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皇太子载壑逝去,嘉靖皇帝还有两个皇子健在,即三皇子裕王载垕和四皇子景王载圳。他们出生在同一年,相差仅一个月时间,按照《皇明祖训》立的规矩,如果再立太子,顺理成章地轮到裕王载垕,朝廷里会看风向的大臣已开始发展与裕王的关系。严嵩带着儿子严世蕃利用机会拜见了裕王载垕的生母康妃杜雅娘,又让严世蕃有意发展同景王的关系,为将来打好基础。更多的人则向皇帝上奏,请求及时立裕王为皇太子。嘉靖皇帝对这些奏疏一概置之不理,仍然躲在西苑里与陶仲文研讨神道。
陶仲文是最不同意立太子的。早在立载壑为太子时,他就曾劝告皇帝不立为好,并提出“二龙不相见”之说,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帝是真龙天子,一立太子,便有两个天子。大龙与小龙同时看着一个江山,哪能一山容二虎?但在众大臣的一再请求下,皇帝还是立载壑为太子,谁知果然大龙克死小龙。
这一次,面对众臣的请求,嘉靖皇帝又与陶仲文讨论此事。陶仲文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劝告皇帝慎重对待立嗣之事。他说皇子本来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却偏要提前让小龙窥视龙位,这与天道是不相容的。
嘉靖皇帝一听说立皇太子与天道相背,越发坚定了不立太子的决心。为了不至发生二龙相见的事,他又听从陶真人的话,一年中很少与皇子们相见,几个儿子一看见父皇都吓得傻愣愣的不敢说话。
嘉靖皇帝的内心,大臣们哪里知晓?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皇子,已经到行冠礼的年龄,还无名无分,大臣们着急呀!这一天,礼部尚书徐阶估计皇上应该想通了,便代表大多数臣僚的心声,再次向皇帝上奏,请求册立三皇子裕王载垕为皇太子。
皇帝看到此种奏折,啪地往旁边一摔,又拿起另一本奏章。他认真地看着,并不时皱皱眉头,长叹一口气,提笔凝思起来。
俺答围京 束手无策
嘉靖皇帝望着这些苛刻的条件,空有满腔怒火,却毫无退敌之策。他立即将几名内阁大臣严嵩、李时、礼部尚书徐阶等人召到西苑商讨对策。
嘉靖皇帝为什么要叹气呢?原来,户部在八月底对国库的银两进行盘点时发现了一个大“窟窿”。朝廷全年收回来的银子为二百余万两,支出却高达三百四十余万两。而当时,西北有俺答进犯宣府,攻至永宁,令关南震惊。幸亏将领周尚文带领守军拼命抗击,才打退俺答,保住边境。但在东南沿海,海盗汪直勾结倭寇在浙东的台州、宁波等地大肆掠夺。一时间,大明天下南北骚扰加重,情势骤变。驻防将领要求朝廷增加边防经费,以抵抗越来越严重的边防侵扰。
在严嵩看来,朝廷有没有钱是皇帝的事,他只顾扩大自己的权势,网罗奸党。他一心想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朝廷。刚巧皇帝杀了夏言,又把仇鸾释放出来,委以重任,这为他提供了进一步笼络党翼的好机会。仇鸾本来是严嵩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一走出大狱,带着重金,又一次投到严嵩的门下,两人这下真可谓臭味相投了。
严嵩抓住各种机会向皇帝吹嘘仇鸾的战绩,说他在甘肃任总兵官时,实行强兵固防政策,占据河套的俺答从来不敢进犯甘肃一寸土地。经他反复吹捧,皇帝对仇鸾有了好看法,便同意严嵩的提议,诏旨仇鸾为大同镇总兵官。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夏,俺答纠集十余万蒙古骑兵,准备大举南下。在俺答的率领下,骑兵势如破竹,很快从古北口以西的黄榆沟破墙而入,箭锋直指大同。身为大同总兵官的仇鸾闻得风声,吓得心惊胆战,又听说明军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都战死沙场,更是束手无策,要卷铺盖走人。哪知他的家仆时义、侯荣言看到主子如此胆小窝囊,竟向他献计说:“大官人勿忧,那俺答来犯,无非是为了抢夺几个银子财物,请允许下人去解决吧!”
仇鸾一听,想想这话也有道理,便吩咐这两个家奴带上重金和特产,连夜赶赴俺答帐下,要求面见俺答。不可一世的俺答在帐篷里得到兵报,像皇帝一样高傲地坐在毡毯的主帅位置上,等着明军求和。
时义和侯荣言卑躬屈膝地进入帐篷,跪在毡毯上说:“敝人受大同镇守仇总兵的委托,特来与贵军议和,不知贵军意下如何?”说完将所带财物一齐恭恭敬敬地放在俺答的几案上。
俺答哈哈大笑道:“仇将军倒是很了解我俺答的脾气,只要你们乖乖地给我军贡献财物,那就好说。”
时义一听这话,心里有了数,便献言谄媚地请求俺答放弃进攻大同,转而进攻他镇。俺答很干脆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要时义和侯荣言给仇鸾带信,他要亲自拜访仇大将军。就这样,仇鸾对俺答有求必应,两人结成联盟,暗中勾结。在大同镇总兵官府邸,仇鸾与俺答两人同喝结盟酒,举杯互相祝福,你来我往,兄弟相称,并折箭为誓,永为盟军。在仇鸾的大肆怂恿下,俺答同意移师向东,去进攻蓟镇。
就在俺答移师进攻蓟镇时,仇鸾的家奴又向他献计道:“总兵主子,您应该抓住机会向皇帝上疏,主动请求率兵入关去保卫京师,以表达对皇帝的忠心。”仇鸾一想,对呀!自己本来就与俺答私通,知道他的去向,再向皇帝奏上一折,不是一箭双雕吗?于是,他立即奏表皇帝,表达自己对京师的忧虑。
八月十四日,俺答骑兵东移以后,早已蓄谋背叛明廷的古口外朵颜首领甘堆板卜趁机倒向俺答,等俺答的骑兵一到,他派出通晓关内地貌的汉族人哈舟、灰昂两人作为向导,带领俺答军沿着河川直下西北关口。在这关键时刻,嘉靖皇帝看到仇鸾的那本奏折,精神为之一振,认为仇鸾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能够预见战势的发展。遂决定采纳,并嘉奖仇鸾,令他带兵至居庸关驻扎,以备应急之用。
俺答将骑兵分为两路,一路由三千骑兵从正面诱战古北口守兵,声东击西,麻痹敌方,造成明军认为是主战场的印象。另外派遣一支精兵强将,由黄榆沟拆长城而过,绕至古北口后,使明军腹背受敌,处境危急。
巡抚蓟辽都御史王汝孝、总兵官罗希韩见俺答猛攻古北口关城,立即调集主力过来,用火炮、矢石等为武器,奋力还击。当他们得知俺答军已经从背后包抄而来时,自知大势已去,四处溃逃。为了活命,兵士们纷纷逃往附近的森林中,使蓟镇落入敌手。俺答乘势长驱直入,势不可当,直取京城屏障密云、怀柔、昌平和顺义。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七日,俺答率兵抵达通州,想一举拿掉京城,但一时缺乏渡河舟楫,受阻于白河。俺答命令军队驻扎在白河东岸二十里的孤山,为犒劳将士,任由兵士掠抢当地民众财物,奸淫妇女,当地百姓惨遭蹂躏。
俺答骑兵对京城形成包围态势,朝廷官员和京城百姓都十分惊慌,一时造成混乱。那时在京城的驻军按编制号称有十四万之多,其实是各级将领为了多领军饷而虚报兵员,而实有兵员不过六万人。
俺答的军队在京郊大肆掠抢,致使大量百姓逃往京城,京城到处都听得见号啕的哭喊声,城中一片混乱。而在仅有的六万守兵中,又有两三千身体较强壮的士兵在前去支援蓟镇的途中被俺答军冲散,无法归队。城中所留的五万多人没有一支队伍是精兵强将的。更为糟糕的是在这些官兵中,约有一半的人被总兵、提督、太监等朝廷要员所占用,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产,哪个肯将这些兵士放出来参加战争呢?
正在西苑修道求神的嘉靖皇帝听到京城被围的消息,非常震惊,立即放下手中的香烛,召集内阁和守城将帅研究形势。从奏报中,他得知俺答军已经兵临城下,并且大肆掠抢村落居民,焚烧庐舍,大火日夜燃烧。皇帝深感危机严重,即令京师戒严,文武大臣分守九门。令皇帝欣慰的是仇鸾已经带兵至京城,能助朝廷一臂之力。他立刻诏令仇鸾带兵奔赴京城。另一方面又遣人在京郊各地广泛征召民间义勇,补充到各守备军中,加强京城的现有防卫力量。以此同时敕令各地迅速派兵增援京师,驻扎在北京周围的保定、宣府、大同等七大镇共集合将士五万多人,他们接到皇帝的诏令,急速调兵赶赴京城。但因这次调兵遣将之事太仓促,一味地快速进军京城,却失于后勤给养的保证,结果部队赶至北京,防务的力量从人数上说是增多了,但所需要的粮草器械却无法跟上,造成一时被动。
朝廷得知这一情况,急令户部进行筹集。数日之后,进京的将士才得到少量的粮草供给。盛夏时期,士兵们吃着那些既硬又馊的馒头、烙饼等食品,心都凉了。部队将士又经过不断陈请,朝廷才答应开仓发粮。可粮食到手以后,又用什么东西把它烧熟呢?当时各部连炊器灶具都没有,只有望着粮食干瞪眼。将士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吃不饱,喝不好,饥饿和疲劳困扰着大家,对朝廷怨声载道,哪里还有心思出战?
在这些边镇队伍中,只有仇鸾是有备而来的。因他事先向嘉靖皇帝上奏预测京城战事,被皇帝看作是有“先见之明”的将领,对他自然另眼相待。当七镇军师集结北京后,皇帝立即下旨,任命仇鸾为平虏大将军,节制各镇兵马。嘉靖皇帝在这非常时期,不敢有半点马虎,既然令仇鸾为平虏大将军,就更应该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于是又给仇鸾下密诏说:“朕所倚重的唯有卿一人,你遇事必须秘密进奏。”
作为指挥七镇官兵的大将军仇鸾,面对皇帝的倚重,曾有过踌躇满志的计划,决心精心调配各路人马,鼓舞将士斗志,一举击退俺答,报效朝廷。但一到战场上,他却畏缩不前了。他这才知道现在面对的敌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早已暗中与他同饮结盟酒,折箭为誓言的俺答。皇帝谕诏,令他向俺答进攻,折箭结盟使他对俺答又有敬畏。万般无奈之下,仇鸾拥兵自顾,根本不敢与俺答的军队照面。各镇将士们屯兵郊野,炎热、饥饿、疲劳一起袭来,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仇鸾为了安抚军心,暗令自己的亲信部下冒充辽阳兵士到驻地附近的村庄、城镇大肆掠夺,抢劫财物。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怨声载道,痛骂自己朝廷的军队比俺答兵还要坏。
仇鸾部下松弛的军纪,混乱的秩序,扰乱百姓的罪行很快被兵部知晓,他们立即将仇鸾所带兵官抢劫百姓的罪状上奏皇帝,请求给予治罪。嘉靖皇帝由于对仇鸾暗中有约,不敢在这节骨眼上再对仇鸾打棒子,就以兵士抢劫是出于饥饿所至为由,不予追究,公开偏袒仇鸾。
在仇鸾按兵不动的日子里,俺答迅速调集渡河的舟楫,于八月十八日全线渡河西进。他派遣前锋骑兵七百多人以摧枯拉朽之势,直逼京城安定门外,又以部分兵马进驻保定。
这时,朝廷的军队实际上对俺答的军队呈内外夹攻之势,只要两方齐心合力,俺答军队哪里经得起夹攻?可惜驻扎郊外的仇鸾按兵不动,城内的守军又惶惶不可终日,哪有不吃亏的道理?
八月二十日,俺答军队大部迅速抵达北京城下,他们看到朝廷守军在大军围城的情况下,竟然一箭不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