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评传-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4靳云鹏(1877—1951),字翼青,山东邹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曾任云南清军第十九镇参议,云南新军起义时,在五华山战败逃走。民国后任陆军第五师师长、山东都督等职。袁世凯死后,归入皖系,是段祺瑞的心腹,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等要职。
85王占元(1861—1934)字子春,山东馆陶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小站新军队官、营长、协统等职;辛亥革命时随冯国璋南下镇压民军,民国后历任陆军第二师师长,“二次革命”时进军江西镇压反袁军,因功升任湖北护军使、湖北都督、襄武将军、湖北督军等职;王虽未参加反帝制通电,但实际上惟冯国璋马首是瞻。袁死后,归入直系,是著名的“长江三督”之一。
86陈宦(1870—1939),字二庵,湖北安陆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随同锡良在川滇等省办讲武堂,锡良任东三省总督后,陈曾任驻东北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师长)。民国后投靠袁世凯,历任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参谋次长,对袁极尽谄媚之能事;1915年袁派他带兵入川,会办四川军务,旋任四川巡按使、督军等职,陈也是袁信任的少数非嫡系的高级将领,他的背叛,也给袁精神上很大打击。
87《三水梁燕荪先生年谱》,《北洋军阀》(二)第815页。
88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版,第484—485页。
89《近代史资料》(第55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第149页。
90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第145—146页。
91《严修年谱》第345页。
92同上,第346页。
93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山西古籍出版社版,第66页。
94《梁启超年谱长编》第764—765页。
95周自齐(1871—1923),字子翊,山东单县人。早年留学美国,历任清廷驻旧金山领事、外务部左丞、度支部大臣;民国后历任山东都督,交通、陆军、财政、农商各部总长,国务总理等职。
96张一?因不赞同帝制而受到袁的疏远,据他说,当天袁世凯把他召去说:“予昏聩不能听你的话,以至于此。今天这个申令,非由你来写不可。”张说:“此事你是受了小人的蒙蔽了。”袁说:“这是我自己不好,不能怪别人”。参见《近代稗海》(第3辑)第234页。
97参见《三水梁燕荪先生年谱》,《北洋军阀》(二)第816页。
98《梁启超年谱长编》第755页。
99唐天喜,河南人,是袁家下人之子。袁世凯出使朝鲜时将其带到汉城,是袁的贴身仆从。小站练兵时,先后任新军哨官、队官,后升至北洋陆军第三镇标统(团长),民国后,袁即以此标作为自己的卫队,对唐极为宠信,后升任协统(旅长)、混成旅长,派任京汉线北段护路司令,为袁看护彰德老家。护国战争期间,唐面见袁世凯,哭着要求上前线打蔡锷,以报袁三十年养育之恩。袁遂派任他随陆军第六师马继增部进军湖南,马任援湘军司令,唐任副司令,所部归马继增节制。但唐是个贪财小人,率部抵达湖南后,被反袁派的赵恒惕等以三十万两银子收买,偷袭马继增的第六师,马部猝不及防,全军溃乱,马愤而拔枪自杀。袁接到唐天喜叛变的消息,如晴空霹雳,震动非常,下令通缉唐天喜,抓到后即行正法。唐的背叛,予袁以强烈的精神刺激,也是袁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100参见贾熟村《北洋军阀时期的交通系》第109页。
101转引自《三水梁燕荪先生年谱》,《北洋军阀》(二)第822页。
102薛观澜:《袁世凯与黎元洪结合之史实》,《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中国文史出版社版,第215页。薛观澜,江苏无锡人,是前清曾任湖南按察使、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之子,袁世凯的二女儿袁仲祯之婿。
103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第197页。
104同上,第171页。
105同上,第160—161页。
106张一?:《心太平室集》卷8第37页。
107《近代稗海》(第3辑)第9页。
108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第168页。
…
送“高帽”的学问六(6)
…
109同上,第185页。
110同上,第185页。
111袁氏的直接死因是因膀胱结石导致的尿毒症;但据当时为他治病,被称为北京四大名中医之一的萧龙友说,袁还患有糖尿病,“得病之时,口渴胸闷,小便频频,身体日渐羸瘦,针药罔效。”
112同上,第185—186页。
113同上,第147页。
114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第496页。
115《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439页。
116袁的对头蔡锷本年末因病去世时,黎元洪才批给两万元丧葬费,可见北洋政府仍是厚己薄彼的。
117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第192页。
118王锡彤:《抑斋自述》河南大学出版社版,第235页。
119参见李宗一《袁世凯传》第374页注20。
120《蔡锷集》第3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