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征五便备了份请帖,请杜月笙和张啸林到席作陪。
这一次宴会豪奢而隆重,杜月笙已经看得出来,胸无城府,粗鲁不文的张宗昌,对于那些繁文褥礼,丝毫不感兴趣。他记起了单先生供给他的情报,张大帅就是喜欢玩,玩什么呢?除了食色性也,便是打牌。
于是他暗中决定了他的招待方式,干干脆脆,他倩张宗昌到长三堂子里去吃饭。
上海的长三堂子,多半设在四马路东荟芳里和西荟芳里,略同于现今台湾的酒家,却是以「人」为主,而非凑集许多「人」而创一个招牌。因之略具家庭风味,主客之间尤其「亲切」。所谓长三,则是「公定价格」,出堂差侑酒三元,到堂子里打茶围也是三元,这是基本定价,倘若摆酒席或赌局,一桌牌,一席酒,其价为大洋十余元。可是自从杜月笙他们这班亨字号人物,经常利用长三堂子,作为应酬交际的场合,由于杜月笙一手进钱两只手花,出手之阔绰是天下闻名的,豪兴一起,信手撒漫,早先的规例全部打破了,他曾有在长三堂子里一赏千金,打一次牌,抽头三五千元的豪举,引得叫花子们,将杜月笙的豪情胜概,编了道情在掌子门口唱,然后黑压压地来一大堆人领赏的大场面。
被杜月笙捧红了的名妓,数十年来,何止车载斗量,但是其中最美的一个应推所谓「花国大总统」富春楼老六。富老六也是姑苏佳丽,长身玉立,艳光四射,她爱梳横爱司(S)髻,一口吴侬软语,眉目传情,明眸皓齿,风姿极为迷人。她因为一登杜门,声价十倍,特将香闺设在汕头路,门前下马停车尽是沪上的达官巨贾,也可说是「往来无白丁」了。
杜月笙假富老六的香闺,设宴欢迎张大帅。
他晓得张宗昌的脾气,命富老六代为邀集花国的十大美人,环肥燕瘦,情意绸缪,直在张宗昌身边穿梭般来往。那一夜,由于主人殷懃,美女留情,使得张大帅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席间,富老六开个顽笑,她美目粉兮,莺声沥沥的说:
「哎呀,今朝我们这里有了两位张大帅了。」
张宗昌忙问缘故,单先生把张啸林的绰号也叫「张大帅」一说,张宗昌呵呵大笑,他竟来了个颇为可人的幽默,他说:
「你是张大帅,我是张小帅。」
张啸林不好意思,挣得满脸通红的说:
「大帅不要开顽笑。」
「眞的嘛!」张宗唱叫嚷起来:
「不信你问,我的号叫效坤,我手底下的人都喊我『效帅』,你们上海人说『效帅』,可不就是『小帅』吗?」
于是,举座椋谩6旁麦弦钊栈丶乙院笏灯鹫饧拢担罕鹂凑抛诓饷蚕窀龃秩耍亩瞧だ锘共患虻ァ�
灼鹅燔鳖,金羹玉版,这一席盛燕,吃到十点多钟,张宗昌赌兴大发,麻将间里,早已备下了赌具,大亨豪客,陪着倚红偎翠的张效帅,走到隔壁。商量一下,以何者为戏?那一夜,张效帅不曾推牌九,因为他对于上海人要把大牌九拆开来打,分为前后亮牌,而且还有什么轮流推几副的赌法,自称一点不熟,因此,杜月笙他们正好陪他搓了一夜的麻将
张宗昌在上海整整住了半个月,二月十四日,他便以北上磋商军事为名,在上海居民的交口咒骂中,率大队撤走。不过他仍留了一条尾巴,派一个补充旅在沪「协助清乡。
辛亥光复前后,杜月笙、黄老板和革命党人,早已建立了私人间的友谊,自此以后,由于接触频繁,关系唯有越来越密切。尤其杜月笙一向敬仰民党人物,服膺革命思想,他对局处粤闽桂等省的国民党政权,内心十分向往,但凡他们对他个人有所请托,他总是尽心尽力,乐于从命。因此,南方来的革命同志,仍然不时和他保持接触。
杜月笙保护徐树铮,招待张宗昌,皖系奉系,都很看他得起,如日中天的直系将领,孙传芳和他的交情是众人皆知的。四川方面,常在下川东一带活动的范师长范绍增。和他在业务方面经常都有往还,杜月笙的触角越伸越远,他的名字,不断的跟当代大佬相提并论,于是他成为了全国性的人物,这一点,不但使他的伙伴和徒众感到骄傲无比,甚至于连上海人也觉得很有光釆。黄浦江浊浪滔滔,千百年来文不拜相,武不拜将,终于出了一个公卿将相平起平坐,称兄道弟的杜月笙了。
从此,他晓得了交际联络的重要,嫌自己的一口上海话外地贵宾听不懂,同时,他在大场合里艰于言词的习惯一直改不掉于是,他开始重用张啸林,对「官府」的应酬交际,一概请他的「啸林哥」代为操持。每天,他都和「啸林哥」同进同出,形影不离,为了表示声价和派头,兼且便于代步,他又一次开上海侠林人士风气之先买了一部小轿车,领到的汽车执照是「七七七七」,上海人一见四只七的小包车风驰电掣而过,便会交接耳的说:
「是杜先生过去了。」
华格皋路甲第连云
同时,杜月笙在法租界,接二连三建立小家庭。四五年下来;到民国十三四年,陈氏、孙氏两位夫人,前后添了几位小宝宝,人丁旺盛,佣人更一批批的添加。钧培里和民国里三处房子都嫌不够住,尤其杜月笙声誉日隆,交游广阔,衖堂房子再大,毕竟派头小些。有一天,杜月笙和黄老板闲谈,谈起了他住处不敷的苦经。黄老板深以为然,他当时便说:
「你应该造一幢象样点的房子。」
杜月笙眉头一皱,答声:
「就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皮。」
「我有一块地,买在华格皋路,」黄老板慨然的说:「足足有两亩,你要觉得合适,我就送给你。」
华格皋路,就在跑马厅后隔两条街,距离大世界不远。地点适中,交通便利。有两亩空地,盖一幢深宅大院,得以闹中取静,那是毫无问题的。
杜月笙欢欢喜喜,谢了黄老板,他去找张大帅,跟他商议盖房子的计划。张大帅直心直肚肠,他不管黄老板和他的交情究竟是深是浅,也不问杜月笙是否心甘情愿,他来不及为杜月笙打算盘,脱口便说:
「好极好极,旣然有两亩地,我们何不一人盖一幢两幢房子连在一起,以后我们来来往往,不是更加方便了吗?」
杜月笙说好嘛,就照林哥的意思办。他跑去跟黄老板一说。黄老板地皮送给杜月笙了,君子一言旣出驷马难追,旣使他不曾想过要送张啸林这笔厚礼,杜月笙答应了张啸林,他当然无话可说。
华格皋路上,黄老板所拥有的那两亩空地,于是便鸠工购料,大兴土木,开始造起大洋房来两亩地皮,杜月笙和张啸林一家一半中间隔一道砖墙,开一扇便门两家人跑来跑去,果然十分便利。
房屋的格局和工料,杜张两家也是大致不差,三层楼,以楼下而言,分隔为会客室、帐房间、文书写字间,一排三间华屋,另一边则是古董间、烟榻间和起居室与卧室。二楼与三楼一例的宽敝整齐。
民国十四年春,杜家和张家同时进宅。
杜月笙有三位温柔美慧夫人,原配沈氏夫人坐镇楼下正屋,老上海尊之为「前楼太太」,「二楼太太」则为陈夫人。孙氏夫人更上层楼,她被称为「三楼太太」。
最盛时期,三位夫人各有男女佣四五名,汽车一总是九部,每车各有司机,助手一人连屋后园中的狐仙祠,都专设一名宁波老佣人,负责酒扫祭祀。
上海本地的富户巨商,绅士大亨,慕杜月笙的名,惮杜月笙的势,纷纷的前来拜望、结交,因此从早到晚,杜公馆汽车排队,门庭如市。早晨八九点钟的时候,会客室外间,便已经坐满了等候接见的客人。杜月笙除了通宵达旦的大赌,通常不管睡得怎么晏,九时必起。他盥洗过后,吃早饭时,万墨林会从文书间里,取一张单子,上面用核桃大的字,开着这整天应酬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吃好早饭便开始接见客人,有事体的,多半三言两语解决,杜月笙领悟能力极强,几乎可以说是天才,他一见到来客,立刻就会联带想起他身上的事情,心知他是何所为而来。接着,他学黄老板的要言不烦,有时不待对方把话话说完,他便拦断了人家的长篇大论,雍容和蔼,答以这么三句:
「你的事体我晓得了。」
「你放心,我会得替你办好。」
「好,再会。」
说杜月笙「有求必应」眞是一点不差,每一个去见他的人,不论为钱财,为纠葛,为天大事情,他必定可以得到圆满的答复,圆满的解决。事无大小,找到了杜月笙,他便会一力肩承,看他整天忙成那个样,赔钱受累,费尽心血,到处替人家化除困扰,排难解纷,他的太太、亲近朋友和替他办事的,有时候免不了要絮聒几句:
「吃自己饭,管人家闲事,好处呒没,还要倒贴,这是何苦来哉?」
于是,杜月笙便这样意味深长的回答他们:「人家有事情来托我,那是人家看得起信得
过我杜某人。就这一点,我也应该帮他们把事体办好。」
或者是:
「一个人做到了没有人上门来请托,那还有什么意思?」
「助人为快乐之本」,「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杜月笙不曾读过这两句格言,但是他能将它们眞义,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中午没有应酬,杜月笙喜欢在家里吃饭,和他的妻子儿女,乐叙天伦。但是这种机会毕竟难得,于是,他的家人如果对他有什报告或请求,他们几乎要抢着在饭桌上发言。
除非家有喜事,或者在家里请客,晚间想要和家人一道,清清净净吃顿饭,简直绝无可能。曾经有一次,杜公馆一连赌了两个多月的钱,由于杜月笙困极了便睡,爬起来又赌,家里面的人,竟然七八十天找不到跟他说句话的机会。
脱下钻戒着起长衫
当时在杜公馆行走,一般赌友的规矩,打头子分为两种,一日彩头,一日小头。彩头小头打了两个多月,结算数目,真正吓坏了人。吃一桌鱼席不过五六只洋,普通人家的娘姨一月工资只有大洋一两块,而那一次杜公馆积下来的头子,白花花的大洋钱,居然有五六十万元之多,可以像模象样开几丬厂了。
偌大一笔头钱,应该怎么样分法呢?趁赌局终于散场,杜月笙去睡了,江肇铭还不曾走,杜公馆的总管、账房诸人先商量起来。
江肇铭出来说了话:
「照规矩 ,彩头归老板,贴补开销。小头呢,上下人等大家分分」
焦文彬年纪大了,杜公馆的账房先生,己经换了杨渔笙,杨渔笙跟万墨林开顽笑,他悄悄的拉他一把说:
「墨林,算算小头也有十多万。啥个上下人等大家分分?我伲两人分分脱子拉倒吧!」
「这个不行,」万墨林紧张的喊了起来:「我们两个分了,马上就会出事体!」
杨渔笙哈哈大笑。当天晚上,万墨林便去请示杜月笙;这笔小头,应该如何分法,方始可以「摆得平」?
杜月笙的答案,使万墨林,甚至杨渔笙都大出意料之外,他不假思索的说:
「带上隔壁头,大家一道分分。」
华格臬路杜公馆的隔壁头,如所周知,是张啸林张大帅的住宅,那边的上下人等,几乎就跟杜公馆差不多了。「爷叔」这样交代,万墨林唯有遵办,他和杨渔笙按着人数一个个点,一个个分,统计下来的结果,单说杜公馆:杜月笙、三位太太和一大群少爷小姐不算在内光是分小头的,便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