,你别弄错了呀!”
  景展翼说:“我也是和孟师傅患难与共过来的,我不放心的事不能不问。”她还是跑了出去。
  呜咽的箫声在空寂的夜里显得特别悲凉。孟泉林坐在树下,像一尊石像,箫声缠绕着他。
  景展翼悄悄来到树林边缘,静静地听着。她正要上前搭话,忽然看见方行子也走来了,她坐到了孟泉林身边,孟泉林仿佛没看见一样,依然吹他的箫。
  方行子充满歉疚地说:“孟师傅,我对不起你。跟你结为夫妻,却又是假的……”
  景展翼一听,差点叫出声来。她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孟泉林不看他,仍在吹箫。方行子又说:“如果不是因为展翼太可怜,我也不会这样让师傅为难……”
  孟泉林不吹了,他也不看她,只是问:“我只是想知道,你让我假扮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方行子说:“用不了多久的。当柳如烟收了心,和展翼一心一意过日子了,就不再麻烦师傅了。”
  景展翼再也听不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