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_2-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成打败吉帅后,又继续率太平军回师天京,
… Page 24…
李秀成传 ·23·
路中又在丹徒碰上张国樑的军队,仇人相见,分外眼
红,张国樑当即命清兵冲杀,太平军更不示弱,迎上
前去,双方激战了半天,彼此都有伤亡,不分胜负。
下午,镇江守将吴如孝率兵一千多人闻声赶到,前来
助战。顿时,张国樑军大为逊色,在太平军凌厉的攻
势下,大败而溃。太平军乘胜追击,顺手攻破九华山,
张国樑军接连大败,见大势已去,已无力再阻挠太平
军回京,只好带领残兵败将逃出九华山,再作打算。
正当李秀成率兵即将到达天京时,东王杨秀清迫
于战争形势的需要,拟定即刻攻破江南大营的计划,
命令李秀成先攻破江南大营的清军,才可以进入城内。
李秀成对东王的政策的突变感到不能接受,甚至是不
可思议,至少在情理上讲不通,心想:你东王也不想
想我带兵千里迢迢来到天京,你却不让咱进来,还要
让我们去攻打敌营,将士已经太累了,怎也不让休息
休息,这算是什么意思?想不通归想不通,在东王的
一再命令下,秦日纲、李秀成也只好率兵在城外燕子
矶一带扎营。
冤家路窄,又在此碰上清将张国樑之兵在外叫阵,
李秀成当即展开阵势。李秀成拍马冲上阵前,向张国
樑喝道 :“手下败将,还要来战,是出来送死是不是?
快快回去 ,我还可以留给你一条生路 。”张国樑一
听,怒气冲天,浓眉倒竖,双眼因发怒而成小三角眼,
… Page 25…
李秀成传 ·24·
如恶煞神,愤愤地说 :“闭上你的臭嘴,两兵交战,
胜败乃兵家常事,有种的,拿命来。上 !”“上!……”
顿时 ,两军士兵喊声四起 ,“冲啊!……”短兵相
接,混战在一起,只杀得肝脑涂地,血流成河。激战
了几个时辰,张国樑军败退。在败回的路上碰到向荣
率清兵来支援,张、向两军会合在一起。当时已是五
月中旬,石达开西征军已应东王的命令,从江西调来
二万多太平军回师解救天京之围,石达开部已经过了
安徽宁国、芜湖,抵达天京以南秣陵关,并派兵攻占
溧水,切断各路清军与江南大营本部的联系。这样的
形势大大有利于太平军的进攻。李秀成、秦日纲乘机
又打败了向荣、张国樑的联军,向、张只好暂时略向
后退,扎营固守。
太平军取胜捷报传到天京,东王大喜,下令杀鸡
宰猪,论功行赏,犒劳众将士。休整两天之后,东王
令陈玉成、李秀成、陈仕章等将领率军乘胜追击清逃
兵,沿途又拿下句容,一直攻到丹阳城下。丹阳城里
已由张、向的残军败将守候多日,见太平军赶到城下,
向荣想给太平军来个出其不意的攻击,下令大开城门,
整队出击。这一招果然有效,双方在丹阳门外大战一
场,混杀了大半天,各死伤几百人,也不分胜负。李
秀成见清兵较为分散,营盘虽多,并不十分密集,就
决定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营。太平军各路兵马迅速
… Page 26…
李秀成传 ·25·
汇合,全力以赴,攻打江南大营。太平军用火枪、火
箭、火炮射向清军营盘,刹时,清营内火光冲天,乱
成一片,哭爹叫娘,喊声不绝于耳。清兵被炮轰死、
烧死、烧伤的不计其数,有的为了活命,只好冲出营,
向太平军投降。太平军在攻破多座清营后,又打败了
向荣的孝陵卫大营的守军,向荣只好率败兵退回丹阳
城内,凭城固守,等待援军。但其他各地也遭受太平
军的进攻,都已应接不暇,更无能力出兵解救,要等
清廷发兵来救,已太迟了。向荣看看个个垂头丧气的
清军和城外气势汹汹和旌旗招摇的太平军,感到大势
已去,自己也不愿再看到后面悲惨的结局,交代完后
事,就草草地结果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江南大营,
解除了近三年来对天京的威胁,使天京城得到暂时的
安定。同时,太平军在反围战中,军威大振,军事力
量大大增强了。张国樑见向荣军败而自缢,准备豁出
去,拼了自己这条老命,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出兵进
攻丹阳城外的太平军,太平军没想到清兵还敢出击,
来不及提防,被张国樑军杀死、杀伤六七百人。但张
国樑还是不能突围,不过,这场小胜利使他改变了拼
命的主意,凭城死守,等待奇迹出现。在张国樑翘首
望天的时候,幸运之神向他招手,太平军内部出现矛
盾激化,发生了天京事变,使他得以延口残喘。
… Page 27…
李秀成传 ·26·
五、天京事变与桐城解围
从1853年春定都天京到1856年破江北、
江南大营及太平军北伐、西征取得巨大的胜利,国势
蒸蒸日上。许多太平军将领沉浸于胜利的喜悦,开始
不思进取,而是着眼于自己手中的权力,从而引起互
相争权夺势、自相残杀的局面。由于西王、南王的战
死,原来不起眼的北王韦昌辉的地位上升,他为人极
为阴险狡诈,平时对东王杨秀清阳奉阴违,暗中寻机
对杨秀清下毒手,夺取他手中的权力。而杨秀清虽军
事、政治才能卓越,功劳显赫,但他居功自傲,看不
起他人,更不会团结他人,所以被韦昌辉所孤立。特
别是在他主谋的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后,革命形势达
到高潮,这时候,杨秀清更是自恃功高,逼天王洪秀
全封他为“万岁 ”,洪秀全迫于他的权力,只好无奈
地答应了,却暗中派人叫韦昌辉回天京。
韦昌辉认为这是铲除杨秀清的绝好机会,就急忙
带领亲信三千人,连夜回京,深夜窜进东王府,割下
还在睡觉中的杨秀清的首级,杨秀清就这样死在不明
不白之中。杨秀清的亲信、部将及家小等二万多人也
惨遭杀害。
对于韦昌辉的大屠杀和肆虐,满朝文武大臣表示
… Page 28…
李秀成传 ·27·
极度的愤怒,广大军民也表示不满。石达开也率兵回
京责怪韦昌辉,韦昌辉见状,也想杀害石达开,石达
开闻声急忙逃出天京。由于韦昌辉杀人太多,天王洪
秀全不得不下诏斩杀了韦昌辉,平定民心。
天京事变后,天王不敢相信外臣,甚至对石达开
的疑心也很重,遂任用其兄洪仁发、洪仁达分别为安
王、福王,挟制石达开。石达开最后于1857年夏
天,被安王、福王逼得无法容忍,只好带领太平天国
的精兵出走,这就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作战力。天京
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由极盛开始走向衰落;
同时,由于天王用人的疑忌使今后在重用李秀成等将
领后,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总是疑心重重,又压缩他们
的兵权,使这些将领不能发挥他们潜在的军事才能,
甚至引起一部分将领反目成仇、背叛太平天国,投靠
清廷,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天京事变后,朝中出现了新难题,最主要的是东
王、北王在事变中身亡,秦日纲又在事变中因支持韦
昌辉杀死东王而被洪秀全下诏处决,朝中有威信的将
领因此而所剩无几,太平天国中缺乏统帅之才。太平
军虽大破江南、江北大营,但并没有以消灭清军有生
力量为目的,而是以解围为目标,所以在解围过程中
并没有大量地消灭清兵。这些清兵在张国樑、和春等
将领的休整下,又重新振兴起来,特别是和春所带清
… Page 29…
李秀成传 ·28·
援兵的增援,使天京南北的清军实力大增。他们乘着
太平天国朝中政变,无暇顾及朝外战事时,派张国樑
进攻句容,张国樑围困多日,攻下句容,进兵再度围
困镇江,会同和春率领的清军,重新建立江北、江南
大营,围困天京。
而当时翼王又被安、福王逼走,带走太平军中最
精华的部分,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力量。当时杨辅青
还在福建,林绍璋在湘潭被清军围困而战败,被革职
隐居。林启容被困九江,黄金文在湖口被清军所困制,
陈得才孤守皖省无兵。陈玉成虽然打败清军,一时军
势旺盛,但他官职太小,不能左右战事,只在华阳镇
一带据守。朝中政事都在洪秀全之兄安王、福王的辖
制下,此二人平庸无能,虽有蒙得恩、李春发二人,
却不能出来带兵打仗。所以此时太平军中急需物色一
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成为军事领导核心来把握大局。
当时李秀成在作战中表现出色,被朝臣推荐,洪
秀全就重用他,封他为地官副丞相,命他把守要镇桐
城,保固安庆。李秀成对天王的重用与提拔感激不尽,
决心以死相报。
翼王出走造成军心慌乱,同时造成皖北太平守军
的空虚。1856年夏,清军乘隙,派和帅攻破巢湖
大部分州县。10月,清军下到镇江与张国樑军一起
攻打镇江城。洪仁发急忙派援军前往镇江,在半路上
… Page 30…
李秀成传 ·29·
被张国樑的清军阻击,作战失利。镇江城内粮食已耗
尽。吴如孝在12月7日乘夜色率军从镇江突围,被
前往接应的李秀成接出,返回天京。镇江、瓜州很快
失陷,清军在此又重建江南大营,再度围困天京。天
京形势再次危急。
清军在攻打镇江的同时,又分兵进攻李秀成把守
的桐城县。桐城县被清将秦九泰领军围困。清军在庐
州、三河、舒城等地处处设营,道道严密。所设大小
营寨有百余座,困逼桐城。当时李秀成仅有六七千人
马,大多是翼王带领的老弱残兵,敌我力量极其悬殊。
1856年9月,清提督秦宝三又进逼重镇桐城,李
秀成奉命固守。由于兵力少,李秀成抵挡了一阵后,
又撤回桐城。李秀成命士兵扎营防御,多次击败了清
军的进攻。11月,清军援军到达,实力大增,开始
连续不断地攻城。由于李秀成依靠坚固的城墙,亲自
上阵激励将士奋勇抗击,击退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