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149章

永乐大帝-第149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带着袁珙、朱高煦等人在黄土山前转了一阵。贤妃权氏从后面的凤舆里袅袅婷婷地走出来,举目一看横亘在天边的雄浑的大山,禁不住说:“这山可太雄奇了,像一条巨龙。”
  朱棣很高兴,说:“连朕的贤妃都有这个眼光,可见朕选的地方没错。”他伸出胳膊搂着贤妃的腰肢说:“说得好,是巨龙,这是一条龙脉,皇陵正应当建在此地。”他又转过头去,望着袁珙问:“袁先生以为如何?”
  袁珙正用罗盘测方位,说:“真是上天赐给的陵寝之地呀。陛下莫非有意迁都北平吗?不然何以不在南京钟山选陵址,却到这里来呀?”
  朱棣说:“先生真是聪明人啊。朕一选陵址,你立即想到了朕要迁都。朕是有这个打算,先生以为如何?”
  袁珙也早看好了北平,这里是潜龙之邸,是皇帝陛下的发祥地,燕山雄峻,气吞万里,又是金元故都,人杰地灵,袁珙以为是上好的选择。
  朱棣正式确定,他的陵寝就选定在此。但黄土山的名字不雅,他沉吟片刻,改黄土山为天寿山。他问袁珙怎么样?
  袁珙说:“好,与天同寿,太妙了。”
  朱高煦不以为然,他提出了异义,北平北缘临近沙漠,冬天苦寒奇冷,哪有南京好?就是建都苏州、杭州也不上这儿来呀。
  朱棣斥道:“你懂什么!”他所以看重北平,想把国之中心北移,不纯粹因这里是他起家之地,大明的防务主要在北边,这里安定则天下安,如国都在此,就会镇住了。
  袁珙也有另外的担心,便提醒朱棣,毕竟北方不够富庶,财赋不足,这里的繁华远不及江南。都城设此,等于设在贫瘠地方了。
  富庶是开发出来的,朱棣说,从前江南还是蛮荒之地呢,怎可与中原相比。改变北边贫穷,他也有设想,可分期分批地移民,把江浙、湖广、山西等省的富户成千上万地移居北方,让他们在这里落地生根,再把大运河疏浚完毕,他不信北方不胜江南。
  袁珙说:“这样就好了。”
  朱棣又嘱咐袁珙、朱高煦,迁都之事不宜提前张扬。从明年起,要大兴土木扩修燕王府,按南京皇宫的规格建,等到大功告成,再议迁都,也就水到渠成了。
  袁珙说,应当这样。历朝历代,迁都都是大事,以稳妥为好。
  朱棣高兴,就对贤妃权氏说:“贤妃的箫带来了吗?良辰美景,何不吹一曲?”
  贤妃嫣然一笑,从腰间绣袋里取出洞箫,站在迎风抖动的野花丛中吹了起来,那婉转低回的箫声在山谷间回荡。
  朱棣诗兴大发,即兴赋诗道:
  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来燕山行,
  三十六宫秋一色,箫声点点颂太平。
  众臣子拍手叫好。
  第七部分
  有钱能使鬼推磨宫中选秀美女逃难(2)     已是夕阳西坠的时分,刘家港海滩笼罩在苍茫暮霭中。
  方行子一觉醒来,从潮湿的沙滩上坐起身,发现铁凤已不在,柳如烟仍睡着未醒。方行子把柳如烟叫醒:“快起来吧,黄粱已熟,美梦也该醒了。”
  柳如烟伸了个懒腰说:“这一觉好香,昨天一天风浪,在船上几乎没睡。”他坐起来,四下看看,问:“铁凤呢?”
  方行子说:“不必找了,她一定是自己走了。”
  柳如烟说:“不会吧?这么薄情?怎么也不该不告而辞呀。”
  方行子说:“怎么叫不告而辞?她一再说要各奔前程嘛。”
  柳如烟忽然看见沙滩上有字,是用白色贝壳摆出来的。他叫道:“快来看,铁凤有留言。”
  二人凑过去一看,那几个字是“珍重,后会有期”。
  柳如烟叹道,现在真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方行子站起来,抖掉身上的沙粒,说:“走吧。你若没改变主意,就跟我去普济寺。”
  柳如烟犹豫地说:“你不是说道衍和尚在那里当住持吗?他可是认识我的呀。”
  方行子说:“他把我也认出来了,却并没害我,并且指点迷津,让我们到西洋去寻找,他是在帮我。”
  柳如烟说:“这人很怪呀。”
  方行子说:“说不怪也不怪,他是一半凡人一半圣啊。”
  柳如烟说:“也不知铁凤现在去了哪里?”
  铁凤是盲目的,信马由缰地进了苏州城。
  天下着雨,铁凤在苏州知府衙门前的告示牌下避雨。她手里捧着一袋糯米肉粽子,边避雨边吃。她有意无意地浏览着告示牌里被雨淋湿的告示。其中有一则是“敕谕”,有“在苏杭广征秀女进宫”字样。
  这时一个老妪领着一个打扮得很粗俗的少女过来,那少女看不出准确年龄,脸黑得像锅底。但因为淋了雨,女人用袖子去擦,脸上出现了一道道的黑印,袖头也黑了,细一看,才知是抹的锅底灰,铁凤禁不住惊诧地看着她。
  这女人赶紧把头扭过去。
  这时有几个年青女人冒雨从斜巷里跑出来,后边竟有几个骑马的官吏追赶,眼看追上,女人挨了打,还是被衙役拖走了。
  站在铁凤跟前的老妪叹了口气:“这叫什么世道!”
  铁凤忍不住问:“这是怎么回事?衙役凭什么抓人?”
  老妪这才认真打量她一眼说:“你是外乡来的吧?难怪不知。”原来皇上派宫里人来苏州选秀女,苏杭不是出美女吗?他们见着好看一点的就追、就抓,满苏州城鸡飞狗跳。
  铁凤气愤地说:“有这么选秀女的吗?”她看了以墨涂面的少女一眼,说:“这么说,你女儿也是出来躲灾的?”
  老妪说:“可不是!不怕公子笑话,好好的人,抹了一脸锅底灰,这真是罪过呀。”
  铁凤说:“你们能躲得了吗?”
  老妪唉声叹气地说“躲一天是一天吧。我女儿是上了他们名册的,得罪了推官,他有意坏我们,说我家女儿赛天仙……唉!我们跑了,我丈夫也得获罪。”
  铁凤问她丈夫是做什么的?
  老妪说,是苏州知府里经历司的经历,小小的八品官,管管收发上下来往文书。
  铁凤忽然问,上头看过她女儿没有?
  老妪说,那倒没有。
  铁凤一时计上心来,她说:“这样吧,你们娘俩也不用背井离乡地逃难去了,他不就是要一个秀女吗?这好办,听我的,马上回家吧,只别让你女儿露面就是了。”
  老妪半信半疑:“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
  铁凤一本正经地说:“你看我像是闹着玩吗?”
  老妪同女儿交换了一个眼色,有点认可了。
  铁凤随这母女两来到观前街一栋雅致的小院,门口钉着“裘宅”的铜牌。
  看得出这是个殷实的官宦之家,铁凤坐在客厅里,除去身上的武器。老妪的女儿已经洗去脸上的污垢,换上了漂亮衣裙,的确是个很美丽的少女。
  她给铁凤端来一杯茶。铁凤捧着茶,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问:“请问小姐芳名?”
  少女不好意思地别过脸,说她叫裘丽芳。
  铁凤笑嘻嘻地说:“难怪选宫女选到了你头上,我来选,你裘丽芳也跑不掉的。”
  少女又羞又恼,扭过头去看着她母亲。
  老妪也一脸不快地说:“公子这话可有点轻薄了,你不是说有办法救我们吗?你不会是来趁火打劫的吧?”这话已经很不客气了。
  铁凤说:“君子一诺值千金,你把我当轻薄之徒了吧?”她站了起来,说:“请拿出一身好一点的女儿装借在下一用,再借个房间用一下。”
  老妪不解地同女儿交换了一个眼色,女儿说:“把他领到仆人房里,我给他拿一套衣服去,看他想干什么?”
  奉敕来苏州送秀女的正是纪纲,他住在天下首富沈家。
  沈家的园林几乎比皇家园林还气派。在水中央的听雨轩里,纪纲正和沈百万在对饮。
  沈家名满天下,谁不知沈百万的爹沈万三?富可敌国,当年太祖皇帝修南京城,缺银子,还是请沈百万他爹出的钱呢。他爹叫沈万三,他叫沈百万,钱更多!
  沈百万向纪纲吹嘘说:“这么说吧,我沈家若是把银子全拿出来,能把天下的粮食一下子买光,让天下人吃不上饭。”
  纪纲说:“我信。这次我替皇上选宫女,让你协助,你可得尽力呀。别把好看的美女漏选了,自古苏杭出美女,若选不出西施来,日后让皇上知道了,你我可吃不了兜着走啊。”
  沈百万喝了半杯酒,让纪纲放心,苏州谁家有美女都在他心里呢。
  纪纲说:“你说有一个八品官的家里有一个美女?你见过吗?”
  沈百万说:“没见过,他姓裘,家有美女,苏州人都知道。我本想上门提亲,娶她当小老婆,可这个小芝麻官口气不小,嫌我沈家一股铜臭味。这回皇上选宫女,我第一个就把他女儿列上了。让她进宫去,死不了也见不着,活遭罪,还不如嫁我呢。”
  纪纲吩咐沈百万,在登记造册前,先把这个姓裘的美女送他那去过过目。
  沈百万知道她的“过目”是什么意思,就淫笑着说:“是过过目还是过过手啊?哈哈哈……”
  纪纲说:“别胡说,给宫里选人,连摸一手指头也不敢呐。这可是欺君之罪,你有钱能买鬼推磨,可就买不来秀女的初夜权。”
  沈百万说:“我真就不信。”说罢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叭地拍在了纪纲面前,说:“我就要方才说的那个姓裘的,这个价行不行?”
  纪纲瞪大了眼睛:“我的天,一万两?”
  沈百万问:“怎么样?”
  银子当然好花,可也不能不要命。纪纲惟恐一旦漏了风,脑袋就保不住了。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沈百万说,你留下哪个,不会说她有暗疾?不会说失过身?落选就完了,理由就在人编了。
  纪纲动心了,他说:“到时候看吧。”
  第七部分
  有钱能使鬼推磨宫中选秀美女逃难(3)     当铁凤从仆人房间走出来时,老妪和他女儿裘丽芳全都愣了,眼前的铁凤已成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女,铁凤粲然一笑,更显得袅娜妩媚,铁凤问道:“伯母,你看我顶替你女儿应召进宫,能不能混得过去?”
  裘丽芳说:“和你一比,我算什么,你真是仙女下凡啊。”
  老妪惶惑地说:“你到底是女是男?”
  裘丽芳说:“娘,你还看不出来吗?早该看出他是女儿身的。”
  老妪过来拉着铁凤的细腻光滑的手,爱抚地说:“姑娘,你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的想替我女儿进宫去吗?”
  铁凤笑吟吟地说:“这么大的事,能开玩笑吗?”
  她女儿裘丽芳大惑不解地说:“那我就不明白了,谁会愿意到暗无天日的宫里去呢?你为什么要替我?”
  铁凤说:“人各有志。不瞒你们说,我身怀绝技,武功超群,又擅琴棋书画,尤擅歌舞,我进宫去,自信必能取悦君王,得到宠幸,不当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必封贵妃。当然了,如果当一辈子扫院子、刷马桶的下等宫女,那就没意思了。”
  裘丽芳看了她娘一眼,很信服地说:“娘,你别说,这位姐姐还真能办到。”
  老妪说:“那我们得怎么报答你呀?”
  铁凤嘻嘻哈哈地说:“不用报答,等着借光受封吧,裘大人官升几级不说,连老夫人也得封诰命夫人。”
  老妪说:“我哪敢做这个梦啊。不犯事,不让我女儿进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