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另一种历史 >

第109章

另一种历史-第109章

小说: 另一种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军与苏军,隔着坍塌的大铁桥和血色的黄河水,隔岸对峙。
  〃不卷刃的钢刀〃红色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反复千次的剁砍之中,到底失去了往日的锋利。
  巷战中,那些手持美式〃巴祖卡〃和沈阳造的〃改进铁拳〃、带着纳粹或美国钢盔以及日本〃铁帽〃的中国兵,几乎有一半成为〃坦六集〃履带下的冤魂。剩下一半,则是那些冤魂的复仇者。
  8月15日,崔可夫大将命令,为了战时需要,坦六集临时缩编为坦克军。克拉夫琴科上将送往后方野战医院。同时缩编的还有第53集团军。
  榆中甘草店,失去双腿的格涅奇科少将在昏迷中被俘。
  苏联方面没有责怪他。崔可夫提出,以己方俘获的国军黄维中将,与格涅奇科少将进行了交换。
  (636)
  鏖战双方没有罢休的意思。
  兰州,东南方向,白崇禧上将已带领桂系为主的30万人兵团,迂回过临洮,插向青海的民和县。
  北侧,孙立人中将的整编机械化38师(相当于苏联的军)也攻取狄家台(白银),窥视永登。黄百韬少将的整编25师已机动到乌鞘岭附近……
  由此,苏联中亚方面军初呈被围之势。
    李宗仁再次就任总指挥。
  〃兰州会战〃也成为往来的军事文书中正式的战役命名。
  而西北方向的苏军援兵,一支由4个集团军、25万人、700辆坦克组成的机械化大军,在原〃坦二集〃指挥官波格丹诺夫上将率领下,正风尘仆仆,穿越河西走廊,向着烽火燃烧的战场疾进。
  黄土高原上空,8月秋高气爽。航空兵的战斗更是几乎没有一天停歇。
  一方是空战技术略逊,但拥有全美式装备优势;另一方是具备长期作战经验,但飞机航程苦短。
  有趣的是,双方被击落的飞行员中,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美国人!
  飞机对垒,也时常是P-39〃飞蛇〃对P-38〃闪电〃或P-47〃雷霆〃。
  一个来自德克萨斯的中尉,在跳伞后居然遇见了他的同乡、幼年玩伴;
  另一个原第8航空队的机械师,在战俘营找到了曾与他同机组的机枪手;
  更传奇的,说是某麻萨诸塞工学院航空动力系就读过的飞行师,驾机空中,猛追他当年的同学兼情敌……
  这些战后不甘于国内平凡工作岗位的牛仔小伙,用这种令人咋舌凸眼的方式,向人们宣示了:西半球的某个自由国度,光怪陆离,丰富多彩,无奇不有。
  苏联和中国军方对此均感困惑。
  但技术人力、尤其是飞行员的缺乏,使两国都无法拒绝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天性喜欢冒险的扬基们。
  尽管两国都对这些自由主义分子的忠诚度和保密信用存有怀疑。
(637)
  辽宁。开原,威远堡。
  这小城位于辽北重镇铁岭和昌图之间。西北是开阔的满洲大平原,辽河从平原中穿过。东南是高低不等的丘陵。
  这是一处〃近代的〃古战场。
  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双方70万大军在此对峙,一直到日俄战争结束。
  1944年春天,华北抗日联军伞兵纵队在这里以〃五角阵型〃顽强阻击关东军两个师团近一个月,〃铁岭〃打出了名气。
  现在,1946年8月,中苏之间又爆发了大规模坦克对抗。〃开原之战〃以它的多重特色载入史册。
  战役序幕从8月18日清晨拉开。
  坚定执行苏军〃百日闪击战略〃的列柳申科上将,从公主岭挥师南下。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当天就迅猛楔入林彪兵团防御阵地的纵深。18日整个白天,苏联两个集团军在25公里的相对狭窄正面,沿着铁路线以东到丘陵的狭长地带,向铁岭防线发起锐利攻势。
  之所以作出这个选择,是因为情报表明,铁路线以西布下了绵密的地雷阵,以及反坦克炮位和陷阱。
  此外,根据林彪兵团以往的抵抗强度,列柳申科有把握,在几天里把这纵深30公里的防线洞穿。日加列夫的第10空军集团军给予了他有力配合。
  中国人的抵抗,时而顽强,时而脆弱,没有规律可循。但总体来说炮火密度不高,近战勇气也比以前差的多。
  空中反击是零星的,甚至不需要争夺战场制空权的努力。到天黑时,坦四集的前锋300余辆坦克,挺进纵深已达56公里。
  前线指挥员报告,有信心明后天冲过铁岭,兵临沈阳城下!
  (638)
  〃开原之战〃的过场戏,是华军对苏军后方的一轮骚扰。
  黄昏时分,由第10旅钟伟上校带领并发起的一个旅级规模的逆袭,破坏了苏军步兵16集团军的跟进准备。
  列柳申科接到报告:
  50多辆华军轻型坦克经辨认,是美制M…24〃霞飞〃式,约一个装甲突击营冲击了16集团军前线指挥部。纷飞的弹片使司令员切列米索夫中将三处负伤。准备跟进、接应前沿的苏军步兵分队也遭遇阻滞。
   随后16集团军出动独立坦克旅,将〃霞飞〃集群驱散,中国人逃往丘陵山地。
 M…24〃霞飞〃式
   ……
  漆黑一团的午夜,战役高潮上演了。
  在秋虫低鸣、秋凉渐起的满洲原野上,冲击了一整天的〃坦四集〃两个先导师,没有如期得到后续部队16集团军的接替轮换,将士们只好在自有步兵分队掩护下,进行短时间的战场休息,以准备明天新一轮的冲锋。
  深夜时分。隐隐地,警戒圈值班哨兵听出,侧翼,有坦克发动机的微弱声响。
  被叫醒的苏军警戒营长打了个呵欠。据经验判断,那距离至少有1公里以上,时间还够充裕。
  正要向上级报告,以便确认到底是友军增援还是敌人偷袭时,一群面目狰狞、形象怪异的钢铁野兽猛然出现在不到300米距离的夜幕下!
  (639)
  敌人华北联军,猛烈开火了。
  距离太近。炮弹和子弹象长了眼睛,几乎弹无虚发。火炮威力足够巨大,T…34炮塔或是车体被击穿的比例相当高,厚重的SU122,前装甲被毁也屡屡出现。
  四散逃亡的坦克手和步兵,则遭到机枪的追逐射击。
  怪兽们迅速占领了有利阵位。两个苏联坦克师感到,敌火从四面八方打来,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位置靠后的旅长柯萨科夫上校还算清醒,带领全队,立即转身,向几十公里外的集团军阵地高速撤退。
  但没料到那些〃怪兽〃比苏联的以越野性能著称的T…34 跑得更快!薄弱的T…34后脑部分在撤退中全部暴露,成了敌火高命中率的有效统计数字的分子。
  在惊魂中脱险、仍未失去冷静判断的柯萨科夫上校,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在这样没有月光的夜晚,能获得这样高的命中率,只能证明一点:敌人很可能拥有某种夜视瞄准装备。
  至于敌人那种能够实现高速追击的车型,夜色中他能分辨出,外观和火力强度,非常类似德国著名的〃黑豹〃。只是更低、更小,体形紧凑,行动敏捷。
  并且噪音远远小于任何已知型号。这是出厂新车负重轮挂胶良好的特征。
(640)
  另一边。精心组织、苦苦守候的夜间狩猎圆满结束,耗时约3个钟头。凌晨3:30分,〃猫头鹰〃夜视指挥车上,林彪告诉作战部长江拥辉:
  〃让梁大牙尽快收拢部队,把前边钟伟那个旅也撤下来。同时命令聂凤智防空纵队:天亮前务必全部进入阵地!启动'勾连枪'作战。〃
  〃是!〃江拥辉转身去布置。
  林彪跳下座车。
  这些〃猫头鹰〃是古德里安奉送的最后礼物。他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期间,曾命令在新型坦克上安装此类装置。
  当时德军发现面对盟国空中打击毫无办法,战斗在夜间才有效。基于这一战场环境,夜视装置成为急需品。
  盖特纳博士领导武器局试验8科,制成车长夜视装置,驾驶员依靠它,以40~50公里的时速夜间行驶,通过荧光屏和1。2倍望远镜观察路面状况。而炮手夜视装置安装在潜望镜防盾上。
  唯一缺点是这种红外探测距离过短。为弥补缺陷,武器局又使用半履带运输车,改造了辅助红外投光车〃猫头鹰〃(UHU)。它装有红外线过滤器的60厘米直径弧光探照灯和相应的高压电装置,等于一个强力红外投光器。车内观察员可操作投光器进行360度探测。
  投光器为10倍倍率,探照距离达1500米。德军通常为每5辆夜战型黑豹配一辆〃猫头鹰〃,通过远距离探照和夜战黑豹的红外转换器组合使用,使坦克夜战距离增进到700米。
  1944年春天,约600套设备交付军方,但陆军拒绝将其用于实战!某些将军说:〃我们不需要这类东西。战士们将以公平的骑士精神赢得战争。〃
  于是所有已交付设备被存放在哈茨山中一个矿井里。 ※史实。
  (641)
  这份礼物被送给华北联军。
  远在欧洲的陈毅留守机构,根据古德里安提供的线索,在矿井里准确地找到了它们。并为此启动了紧急空运刘亚楼派C82远程快速运输机中队全部16架飞机,都投入这次运输。
  330套夜视驾驶仪、和48套〃猫头鹰〃红外探照灯被迅速运到沈阳。
  他们在两周内使用美式M2半履带卡车底盘安装、调试成功。由HS5F型高压变压器提供电力,1台变压器可为5台图像接收装置保障能源。
  几周后,红外夜视设备投入使用。一些夜间行动的卡车也装载了30厘米红外探照灯和夜间红外驾驶装置。
  7月下旬进入实际操练。
  这也正是林彪前一段节节退守的原因。他把这批秘密武器隐蔽在铁岭、开原以东的丘陵中,咬牙听着前线一次次的失利报告,忍受着各方面压力,安静等待反击时机到来。
  这场坦克战,以〃猫头鹰〃引导的〃麒麟〃坦克在夜战中对T34的摧毁,宣告了装甲兵大规模夜战时代的来临。
  由于战场单向透明,那些无法有效反击的苏军坦克完全陷于被动,白天一个势头良好的攻势,一夜之间被瓦解。400余辆坦克/自行火炮,逃回己方阵地的只够两位数。
  (642)
  战斗尾声已是黎明时分。
  天刚亮,激愤了半夜的列柳申科上将和日加列夫空军上将,命令空军立即紧急出动!几个飞行团上百架的伊尔-2〃黑死神〃随即,扑向开原战场上空。
  带队长机远远发现,敌方履带车辆痕迹消失在开原东南丘陵那些疏密不等的丛林间。寻踪而去,林地里确实出现了装甲车辆。原来敌人真的还没跑远!
  他向全队发出攻击命令。然后一压机头,便对着小树林俯冲过去。
  但他失算了。小树林里等待他的,是由〃火蜥蜴〃(博福斯防空炮)和〃刺猬〃 (4管12。7高射机枪)组成的聂凤智防空纵队。他们根据林彪的计算,拂晓进入阵地,专程等候天亮时肯定会前来反扑的这些〃黑死神〃。
 博福斯防空炮(火蜥蜴)
  报复心切、把对手的防空战车当成坦克部队而发动攻击的伊尔机群,即便骨架结实,也禁不住有备而来的密集对空炮火,多数在未及投弹前就被击落。
  随后而来的第二攻击波又遇上闻警而动、从容前来拦截的〃野马〃联队,使战役尾声成为空中交响曲。
  大群的、缠斗性能良好的〃野马〃对付带弹的〃黑死神〃,无疑大大占了上风。精锐的苏联第10空军集团军,当天,损失战机即达193架之多。
  开原战役,以8月17日〃坦四集〃的突击式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