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个人安全手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性注意
11、女性外出大多数都随身带有一个挎包。如果在等人或等车时,手提式的包,左手或右手要抓紧包带,肩背式的包应用手胳膊夹紧小包,手抓住包带。
12、等人或等车时,不要站在偏僻阴暗的街道边沿,尽可能背向墙壁面向街道。当发现有形迹可疑的摩托车,行人朝自己走来时,应立即加强戒备。
13、女性夜间最好不要一个人单独行走。如果是经常走的街道,要记牢晚上开业的商店,附近的电话亭、派出所或治安点等,要选择有路灯设施、行人较多的路线,在中间明亮处行走,不要紧靠路边两侧而行。时刻对路边黑暗处保持戒备。
14、陌生男人问路不要带他走,如果发现有人尾随要设法摆脱。
15、不穿过分暴露的裙子和行动不便的高跟鞋。
16、不戴金项链、金耳环显眼首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过于显露贵重饰物易在马路上引来抢劫。招摇过市容易引来祸端。建议市民在非必要的场所,或者不能保障安全的场所尽量不要佩戴金银饰物。
随身财物
17、开两个以上的银行账户,平时只带放零用钱(出门够用就好)的提款卡,万一发生意外,能把不幸降到最低。
18、市民去银行、邮局等处存、取、寄大额现金时,最好两人同行。经验表明,无论是在银行、邮局柜台,还是在ATM机上取款时,如果多一个人站在市民身边,注意观察四周情况,时时给予安全提醒,就能有效地震慑歹徒,防范抢劫案件的发生。
19、夏季衣着单薄,骑车族不要将手机别在腰间,防止被贼人盯上。
20、不要将装有贵重物品和钱款的包、袋放在摩托车尾箱里。一些市民因为误将摩托车尾箱当做保险箱。在过十字路口等绿灯放行时最容易被骑摩托车尾随的歹徒下手。
21、骑车的市民要警惕“挑轮”抢夺,这种行窃方式是由其中一人将缠有毛巾的竹竿抛向车轮,当你下车准备解掉缠绕的毛巾时,合伙作案的人就快步上前抓起你车篮内的包逃掉了。
22、骑自行车时尽量不要将值钱的物品放在车篮内,最好将包挎在胸前;如果放在车篮里,一定要将包带绕在车把上;同时在骑自行车时也要对周围情况留意,遇到可疑人,尽量绕行。
23、乘坐公交车时,不要在靠窗或车门的座位上打电话,也不要翻出钱包。
案例
刚停车抢匪夺财
据江门日报消息,9月7日,广东开平市民谢女士驾驶一辆小车在步行街停车时,突然被2名男青年拉开车门抢走一个装有人民币1000多元、手提电话2部、驾驶证等物件的手提袋,2名歹徒随后驾驶一辆男装红色摩托车逃走,谢女士随即报案,110立即通知各哨卡民警开展拦截。当日下午1时左右,两名作案嫌疑人落网。
开车
24、开车的市民如果遇到“碰车”团伙时,要冷静处理。“碰车”团伙一般由几人配合作案,一般先由一人开摩托车故意撞车,待驾车市民下车查看原因时,另外的人快速打开副驾驶门,将市民放在车上的重要物品抢走。遇到类似情况,市民应冷静观察周围动态,不要轻易下车。发现异常,立即打电话给朋友或直接致电110报警。
25、遇到有可疑“查车”行为时,市民应注意查看警察警服上的警号是否完整、查车所用工作车是否悬挂警用公安机关车号牌等。同时,可以要求查车的警察出示工作证。发现“李鬼”警察,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26、给汽车安装防盗抢报警器,一遇被抢及时报警。
27、在途中行驶到偏僻地段时遇有陌生人拦车,一般不要停车。当车在途中发生故障且又处在人烟稀少或复杂地段时,要及时联系最近的修理厂或打110求助。
防骗篇
1、防“破财消灾”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街头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相信什么“破财可以消灾”的鬼话,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遇到有人以“看病消灾”搭讪时,应立即与家人联系或报警,不可轻易将财物交给陌生人。这类骗子一般会先说你家人可能会有“血光之灾”,等你被吓住,心理防线被一步步攻克后,他们就会以祈福消灾的迷信手段,哄骗你拿出巨款进行所谓的“消灾解难”。一旦发现被骗,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同时,因为在这类案件中,被骗的人大多相信诈骗分子“不得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的所谓忠告,往往只会独自到银行提款,而且会把存折的钱全部提光。因此,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单独前往提取巨款且神情可疑的中老年妇女要给予必要的提醒。
2、防“意外之财”诈骗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拣到一个钱包、一包欧元甚至金砖等等,接下来你的参与才会让骗子们的好戏接着演下去,对方会提出平分的要求,但是你需要先垫上金项链、手机或者现金。如果你此时动了贪念,那么破财的肯定是你。
因此,当有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献上某种“殷勤”或“意外之财”时,要特别留意可能面临的是一场骗局。市民群众要戒除贪念,千万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惠顾”。遇到骗局,不要上当并及时报警。
3、防易碎品诈骗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如果你真不当心,碰碎了别人的眼镜、瓷器等易碎物品,而对方一个狮子大开口向你索要赔偿,这时你别犹豫,应该及时打电话报警,别糊里糊涂就把钱给人骗走了。因为有些不法分子趁行人经过身边时故意将自己的眼镜、瓷器类等易碎物品扔到地上,然后趁机诈骗钱财,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被其吓住,可以请路人配合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请附近的民警和保安员帮忙抓获不法分子。
4、防短信诈骗Ⅰ
如果你的手机收到一些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告诉你幸运地“中奖”时,多个心眼儿,因为你的信以为真,将会让你没拿到奖品,就先奉献出了所谓的“奖金税”、“手续费”给骗子们。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骗子经常会借助一些设备天女散花般大量发放出各种欺诈信息,比如“你中某某奖了”、“你被授予某某荣誉”、“你被邀请参加某某光荣的活动”等等此类令人心动的利益引诱,条件当然是要你通过汇款、转账等形式,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奖金税”、“工本费”,而这些“费用”与他们所给的名利相比,往往让受骗者觉得“物有所值”、“本小利大”。只要有人上当给他回电,这些人就会要求将奖品邮寄费打入某个银行账号。诈骗分子设法将钱取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要多留个心眼,意外送来的名利背后往往有诈,收到陌生手机号码或单位有关“中奖”之类的信息时,不仅自己不要理会,还要提醒周围的亲友多加防范,切莫陷入骗局。
案例
一夜间诈骗百万
据广州日报消息,日前,中国铁通发布紧急提示,当用户收到要求提供银行账户、密码、身份证号及汇款要求时,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上当。据称,从5月份至今,北京连续发生130多起“异地消费”短信诈骗,涉案金额多达500多万元。仅某天傍晚至夜间,全市就发生了3起汽车退税诈骗,3名事主分别被骗50万元、45万元和25万元。
5、防短信诈骗Ⅱ
同样也是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这种短信可能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这些手机短信内容多数如下:“您刚持××银行信用卡在××百货消费3980元成功,如有疑问致电020…355XXXXX,或向××银行发卡中心查询。”“您在XX银行的消费卡再次消费了,如有疑问可咨询电话35525XXX。”
收到短信的人打电话过去,对方会称系统出错,让客户提供准确的银行卡号、输入密码进行查询或确认,以盗取银行卡信息进行诈骗转账。对方会要求持卡人到ATM柜员机上进行一些修改号码的操作。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就会将自己卡上的钱转入诈骗分子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中。
这些诈骗短信大多以几大发卡银行、银联或是所谓“银行联合管理局”的名义发送短信,称持卡人的卡号因泄露、被复制、盗用或正在被人冒用消费等,要求持卡人尽快打指定电话联系确认。一旦有持卡人心急火燎,拨打短信中所留的电话,对方便自称是XX银行客户服务人员,并用看似专业的用语,要求持卡人到ATM上进行一些修改号码的操作。如果持卡人一头雾水,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就会将自己卡上的钱转入诈骗分子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中,而诈骗分子得手后会迅速取款。待持卡人察觉到上当受骗时,已经为时已晚。
警方提醒:银行发送短信都为一个特殊号码,并不是常规的8位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附各大银行客服电话:中国银行95566,中国工商银行95588,中国建设银行95533,中国农业银行95599,广州商业银行:020…83966288,广东发展银行95508,中国招商银行95555,中国民生银行95568,中国交通银行95559,深圳发展银行95501,中信实业银行95558,华夏银行95577,中国光大银行95595,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528,福建兴业银行95561)。
6、防“兑换外币”诈骗
这类诈骗活动中,骗子利用面值较小的外币或无使用价值的外币作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伎俩:一是骗子以亲戚做手术需要钱为由,拿外币低价换人民币;另一个扮演银行主任,骗取事主的信任,利用事主贪小便宜的心理行骗。二是两名骗子“唱双簧”兑换外币,以叫事主做中间人,给予好处费为名,骗取事主信任后再骗钱。三是骗子与事主兑换外币,趁事主不备进行调包,骗取事主的大额钱币。
请谨记,所谓街头兑换外币,全是骗人的把戏。私换外币不但会扰乱金融市场,而且还可能给自己带来钱财损失。广大市民应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兑换外币,而不要因贪图非分之财,随便相信街头的兑换外币把戏。
7、防假药诈骗
不少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并急于彻底根治,行骗者便利用广告吹嘘,将药效讲得神乎其神,将普通成分价格低廉的药卖到天价,并“指导”购买者要一次投入上千元购买几个疗程。
不要轻信药品广告的虚假宣传,也不要通过邮寄和送货上门的方式购买药品,在需用药品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或到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店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参考药品说明书理性购买,并索要购药凭证,以便在您的权益受到伤害时依法维权。
8、防网络购物诈骗
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价廉质优的物品在出售,要留个心眼儿了,看清楚对方要求的交易方式,如果是先付款后出货,那么,你可能将面临按对方要求存钱到指定账户后,对方音讯全无的局面。
网上购物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多加留心,慎防受骗。购物前要尽可能对售货网站的合法性进行核实,如了解网站有无通信管理局核发的ICP证或经工商部门认可的标志、公司具体地址、固定电话号码等基本情况,只留联系手机号码的网站不可轻信;若网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