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继光接令旨后,亲自率领两千精兵日夜兼程赶赴兴化。先期到达的广东都督刘显的兵士不足七百人,开到兴化府三十里外,因害怕受到倭寇袭击,驻扎在那里按兵不动。身为总兵的俞大猷因是被朝廷罢职后又官复原职的,临战匆匆上阵,其兵士实力十分有限,即使是这些残兵败将,俞大猷也视为宝贝,不敢随便出击,实怕损兵折将。他也采取与刘显一样的战术,坐镇观望,专等“戚家军”的到来。
倭寇盘踞兴化城达三个月之久,他们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掠杀青壮年,犯下了滔天罪行。在兴化奸杀掠夺够了,倭寇又携财物珠宝转移到平海卫一带安营扎寨,坐享成果。兴化和平海卫的据守官兵与倭寇展开了顽强的拼搏,都指挥欧阳深战死沙场,兵士也死伤无数。巡抚游德震看到如此惨状,不得不及时奏报朝廷。嘉靖皇帝闻知,愤怒不已,当即罢免游德震的巡抚职位,任命已在福建的谭纶为都统指挥。
谭纶临危受命,将目光投向平海卫。恰在这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从浙江义乌快速赶到,谭纶欣喜异常,迅速将刘显、俞大猷、戚继光三路部队集中在一起,商讨战略布兵,决定刘显率部由左路向平海进攻,俞大猷从右路夹击,而“戚家军”则为中军,直插敌人心脏。
倭寇经过几个月的抢掠,财足粮满,对明廷官兵早有防备。他们安营扎寨后,每天操练兵士,作战技能不断提高。倭寇看到官军向自己包围,锣鼓齐鸣,试图一鼓作气突围成功。他们面对的正是威震沿海的“戚家军”。只听一声号令,愤怒的“戚家军”冲向倭寇营地,士兵们将自制的火箭筒打开,喷射出浓浓的火焰,里面夹杂着砖瓦石头白石灰等物。白茫茫的烟雾顿时射向倭寇的眼睛,那石灰一粘到眼膜上,蜇得倭寇哇哇直叫,像无头苍蝇似的只顾盲目躲藏,哪里还有战斗力?“戚家军”还针对倭寇的特点,自己发明了一种叫莨筅的武器,即将胳膊粗的毛竹砍来,把其周身的细枝用锋利的快刀削出锋芒,就像一个大大的刺条一样,有狼牙棒的功能。等两军相接的时候,“戚家军”的兵士们挥舞着锋利的莨筅如同搅粥一样刺向敌人,直把倭寇戳得头破血流,狼狈逃窜。溃不成军的倭寇有的向左逃,有的向右跑,试图找到逃生之路。哪知不管是向左的还是向右,都被官军迎头痛击,倭寇们被逼得走投无路。经过几个时辰的拼搏,左路刘显,右路俞大猷没有让一个倭寇逃生的。那些返回来的以为可以找到生路的倭寇,却跌进了戚继光布置的防线,隐藏的兵士们突然冲出阵地,看见一个杀死一个,直杀得倭寇头颅乱滚,血流成河。
在谭纶的精心指挥下,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摆开主战场,最终将倭寇盘踞多日的平海卫收复。官军不敢懈怠,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兴化,欲将那里的倭寇消灭干净。岂料,待到三军进入兴化城后,所藏倭寇已知自己大势不妙,竟提前撤退逃跑。经过搜查,才将三千多名被俘青壮年及妇女解救出来。平海卫一役,斩首倭寇两千多人。以后他们又转战仙游等地,将倭寇的巢穴一个个摧毁,砍杀溺死无数,一举扭转了福建沿海的局面,倭寇再也不敢随便进犯了。
倭寇在浙江、福建沿海已无立足之地,但他们并不甘心放弃中国。经过一番窥视,他们认为闽南与广东交界的海防比较薄弱,于是又将兵力悄悄南移广东潮汕一带。倭寇每到一地,故伎重演,对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毁灭性危害。
广东沿海失守的消息飞奏至朝廷,嘉靖皇帝又紧急调令俞大猷任广东总兵官,擢升戚继光为福建总兵官,镇守全闽。那广东海防人心涣散,兵力奇缺,俞大猷到任几乎是光杆司令,根本施展不开拳脚。幸亏他在福建汀、漳地区招兵买马六千多人,加上戚继光支援的一万四千多人,拥有总兵力达两万多人。虽然如此,俞大猷仍然没有胜算的把握,请求与戚继光联合作战。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扼守闽南边界,使倭寇毫无回旋余地,当他们又扭头往南方潜逃时,“戚家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广东饶平。戚继光在海上放战船一百多艘,将一千多名倭寇围困在海边无法脱身,有的被砍死,有的被溺亡。
哪知,倭寇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久又纠集一万多人,向福建沿海中部的仙游蠢蠢移动,准备偷袭“戚家军”。他们认为只有吞掉“戚家军”,才能在中国沿海肆意横行。“戚家军”经过浙闽几十场抗倭战斗,已经形成了职责明确的建制。整天在海上游弋侦察的船只根据海上的动静,便发现有大规模的倭寇正在向这边扑来,向戚继光报警。戚继光立即调集军队,组织战船在海上摆好阵势,等待着敌人的来临。
黄昏时分,倭寇的舰船如蝗虫般向“戚家军”扑来。戚继光的手下将领张谏发现倭寇来势凶猛,向戚继光建议道:“将军,据观察敌人不下万人,赶快向俞总兵求援吧,否则,我们很难阻挡这些倭寇。”
戚继光将手一甩道:“传令,谁再说请求增援的,一律斩!”那张谏知道自己言语惹怒了戚继光,再也不敢吱声。
午夜时分,倭寇的舰船已经靠近仙游海域,眼看前锋倭贼开始登岸,戚继光还是不下命令。兵士们急得眼睛冒火,恨不得立即将倭寇杀得一干二净。但一直等到倭寇的一半人上岸后,戚继光才一声令下:“打!”
只见岸上埋伏的兵士呼啦一下如天兵一样降到敌人的面前,正在得意登陆成功的倭寇哪会料到身边竟有伏兵?他们掉头就想往海边跑。但一望身后,海面上已成一片火海。“戚家军”的舰船兵士射出的箭支个个带着火苗冲向敌舰,敌舰沉的沉,烧的烧,只听到海面上传来哇哇的倭贼叫声。陆地上的倭寇走投无路,只得奋力突围。他们疯狂地向进攻的“戚家军”扑来,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戚家军”面对成倍于自己的敌人,毫不退缩,顽强拼搏,终于在仙游将倭寇最后的主力打败。
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开始,戚继光横扫东南沿海倭寇几十年,终于荡平倭贼的进犯,实现了“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言。
痛陈弊政 丹化归仙
嘉靖皇帝一听,愤怒中不免有些吃惊。这个人连死都不怕,还能说假话吗?便又将奏文捡起来细细看了一遍。他边看边叹息,觉得海瑞的奏疏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有理,但那犀利的言语却像剑芒,刺得皇帝睁不开眼睛。
东南倭患尽除,也除掉了嘉靖皇帝多年的心病。兵部看到皇帝如此高兴,认为按惯例戚继光起码也应该得个大将军什么的,便奏请皇帝为抗倭英雄戚继光嘉奖,皇帝却淡淡地说:“朝廷让他自建军队就是最大的奖赏,何必再给个空的封号呢?”
皇帝如此对待功臣戚继光的信息,被已释放在外的严嵩党羽罗龙文知道后,他想皇帝之所以不封赏戚继光,可能还在为严月英与戚继光的事吃醋哩,这说明皇帝对月英还是念念不忘,藕断丝连的啊,又萌生出悔意了吧!他动起了脑子,想利用皇帝同严月英的感情,将月英由冷宫里救出来,只有月英与皇帝重修旧好,自己才能躲过这一劫呀!罗龙文心下一横,想自己反正是一死,是死是活就此一搏了。他连夜写了奏疏,希望能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确实,嘉靖皇帝一想起丽妃严月英,心里便生出一股怜悯之情。他与严月英毕竟两情相悦数年,缕缕情丝不是那么容易斩断的。与严月英初次相遇的情景不断浮现在他的眼前,那种对爱的渴求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此刻手中的这一奏疏,正好道出皇帝的心思,仿佛是一架及时的天梯,使皇帝可以借此机会将严月英的妃位恢复。于是皇帝拿起朱笔在罗龙文的奏折上写下签批:“朕顺臣之意,将严月英打入冷宫便宜了她,再罚她为朕服务一辈子,不得轻狂。”写完这一批语,皇帝左看看右看看,觉得非常满意。
严月英一出宜春宫,含着泪水直奔西苑,好像有千言万语要对皇帝说似的。她坐在御轿里,想着见了皇帝该是什么样的呢?正在她胡思乱想时,突然轿子停下来。侍从禀报说:“丽妃娘娘,有人要见您,说是您父亲的好朋友。”
严月英暴躁地说:“不见,不见,我什么人都不见!”命令轿夫抬起她又走。
守在路上要求见严月英的人正是罗龙文,他得知皇帝准奏后,欣喜若狂,想第一个与月英碰面,邀功请赏,哪知会吃闭门羹呢?
徐阶得知皇帝已经改变对严月英的处罚,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现在严氏父子虽然已被削职闲居和打入大牢,但还没有作最终判处,其党羽也没有一网打尽,仍然逍遥法外。严月英又回到皇帝的身边,这对于根除严嵩及其亲信是大大的不利呀!他想一定要在严月英重新得到皇帝宠爱之前,敦促皇帝将严氏父子及其党羽彻底剪除。那时,林润看到自己弹劾严世蕃的奏折呈上后,朝廷毫无动静,心里非常不服气,又重写一篇疏文,再次弹劾严世蕃企图谋反。徐阶由此得到启示,又组织几个大臣联名上奏,控告严氏父子的罪行。
嘉靖皇帝与严月英重归于好,有如新婚之夜的感觉。他关起门来与严月英耳鬓厮磨,情意缠绵,接连三天不下床。身为首辅的徐阶拿着拟好的奏文,却投递无门,只得又回到直庐。他一直等到十天以后,才看到万寿宫的大门打开。
徐阶立刻去见皇帝,将这么多天积压的奏疏摆在皇帝的龙案上。嘉靖皇帝有了美人,又恢复了自信,即使看奏疏的时候也把严月英抱在怀里。当他看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奏疏时,将手停在了空中。
严月英惊诧道:“皇上怎么了?”
嘉靖皇帝并不答话,而是轻轻将严月英放开,让她回到寝宫。原来,皇帝看的奏折正是御史林润第二次弹劾严世蕃的上疏。
嘉靖皇帝认真地看完疏文,大为震惊,怒发冲冠地道:“朕冒着被群臣反对的危险,为严氏父子担当大过,他却还不知足,仍在招兵买马,蓄意谋反!”他立刻下旨,速将严世蕃逮捕归京。再往下看还有弹劾罗龙文的。皇帝早知道罗龙文是严嵩的党羽,虽然暂时放他出狱,是要让他立功的,但他却私下活动,揣摩帝意,至今还逍遥法外。皇帝故意对徐阶道:“这姓罗的自己的事还没了结,却去为严月英鸣冤叫屈,以为朕可以就此放过他的,哈哈!”
徐阶不知道皇帝说这话的意思,试探地说:“皇上英明!丽妃娘娘回到皇上身边,对皇上也是个照应,大臣们都为此而高兴哩。”
嘉靖皇帝却严肃地说:“但朕是不会放过罗龙文的!令月英回到这儿是对她的惩罚,绝不是恢复她的封号。”遂下令又将罗龙文逮捕归案。
这天,心情不太好的嘉靖皇帝又看到以徐阶为首的朝廷官员的集体奏章,不禁勃然大怒,又一次骂严世蕃道:“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朕给了他一条生路,他却要蓄谋造反,罪不可赦!”他仿佛找到了东南沿海一直被倭寇搅得乱七八糟的原因,竟是内外勾结呀!于是,他提起朱笔谕令道:将严嵩及其子孙削职为民,取消俸禄,赶回老家;以通匪叛国,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