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熟而被自己否决,而到了“1862年 3月、5 月和 7月,我接二连三地向边界州发出恳切呼吁,要求他们赞同有补偿的
解放,因为我认为除非避开那个措施,军事解放和武装黑人必将成为不可缺少的需要。边界各州拒绝了这个建议,于是
按照我的最佳判断,我就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要末放弃联邦并连带放弃宪法,要末对黑人问题采取强硬措施。我选择
了后者,在选择时,我希望所得大于所失,不过对此当时我还没有完全的把握。现在经过一年多的考验,证明我们对外
关系方面没有受到损失,在国内大众情绪没有受到损失,在我们的白人军队方面也没有受到损失,在任何方面或任何地
方都没有受到损失。相反地,它表明我们得到了 13 万士兵、水兵和劳工。”
林肯并告诉那些不满意于该措施的人以一个简单的自测办法,即首先在一张纸上写上“赞成用武力平定叛乱”,这
也是前提条件;然后写“赞成把这 13 万人从联邦方面调走”,很明显,当他试图让那些人呆在原来要呆的地方的时候,
就会发现那些人的重要,从而了解该措施的重要。
最后林肯补充告诉霍奇斯:“我不认为是我控制了事态的发展,而要老实承认是事态的发展控制了我。”
4 月 18 日,林肯在巴尔的摩保健义卖会上演讲,这个地方使他情不自禁想起当年他至华盛顿就职经过这里时,
“没有一只手伸出来迎接”他,不久之后,当联邦的军队经过这里时也不曾受到过礼遇,现在,在这里却有众多的人们
正竭尽全力为联邦士兵服务。林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由得思考起自由与奴役问题。他说:“对自由这个词,世界
上从未有过一个完善的定义,而美国人民现在就迫切地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定义。我们都宣称要争取自由,但在使用同一
个词的时候,我们并非都是指同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自由这个词可能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他自己和
他的劳动果实。对另一些人来说,同一个词可能意味着某些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人及他人的劳动果实。这里的两件
事不但完全不同,而且是完全不相容的,却都叫同一个名字——自由。到后来,其中每一件事都被不同各方称作既不相
同也不相容的名字——自由和专制”。
林肯然后打了个形象的比方:“牧羊人把狼从绵羊的喉咙前赶走,于是绵羊把牧羊人当作救星来歌颂,而狼却为了
同一件事谴责牧羊人,把他看作是自由的破坏者,尤其由于这头绵羊是黑绵羊。显而易见,在自由这个词的定义上,羊
和狼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林肯认为这种分歧极为流行,甚至在北方及所有自认爱好自由的人中间也是如此,“因此,
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正从奴役的枷锁下摆脱出来。对于这个进程,有人为之欢呼,认为它是自由的进步;有人却为
此哀鸣,说它破坏了一切自由。”
不难发现,当激进分子要求林肯带动大家跑的时候,林肯却不得不处心积虑使得大家先学会走路,这也就是林肯和
激进派的分歧所在。
激进分子费力在弗里芒特、巴特勒和格兰特之间掂来量去,最后把目光停在了弗里芒特身上。弗里芒特因战争初期
在密苏里州发布命令解放奴隶而闻名全国,成为英雄,并尤其得到中西部美籍德意志人的拥戴,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奴隶
制情绪,他们的报纸早在 3月就提议以弗里芒特为总统候选人。
许多地方甚至举行了拥护弗里芒特的群众大会。而鉴于全国联邦党将于 6月7 日在巴尔的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那
些激进派和倾向于激进派的民主党决定成立激进民主党,并打算抢先一步于 5月 31 日在克利夫兰集会。
★格兰特春季战役失利在关于总统候选人争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战斗也打得热火朝天。但尽管北部兵强马壮,要比
敌人多出一倍的兵力,却始终难以漂亮地打上一仗,不是失败,就是伤亡惨重地对耗。
格兰特曾表示,要使全线全部投入战斗,但他的计划显然难以得到贯彻。他希望班克斯能迅速向莫比尔进军,而早
在 1863 年 8月,林肯就致电格兰特,对其所谓远征莫比尔存疑,因为当时法国正在墨西哥扶植马克西米连傀儡政府,
因而林肯觉得在西得克萨斯重建国家权力十分重要。而直至 1864 年 3月,班克斯才从路易斯安那溯雷德河而上,准备
首先拿下靠近得克萨斯的什里夫波特城,然后远征得克萨斯。格兰特预料到这次进攻不会有好结果,故命令班克斯迅速
攻占什里夫波特,结束在那里的战斗,然后陈兵新奥尔良,以备远征莫比尔。
作为一个政治将军,班克斯按林肯的宽容政策较好地进行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重建工作,但他行军打仗却缺乏魄力,
致使进攻什里夫波特失败,同时又延误了攻打莫比尔的战机。
在东线,格兰特于 5月 4日午夜率波托马克军团 12 万 2千人渡过拉皮丹河。同时,他命令巴特勒溯詹姆斯河而上,
在里士满南面构成威胁;另外命令西格尔挺进谢南多亚河谷,牵制该地叛军。格兰特意图在这两支部队阻止叛军对里士
满的增援的时候,由他亲自对付罗伯特。李。
但格兰特不幸,其一是完成其牵制计划的是两位政治将军,其二是他遇到了李。
巴特勒早在 5月 5日就在里士满南面不远处离船上岸,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则破坏铁路,阻断交通,
南向攻克彼得斯堡;一则直接北向攻打里士满。因为无论是彼得斯堡还是里士满,守军都极少,而都战略意义重大。但
巴特勒上岸之后并未挟势而进,却要紧不慢地停了下来,挖掘战壕,以策万全。但在匆忙中又没有仔细看看地势就开始
挖掘,结果那些战壕是位于彼得斯堡以北的詹姆斯河与阿波马托克斯河之间的一条狭长陆地对面。当他龟行蛙步开向里
士满时,叛军方面已组织起了一支可与之抗衡的防御队伍,在博雷加德的指挥下,巴特勒 16 日在里士满附近的德鲁里
陡岸遭到了迎头痛击,随后狠奔豕突回到战壕。当他暗自庆幸幸好挖了这些战壕的时候,实际上他已被堵在那里,“就
像是憋在塞紧的瓶子里”,无力动弹,也就无法有所作为。
西格尔在谢南多亚河谷仅仅只将部队开至纽马克特便在那里被打得七零八落,那是在巴特勒吃败的前一天。
格兰特在巴特勒登陆里士满南的同一天于向南推进的途中遭遇李军。他不希望敌人在战壕里而由自己打攻坚战,那
样会造成惨重损失,因而挥师左移,企图逼李不得不走出战壕。
李的确走出了战壕,但他却非他人可比。他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名叫荒野①的丛林地带,在那里大炮发挥不了多大作
用,而且几乎无路可走,部队在其内极易失去联系,当年胡克攻打钱瑟勒斯维尔,即在这里惨败。格兰特发现,他的如
狼似虎的部队一进入丛林便如飞鸟投林般失去了踪迹,指挥官们很难组织起士兵实施有效的攻击。李军也一样。
这一仗直打了两天,差不多有 20 万人躲在树后各自朝目标射击,并在荆棘丛生的昏暗的丛林中摸索春前进。枪炮
声中,树枝的断裂声与伤员的喊叫①荒野,或者译为怀尔德尼斯,即 Wilderness。声被掩没了,但偶尔传出,则令人倍
感恐怖。打到后来,丛林燃烧起来了,尸体和重伤员被烧焦了,还能爬得动的伤员拖着血肉模糊的肢体拼命往外爬,那
些没有烧着的树丛上则挂满了血迹斑斑的衣服碎片。
两天时间里,林肯忧心如焚。这是格兰特在东线打的第一仗,成败至关重要。5 月 8日,白宫接获从格兰特那里传
来的消息,他准备进攻斯波齐尔韦尼亚。
华盛顿顿时高兴起来,虽然格兰特初战只打了个平手,而且伤亡惨重,达 17000人,比敌人多伤亡 6000 人,但格
兰特向新的目标进发表明他没有被打败,而且人们更从中看到了一种精神,他们为之倍受鼓舞,士兵们也都精神焕发,
脚步坚定地开向斯波齐尔韦尼亚。
不过,李毕竟老谋深算,他及时命令前来增援荒野之战的朗斯特里特①军火速开往该地,格兰特欲使李军离开屏障
的意图再告失败,他这次面对的是敌人的战壕和胸墙。战争是一种残酷的游戏,双方不停地向一种名叫死亡的机器里输
送生命,那些生命在一种献身精神鼓舞下,兴高彩烈冲向死亡,临死之前,他们所来得及做的只是放上几枪并高叫几声。
斯波齐尔法尼亚的战斗一直打到 13 日黎明,其间,“离‘突角’处不远的那场战斗也许是现代战争史上最疯狂的了,
场面之可怕实属绝无仅有”,随格兰特出征的霍勒斯。波特写道,“那主要是一场在断垣残壁间的凶猛的肉搏战,一批
又一批的士兵被枪弹、炮弹和刺刀弄得遍体尽是窟窿,最后倒了下去,成了血肉横飞、肢体残缺的尸体,后面的部队立
即发疯似地冲上去顶住阵脚”,在这场激战中,“防护胸墙上的栅栏横竿以及粗大的圆木被击成碎片,一尺半多直径的
大树被雨点般的滑膛枪弹切成两段。”午夜过后,敌人开始撤退。
到此为止,双方各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李的实力虽被大大消耗,但远未被击垮。林肯则在华盛顿不停地看着战
报,那伤亡数字大大刺痛了他,“我的天哪”,他不停地喃喃自语,同时不断地翻读圣经。格兰特似乎打红了眼, 13
日,他以他特有的简洁、自信的语言电告华盛顿:“我提议即使耗费整个夏季,也要在这条战线上拼到底。”
战争不断制造出机会,谁抓住了机会,谁就能克敌制胜,一举成名。当李与格兰特相持不下时,实际上给了巴特勒
极好的机会,巴特勒却令士兵挥舞起了铁镐而不是步枪。西格尔的机会在其慢吞吞的推进中失去了,随后的失败更使他
名誉扫地,并由此而被撤职。
而这时菲利甫。谢里登却在差不多同样的戏中唱红了。5 月 9日,他奉命率骑兵万余人深入敌后,对李军的供应品
及交通线给予了极大破坏,并乘势挺进里士满,一度突破其外围防线,击毙 J。 斯图亚特,这是李继朗斯特里特受伤后
又一重大损失。
格兰特也在寻找战机。李军与里士满之间的空地一直是格兰特瞄准的目①朗斯特里特在 5月 6日及时赶到,挽救了
节节败退的李军,不过,他像杰克逊一样,被自己人开枪击中,不同的是,他没被打死,但在病床上迁延近半年。他的
手下改由理查德。安德森指挥。
标。格兰特知道,只有切断李的归路,李才会被迫走出战壕,与自己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决战。13日后,格兰特开
始兜圈子,但他的种种行动均未能逃过李的老眼,不论他绕到哪里,面对的都是李严阵以待的战壕。最后,格兰特来到
科尔德港,在那里,谢里登的骑兵已先期顶住了李军步兵的攻击。等到格兰特来到,李无奈后撤。但格兰特军只到了先
头部队,遂下令第二天全线出击,但第二日也只到了大约一半部队,且皆疲倦已极,于是进攻日期又推后一天,即定于
6 月 3日清晨发动攻击。
格兰特等待大军到来给了李以喘息之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