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二十日,俺答军队大部迅速抵达北京城下,他们看到朝廷守军在大军围城的情况下,竟然一箭不发,一炮不放,更加自恃强大,在皇城根展开了他们入侵的真正目的。俺答将围城的军队调配好后,抽出一部分兵士分头窜到城郊村庄疯狂抢掠百姓财物,然后放火将房屋一烧而光。村民能跑的跑了,能逃的逃了,剩下的老弱病残都被俺答军杀害。更为可恶的是俺答官兵看见年轻妇女,便抓至军营供那些兵徒轮流奸淫。对有姿色的年轻女子,则送到俺答的帐篷里,供他淫乐。
皇宫内的朝廷官员可以清清楚楚听到城外的掠抢声,呼嚎声,可以看见冲天的大火,可以闻到烧焦的糊味……在大臣们的再三奏请下,嘉靖皇帝谕令仇鸾赶快发兵,救援皇宫,保护京城百姓。但大将军仇鸾哪里敢招惹俺答半根毫毛?他在皇帝的紧逼之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其家奴时义看到,又献计道:“大将军何不再与俺答协商沟通呢?这样或许能减轻对京城的压力,免除皇帝和朝臣对我们的怀疑。”
仇鸾犹豫不决地说:“我作为大明的将军,难道还去鞑靼的帐篷里向他们求情吗?”
时义急忙解释说:“这点小事哪里需要将军出面?奴才愿意代将军出使俺答,即使死了也心甘情愿!”
仇鸾没有办法,只好又派时义、侯荣言为使臣潜入俺答帐下。
时义与侯荣言对俺答并不陌生,他们当天深夜化装成一般贫民混出军营,不到两个时辰便潜入了俺答的营地。
“报告大王,我们抓获两名奸细。”一名帐营侍卫向俺答报告道。随即将时义、侯荣言带到俺答面前。
他们两人立即卑躬屈膝地跪在俺答的几案前哀求道:“大王,我们是仇大将军派来与您联络的,您是认识我们的呀?”
俺答故意惊异地看看他们,然后将左手一扬道:“快放人,他们是本王的朋友,怎么能当奸细对待呢?”
时义、侯荣言被松绑后,才敢抬起头直视俺答。只见俺答穿着一件皮被褡,油亮亮的两只膀子上冒着汗珠。在他的左右大腿上各坐着一名颇有姿色的女人,神色哀怨,不用说这是俺答部下为他抢掠来的良家妇女。再往里面的胡床上看去,还有数名女子坐在上面,俱是匪军抢劫来供俺答临时取乐的村镇年轻女孩。看到此,时义、侯荣言惊慌失措地道:“大王,仇将军向您问好!仇将军是守信重义之人,现在他虽然是大明军队的统领将军,但念在我们是结义联盟的朋友,他对贵军是非常友好的,希望双方以互不交战,协商解决为好。”
俺答蛮横地说:“你们来就是说这两句话的吗?我看仇将军不像几天前那么爽快了,你们的到来并没有给我军带来什么好处啊!”
时义道:“大王的意思臣下明白,如果想要银子,那是不难的。仇将军的意思是你军长驱直入,一直到我京畿,震动朝廷,这样明目张胆地会使吾皇动疑,要是他觉察出你的意图,那就不愿意颁给金币了。”
俺答推心置腹地说:“其实我们并不愿意夺取你们的京城,我只请求朝廷与我通贡互市,每年能有些利益,我们便退兵。”
时义探清俺答入侵的意图,道:“这也容易,我等回去以后报告主子便是了。”
俺答兵围困京城,嘉靖皇帝看到各边镇军毫无动静,又下诏令,催促城内诸将出城迎敌。严嵩却阻止道:“俺答兵饱将自去,现在是惟坚壁为上。”在他的保守方针指导下,俺答军在所占领之地大肆掠夺民脂民膏,奸污妇女,烧毁房屋,无恶不作。
仇鸾听完时义和侯荣言的汇报,知道敌人张口闭口都要银两,其真正用意就是要战,他哪里敢将俺答的要求上报朝廷,只得对战事一拖再拖。俺答在帐篷中等了三天,未闻丝毫信息,甚是着急,情急之下,他令十名间谍骑兵于夜晚直驱京城东直门,摸到御厩内,发现内监中官八人,把他们捆绑起来掠至自己的军营。俺答看见这些太监说:“本王不会杀你们的,只是让你们当一次信使。”
那八名太监还没等俺答说完,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说:“谢大王不杀之恩!”
俺答从案几上拿起一封书信道:“本王这里有一份书邮,麻烦你们带回去交给主子便是。”那八个太监立即向俺答磕头谢恩,然后由那些间谍骑兵又将他们送回城内。
八名太监胆战心惊地回到宫内,立即要求亲自拜见皇帝。
嘉靖皇帝此刻正在为两兵对峙,得不到敌方信息而忧心如焚,八名内官带回来俺答的书信,皇帝尚未看那内容,心里便有了一丝安慰。哪知等看了俺答的番书,皇帝气了个半死。那俺答在番书中称如果不拿出百万两金银,以三千人作贡使,他们就会攻城掠池,摧毁皇宫。答应了这些条件,他们就立即退兵。
嘉靖皇帝望着这些苛刻的条件,空有满腔怒火,却毫无退敌之策。他立即将几名内阁大臣严嵩、李时、礼部尚书徐阶等人召到西苑商讨对策。皇帝指着俺答的书信说:“现在事态已经如此,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首辅严嵩胸有成竹地说:“他们仅仅是一班为抢食而来的逆贼,根本不足为患。我大明江山地大物博,城坚人多,怕什么?”
“首辅此话差矣!今北虏兵临城下,他们大肆杀人放火,奸淫掠夺,怎么能说他们只是为抢食而来的呢?现在最迫切的是商讨御敌退敌的办法。”礼部尚书徐阶与严嵩针锋相对地说道。
嘉靖皇帝听后立即对徐阶赞赏道:“卿言极是!”然后又转向严嵩道,“北虏的求贡书在吗?”严嵩顺手在袖口掏出俺答的求贡书呈给皇帝。
嘉靖皇帝看着那皱褶的纸张道:“你们打算怎么答复他们呢?”
严嵩早将求贡书研究数遍,认为俺答的来文中多有威胁恐吓之辞,并无多少诚意,所以这事特别不好对付,弄得不好依了他,会给朝廷造成巨大损失,如不依他,真的像他所说大举进攻朝廷,后果谁负?他想了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向皇帝禀奏说:“具体怎么处理俺答的求贡书信,这关系到国家礼仪,自然与礼部有密切关系,陛下可以询问礼部。”
身在一旁的徐阶听了严嵩的禀奏,哪有不明白严嵩用意的?他暗骂道:“这老贼,想就此嫁祸于人啦!”他略一蹙眉即启奏皇帝道:“首辅所说求贡之事属臣部所管,但也需听从圣上所裁。”
嘉靖皇帝看到两位重臣互踢皮球,面露愠色说:“朕让你们来就是商讨这件大事的,你们推来推去,还是转到朕这里来啦?”
严嵩只是将头低下,看也不看皇帝一眼。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徐阶犹豫一下,硬着头皮说:“今天鞑靼驻军近郊,包围京城,震惊陵庙。我朝却战不能战,守不能守,处于如此两难境地,虽然不敢轻举妄动,但也应该权衡得失,当解燃眉之急呀!”
嘉靖皇帝似有所悟地说:“他们若是肯退去,给他些皮币珠宝,都算不了什么。”
徐阶又奏道:“如果真能用皮币珠宝让他们退去,那有什么不可呢?臣就是怕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到那时该怎么办呢?”
嘉靖皇帝听后,又觉得有道理,却蹙着眉头说:“徐爱卿有些远虑了吧。就目前来说,怎样才能让他们退去呢?”
徐阶略一思索道:“微臣倒是有一计。臣刚才看过,俺答来书统是用的汉文,我只说他以汉文书写难以让人置信,必须用番文书写呈上来方可。况且自古哪有兵临城下胁贡的道理?今宜退出城外,另外派遣使者呈递番文,再由大同守臣代奏,才可允行。他若果然退去,我就速调援军集结到京畿,到那时,如果想允许则允许,不想允许便可以与他交战,也不至于被他牵制了。”
嘉靖皇帝一听点头称是,遂谕令徐阶按计而行,与俺答搞起缓兵之计。皇帝召见内阁快要结束时,严嵩又对皇帝道:“现在所有臣民都希望皇上亲自视朝,以拨乱反正!”
嘉靖皇帝不以为然地笑道:“今也未至于乱啊,朕上朝是不难,但怕臣民们感到太突然,那总不好吧!”
徐阶也立即劝说道:“中外臣民祈望已久,皇上如果今日一出现在朝廷上,臣民们会感到久旱遇甘露,怎么会觉得突然呢?”在两位重臣的苦口婆心说服下,嘉靖皇帝才答应第二天上朝。
徐阶离开西苑回到礼部,立即按照皇帝的谕令召开廷臣会议,专题讨论俺答的求贡书问题。他将那书的内容传递给大家,个个看罢,然后说:“今俺答态度蛮横,欺人太甚,但又都拿不出好主意,大家说怎么办呢?”部臣听后面面相觑,都不知从何说起。正在大家沉默之时,内中有一人忽然高声说道:“我是主战的,根本没有必要与贼寇言和。”
徐阶循声看去,乃是都御史商大节,便问道:“你意主战,有何妙策呀?”
商大节分析说:“如果我方准许他入贡,他们必然会挑选精锐骑兵三千,即刻入城,表面上说是通贡的,暗地里却作为内应,以达到内外夹攻之目的。如果这样,请问诸公,我们该如何抵抗呢?退一步说,就是他诚心通贡,无意外变故,那也是一场屈辱的城下之盟啊!堂堂中国,屈辱于敌人,还不羞死人呀?”
有一位叫毛起的检讨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说:“哪个人不知道主战呢?现在的问题是要战却无银两,只好暂时允诺别人的请求,将他们请到塞外后,才能再议作战之事。”
商大节一听,怒不可遏,大吼一声道:“要战便战,何必迟疑?况且众贼寇狡猾异常,他能听我们的诱约吗?”
徐阶看他们争得如此激烈,谁也不能说服谁,料想廷臣会议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便宣布会议结束,自己离去入奏皇帝。
嘉靖皇帝自内阁离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及至黄昏,仍无心晚膳,在西苑登高远望宫外。宫墙外烟雾迷漫,火光冲天,细细听去,百姓哭喊一片,比天灾来临还恐怖。他望着德胜、安定两门,不禁捶胸顿足道:“德胜、安定二门已成焦土矣!”正在皇帝焦头烂额,无所适从之际,礼部尚书徐阶前来晋见皇帝。他将廷议的情况具体向皇帝禀报后说:“臣以为商大节所说极是。”
嘉靖皇帝想到俺答兵临城下,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心中充满愤恨。忽然听徐阶说有人主战,正可以解皇帝心中的气闷,他立即宣诏商大节进殿。
商大节气宇轩昂地进殿行一个大礼道:“微臣叩见皇上!”
嘉靖皇帝也顾不得什么大礼了,赶紧说:“平身。”然后在龙案上拿过纸笔递给商大节道,“朕已听说你的意思,就把那些意见都写出来吧。”
商大节看到皇帝如此态度,信心大增,他秉笔直书道:“以目前的情势而言,此仗非打不可。臣以为现在陛下应该坐镇奉天门,下诏宣布原先抗击俺答的将士无罪,并追奖已故总兵周尚文之功(嘉靖二十八年二月,俺答部进犯宣府,危及永宁,总兵官周尚文带兵奋力反抗,击退犯贼,自己不幸殉难。)以此来勉励边防将帅;释放给事中沈束出狱,以开言路、整饬文武百官,众人一心共为城守;宣谕各镇兵士,有功即赏,对得首功者,应悬赏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