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道子等。书法
家有颜真卿、柳
公权等。艺术宝
库敦煌高窟。
体育空前
兴盛。摔
交、拔河
秋千、围
棋、广泛
流行。最
盛行马
球、足球
围棋等,
唐时传到
日本。
、
、
在唐朝基础上发
展。私人讲学的
书院兴起,著名
书院有石鼓、岳
麓、白鹿洞、应
天、嵩阳书院等。
司马光《资冶通
鉴》
词:北宋有苏轼、南
宋有李清照、辛弃疾
等。诗人有陆游等
张择端《清明上
河图》书法“宋
四家”苏轼、黄
庭坚、米芾、蔡
襄。
元曲。关汉卿和《窦
娥冤》
戏剧(无曲)书
画家赵孟睢�
国子监。府州县
学。科举考试分
为乡试、会试、
《三国演义》、《水
浒传》、《西游记》
汤显祖《牡丹亭》
“吴派画家徐
渭。
殿试三级。八股
文。明朝东林书
院。清代书院逐
渐成为官办学
校。
曹雪芹和《红楼梦》、
《聊斋志异》、《儒
林外史》。洪昇《长
生殿》、孔尚任《桃
花扇》
画家:石涛、朱
耷、扬州八怪(郑
板桥等)。四大
徽班与京剧形
成。
(九)建立卡片,终身受益(卡片记忆法)
历史材料非常浩繁,不可能全凭大脑记住。有些材料必须记住,但可能
需要多次重复记忆。有些材料原是分散的,需要归纳整理以帮助记忆。有些
课外接触到的好材料,可以积累备用,等等。于是产生了卡片记忆法,也就
是借助卡片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第一类是年代卡片,分两种,形式如下:
大事年表年代框架
年代
大事朝代
年代
大事年表卡片:此类卡片不宜太大,以能装在衣袋里随身携带为好。中
间虚线为折叠线。可将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抄在卡片上,根据个人需要可以
增减。有空时拿出来,拆叠成两半,这次看年代想大事,下次看大事想年代,
牢记为止。
年代框架卡片:用来记朝代、时期、时代系列的卡片,一般只记起止年
代。用法和大事年表相同。记住了这些年代,便掌握了历史年代的框架,形
成了历史的总体时间观念。
使用年代卡片,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采用多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不要死
记死背(死记死背当然也能记住,但是效果不好)。
第二类为简明分类卡片。例:
类别:中国古代文化编号0051
天文历法概览
朝代重要成就
如把中国古代史课本上的材料按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农业、
手工业、商业交通、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项,分类作成
简明卡片,每类自成系列。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史也可分为若干项来作。
通过作卡片,使分散的材料集中化,复杂的材料简练化,错综的材料系列化,
本身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复习时便于联系和对比。易干查阅,
便于携带。作此类卡片,要注意突出重点和特点,简明易记。
第三类为资料卡片。例:
类别:中国古代文化编号0032
金缕玉衣
看课外书刊,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游览名胜古迹,参加调查访问,遇
到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历史材料,随时抄录或记录,整理后制成
卡片。既加深了印象,又积累了资料,需要时可以查阅。许多做学问搞研究
的人,都精于此道。此类卡片,材料应真实可靠。卡片积累到了一定数量,
就要编目录、索引,注意分类存放,有条不紊。养成作卡片的习惯,不仅有
利于发展思维力和记忆力,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受益终生。
(十)抓住特点,避免混淆(比较记忆法)
学生学历史最怕的是总复习时许多同类的史实搅在一起,产生混淆。史
实混淆是学史之大忌。要避免混淆,首要的是日常学习时按记忆规律及时把
材料记牢。如果平时没有做到这点,在总复习时,就应该把同类或类似的史
事排列在一起,进行比较,搞清这些史事的前后联系,抓住各自的特点来记
忆。
现在,举几项同类事件作一个分析比较,同学们可能会从中得到一些启
发。
1。中国古代重要变法、改革之比较
(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在战国中期(变法从公元前356 年开始,上距战国开始有119
年,下离秦统一有135 年)奴隶制瓦解,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这样一个新旧交
替的历史大变革,和大国争霸剧烈展开的时期进行的,变法的措施都围绕这
一时代特征展开,因此形成商鞅变法的如下特点:
背景:新旧交替,大国争霸。
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地私有,准买卖;废特权,奖耕战;始集权,
行县制。
意义: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旧制废除,秦渐富强,统一奠基
抓住这些主要特点,就不会和别的改革混淆了。其中一些细则,在这个
总的范围内,也易于记忆。
(2)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官僚、豪强地主、富商大贾大量兼并土地,许多破产农民被
迫卖身为奴婢,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治腐败,西汉统治者面监严重的社会
政治危机。公元8 年,王莽以外戚兼权臣的身份乘机夺取政权。为了缓和阶
级矛盾以巩固帝位,改行“王田”、“私属”制,企图解决最尖锐的土地和
奴婢问题。但遇到了统治阶级的强烈反对,改革行不通,三年之后,王莽只
得废除这个法令。加上屡改币制和对少数民族的战争,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
激化,爆发了农民起义。一些宗室豪强利用起义力量推翻了王莽统治,重建
了刘氏汉室政权。所以,王莽改制可用四句话概括其特点:
乘政治危机夺权称帝,
改“王田”“私属”受阻废弃,
币改和战争加剧矛盾,
农民起义中刘氏复立。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生产在长期混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地尽抛荒。北
魏统一北方后,政府掌握了大量荒地。各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往中,逐
渐出现了封建化和民族融合趋势,特别是鲜卑族在其发展和统一北方的过程
中,得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之力甚多。北魏的最高统治者(孝文帝471 年
即位时只有5 岁,由其祖母冯太后执政,485 年的均田令是由冯太后辅政时
颁布的)认识到,要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必须把荒地利用起来,发展农业
生产,并学习汉族的文化,实行汉族的政治制度。所以在485 年颁布了均田
令,494 年又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
通婚,用汉人政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和民族大
融合。因此,孝文帝的改革要围绕民族大融合来理解和记忆这一主要特点,
概括为:
背景:民族融合趋势。
措施:均田令,租役调;
汉化政策(迁姓服话婚制)
意义: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和民族大融合。
汉化政策的六个字,“迁”字是迁都洛阳的词头,其余五个字是
各项措施的词尾。记特点要尽量压缩信息,突出重点。
(4)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前三者又都不同。一是由官俸、兵费、“岁币”不
断增加而出现了财政危机。二是辽夏在边境仍构成经常威胁,三是农民因丧
失土地和负担过重而不断起义。所以,1069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当时,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无法改变,王安石只能用富国强兵政策来解决面临
的危机。为了地主阶级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不能不对其局部和眼前利益有所
触动,这就必然遭到强烈反对而无法彻底实行。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又因
用人不当,出现“新法扰民”现象。所以宋神宗死后,新法即被废除。王安
石变法的特点,可作如下表述:
背景:财政困难,农民起义,辽夏威胁。
富国强兵政策:青苗、募役、农田水利、方田均税、保甲等法。
结果:取得一定成效。但反对强烈,加之用人不当,神宗死后新法被废。
还有很多应该加以比较的,限于篇幅,仅列题目,内容就从略了。
2。几个朝代统治政策之比较: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高祖的休养生
息政策;汉光武帝的中兴政策;唐初完善统治的政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元世祖的民族分化政策;明太祖强化专制主义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3。我国封建社会主要赋税制度的比较:西汉编户的租赋役制;北魏的租
调役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
4。中国近代各派政治力量的比较: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地
主阶级顽固守旧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农民反帝反封建力量;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北洋军阀;等等。
(十一)身心健康,灵思涌动(记忆与大脑卫生)
记忆的器官是大脑,大脑的记忆功能存在两个特点。一是可容性,即容
量很大。我们可以打个形象的比喻,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近2000 万册,而大
脑的信息储量可容下三四个这样的图书馆。也就是说,绝不会发生知识爆炸。
二是可变性。即记忆力既可以发展,也可能衰退。发挥大脑的记忆功能,除
使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外,注意大脑的卫生很重要。
讲究大脑卫生,应从四个方面去做。
第一,供氧充足。没有足够的氧,就会头晕脑胀,记忆功能严重减退。
所以早晨应在空气新鲜处做深呼吸,课间要在室外活动,室内经常开窗换气。
第二,保证睡眠。大脑紧张工作了一天,晚上需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
消除疲劳,养精蓄锐。高中学生每晚睡眠不要少于8 小时。有些同学狠开夜
车,睡眠不足,白天昏昏沉沉,学习效率很低,得不偿失。应坚决避免这种
颠倒阴阳的作法。
第三,动静结合。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过于疲劳,也会影响
功能。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应该适当活动。中午也要适当休息。一张一弛,
动静结合,学习效果最好。列宁讲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工作,就是这个
意思。当然也不是休息得越多越好。
第四,禁烟控酒。吸烟有害身体,损伤大脑。说吸烟可以提神,纯属无
稽之谈。青年人千万不要学吸烟。饮酒过量严重伤脑,酒精中毒后果尤其可
怕,青年学生也不能饮酒。
教学实录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生:起立!
师:请坐。[检查上课准备」上一节课,我们讲过了《金和北宋的并立》,
大家回忆一下,金是怎样灭北宋的?'指名回答'
生:东京保卫战胜利后,投降派重新得势。宋钦宗遣散了远道而来的勤
王兵,又把李纲贬出朝廷。1126 年秋,金军再次南下。宋钦宗拒绝
了抗战派官员的出战请求,到金营投降。金占领东京以后,大肆搜
刮京内财物珍宝。由于人民的抗金斗争如火如茶,金兵不敢久留,
便于1127 年4 月劫持宋廷的后妃、宗室、贵戚、大臣约3000 人,
还军北方。宋徽宗、宋钦宗也被劫持到金都。这样,北宋灭亡了。
这在历史上叫“靖康之耻”。
师:答得很好,说明了北宋灭亡的主要过程。北宋是1127 年灭亡的,
就在北宋灭亡的当年,南宋建立,开始了宋金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