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伊达的理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行,”奥伊达一听便急得跳了起来,“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到哥本哈根。哪怕……我把名字告诉你们。”
“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好吧,”奥伊达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北极探险计划都告诉了空姐们。
空姐们一边听一边惊讶地互相交换眼色。她们望着眼前这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小男孩,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噘着嘴挑衅他说。
空姐们,还有闻讯走来的机长都笑着点头。
后来,奥伊达当然是到了哥本哈根。但他没有去成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丹麦航空公司安排他在哥本哈根住了几天。公司还派人带奥伊达在哥本哈根逛了一圈,但明确告诉奥伊达,他太小了,根本不能去北极探险,那样太危险。当然,他们也忘不了摸摸垂头丧气的奥伊达的卷发,鼓励他长大了再去北极探险。
再后来,奥伊达就被丹麦航空公司送回墨尔本了。这回,奥伊达坐的可是公务舱;在飞机场,奥伊达还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机场等候奥伊达回国的,不光有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还有他的好朋友和学校的老师,甚至还有新闻记者。这时,奥伊达才明白,自己虽然没有去成北极,但已经成了名人,因为丹麦航空公司把奥伊达混进飞机的事捅了出去,结果世界各地都纷纷报道了十岁澳洲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奥伊达自然成了英雄。爸爸妈妈都认为,他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在学校,奥伊达成了“未来的探险家”。女孩子们经常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男孩子们更是要奥伊达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探险目标。一开始,奥伊达很得意,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但过了两个多月,奥伊达便有些厌烦。他常常望着爸爸妈妈给他买的成堆的有关探险的书和录像带发呆,耳边还会响起老师同学们鼓励他继续“探险”的活语。奥伊达真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课题。他不知道别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提“探险”;反正,那个时候他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
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他的“探险壮举”也渐渐被人遗忘。他自己也和一般的澳大利亚男孩子一样喜欢球类运动,特别是足球;还喜欢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但他自己一唱歌就跑调。他的功课不是最出色,但还过得去。在家里,奥伊达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不希望父母过分多管,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
有一次,奥伊达发现自己的球鞋坏了,需要买双新的。他不愿意直接开口去向父母要钱,因为他前不久刚刚让父母给他买了一副新的网球拍。
奥伊达挖空心思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吃早餐的时候,他把一张账单递给妈妈。帐单上面写着:
妈妈欠奥伊达
倒垃圾费 1澳元
跑腿费 2澳元
园艺费 2澳元
擦车费 1澳元
总计: 6澳元
妈妈看完帐单,随手放入口袋中,但什么话也没说。奥伊达心里七上八下的。
第二天,也是吃早餐的时候,奥伊达发现桌上放着6澳元,但下面玉着另一张帐单,上面写着:
奥伊达欠妈妈
抚育费 0澳元
一日三餐 0澳元
日常穿戴 0澳元
旅游,购书
磁带、录像带等 0澳元
生病时悉心照顾 0澳元
总计: O澳元
奥伊达看完,羞愧得满脸通红。他走到妈妈身后,轻轻把6澳元放回妈妈口袋中,哽咽着说:“妈妈,我错了。”
妈妈把奥伊达搂进怀中,脸上也淌着泪珠:“奥伊达,亲爱的。以前爸爸妈妈都搞错了。我们首先应该让你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
“我会做到的,”奥伊达感到,自己以前老嫌爸爸妈妈罗嗦是多么不应该。
“至于你以后的职业,我想,你自己会选择好的,”妈妈望望刚刚走进餐厅的爸爸,又望望奥伊达。
“是啊,我们没有权力给你确定你以后做什么。以前我们太糊涂啊,”爸爸高声附和道。
奥伊达懂事地点点头。他知道,很快他就会长大,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虽然他还不明白他会在这些方面做些什么,就像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取名“奥伊达”一样,但他很轻松,很快活,因为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倪卫平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