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作者:红粟(潇湘书院vip2013-06-09完结,励志,种田,宠文)-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爽的手抚上细小的附生茶树,一股淡而悠远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不自觉地就放平了心境。
手从小树上拿开,顾爽突然起了一个念头,一线雪的扦插已经获得成功,那么这株小茶树会不会也可以扦插?
这么想着,顾爽仔细地选了一根极细小的枝条,剪了下来。
这株枝条只有十几厘米长,是去年的此生枝,直径可能也就四五毫米,弱弱的,顶着十几片碧绿的叶子。顾爽拿着枝条兴冲冲地拿来太岁水,将枝条浸泡进去。原来她扦插一线雪的时候,都是浸泡两到三个小时后再实施扦插,这株小树容不得她多次祸祸,她也就格外小心,干脆捧着这段茶枝回了房间。浸泡一夜,明早再来扦插,成活率应该能更高一些!
在培育室里转悠了半天,就收获了一个小小的茶枝,顾爽却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将插着茶枝的瓶子送回自己房间放好,略路收拾了一下,换下身上进温室的衣服,拿起车钥匙出了门。
上午的事儿,虽然郑老爷子说已经处理了,但还是给顾爽提了个醒。她要尽快督促那几个村长,将几位老人的宅基地处理完。也就省的还有什么人跟着眼红闹事。
顾爽打电话,叫麦子嫂去通往村子的路口等自己。
村子里的情况她毕竟不太熟悉,叫上麦子嫂,她彻底地了解一下情况,也好和几个村长交涉。万一遇上不长眼闹事的,她也好有话说。
等顾爽到了路口,麦子嫂已经等在了路边。
顾爽停了车,让麦子嫂上了车后,车子再次向前驶去。
“今上午是怎么回事?”顾爽也没客套,开口就直接询问道。
“唉,还不是那个瞎牤子不懂人事儿……”麦子嫂叹口气,愤愤道,“二嬷嬷自从年轻就是个利索人儿,也曾经有个儿子,但二十多岁刚刚结婚就意外死了。刚娶的媳妇儿也没守住,不到一年就走了道儿了(改嫁)。那时候,二爷爷还在,亲戚们就劝着老两个过继个儿子养老。当时,因为二爷爷有点儿手艺,家境还好,好多人就拱着想将孩子送上门去给老两个做儿子。二爷爷千挑万选,挑了父母早忘的瞎牤子。为了这事儿,还和亲戚们闹了不少矛盾。那些亲戚们生气二爷爷两口宁愿要孤儿,也不要他们儿子,都眼红又气愤,却还是没能拗过二爷爷。瞎牤子被收养之后,那些亲戚们也就和二爷爷、二嬷嬷断了来往。当时瞎牤子已经十岁了,刚刚过继过去的时候,还算好,对老两个也算孝顺。可没过几年,二爷爷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也去世了。因为给二爷爷治病,二奶奶将家里的底货儿也掏净了,这样,等二爷爷去了没多久,瞎牤子就变了嘴脸,跟着村子里那些不三不四的混在一起,经常回家逼着二嬷嬷要钱,后来有一次,为了二嬷嬷没给他钱,竟打了二嬷嬷一耳光,并离家出走了。二嬷嬷气不过,亲戚们也没人管,她只好找了村长,断绝了和瞎牤子的关系。因为二奶奶也没了啥家底儿了,瞎牤子对这件事也没放在心上……这么多年,也没再去找二嬷嬷晦气,却也再没养过二嬷嬷一天。唉,没想到,今天又跑了来闹事……”
听了麦子嫂的叙述,顾爽这才恍然,难怪郑老爷子被气成那样儿,原来是这么个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货色!
自从那天顾爽亲自扶着二嬷嬷认房间,又去吃饭,顾爽就对这个干净利落的老太太颇有好感。虽然身体已经非常老弱,但身上却仍旧收拾的干净清爽……这就说明,这位老太太也是要强的性子,只可惜啊,心强命不随,偏偏儿子、丈夫双双早亡,养个养子,又偏偏碰上这种忘恩负义的东西。
略一思忖,顾爽又道:“麦子嫂,你可知道,当时二嬷嬷断绝与瞎牤子的母子关系时,可曾写过什么书面材料?”
麦子嫂摇摇头道:“农村里过继儿子,很少有写那种东西的,一般不过是找几个威信比较高的人做个见证,把事儿说开就完了。虽然那时候我还没嫁过来,但想来二嬷嬷老两口过继瞎牤子做儿子的时候,也没什么书面证据。”
“哦,是这样……”
既然收养的时候没有书面证据,那么断绝关系的时候,有没有书面材料还真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顾爽又问,“当年的村长是谁?你带我去见见。”
“当年的村长是满囤爷,我带你去。”麦子嫂对这个倒是知道的,立刻答应下来。
王满囤从承包责任制开始,就担任王家营子的大队书记,一直干了将近二十年,这才有现在的新村长接替。虽然已经卸任多年,但在村子里的威望却仍旧很高。
顾爽跟着麦子嫂走进王满囤家的时候,院子里一个身材干瘦,面色红黑的老人,正拿着锄头在侍弄一块小菜园。
老汉的头发眉毛已经几乎全白了,身上只穿着一条黑色长裤和一件白衬衫,挽着的裤腿上沾了些土,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形象。这样一个瘦瘦小小的人,顾爽有些无法将他与那个掌握全村大权二十年的强势村支书联系到一起。
但是,麦子嫂一开口,也就确定了这个老人的身份:“满囤爷,您忙着呢?您今年打算种点儿啥啊?前几天,俺家得了一些哈密瓜种,据说种出来的瓜,又香又甜,您要是种,我过会儿给您送几粒来!”
王满囤老人扶着锄头直起腰来,看向麦子嫂笑笑,笑容慈祥温暖:“那就麻烦长东家的了!”
“满囤爷,您这话我可不敢受!”麦子笑着,看王满囤的目光看向顾爽,连忙笑着介绍道,“满囤叔,这位是天泽公司的老板顾总。”
“我叫顾爽,满囤爷叫我顾爽、小爽都行啊!”顾爽笑着向王满囤点头致意。
王满囤笑呵呵地道:“原来是顾总啊,我知道我知道,顾总给咱们四个村子盖学校,又把那几个老姐姐老哥哥接了去养着,我王满囤佩服啊!”
说着,王满囤将锄头放到墙根上,从菜园子里走出来,招呼顾爽和麦子嫂进屋:“顾总啊,进屋坐!”
顾爽笑笑,也不再客气,跟着王满囤走进屋门,一个老嬷嬷从里屋里迎出来。
麦子嫂立刻叫道:“满囤奶奶,您在家里忙啥呢?”
老嬷嬷笑道:“给你满囤叔做了双鞋,买的鞋子他总说穿着不得劲儿!”
“哎呀,奶奶您这么大岁数还能做鞋,说明您眼明心亮啊,我这年轻的都没法比呢!”麦子嫂笑呵呵地说着。
顾爽已经跟着满囤叔进屋在椅子上坐了,听到麦子嫂的应酬功夫,真真是佩服啊。你看看人家,什么话都能接上两句,还能说说笑笑的那么热闹,她就来不了这一手,有啥说啥,说完再就没话可说了!
“别光顾着说话,去沏壶茶来!”王满囤指使自己的老太太。
麦子嫂连忙笑道:“有我在,哪能让满囤奶奶动弹,我去,我去!”说着,已经跨出屋门,径直去厨房了。
顾爽见此情形,更是佩服不已。
王老嬷嬷比较温和,嘴角挂着温温的笑,顾爽看她转过目光来看自己,站起来和老嬷嬷打了招呼,老妈妈转身进屋,很快端出一盘瓜子糖果来,放在顾爽旁边的桌子上,就又掀帘子进里屋去了。
“顾总啊,你今天来找我老头儿,是不是为了上午瞎牤子的事儿啊?”王满囤开口直奔主题。而且,一语中的,这才让顾爽感觉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朴实憨厚的老人,曾经掌握村支书大权二十余年。
顾爽也喜欢这种爽爽利利的谈话方式,笑笑道:“是啊,满囤叔。”
“说起来,我建养老院,接了几位老人去赡养,并非图谋什么……那宅基地卖的钱还有几位老人在村子里的补偿款,我原本就和几位村长都说好了,都交给老人们自己,万一我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有钱傍身,也方便些。只是,我想的太理想了化了,没想到会出这种事……”说到最后,顾爽不禁摇头苦笑。
看着顾爽脸上苦涩的笑容,王满囤也在心里感叹。人家本来只是发善心行善的,没想到会惹到这种麻烦……唉,其实,她还不知道,这事儿并不是瞎牤子一个人的事,那瞎牤子不过是被人撺掇出来当了枪了。
这件事,若非顾爽找上门来,已经卸任好几年的他,为了避免村干部们多想,本来是不想掺乎的。
可见了顾爽,听她说的这么实诚,王满囤怎么也没办法再让自己装不知道的了。不管怎样,人家非亲非故地能想着村子里的人,带着大家伙儿挣钱过好日子不算,还想着孩子和老人们……在这个社会里是多么的难得。
这样的孩子,值得他出头。这份善心,也值得他出面维护。
“那瞎牤子也就是耍耍横,闹不出啥大故事儿。”王满囤说了一句,劝慰了一下顾爽。
顾爽抬头对老人一笑:“嗯,满囤叔说的对,我也知道,您放心吧,我既然已经建了养老院,就不会半途而废的。等第一批老人适应了,我很快就会安排第二批老人入住了。”
“好,好,那就好!”王满囤连声点着头,又对顾爽道,“瞎牤子那里你不用担心,当年二哥和二嫂子收养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是证人;;再后来,二哥去世,那个畜生虐打二嫂子,也是我做的主,给他们断绝的母子关系。这件事,我会作证的,瞎牤子也就是瞎蹦跶,翻不出啥大浪来。”
“那就好,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顾爽心中放下一件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麦子嫂端着茶走了进来,看到两个人的表情,知道两个人谈的投契,也暗暗放下了心,笑着道:“满囤爷,还是您整治的灶台好用,一会儿就把水烧开了。”
“长东家的,你这是诳着我去给你们家盘灶台还是咋地?”事情谈妥了,王满囤也开了个不过分的玩笑。
“嘿嘿,满囤爷,我哪敢啊!”麦子嫂,给王满囤和顾爽沏了茶,又给屋里的满囤嬷嬷送进去一杯,一边儿忙乎着,还一点儿不耽误说话。
顾爽端着茶杯,很高兴地问:“听着,满囤爷的盘灶盘炕是一绝啊?”
“哪里……别听长东家的瞎咧咧。”王满囤立刻否认。
麦子嫂却道:“满囤爷,您老再谦虚也白搭,咱们四里八村的哪个不知道,您从年轻的时候盘炕就是一等一的好手?您盘的灶炕,可是能少三十年不用修呢!”
“三十年?好厉害!”顾爽感叹一声,转而对王满囤道,“满囤爷,我正盘算着给老人们盘上火炕,过冬了,老人们还是睡火炕舒坦。能不能请您老出山做做指点啊?”
看王满囤沉吟,顾爽又道:“满囤爷,您老放心,不用您亲自动手,您只在他们干的不对的时候给指点一二就行了。哦,这叫把头。我请您去给个把头儿,行不行啊?”
“这……”王满囤这人虽然已经从村支书位子上退下来好多年了,但还是不愿意太接近顾爽,只怕被别人说成攀附富贵。可今天见了顾爽,却实在觉得投契,而且,和顾爽有没有钱没关系,只是觉得这个孩子实诚、懂事、踏实,加之顾爽说的又诚恳,让他一时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满囤爷啊,您不知道,我那里可是好多老人呐,不仅仅是二嬷嬷他们,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