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收到消息的莫斯科小贩,提前一天一夜就排好了队。
他们和百货大楼的队伍,形成两个并行的长队,引的排队购物的莫斯科人不停的问:“你们这里是买什么?”
大家都在排队,又都排的无聊,于是正在排队的俄罗斯大妈热尼娅解释道:“这家银行能贷款中国的钱,人民币。”
“中国的钱有什么用?”排队购物的莫斯科人很不理解。
热尼娅大妈轻轻一笑,问:“你们排队买什么东西?”
“买牙膏。”
“雪花牙膏是吧?”
“对对,你也听说了?很难得啊,我印象里,百货公司有两个月不卖牙膏了……”
“听说了,而且我还知道,雪花牙膏是中国产的。”
“中国产的?怪不得都是奇怪的字。”莫斯科人的日用品一天比一天贫乏,早在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就大量进口中国商品。当年的倒爷贩运进入苏联的小商品,大抵是给俄罗斯的商业部门拿走了,他们可没有个体户的说法。
热尼娅大妈得意的一笑,道:“中国产的商品,如果用中国的钱来买的话,肯定比卢布便宜。而且,中国的钱值钱,今天什么价,明天还是什么价。”
莫斯科人被他说的非常心动,顾不得队伍的整齐。又凑过来一点问:“中国钱怎么卖?”
“你可想好了,中国钱只能买中国商品,美国人和欧洲人是不认的。”
“中国商品多吗?”
“比百货大楼的多。”热尼娅与有荣焉的道:“他们不光贷款,而且也汇兑,就是用卢布换人民币。怎么决定,就看你自己了。”
“你呢?你是来贷款还是汇兑?”
“贷款。”
“贷款以后怎么还?”此时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差不多,虽然不讲究无债一身轻。但也是倾向于储蓄而非借贷的。恰恰是苏联解体所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才将俄罗斯人的储蓄观念打的粉碎。
热尼娅大妈笑而不语。他们这些火车工人的主业,早都变成小商贩了。贷款来的人民币,用来购买中国人的商品,再交给家人出售出去。自然形成一个循环,还贷压力小的可怜。
对面的莫斯科人好奇的看着热尼娅大妈,但再怎么问,都问不出结果了。
两条队伍缓慢的向前移动,快到百货大厦的时候,才明显的分开了。
热尼娅大妈紧紧抱着前面人的腰,担心在最后时间被挤出了队伍。后面的人同样抓着热尼娅大妈的肩膀,这样自然没有抱住腰来的结实,但也没办法,热尼娅大妈的腰肢太粗壮了。不是想抱就能抱住的。
一名又一名的俄罗斯人,用准备好的贷款文件,换走了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人民币。司空冠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的道:“希望俄罗斯不要再发生大的变化了。否则,咱们血本无归的回去,受处分不要紧。给国家造成损失就不好了。”
和他一起的银行团成员也是表情严峻的点头。他们都没有出国贷款的经历,对于是否能够收回贷款,本身充满了疑虑。
苏城简单的道:“有俄罗斯国家银行背书,你们怕什么。”
“怕俄罗斯国家银行倒闭了。”司空冠很实在的道。
苏城摇摇头,对此无法解释。
银行门前的人流,是越聚越多。拿到贷款的俄罗斯人,兴冲冲的直奔雅罗斯拉夫火车站而去,没有拿到贷款的,只能怅然离开。
深发展的贷款标准是向俄罗斯国家银行看齐的,除了抵押物之外,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有用。苏联虽然崩溃了,俄罗斯总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曾经禁锢社会的关系网络,如今就变成了信用网络。另一方面,深发展以信用为单位放出的贷款数额很小,平均每人仅数百元,就单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危机。
尽管如此,深发展也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注意。
在今天的俄罗斯,外国银行林立,但敢于向俄罗斯人释放信用贷款的绝无仅有。因为没有哪个外国银行家能够确定,这个新生的俄罗斯是能够活下来的。假如战乱频发,或者干脆天上一个核弹砸下来,这些贷款就收不回来了。
这种系统风险是外国银行竭力避免的。因此,即使俄罗斯政府曾经邀请外国银行释放信用贷款,对方也说的天花乱坠,到头来,仍旧是一毛钱都没见到。
在国外银行眼中,缺乏信用体系的国家,根本就缺乏释放信用贷款的条件。
只有像是苏城这样的,既确定俄罗斯政府的未来,又相信非信用体系国家的人,才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放出信用贷款。
比起大额信贷,这种方式放出的资金总量一点都不小,对社会的帮助则更大。
柯基列夫很快又来到了中国大使馆。这一次,他用一张充满了笑容的脸孔面对苏城,请求中国银行团多开辟几个窗口,因为百货大厦附近的人流,已经拥挤到影响交通了。
苏城自不会拒绝。
就连司空冠等人,也没有强烈的反对。
银行团每天放出去的人民币是有数的,就最近三天来看,几乎是每放出1000万元,就有950万元回到了他们的手中。
因为贷款的俄罗斯人,都会尽可能的将人民币花出去。在俄罗斯的环境下,人民币只有购买中国商品才有意义。
对苏城来说,这笔钱只要花出去了,它一半的价值就已经产生了。由于中国商品的成本往往只有售价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笔钱经过一轮回收以后,剩下的只能说是利息。
要是有什么生意还能称得上稳赚不赔的话,这种贷款生意就一定是了。
和中国银行团的贷款相对应的,是俄罗斯国家银行给予中国银行团的贷款。苏城原本计划将他们贷给俄罗斯人,以赚取差价,但在银行团的名气还没有打响之前,他干脆用这笔钱购买俄罗斯商品,然后用空载的火车运回国。
而他购买最多的,却是俄罗斯的废旧钢铁。
这个善于制造傻大黑粗的装备的国家,占地面积巨大的工厂和大吨位的机械随处可见,成吨的废弃原料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工厂停工了,机器和原料也就没了用处。不用苏城四处寻找,自然会有人送上门来,要求用废旧钢铁换取日用轻工品。
交换的单位,也从外汇美元单位,迅速的过度到了“吨”。
1吨袜子换50吨钢铁的事儿,每天都在这个国家上演。
……
第三百五十三章 资金与技术
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专门建了一个拆解中心。
通过火车运抵的废旧钢材,许多都是设备部件,或者干脆就是完好的设备。来自大华实验室的研究员以及来自济南动力机厂的数百名工人,首先对设备进行的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将它继续作为废旧钢铁处理,还是作为旧设备来处理。
如果是旧设备的话,它就会得到一套减震装备,并用木箱装运。如果是废旧钢铁的话,就只能和其他废旧钢铁堆到一起,然后运抵北京后,再行决定命运。
对苏联装备有兴趣的人并不少,但能像大华实业这样深入苏联的公司少之又少,能够每天运回两三火车装备的中国公司堪称凤毛麟角。于是,对苏联装备有兴趣,又没有资源去苏联挑选装备的人,就会到大华的霍昌来“淘金”。
确实也只能算淘金了。完好的设备肯定会被大华挑走,有昂贵部件的设备也会被单独罗列出来,只有极生僻的设备,才会用白菜价出售给其他工厂。要指望大华实验室的技术员和一线工人同时走眼,这种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尤其是在有出售装备的苏联工厂名单的情况下,装备的价格差不多都会得到一个差不多的评价。
尽管如此,来自苏联的装备毕竟便宜。而且,大华也确实不准备通过这种手段来赚钱……降低关联企业的成本,提高供应链企业的生产能力。对大华实业本身就有着不容忽视的提高。
一家企业的深度,不一定会表现在盈利上,但却会表现在抗亏损上。有着数千家企业的支持,有着不断降低成本的技术努力,这样的企业才能长久的活下去,而且最大限度的抵抗政治运动和经济气候的影响。
俄罗斯人看着一车又一车的轻工产品运进来,一车又一车的废旧钢铁运出去。大都没什么感觉。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仍然相信西方国家的休克疗法。包括国家上层的许多官员在内,大家都相信苏联的经济痛苦是因为意识形态所引起的。只要转换意识形态,俄罗斯人立刻就能富裕起来,像是欧美国家的人一样。
正是这样的念头。支撑着俄罗斯人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漫长的漫长的艰难岁月……
而在此之前,很少人去关心,某些拆解下来的机器能不能用。反正工厂都不生产了,它们的好坏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总有一些负责任的工人,或者别有用心的官员会竭力保留工厂,但在混乱局势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少之又少。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留下来,不是因为管理层有多努力,而是因为拆解它都不划算。
大华实验室同样组织了一支技术团队。在苏联境内挑选设备。不过,既能拆卸走的,又能看上眼的,并没有苏城想象中的那么多,也就是每天几台设备的样子——当然。在技术员们的眼里,这些设备已经够多的了。
与支出相对应的,是不断增加的小额存款。
这是中国银行团和苏城都没有预料到的。因为小额贷款的缘故,深发展等中国银行在俄罗斯的名声相当不错,以至于吸引了不少人存款到银行,其中有不少人在完成贷款以后。不仅把钱存在中国的银行里,还会多存一些,以方便使用。
到了3月,俄罗斯国家银行第一次普查全国银行的时候,赫然发现,深发展的存贷款数量已经进入了银行100强,紧随其后的还有其他几家中国银行……
此时的俄罗斯,银行多如牛毛,外国银行如冬笋一般又多又滥,进入百强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银行,实力本来就弱,又失去了许多的政府门槛,对发达国家的银行,几无抵抗之力。
深发展的成功,一下子激起了其他银行的兴趣。
没有耽搁多久,如梅纳特帕银行也开始经营相同的业务,就连苏城,经过红场的时候,都能看到路边的广告牌,上面有人的头像和俄文的大字。
“写的是什么?”苏城坐在伏尔加内,问旁边的司空冠。
后者眯着眼睛看了会儿,笑道:“是银行的广告。我是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为你们的未来担保,买梅纳特帕银行的股票吧!梅纳特帕是一家商业银行。”
“未来大名鼎鼎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啊。”苏城叹了一句,说不上是褒奖还是贬低,更多的,只是一句纯粹的赞叹。
作为俄罗斯七个金融皇帝之一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自第一桶金以后,就在金融业和石油业上大放异彩,一度被认为是俄罗斯工业的希望。然而,他终究是做了普京的祭品,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另一个公众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他发家的速度,比苏城还要快。他赚钱的资金,以及在国家经济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更是远胜于苏城。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结局,也令许多人唏嘘不已。
眼下,苏城见到的广告牌,却是蹒跚学步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正踌躇满志的迈开自己垄断寡头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