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女官 作者:邹源根(潇湘2013.6.2完结)-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设者的家属也给招来了,这可急坏了各个景点的老板,因为人来了,得吃饭睡觉。吃饭倒不成问题,多个饭碗多双筷问题就解决了,可睡觉却是个大麻烦,总不可能让家属和工友们窝在一个工棚里。正当老板们为此事犯头痛的时候,方文英给各个老板打来电话,告诉他们所有探亲家属的食宿由公司统一免费安排。这下不仅乐坏了老板,也让所有建设者及其家属感动得热泪挥洒。
为让从四面八方慕名来到石桃探亲的家属们有一个如同在家过年的感觉,方文英把村委会和已经放假闲置着的石桃小学办公、住宿楼临时设为“家属招待所”,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家属服务团”,由白里红具体负责,对家属们的饮食起居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除夕的那天,整个石桃沉浸在一片热闹、祥和的春节氛围中。晚上,一场空前盛大的“除夕年夜饭宴会”在“石桃旅游爱心服务站”隆重举行,参加宴会的有土城县委县政府、红石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各景点所有建设者及探亲家属,石桃村所有家庭户主及公司所有员工。
宴会一开始,方文英带领公司主要领导逐桌敬酒,致以新春问候。当走到探亲家属席时,几百人同时起立,几乎异口同声:“谢谢方总热情周至的接待,祝方总身体永康家庭幸福,祝石桃百业兴旺富甲四方。”
方文英百感交集:“欢迎各位家属到石桃来过年,石桃正在搞建设,各方面条件还很艰苦,如果招待不周,就请大家多多谅解。在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公司和石桃村的父老乡亲对你们支持亲人参与石桃旅游开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兴旺发达,家庭美满幸福!”
话音一落,全场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欢呼声。
这时,一位头发微卷的年轻后生,左手高举酒杯,右手搀扶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大娘,亦步亦趋来到方文英跟前。年轻后生说:“方总,我是石林的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来自湘西大山沟,虽然我的家乡也有很多好山好水,但再好也比不过石桃。这是我娘,今年七十五岁啦!她听了我对石桃的介绍后,说无论如何要在有生之年到石桃来看一看。刚才她看见了您,说不出有多兴奋,说无论如何也要敬您一杯酒,她说您是她七十五年来遇见的最好的一个人。”
方文英紧揣着大娘的手,眸子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说不出是喜悦还是伤感,她几次张口就是说不出话来。
“姑娘,你是个好人呀!”大娘颤抖着声音说,眼睛不住地端详着方文英,一会她搂着方文英的手不停地摩挲,“老了,也喝不了多少酒啦,但这杯酒说什么也得敬你。”她从儿子手里接过酒杯,正想喝时,方文英摁住了她的手。这时,只见方文英转身从李银娇的手里接过满满的一杯酒,仰起头,一个咕噜全喝了。喝完后,她用略带嘶哑的嗓音对大娘说:“您就让您儿子代喝吧?您这么大年纪了,我哪敢受您的敬呀!”
“这哪成?我敬酒他喝酒,要是这样,我这把老脸就没地方搁了。”大娘执意要喝,谁也拦不住,只好看着她慢悠悠地喝下一杯酒。
“大娘!”方文英细细地瞅着大娘,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悄悄往下淌,“大过年的,本该让您的儿子回家与您团圆,可我们硬是把他给留了下来,害得您千里迢迢从湘西来到石桃。大娘,是我们考虑不周,对不住您老啦!”说着,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又对年轻后生说:“你一定要照顾好你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不容易呀!有空我一定去看她。”
年轻后生感激涕淋:“谢谢您!方总。”
敬完酒后,方文英虽然感到浑身疲乏,但心情却是格外的舒朗,脸上总挂着盈盈的笑容。
吃完了年夜饭,人们纷纷涌向广场,偌大的广场人声鼎沸,人流孱动,简直成了人的海洋。在这里,正在举行“除夕万人联欢焰火晚会”。
看着五光十色的焰火,听着喧嚣的欢叫声,方文英陷入了深思。石桃,这块沉睡了几千年的人间仙境虽然在喧嚣的呐喊声、惊天动地的号角声中被慢慢的唤醒,但唤醒后的石桃如何持续、健康、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又成了方文英深深思考的话题。此时的她似乎对周围人群的欢呼没了兴趣,慢慢地走出人群,渐渐的远离人群,独自徜徉在宽阔、被绿色和荧光铺洒的石桃旅游大道上。
这时,一部小车从她身边疾驰而过,又在她前方不远处停了下来,一位彪形大汉走下车,此人正是苗书记。
“好一个方文英,竟然落得如此清闲,一个人跑这里来独享。”苗书记这句话几乎是笑出来的。
“苗书记,今天真对不起,把您给冷淡啦!”
“我是石桃的主人,不是客人,无所谓冷淡,只要你把石桃搞好搞活了,我就高兴。”
“今天的石桃咋样?”
“没的说,一句话,乐翻了天。”
“那咋不多乐一会?”
“没办法,家里还等我团圆呢!一年到头在外奔波,这大过年的,总得让点时间给家人吧!”
“听你这么说,我倒很内疚,那些外地员工,几个月甚至整年都没回过家,大过年的还奋战在工地,我们连个回家团圆的机会也没给他们,想想心里真的很疼。”
苗书记沉默一会说:“所以你对探亲家属安排得十分周到,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点只有你方文英才能想得到做得到,你这样做很得民心啊!”
“我只求问心无愧,别无他求。那些人千里迢迢来到石桃,举目无亲,不容易呀!”
“是啊,咱们当领导的就应该多体恤民情,关心民生,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方文英凝视着苗书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好啦,你也不要瞎逛啦,除夕之夜,也该回家跟家人团个圆。”说完他转身上了车。
苗书记的一句话,让她突然醒悟,是啊!是该回家团个圆啦!
方文英回到家,见母亲正在捣弄年货,栋儿、李良栋都不在。于是,她轻声问:“妈,他们呢?”
文英妈淡淡应道:“噢,你是说栋儿和良栋吧,他们不是去了广场看焰火,怎么你没看到他们?”
“那里人山人海的,两个人进去简直就像进了原始森林,哪看得着啊!”
“要不打个电话?”
“打什么电话呀,让他爹儿俩玩个够。”
文英妈停下活,吃惊地看着方文英:“诶,你今天倒是奇了怪了,咋这么早回来,这可是盘古开天地第一次啊!”
“妈,今天不是除夕夜吗?想妈啦,跟妈团个圆。”
“哟,孝顺啦。我还以为你心里有了别人的妈就忘了自己的妈。”
“看妈说的,我啥时候忘了您老人家啦!”
文英妈热中带冷:“你没忘,你每天的每时,每时的每分,每分的每秒都惦记着妈呢!”
方文英被母亲怪怪的话语触痛:“妈,女儿对不住您啦!”
------题外话------
为使写作不偏离主线,亲们,请您读后给点建议。
第50话 不一样的春节(2)
第50话 不一样的春节(2)
正当方文英母女俩谈的亲密时,李良栋背着栋儿有说有笑的进了家。栋儿见到方文英,挣扎着从李良栋的背上滑了下来,蹬着小腿向方文英跑去。
“哎呀,我的乖儿子,小心一点好吗?”方文英伸开双手抱起他。
栋儿抚摸着方文英的双脸,噘着小嘴巴说:“妈妈,我和爸爸在广场找了你很久,怎么也找不着?”
“是吗?广场好玩吗?”
“可好玩啦!”
“你告诉妈,怎么个好玩?”
栋儿眨巴着眼睛:“那里的人可多啦,我和爸爸玩起了捉迷藏,爸爸老找不到我。还是丽娜姑姑厉害,把我给逮着了。”
方文英瞪一眼李良栋,责怪道:“你也真是,弄丢了咋办?”
李良栋不以为然:“哪会呢,再怎么丢也丢不出石桃。”
“好啦好啦,大过年的别尽说不吉利的话。”文英妈端出一大盘的糖果往桌上一放。
方文英放下栋儿,猫下腰,瞅了瞅:“妈,年货还挺丰盛啊!”
栋儿拿起一块雪饼递给方文英:“妈妈,给你饼饼吃,这饼饼可好吃啦,姥姥买的就是好吃。”
文英妈瞥一眼方文英:“你看看,这小的比大的更懂事,更孝顺。”
方文英心里一咯噔,马上明白了意思。她拿起一块糖,小心剥开,往文英妈嘴里送:“妈,吃糖,这糖啊,甜心。”
“心都碎了,哪还甜得起来。”文英妈嚼着糖,拿起遥控选定了中央一台,又看了看表,“春节联欢晚会马上要开始啦,文英,今晚上不要出去了吧,陪妈一起看春晚。记得你小时候,每年除夕看春晚时,你总是坐着一把竹椅,头趴在我的大腿上,愣是陪着我把整个春晚看完。”
方文英听着挺伤感,如果不是除夕之夜,也许她会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她强忍泪水,声音明显带有伤感后的嘶哑:“妈,别说啦,今晚我哪也不去,就陪妈看春晚。”
李良栋把卧室内唯一带点现代元素的钢架转盘椅搬了出来,轻搁在文英妈身旁:“妈,您请坐!”
文英妈瞅一眼李良栋,笑笑,坐下。栋儿爬上她的腿,头倚着她的胸脯,撅着小嘴说:“姥姥,妈妈是个大忙人,你别怪她,让栋儿和爸爸陪姥姥看春晚。”
“哎呀,我的小祖宗,你咋说出这么懂事的话,是谁教你的?”文英妈在栋儿脸上深深啜了一口。
“没谁教我,是我自己发现的,她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这难道不是很忙吗?”栋儿说的很认真,小嘴巴一抖一抖的。
方文英一把抱过栋儿,狠狠的在他小脸蛋上亲了几口:“栋儿真乖,会理解妈妈啦!”
栋儿使劲从方文英怀里挣脱又爬回到姥姥的腿上,做着鬼脸说:“羞羞羞,不要面,女人亲吻男人的脸。”
方文英一个“扑哧”笑出声来,拧着他的小屁股蛋:“你个小祖宗,才多大,就男人男人的。”
栋儿尖叫:“我再小,也是个男人,你再大也是个女人。”
被栋儿逗乐了的文英妈拍着栋儿说:“我的栋儿将来肯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这时,电视上出现四位非常帅气靓丽的主持人,她“嗤”了一声,悄声说:“春晚开始啦!”
正在这时,方文英的手机响起。她看了眼来电显示,是白里红打来的,知道一定是“家属招待所”出什么事了,不然白里红不会随便打她的电话。
她摁下接话键:“里红,有事吗?”
手机里传来白里红急促的声音:“方总,你能来一下学校吗?电话里不好说。”
“好的,我马上过来。”方文英挂掉手机凝视着母亲,“妈,我得出去一下。”
“去吧,工作总是要做的。”文英妈长叹一口气,“当个领导真不容易,大过年的也闲不下身来。”
“大黑夜的,我跟你去。”李良栋说。
“不用了,工作上的事你也帮不上忙,你陪妈看春晚吧,我去去就回来。”
“你就让他跟你去吧,晚上黑灯瞎火的,也好有个照应。”文英妈有点担心地说。
方文英知道拗不过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