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曹禺全集5 >

第40章

曹禺全集5-第40章

小说: 曹禺全集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这样的专作上层工作的地下工作者,也利用演剧队的身份,积极活动,为
党工作。剧中还有另一条线,石秘书,他是我们党打入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下
党员。他不露声色,稳扎稳打,在关键时刻帮助演剧队顺利返回解放区,给
人以很深的印象。

国民党派来的队长向世仁,活灵活现!他是个愚昧自大的反动官员。剧
本中以他的失败为结尾的写法确是巧妙、精彩!这个剧本是从生活中来的,
从斗争中来的,所以生动真实。剧本的结构也很生动,一环扣一环。四幕的
结尾都很有戏剧性,很有神采。

作为话剧,语言十分重要。语言枯燥贫乏的话剧,一定不会是好的话剧。
因为话剧重要的艺术手段是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及主题的,与电影、戏曲都
有所不同。

语言首先要是具有人物性格的语言。《最后一幕》正是如此。每个不同
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剧中苏力与白灵虽
然同是青年,又爱好艺术,而且在相互恋爱,但是他们的思想不同,所以说
出的话也不尽相同!表现出他们以前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及对面前所发生
的一切的不同态度。

语言的性格化在《最后一幕》中得到了体现!语言的性格化,来自于人
物的性格化,而人物的性格化又来源于生活!演剧队中的众多青年,各有各
的脾气、性格,也各有各的语言。他们有理想,有幻想;有志气,也有稚气。
相形之下,“四人帮”的帮文艺,语言贫乏,人物苍白无力,标语口号充塞。
仅仅是这种“手法”,就绝然没有艺术的感染力,只是艺术的僵尸。

文学艺术要有热情,有理想,有感染力。又要忠实于生活,从生活出发,
创造典型。毛主席早就指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这就是我们文艺创作要遵循的唯一正确的创作原则!

十多年后又一次看了《最后一幕》,突出地感到“四人帮”的“三突出”
原则实在是骗人的鬼话!人民对于这个戏的欢迎、喜爱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已有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革命文艺作品与群众见了面,还有许多正
在创作之中。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日渐繁荣起来了!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不辜负毛主席、周总理生前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让我们祖国文坛更加放射
光芒。

(原载《人民戏剧》1978年第 
4期)


话剧《杨开慧》座谈撷要

我祝贺《杨开慧》的演出十分成功,看了很受鼓舞与教育。毛主席的形
象既伟大又有生活。第四场站在窗前点烟的动作,反映出伟大领袖心中思潮
汹涌澎湃,给我很深的印象。整个戏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的方法表现了主席的广阔胸怀和杨开慧平时稳重斯文,在暴风雨中又非常坚
韧不拔的精神,真是难得,在狱中的形象,用了极生动的革命浪漫主义手法,
尤其感人。妹子、方辉写得很有性格。但反面人物比较一般化。写反面人物,
如何才能出新,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原载《人民戏剧》1978年第 
10期)


一声惊雷

——赞话剧《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的作者宗福先同志十四日由沪抵京,晚上来我家探视。这
时,正是首都观众望穿秋水,等待《于无声处》剧组来京演出。我和这位年
轻的作者会见,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年近七十,他才三十一。
写了那样一本十分勇敢而又比较成熟的剧本,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在这位剧
作者身上,我看见了祖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灿烂文艺的面貌。我感到我的小房
间忽然亮起来。我的面前突然有许多年轻有为的剧作者们,有的坐,有的立,
有的激昂地踱着快步,大家都拿起自己的辉煌的剧作高声朗诵。那愉快的声
音像无数的“惊雷”,从我这狭窄的房间里,冲破墙壁,向四面八方,闪电
一般地发出去,震惊了中国。

在宗福先同志来京之前,我读完了他的话剧剧本《于无声处》。我衷心
地祝贺作者,这位勇敢的青年人,我的年轻的老师。

我要称宗福先同志是我的老师。因为他写出了《于无声处》这样的好剧
本;他说出了全国人民憋了许久的心里话,说出了真话。他冲破了一个“禁
区”。而我们老一辈的和专业的作者却落后了。“禁区”的门被他打开了。

“天安门事件”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这就是它的本来面目。怀
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一九七六年清明时节,千百万人民群众在天安
门广场,就是这样战斗的。

那个时候,我的孩子们天天到天安门广场去,深夜才回到家,没有一丝
一毫的倦容。我整天都在等她们,她们给我讲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一切,把
抄来的诗词念给我听。在那几天里,我们常常是一夜夜地交谈,兴奋着、激
动着,同时,也深深地忧虑。四月七日以后,家里沉默了,天安门广场沉默
了,历史被颠倒,人们的心被扭曲。罪魁就是“四人帮”。但是,天安门广
场的群众运动撒下的火种,始终在人民的心里亮着。有这样的人民,中国的
前途是光明的。

粉碎了“四人帮”,人民在天安门立下的志愿,得到实现了。那时造成
的许多冤案得到了平反、昭雪。今天,天安门革命群众运动终于在舞台上得
到了反映。这是件了不起的、令人高兴的事,人民会坚决而热烈地拥护。人
民群众将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因为人民懂得了他们是中国的主人,历史的
主人。

我家中有各种版本的《天安门革命诗抄》,有第二外国语学院童怀周编
的,有自动化研究所编的。。我和孩子们因能得到这样的一本,欣喜万分。
夜晚,在灯下,我细细地、一首一首地读过,从那些诗歌中,我看到人民的
力量与真诚的情感。这些诗歌是不朽的,因为它们在中国的光明与黑暗的搏
斗中,是炸弹,是旗帜。这些诗抄给予人的教育和鼓舞是不可限量的。

《于无声处》一剧中的欧阳平,正是编了一本这样的革命诗集——《扬
眉剑出鞘》。在“四人帮”猖獗万分的时候,他编出诗集,散发了。他完全
了解“四人帮”的残暴,完全想到了他会就此失去自由。妈妈梅林所遭受的,
也许他也要遭受。所有这些都没有阻拦住他,因为他不能违反自己的心。他
热爱祖国,不忍看到中国被“四人帮”毁掉。他热爱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
能允许“四人帮”的中伤。他看穿了那些极“左”的面孔,极“左”的口号


和种种倒行逆施。欧阳平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战士,他要说真话,尽管这
代价也许是生命。这样的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的英雄。作这种说真话
的英雄绝非容易。有很多人在咬牙沉默,有一些人冷漠的闭着嘴。还有的人
只得违心他说话,另有一类人无耻地吹捧。中国实在需要欧阳平、韩志雄、
庄辛辛、李春光这样的同志,有他们,中国便不会是无声的中国。

还有一种人,没有骨头,没有灵魂,没有信仰,没有人味。《于无声处》
剧中的何是非就是如此。他并非看不出“四人帮”所干的坏事,并非不知道
人民的仇恨。他没有迟钝到这一步,更不可能如此单纯。他们是押了赌注的!
他们以为着准了风向,看准了江山属谁,便把性命、官职等等,都押在这一
赌注上,押在“四人帮”这一头。为此,他们可以丧尽天良地做事,诬陷,
告密,出卖,关押,杀害。我见到过这样的人:活着,人们视他为狗;死了,
人们视他为粪土。

《于无声处》,正是写了一九七六年的中国人民与“四人帮”的搏斗。
以天安门事件为背景,集中在两个家庭,集中在一个场景,集中在一天之内。
情节紧凑,发展急剧,引人人胜。《于无声处》这个名字也起得好。好,于
无声处听惊雷!

天安门广场的革命群众运动是一声惊雷。今天,宗福先同志写了这个戏,
可以说是一声惊雷,教我们敢于打破禁区,打破“四人帮”设置的条条框框。
没有无所畏惧的彻底唯物主义的精神,就不可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真实面
貌、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来。

写天安门这场革命运动的不只是宗福先一位同志,有很多有志之士都在
写,有的已经写出来了。北京更是大有人在。因为这里是发生地,人们永远
忘不了那时的一切。我非常希望能早日看到这些作品。尽管不一定每个人都
写得很好,很成功,但是我祝愿他们努力地写,写出人民的心声。

(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 
11月 
16日)


谈吉剧

我看了吉剧的三个戏,这是百花园里一朵非常美的鲜花。它是一个新剧
种,但它能够吸收各剧种的长处,这是它一大优点。吉剧的主要根据是二人
转,它把二人转里好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这一是领导的好,二是群众创造
性非常强,艺术家合作的好,发挥了智慧,各位同志演的很有自信心,人情
人理,入木三分,演的狠哪!无疑问,这是从生活中来的。

三个戏,我最喜欢《包公赔情》。当然都不错。《闺戏》活泼,三个姑
娘,三种性格。《燕青卖线》武丑演的好。我看过京剧《赤桑镇》,没给我
留下什么印象。看了吉剧《包公赔情》,使我产生了不起的感觉。它人民性
强,表现了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看戏曲这样感动我,还是第一次。念一段
唱词,包公唱:

嫂嫂难消杀子恨,
要责倒有剑一根。
包拯性命何足论,
惜的是陈州百万民,
千家万户炊烟断,
妻离子散痛断魂。
嫂嫂若有爱民意,
你等我放粮归来,
死也甘心!


这词真好!唱完这一段,跪在嫂嫂面前,戏到了不可解决的当口,王凤
英唱道:

眼前跪定小包拯,
却好似陈州百万民。


接着伴唱重复着下句(想不到吉剧还有川剧式的伴唱)。没想到这样一
转,突然把人物境界提得这样高。这句子多好啊!这是伟大的感情。往下听:

(嫂)千言万语难入耳,
他为民一跪动我心。
他为那百姓饥寒肝肠碎,
我怎该为一孽子泪沾襟。
擦干泪痕搀三弟,


(白)嫂嫂跪的并非是你,我跪的是你那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
(包)多谢嫂嫂不责之恩。


难道不应该向这样的人物学习吗?接着嫂子做了一番检讨,检讨的很
好,我通过了(众笑)!她是这样检讨的:“三弟!嫂嫂一时贪恋母子之情,
险些误你放粮大事。三弟,请速登程!”风波平息了,嫂嫂举起酒杯唱道:


(嫂)三弟你请饮这杯酒,

(伴)这杯酒千斤重,
点点滴滴透深情;
一为你赔礼二饯行。


(包)接过嫂嫂酒一盅,
铁石的人儿泪纵横。
若非贤嫂明大义,
这场风波实难平。


这词写的精采,有人民性!我有一次看《除三害》,这戏就有人民性,
是写自我改造的,我看完后,给演员写了一封信。我看《包公赔情》要好好
宣传,这里包含着很深的东西。没想到这样好。这就叫古为今用。你说清官
不好?不对嘛!我认为这一段可以大书特书,因为这样的戏在中国舞台上不
是很多的。这说明了应该怎样整理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