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从乞丐到元首上 >

第3章

从乞丐到元首上-第3章

小说: 从乞丐到元首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父亲的;第二,做母亲的需将事实予以证实。
    这件事中,还有一处含混的地方——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是否同意接受新名。对他
,不合法之私生子并不十分难堪;在奥地利南部,此事已不足为奇,在遥远的山区,私生子
的出生率高达40%。在农村,孩子就是命脉;任何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都是受欢迎的。而
特别令他难堪的是更改姓名,因为“施克尔格鲁勃”业已多少作出了一些成绩。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约翰·奈波穆克·希德勒确曾诱使阿洛伊斯改名〔村里人议论说,
老人曾答应更改遗嘱,借以规劝他改名。希德勒死后半年,阿洛伊斯以五千弗罗令(当时奥
地利之货币名,一弗罗令约值两先令——译者注)之巨款购买了一农庄,这多少证实了村里
人的闲话〕。不管怎样,他决定接受“希特勒”之名一事,确系事关重大。很难想象七千万
德国人同声高呼“施克尔格鲁勃万岁!”是个什么样子!
    在希皮塔耳的姑娘们看来,身穿制服、梳着军式短发,浓眉大眼,留着八字胡,刮得干
干净净的双颊旁边各有一撮浓发的阿洛伊斯,定然是英俊潇洒无疑了。而他也向姑娘们送秋
波。与他的合法父亲一样,他已是一个私生女的父亲。他虽然已娶了帝国烟草垄断公司里一
个稽查员的女儿为妻,但对一位喜欢寻花问柳的人来说,这也没有多大节制作用。毕竟,她
瘦弱多病,且比他年长4岁。
    在希皮塔耳村,最诱人的姑娘是约翰·奈波穆克·希德勒的外孙女克拉拉·波尔兹尔。
她才16岁,性情温存,长有一副甜蜜的脸孔。她身材苗条,身高差不多与身材结实的阿洛
伊斯相等。她很匀称,又长着一头棕色头发。是出于一见钟情呢,还是单纯出于为病妻找个
女佣的愿望,这均无关重要。事实是,他说服了家人,将她带至布劳瑙。她与阿洛伊斯的家
人一同住在客栈内——在那里,阿洛伊斯已与厨房女帮工弗兰西斯卡·马佐尔斯伯格(客人
称她“法妮”)有所勾搭。
    此种情形是希特勒夫人无法忍受的。她离开了阿洛伊斯,与她合法分居。现在,在希特
勒的家庭舞台上该轮到法妮出台了。她俨然以合法夫人的身份,而不是情妇的身份出现。她
非常明白,一个漂亮的女佣对易动感情的阿洛伊斯说来,具有多大的引诱力。她的第一招就
是将克拉拉弄走。两年后,即1882年,法妮产下一男孩——与他的父亲一样,是个私生
子。
    次年,希特勒已出走之妻死于肺痨。他于是便正式娶了法妮。婚礼是非常及时的——不
到两个月,第二个孩子安吉拉便出世了。这样,阿洛伊斯终于有了个合法婚生子,尽管是在
不合法的情形下怀的。他还承担了取名叫阿洛伊斯·希特勒的第一个男孩的法律责任,而法
妮呢,虽然身份已经合法,却也不见得更加幸福,因为老阿洛伊斯又有朝三暮四的迹象。与
她的前任一样,她也染上了严重的肺病,不得不离开布劳瑙,到空气新鲜的邻近的乡间去。
阿洛伊斯带着两个小孩,又住在波马客栈的顶层,他会求助于漂亮的侄女,这也是合情合理
的。克拉拉同意了,再次住进波马客栈。这一次,她是女佣,褓姆和情妇。阿道夫·希特勒
未来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她经常探望法妮,尽力帮她恢复健康。奇怪的是,法妮竟
欣然接受情敌的照料。
    1884年夏,可怜的法妮生命结束了。不出所料,希特勒家的下一任夫人已身怀六甲
。阿洛伊斯要娶克拉拉,因为她可照顾他的两个孩子,而孩子们也是真正喜欢她。但当地的
教堂禁止他们结合,原因是,根据那个假证,他父亲与克拉拉的祖父是兄弟关系。阿洛伊斯
向牧师投诉,要求罗马按特殊情况处理。不到一个月,申请获准。很明显,这是因为克拉拉
已怀孕的缘故。于是,1885年1月7日,阿洛伊斯和克拉拉便在波马客栈正式结婚。婚
礼时在场的有两个孩子,即小阿洛伊斯和安吉拉,还有三个证人:克拉拉的妹妹约翰娜和两
个海关官员。婚礼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新女佣做的。由于她把客厅烧得过热,在整个婚礼过
程中,阿洛伊斯都拿她寻开心。新婚夫妇并没有过什么蜜月,在简单地吃了一顿饭后,阿洛
伊斯便回海关去了。据克拉拉后来回忆,还不到中午“我丈夫就上班去了。”
    难得的是,尽管阿洛伊斯在私生活上不检点,他的业务工作却未受影响。他依旧是个忠
诚老实、办事效率高的公仆;受到了上司和同僚的尊敬。虽然在地方上他的名声不好——在
这样一个小镇里,婚外的桃色事件必然会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话柄——他还觉得自己实在不
错。在众多谣传中有一条是,他的第一个妻子还在世时,他就给她买了一口棺材。
    克拉拉成了家庭主妇后,可说是万事如意。论管家,她是个典范;对小阿洛伊斯和安吉
拉,她真是全心全意,把他们当作亲生子女看待。婚后4个月,她便产下一个儿子;不到两
年,她又生了一个女儿和另一个儿子。小儿子出世后几天便夭折。此后不久,另外两个孩子
相继染上了白喉,也夭折了。这个悲剧是克拉拉难以忍受的。幸运的是她可在小阿洛伊斯和
安吉拉身上倾泻她的母爱,但与丈夫的关系却很不自然。从一开始她就将他看成是高人一等
,而自己从女佣到情妇再到妻子的道路,对希皮塔耳的一个普通姑娘说来又是如此复杂,以
致她仍称丈夫为“叔叔”。
    三个孩子的连续夭折,很明显,影响了她的受孕率,直到1889年4月20日第四个
孩子才出世(*皇太子鲁道夫不久前在梅耶林自杀身亡)。就血统而论,他是四分之一希特
勒,四分之一施克尔格鲁勃,四分之一波尔兹尔,四分之一不明。
    在洗礼登记册上,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后来,克拉拉说,阿道夫是个瘦弱
多病的孩子,她老怕失去第四个小孩。但,据她家的女佣回忆说,阿道夫“很健康,很活泼
,发育很正常。”
    不管如何,希特勒太太宠爱自己的孩子,也许宠坏了他。
    在波马客栈,日子过得倒也平静。做父亲的常与朋友相聚,又嗜好养蜂,在这些方面花
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更长,但在性生活方面,很明显,他已不再朝三暮四了——至少谨慎
多了。女佣对他的印象很好,说他“对人严厉,但很好相处”,对下人很体贴。例如,有一
天,为了不弄脏刚擦拭干净的地板,他竟高高兴兴地脱去靴子。但是,海关新任监察却认为
,阿洛伊斯·希特勒为人冷漠。“他严格,说一不二,性情古怪,难以接近……穿上制服得
意洋洋,常穿着它照相。”
    阿道夫三岁零四个月时,父亲又受提拔,全家便迁至巴索。巴索这城不小,在波马客栈
下方,位于河对岸的德国境内,海关督察的办公室就设在那里。生活在德国的城市里,又与
德国孩子们玩耍,这在年轻的希特勒身上留下了永世不灭的痕迹。例如,巴伐利亚南部的方
言成了他的母语。他回忆说,它常令他“忆起我的少年时代”。
    很长时间希特勒太太未再怀孕。有人说,她为了好好补一补“瘦弱多病”的阿道夫,一
直在给他吃奶。直到他快到5岁时,下一个孩子埃德蒙才出生。阿道夫终于挣脱了母亲的管
教,几乎完全自由了。因为孩子刚出生,阿洛伊斯的家眷仍旧留在巴索。这样,5岁的阿道
夫便与德国的孩子们东逛西逛,玩个没完没了。
    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整整过了一年。1895年春,全家迁至哈菲尔德。这是个小村
子,座落在林嗣西南约30英里的地方,他们住的是农舍,座落在占地面积约9英亩的斜坡
上。
    一个月后,阿道夫满6周岁,进了一所小学。小学设在弗希拉姆,离家有数英里路程。
这样,阿道夫便又离开了管教*?严的母亲。入学几星期后,父亲退了休。上学本来就受管教
,现在,父亲的管教又非常严格,这就使阿道夫加倍受管。父亲服务40年,退隐乡间后,
生活倒也舒适,俨然成了乡间绅士。
    他家的房子虽小,但很漂亮,座落在小斜坡上,几乎被苹果树、核桃树所淹没。屋旁有
条小溪,被人工修直。溪内水清如镜,终日水声潺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生活,虽然受到
新的管教,阿道夫肯定是快活无比的。邻近也不乏孩子,并且常来与他作伴。
    上学,阿道夫和他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得走上一个多小时。
    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路程实在是太严峻了。学校的“既破旧又原始”的建筑,被分成
两间教室,一个供男生用,另一个供女生用。希特勒家的两个孩子给校长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据他回忆,阿道夫“思维敏锐,服从师长,又很活泼。”还有,这两个孩子的书包“里
边叠得整整齐齐、可说是楷模。”
    “我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希特勒在《我的奋斗》——(这是一本自
传,叙述一般都被夸大。)中写道“野外的玩耍,上学时的长途跋涉,尤其是与那些‘野’
孩子们的来往,使我根本在家里呆不住。”即使是在这个年龄,他已能高声表达自己。不久
后,他居然成了“一个小头目”。
    尔后几个月,他在家中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不懂耕作,阿洛伊斯退休后的生活
变得很沉闷。1896年初,另一个孩子保拉出世,使景况更加恶化。一家五个孩子,包括
一个只知道哭的在内,挤在一起,或许会使阿洛伊斯喝酒更加厉害。可以肯定的是,他变得
喜欢吵架,容易发火。他的主要目标是小阿洛伊斯。父亲与儿子不时拌嘴,因为父亲要儿子
绝对听话,而儿子又不听父亲的。后来,小阿洛伊斯痛苦地抱怨说,父亲常常用“马鞭无情
地鞭打他”。不过,在那个年代的奥地利,打孩子的事情司空见惯,被认为是于孩子有益的
。有一次,为了做一艘玩具船,小阿洛伊斯逃学三天。
    曾对这种爱好给予鼓励的阿洛伊斯,狠狠地揍了小阿洛伊斯一顿,还“抓住他的颈背,
将脑袋往树上撞,直至他昏了过去”。还有一个说法:虽然他不再如此经常挨打,那个家庭
霸主却“常常打狗,打得它屁滚尿流。”据小阿洛伊斯说,甚至连温顺的克拉拉也对它施暴
。如属实,这肯定给阿道夫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至于年轻的阿洛伊斯呢,他再也无法忍受哈菲尔德的生活了。他不但觉得父亲虐待了他
,后母也对他不闻不问,而且对阿道夫也产生了恶感。“他傲慢专横,从小就爱发怒,谁的
话也不听”,1948年他对一个会见的人说——事隔52年后,他仍耿耿于怀。“我的后
母总是袒护阿道夫。他常常想入非非,却又能逃脱惩罚。如果不按他的想法行事,他就会大
发雷霆……他没有朋友,他对谁都不喜欢,冷酷无情。为一点小事,他都会暴跳如雷。”
    由于觉得自己受到虐待和遭到抛弃,小阿洛伊斯步了老子的后尘,于14岁那年离家出
走,在老子的有生之年从未回来过。老子心存报复,将儿子要继承的遗产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