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另一种历史 >

第47章

另一种历史-第47章

小说: 另一种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幼年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中国的土地,也没有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的民主风度和博大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是一切美德的象征。
  他们所代表的,也早已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亲密合作的基本的成因。
  而在将来,当我们同心协力,消灭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为着要在战争废墟上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科学领域里更有待于盟邦的援助。
  在过去,民主润泽了我们的心;在今后,科学将会增长我们的力。
  让民主与科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
      ※引自该社论原文。略有删节。
  (272)
  卡尔迅突击队在登陆中遇到的意外,就是风浪太大,橡皮舟都被打翻。于是他采取果断措施:抢摊登陆。
  考艾号搁浅在礁石沙滩上。
  库克船长半忧半喜:船无法修复了,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国;但准将说的很肯定国家将赔偿他一条新船。
  不再颠簸的考艾号,从船舷边搭下几张绳网,两栖联队悄然登岸。
  晕船四天的中国登陆兵虽然一个个脸色蜡黄,但踏上不晃动的土地,果然精神抖擞。夜色中疾行军时,卡尔迅又找到6年前跋涉58英里无一人掉队的惊人感觉,再次体会八路军的超人耐力。
  各中队分别扑向各自目标。作战在顺利和不顺利中交替进行。
  卡尔迅带主力中队迅速迫近敌军大队部和通讯站时,天边刚浮现一丝晨曦。他采纳了陶勇中校的方案由张学思带几名穿着日军军装的突击队员,大摇大摆向鬼子岗哨走去,间或还夹杂着一两句日语对话。
  两道岗哨,悄无声息地拔除了。跟上来的突击队正为可能不必耗费力气而占领通讯站欢欣鼓舞时,岛北端传来一片枪声。那边和敌军交火了。
  枪声惊动了敌大队部。一片混乱中,日军来不及穿裤子就抄枪抵抗。
  这种无序抵抗没持续多久,在冲锋枪火箭筒的凌厉攻势下,缺乏重火力的防卫指挥中枢和通讯站很快被捣毁,敌人没能发出求援或告警电报。
  天亮时零星战斗进入扫尾。卡尔迅于是向哈尔西舰队发出讯号。
  (273)
  半小时后一批舰载机掠过上空,投下一封哈尔西亲笔签名的祝捷信。三小时内,第一条登陆舰靠拢滩岸;天黑前当天计划内登陆兵力全部上岛。
  唯一不尽人意的,是岛上原有码头太小,大肚子运输船怎么也无法迅速消化容量。于是美国兵和中国兵,乃至日本战俘们都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
  当天没有敌机反击或骚扰,说明日军没有被惊动。一架〃爱知型〃双翼邮政水上飞机被美舰载机迫降,缴获一批不同情报价值的各类邮件。
  中午时分又发生一场小型悲喜剧:
  新理的光头闪闪发亮的詹姆斯·罗斯福中校,带领海军陆战队〃工合〃营结束了岛东岸扫荡炮台的战斗,赶到机场附近与卡尔迅会合。
  这支部队经历了马金珊瑚礁和瓜达卡纳尔的战火考验,赫赫有名。
  随着小罗斯福的一声:〃为我们的老长官卡尔迅准将,喝彩吧!〃欣喜若狂的〃袭击者营〃老部下们高声呐喊着〃工合!〃冲上来,把前任大队长连续抛在半空中。那一幕很动人。
  直到卡尔迅大喊:〃停下!不好!我的伤口又破裂了!〃胸部的旧伤一阵剧痛,他咳了血。
  乐极生悲的陆战队员,神色凝重地把卡尔迅抬到急救站。
  (274)
  次日凌晨,新知岛上空旷日持久的空战拉开序幕。
  中美士兵和日军战俘们一起欣赏着难得一见的云天对抗和追逐表演。每个人脖子都仰得发酸,观众们不时地鼓掌助阵。但如果日军战俘们表现出过分欢呼雀跃的情况,看守的中美士兵就朝天发射一串子弹,以示警告。
  如此情景重复了一天。战俘们的欢呼声渐渐稀少,倒不全是被警告的结果他们的惋惜和感叹增多了。
  第三天空中大戏继续上演,却已观者寥寥,不感新鲜。
  人们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令人大开眼界的,是美国工程兵的效率。
  自从那些不曾或很少见过的推土机、挖掘机、碾压机隆隆上岛,他们就瞪大眼球,看着眼前发生的奇迹。
  美国人把原来的简易机场大致平整一下,用碾压机简单过几个来回,接着就开始铺张。
  真正的铺张他们居然运来了成批的金属板,一块块铺在跑道上!
  然后盖上绷紧的防水尼龙布,细心处理好接缝细节。停机坪,则铺花格水泥砖,也是迅速得很,令人目瞪口呆。
  第二天机场就比原来延长一倍。
  三天后,四引擎的重轰炸机B-24联合解放者已在跑道上起降。空战完毕的战斗机也纷纷使用迅速落成的新机场。之后,性能更好的陆基战斗机P-47〃雷电〃替代了任务繁重的F4F〃野猫〃舰载机。空中战果明显倾斜。但中国兵不会发傻地再把巴掌都拍红了。
  平顶火山头上,竖起了搞不清用途的大铁架,后来知道那是〃雷达〃。高射炮阵地也开始对空开火,弄得低空中除了坠落的,看不到日本飞机表演。
  小小码头边上,堆满了永远也卸不完的汽油桶。一边从事装卸劳动、一边惊奇地打量着这一切的荻州次郎军曹,吐了一口唾沫,喃喃骂道:
  〃呸!和这种奢侈的国家,我们还怎么打仗……八格牙鲁。〃
  荻州军曹不由地摸摸脖子上带的、用朱砂画就的符袋。中国突击队又押着他们,来到岛南端挖掘野战工事。
 永野修身大将
  (275)
  东京,参谋本部。
  桌上是那份令人人感到沉重的报告:
  〃米军在千岛新知岛地域成功登陆。无备的皇军被优势兵力迅速清除,空中反击失利,四天内损失各型作战飞机203架,暂时失去制空权。〃
  这一〃绝对国防圈〃被突破的严重事件,直接导致东条英机内阁总辞职。
  陆军和海军为了十分短缺的航空兵资源争吵不休。
  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澄清责任说:〃海军已没有足够飞机来保护千岛其他岛屿。更不要说夺回新知岛。〃
  陆军参谋长杉山元离职前一天对着永野吼道:
  〃海军只会争来争去!把你要的飞机如数给你,你能否改变战争形势?〃
  永野气得毛发倒竖:〃那么把所有飞机都给你!你能改变战争形势吗?〃
(276)
  对于盟军来说,千岛作战,意味着全面反攻开始。
  季节,正是千岛海域一年中气候最稳定的夏秋时节,能见度良好。
  时机,正是欧洲大规模行动尚未开始,太平洋运力相对充足之际。
  火候,正是中国大陆双方蓄势待发、大战役烽火尚未点燃之前。
  美军按计划迅速扩建新知岛原有机场。当月即实现了阿诺德的设想与中国东南部丽水基地群对接,实施对日本本土的〃穿梭轰炸〃。
  穿梭轰炸,意味着机群可以不必顾虑燃油、返航、局部天气不好等因素,在全航程内可选择多处目标,在最适宜的地方投弹。机群,离它的起飞机场越远的时候,就离降落机场越近。同时还分散和削弱了敌空军抵抗,等于使对手两面受敌,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穿梭轰炸无疑是敌人的噩梦,同时又是飞行员的福音。
  这一次,另一曲福音也奏响了。
  周恩来说服蒋委员长,委托陈嘉庚在台湾购买的几十条货真价实的日本式渔船,派上了用场。
  经过短期训练的中国渔民,驾驶这些日本常见的渔船,分散驶往日本沿海。
  每船配备2名略通日语和英语的翻译多数是在香港或南洋长大的爱国华人,以海洋捕捞作业为掩护,携带无线电台、步话机等通讯设备和识别信号,专门救助、收容在那些在日本上空执行任务而遇险的飞行员。
  这一安排使美军航空兵作战积极性大为高涨。中弹坠落的轰炸机,可以尽量滑翔飞往海上,寻找那些有着特殊标志的生命之帆。
  那些秘密标志每隔几天就进行转换,以免引起日本海军注意。
  它们时而是一条浪漫的黄飘带这个日本风俗,可以理解为某个水手家中诞生了新婴儿;时而又是一缕炊烟,暗示船上人家在煮饭…而实际上用的却是发烟剂;更多的时候是几面小镜子,对着负伤飞机发出反射光……
  夜色降临的茫茫沧海中,这些渔船更是勇敢地点亮航标灯。跳伞飞行员很远就发现海上那些〃眨眼的星星〃,知道自己没有牺牲的必要了。
  李梅准将在给阿诺德的报告中,写上了一个新的词汇:人民战争。
   
  (277)
  穿梭轰炸的重点,集中在以往盟军因为航程不足、对手防范也严密,因而没有受到明显攻击的军国主义巢穴…东京。航空工业聚集地名古屋也势在难免。
  阿诺德上将为此专门组建了第20航空队。半个月前,李梅接替旧伤复发的杜利特少将,担任20航空队司令。
  这个一心渴望战死疆场的年轻准将,到任后向满腹疑虑的飞行员们发布的第一条命令是:〃不许采取战术规避动作!〃因为这可以使命中目标的炸弹多出两倍。
  一周后,〃夜间无规避作战〃成为第20航空队的行动口号。李梅还为此重新编写了飞行战术手册。
  在战术层面上,李梅的改革家名声越来越响。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飞机模型,只要时间允许,他就着魔似地摆弄不同的作战队形:4机编队,6机、9机编队,最后发展到12机〃箱形〃 密集编队。集中的自卫火力越来越强,在不依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对付来袭的日机也越来越有效,他的手下常常是尝试新编队的第一支部队。
  李梅的座机也曾被击落。他想办法使飞机最大限度地滑翔到北海道东方90英里海面,找到一颗〃眨眼的星星〃。两天后他在新知岛换飞机再次起飞。
  应李梅要求,新知岛机场运到的航空炸弹,几乎是清一色的1000磅燃烧弹。在〃梭子〃的另一头,丽水基地的弹药空运到货,也改成以燃烧弹为主。
  以战斗机为主的陈纳德第14航空队,则专门对付华东南的中菌盛孝。只是需要打击船舶目标时,才替换使用一下爆破弹和穿甲弹。
  东京在燃烧。名古屋在燃烧。
  就像前不久燃烧的武汉和重庆。
  天性感伤的日本浪漫诗人,从富士山麓凝望着这一轮不断燃起的、扑不灭的火焰,用凄凉的诗句吟诵起那一朵朵绚丽的〃江户之花〃……
  他们是否想起过那些曾被加害的国度,那些无辜丧生的魂灵?
 轰炸重庆
  (278)
  日本。皇宫,候见厅。
  〃重臣〃米内光政,和朝鲜总督〃高丽虎〃小矶国昭在此等待召见。东条内阁崩溃后,新首相遴选弄得不明不白。
  半个时辰后,皇宫内大臣木户幸一匆匆带着他们,同时觐见天皇陛下。
  〃该谁走在前面?〃两人发出疑问。
  木户大臣答:〃小矶。〃
  可是天皇陛下却是一视同仁的含糊姿态。只说了两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