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视仪里,地面出现明显的异常。孔庆德挥手叫停!
跳下车细细观察,草原上杂乱的履带痕迹和胶轮车辙,说明敌人在这一带驻有相当的机械化部队。
(809)
北海道。齿舞群岛。
栗林忠道少将正在志得意满地进行收复北方四岛的战斗。
肃清了北海道苏联占领军之后,政界某要员暗示他:不要停止,一鼓作气,把千岛群岛上的苏军统统赶出去。
手头兵力是充分的。装备呢,〃有阪38〃还是保证供应,此外由于有了缴获,自动火器也得到改善,弹药也起码不必去向〃政委们〃频繁申请了。
没想到,战后收复国土这份光荣历史重担,竟落在自己身上!栗林迅速部署调集华北联军留下的小型登陆艇,从距离最近的国后、齿舞、色丹开始,肃清岛上的小股占领军。
正当攻击得手,眼看一盘棋进入〃好调〃之时,身后的指导和监控者罗中将发来指示由于华军两栖部队近日开始登陆黑龙江口庙街的作战,急需大量两栖器材,命令栗林立即将手中的103艘登陆艇集中,移交韩先楚纵队。
栗林少将像个泄气的皮球,坐在椅子上不吭气了。
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栗林历来是模范军人,既然现在是这种领导关系,他还是照命令办事。
对于悲愤不已的堤不夹贵参谋长,他劝慰道:
〃没关系,就是征调渔船,我们也要把北方四岛收回!〃
(810)
乌克兰。基辅地区,第涅伯河边,普洛乔罗夫卡村庄。
摩西·达扬终于来到外祖父的故居。
但在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他已失去寻找祖宅的兴趣。那些陌生的房子里住着陌生的人,用一种怀疑的眼光远远打量着这个戴着黑眼罩、蓬头垢面、穿着肮脏褴褛的旧军装的中年人。
伤心的达扬,无意在此久留。
弟弟佐理克在漫长的路途上终于耗尽了最后的生命力,死在他的怀中。更使他伤心、愤怒的,是随车军医和监管军官以防止传染病蔓延的借口,坚持夺走了佐理克的遗体去〃统一处理〃。并对于发现到佐理克的犹太人特征,表示明显的厌烦和鄙夷……达扬拼命按捺住冲动,没有去夺下一支冲锋枪尽情扫射。
值得庆幸的是,在镇上的小图书馆,他没费很大力气就找到了外祖父那本《犹太人历史》的手稿。
小镇图书馆的收藏本不多,听说来了作者的外孙,老管理员兼馆长兴致勃勃地搬来梯子,从书架顶层搬下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达扬一眼就认出外祖父的字迹。
但在收回这份手稿时遇到了麻烦。
达扬掏光身上的卢布,外加一条粗重的金颈链犹太人喜欢在身上至少佩戴一件金饰,就是为了应付某些必要场合的急需。
满脸胡须的老馆长没有对他的出价表示异议,但却坚持要他证明自己的身份,并对他所持护照提出怀疑。
这时,老馆长从黑眼罩之外的另一只眼睛里看到了一股寒气。
最终他两手颤抖,擦净木箱上的尘土,轻轻交给达扬,并嘱咐:〃希望你……保管好。〃
达扬这个月里难得地微笑了一下,请他指点一处离得最近的犹太村落。
(811)
1946年10月的中国战场,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攻势。
其中一个是国军发动的。
随着铁路从天水延伸到定西,兰州国军重兵集团的后勤瓶颈渐渐缓解了。运来的不再只是航空汽油、炸弹炮弹和军粮副食。朝思暮想的重武器到底露面了!官兵们眉开眼笑。
西北战区李宗仁长官在焦虑中,终于等到了南京送来的补充320辆的二手M4谢尔曼坦克以及75辆M10歼击车。被打残的杜聿明第5装甲集团军得到重整,新到的卡车大队帮他快速完成了物资转运和兵力部署。
李宗仁上将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那个筹划已久的分割包围作战。
为此,挑选了打仗最猛的邱清泉装甲师担任先锋,新到的坦克也把数量大头补充给了〃邱疯子〃,以这个整编师为主,配合另一员猛将爱穿旧军装的〃叫花子将军〃陈明仁71师,形成双向对进!
本次作战意图,是凶狠切断苏军延伸70公里的长蛇阵,把兰州市区和中川机场分割为两部分,从而断绝崔可夫集群最后的空中补给。
(812)
割裂作战,打得十分艰苦。
国军主力,冲阵就动用了十几万官兵。不到30公里的战役纵深,整整打了一周。
苏联中亚方面军为生命线而战的顽强,到底让位给火力和物质更优越的一方。当然,国军的〃新装甲师〃也再次变成了〃破装甲师〃,生龙活虎的谢尔曼在与步履蹒跚的T34的对抗中,仍没能明显占上风。倒是远程炮在火力准备期间大显神威,射击准确度卓有提高。
李宗仁趁机把担任武威…古浪前线阻击、伤亡过半的桂系张淦少将的〃钢七军〃,和孙立人的整编38师撤下来他们也需要再次〃整编〃了。
顶上去的是人称〃鹰犬将军〃宋希濂少将的整编79师。
这位1925年在黄埔军校经陈庚介绍参加过共产党后来又脱党的将领,曾在缅甸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获得过国府青天白日、华胄勋章和美国政府的棕榈叶自由勋章;也是一时青年才俊。李长官勉励〃党国鹰犬〃:继续坚守防线,决不让波格丹诺夫前进一步。
苏军。包围圈中奋战几个月的〃坦六集〃威风不再。严重缺少燃油使坦克成了固定炮台。但即使这样,一辆顽强的SU…152还是在无法机动的掩体里,成为〃功勋坦克歼击车〃。
它用它的大口径炮弹,无情地近距离击毁了对手那个最疯狂的先锋邱清泉少将的座驾,力挫了敌军气焰,从而无愧于他们〃近卫军〃的称号。撤出阵地的苏军残余部队以此向司令部报捷。
但参谋长杜哈诺夫从此和崔可夫部队被分割成两块,突围努力更加难以奏效。
机场,只能完全杜绝运输机降落,因为敌人近得可以用105榴弹炮覆盖了。
(813)
两场攻势中另一场是苏军发动的。
哈尔滨作战会议上,叶廖缅科大将力排众议,坚持向西夺回齐齐哈尔和那里囤积的物资。
而什捷缅科参谋长不再坚持。他也明白,在敌人没有进攻的情况下,大幅后撤,难以向最高统帅部交代,并且由此遭遇敌人追击,很容易造成崩溃。
固守待援无异于坐以待毙。如果不是向西前进的话,其他方向南面,长春有敌人日益增强的装甲力量;东面,横亘着森林绵密的张广才岭,善于山地阻击战的徐向前在那里经营很久了,实现闪电突破几乎不可能;而且向东推进,只能离开补给线更远。
这位曾是最高统帅部优秀作战部长的哥萨克上将,用弃权表示了意见。因为阻挠,会使爱冲动的胖大司令员挥舞拳头。
光头的列柳申科上将也表示:
向平原地形的齐齐哈尔冲击,是目前远东方面军唯一积极的作战可能。是否会扭转战局且不论,起码能扭转士气,赶走官兵中弥散的消极情绪。
(814)
苏军攻势推进得意外顺利。
列柳申科集群,只使用半数兵力两个集团军约10万人。
超过300公里的远程奔袭,仅仅打了一周。
齐齐哈尔林彪集群的三个纵队,象征性地逐次抵抗了几天之后,突然象水在沙漠里消失一样,踪影全无。
次日凌晨,苏军炮火向对方的无人阵地倾泻半小时,地面分队上去后才发现,可以不付代价地冲进城市了。
T34坦克再次行驶在齐齐哈尔街道上。
找不到华军目标可以消灭。列柳申科不管那套,雄赳赳地举行了入城式,把喜讯分别报送莫斯科、乌兰巴托、哈尔滨和哈巴罗夫斯克几个指挥机构。
但他很快体会到胜利后的空虚。
没有大量歼敌也就罢了,重要的是,作战主要目的夺回物资,基本落空了。林彪实行了严格的坚壁清野,掠夺了全部能掠夺的东西,特别是拉东西的工具:火车和汽车。
拉不走的,是那些不合华军口径的弹药,例如122炮弹,那么就地销毁。对待油料尤其残忍城中唯一熊熊燃烧的就是剩下的那座来不及搬运的油料仓库。
最令人痛恨的是,销毁品中,还有大量的伏特加。急红了眼的士兵们冒死抢出了几十箱,还为此酿成不团结因素……
仅仅半个月的功夫啊,林彪把我们几个月来积累的物资,就这么鼓捣得一干二净了。怪不得他没有兵力打仗全他妈的当了强盗、小偷、以及纵火者去了!
……十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还要从哈尔滨运来?
这座一无用处的废品城市,是否还值得守备?根据审讯得来的情报,敌人把物资拉到了400公里外的海拉尔;空运转移的那部分,则更远弄到了阿穆尔河畔的瑷珲和海兰泡!
那么继续追击?且不说哈尔滨的油料还没送到,重要的是,进一步分散兵力意味着什么?
列柳申科突然有种落入圈套的感觉!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敌人啊?象草原狐狸一样的狡猾不,简直象鬼魂一样飘忽不定!
他们为什么不肯决战?是惧怕?是装备不良?还是另有原因?眼前出现了去年在下西里西亚时,那个瘦弱、苍白、阴郁的影子……鬼魂一样的敌人,正在无形中向自己逼进……
天气不很冷,但却令人毛骨悚然。
站在空地上的列柳申科,猛地拔出手枪,乒乒乓乓向着身边几公尺的地方连续射击。直到子弹打光,才对惊愕万分的警卫员愤愤地解释道:
〃我在驱除邪气!〃
就像安抚他的义愤填膺一样,远处,响起一片锣鼓声。一小队人马缓缓走来,队前打着的横幅写道:
〃热烈庆祝齐齐哈尔苏维埃公社胜利恢复!〃
(815)
1946年10月。日本,九州岛,久留米飞行机场。
战争残骸几经清理,两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有些零落地堆在刚整修完的跑道两边。一眼看去,涂着日之丸的破烂飞机型号依稀可辨。不过,和这略感肃杀的环境不同的是,简陋的临时飞行塔楼上,气氛却相当热烈。
一杯杯滚烫的绿茶和咖啡在人们手中传递着,一行行参数随着无线电的响起被记录在地图上,草稿纸上,甚至桌面上。
〃来るだ!〃年轻的电信员抬起头,露出兴奋的神色。
不需要翻译,即使不懂得日文的人们也立刻操起一切可以增加视野的工具,向西南方看去。
〃一架,两架,三架,四架,一个的也不少,全体回来的干活!〃一个敦实的中年日本人,穿着华北联军制服,用口音怪怪的中文对旁边的中国空军少将说。
〃要得。够快!〃那位少将华北联军空军作训部长刘震,捶了一把大腿,指指天边,四个银色小亮点飞快靠近,仿佛一条直线一般。
〃小李小张小刘噢!几时你们练成这个程度,我可就不怕啰。虚心点,好好学撒。〃
〃是!〃身后几个穿着飞行夹克的青年大声回答。
〃老林呐,来看看这都是谁,〃刘震笑着拍了拍日本人的肩膀。〃你的最早一批学员李汉,小伙子在欧洲已是中队长,共打下19架敌机,小刘刘玉堤,成绩还超过他一架!这个小张,更是要得,把阔日杜布也给请来喝茶啰。回头,他们几个也想飞一哈儿。〃
三个飞行员分别向自己的航校启蒙老师林弥一郎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