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全集5-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队伍的急先锋。这些人有千千万万,是数不清的。
他们领头干到哪里,群众便会跟到那里。因此,我们便更需要他懂得更多一
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理,需要他向郑强学习更高一点共产主义风格。昨天
的郑强不就是今天的林立本吗?我们的广大的农村的好干部一心听党的话,
不都是一天一天从党那里受了革命的教育,才一天比一天地提高了觉悟吗?
明天的林立本不就会像郑强一样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吗?至于那“喝水都
是用刀切着喝的”钱常富,就更需要在他身上“革”一下“命”了。怎么革
法呢?就是继续加强阶级教育,耐心说理,摆事实,使他明白资本主义道路
走不通。告诉他:你已经落在时代后面很远了。摆出这三个鲜明的人物,清
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在亿万农民当中进行思想改造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
题。我们只有不断革命,让大家一同前进,让落后的改变成先进的,让先进
的更先进。
第四、《龙江颂》在戏的结构与主题思想如何结合上,提出一个可以学
习的榜样。这个戏的主题之一,“丢卒保车”,是紧密和结构结合在一道的,
发挥共产主义风格不是像送给人一包花生米那样容易。要保住这个“车”,
确实需要社员们拿出真正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先淹了三百亩田,不能保
住这“车”;后来把为副业烧窑准备的三万斤草,填进去了,还没有完全保
住这“车”;直等又淹了大队自己七百亩田,才真正是保住“车”了,把县
里的受旱田全部保住了,社员的觉悟是逐步提高的。为了挖掘主题和人物的
思想感情,这个戏的结构安排得由浅入深,由低的阶段到高的阶段,使人物
起变化,思想斗争有进展,主题的深刻性一步一步地显示出来。结构与主题,
紧紧呼应,巧妙地配合,这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个戏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党支书郑强这个人物描写得还欠丰
满、生动。戏的结尾采用了一般的章法,没能跳出旧有的框框,我觉得这些
地方还可以再提高一步。
现在让我谈一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激流勇进》。
这个戏的编剧是胡万春、佐临、仝洛三位同志,由仝洛执笔,是根据胡
万春的小说《内部问题》改编的。导演是佐临。故事是讲上海一个钢铁厂里
青年技术员欧阳俊,他钻研出了一种“新字三号”的炼钢法,请求厂组织批
准试验。他是个好青年,参加劳动,也要求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对炼钢的
事业原是满腔热情的。但是充满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技术科副科长丁旺,为了
自己获得名利地位,就利用了欧阳俊心里隐藏着的那点不纯正的东西,扇起
了欧阳俊在思想深处埋着的那点“个人主义”,使得欧阳俊竟把青年人为革
命事业“轰轰烈烈的抱负”,当作个人显身扬名的梯子,把能够为革命的钢
铁事业起作用的“新字三号”炼钢法,变成为“树立个人威信”的工具。欧
阳俊想尽快进行炼钢试验,及时写出那篇炼钢新法的学术论文,扬名全国。
但是深入实际,对革命事业有高度责任感的王刚副厂长和一些老工人,却反
对在必要条件没有具备的时候进行试验。试验还是不试验呢?偏偏遇见了一
位只知道忙干事务,天天下车间,就像“公共汽车靠站”,一停便走的徐厂
长来处理这件大事。
他没有对炼钢炉进行深入的调查,为了怕担上一个不支持革新试验的名
声,就答应了马上试验。试验失败了,烧坏了炼钢炉。勇于负责,合金钢一
般刚强的王刚副厂长,发着高烧,和那群顽强勇敢的工人们一道抢修了炉体。
最后,找到试验的缺点,改动了煤气用量,再试验,终于成功、推广、大大
提高了钢产量。
《激流勇进》的剧本和演出都十分出色。石景山钢铁厂工人看了,都说:
“看了这个戏,就像我在那个车间里劳动、思想、生活、斗争过一样。”也
有的人说:“那些人物,徐厂长、丁科长、欧阳俊,尤其那位革命品质上真
是当当响的王刚副厂长,简直和我们生活里常见着的人一样。”我同意他们
的印象。谁都可以在这个戏里得到教育。今天的从事炼钢事业的同志们更可
以在戏里得到鼓舞和启发。
我想就以下几点谈一下这个戏:
第一、《激流勇进》,在写工业的生产斗争的话剧中,确实达到一个新
的相当高的水平。它处理主题思想有独到的深刻的地方。过去我们写工业生
产斗争的戏,提到技术改革,凡是支持的人,便是正面人物,好样的。而且
一定支持到底。反对技术改革的,一定是落后的,促退派,把他写得落后到
底。因此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支持、不支持都不需要调查研究。支持革新一
定是先进人物,不支持革新一定是保守派,而不管他们是否采取了科学的实
事求是的态度。这个戏就不然了。徐厂长开始支持新字三号的试验,后来又
不支持。他的支持和不支持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不调查研究,不考虑具体
的生产条件,盲目的支持。后来试验失败,风头不对,他又无论如何也不支
持了。这种人缺乏革命的责任感,是个很不小的官僚主义者。这种作风固然
误了自己,更可怕的是他损害了革命事业。革命事业中要是多了这样的人,
是非失败不行的。
王刚呢?开始支持,后来不支持立刻试验,最后又支持,他的支持、暂
时不支持到以后的全力支持,都是正确的。因为他的不支持不是根本不支持,
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条件的支持,是从调查研究、科学态度出发的。这
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个戏告诉我们,科学试验的精神是什么?应该
怎样理解?支持一种技术革新试验,或者不支持,不完全是评价一个干部先
进或落后的标准。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
态度,才是任何革命干部必须具备的品德。王刚被人称呼“合金钢”不只是
由于他勇于进取、依靠群众、有组织能力,更因为他待人对事都采取一种老
老实实的科学的负责态度。他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还有,过去有些写工业斗争的戏,往往忽略这一点:谁要提出技术革新,
谁就是先进人物。他就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不须要改造了。其实,生产斗
争总是和阶级斗争结合的。一个人能够在生产斗争中提出具体的好办法,在
阶级斗争中还是须要锻炼和改造。技术革新家的头脑里,有时也还在进行激
烈的阶级斗争。这个戏生动的创造了一个青年技术革新者的形象。他很值得
人深思,他身上有许多朝气勃勃的青年人共同的优点,但是也暗暗藏着一种
可怕的东西: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一个科学家,一沾染了资产阶级思想,便
连眼前的科学问题:“有没有条件做这个试验”,都看不清楚了。真所谓利
令智昏,科学家却失去了科学头脑。这个典型写得好,有深刻意义,有普遍
性,可以教育我们大家。
第二、《激流勇进》有三个人物写得真好,那就是欧阳俊、王刚和徐厂
长。欧阳俊和徐厂长都不用多说了。王刚确实写得可爱、可敬得很。他总是
站得高、望得远、做得踏实。有一种冲不垮、打不碎、磨不坏的韧性。他的
韧性表现在对同志的豪爽的态度里,表现在说做就做的干劲里,表现在不留
任何个人考虑、严格的科学态度里。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他热爱的革命
事业出发。他满怀坦坦荡荡的朝气,连他爱画的油画,也是为了画尽“世界
上最美好、最有力量的东西”。王刚这个人物,是理想化了吗?一点也不。
今天社会里遍地都有这样可敬可爱的人物。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合金
钢”,是任何大革命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人。
这个戏似乎有一点不够完美的地方,那便是这三个人物在主要的思想斗
争上缺少强有力的交锋。战线太长,因此不能集中火力攻一点,把三个人物
的思想写得更透一些。王刚可以写得更主动,他可以按照党的正确路线,向
错误的行动和思想(包括徐厂长在内的)进行比现在更加顽强的斗争,让正
确的与错误的两方面的特点显得更分明。那就更能教育我们。
第三、《激流勇进》的演出,充满了热火朝天的干劲。导演佐临是一位
有修养、有才华、有饱满的政治情感的老导演。这个戏从头到尾燃烧着时代
的情感。生活的真实气息是非常浓的。导演和剧作者佐临,用了十四场戏,
在舞台上反映中国工业战线上火热沸腾的斗争。他冲破了舞台框框的限制,
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的手法,表现主题,挖掘了人物内心思想,连接
了多样复杂的场面,都运用的很好。第六场开会那场戏:欧阳俊参加新字三
号讨论会,到了会场上,太早了,还没有人。他自己想,究竟坐在什么地方
才合适呢?那真是细致极了。他为着挑选一张合适的坐位,想得那么多,坐
在这里怕太显眼;坐在那里,又怕不被注意。很平常的一件事,开会,却对
他变得如此复杂。一个青年人,忽然有了个人主义的歪念头,不想说老实话,
不想做老实事,就会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愚蠢。这个戏的演出,气势磅礴,
有粗扩豪放的一面,也有细致微妙的一面。刚才说的欧阳俊挑坐位就是这个
戏的细致的一面。还有一些微妙可喜的东西,譬如说天下雨,欧阳俊打着伞
去开会,他在路上走着,我们看不见天空中一滴雨点,但不住听到雨水打在
伞上的声音,衬托出欧阳俊忐忑不安的心情。这很含蓄,有诗意,也很新颖。
第四、《激流勇进》是企图在一个不长的篇幅里,用特有的形式,简练
有力的艺术手法,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相互关系,对广大群
众做一次生动的教育。感谢所有参加这个创作的同志们,感谢你们的雄心壮
志,你们的成就是不小的。
福建省话剧团的话剧《龙江颂》和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激流勇进》,
在北京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正是一九六四年的春天,感谢华东话剧界
同志们,你们为北京的观众们带来了好戏。让我们一道来迎接全中国社会主
义话剧的春天吧。
(原载《剧本》1964年
3月号)
迎接百花怒放的季节
在毛泽东思想的照耀下,全国人民热气腾腾,壮志昂扬,参加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大家都决心为一
个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一个空前的经济与文化的高潮就要到来。祖国从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气象
万千的春天。
在这气象万千的春天里,现代题材的戏剧,尤其是话剧,呈现着一片欣
欣向荣的景象。全国各地都在上演崭新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好话
剧。
话剧事业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革命。
工人们看了说:现代题材的话剧,激动了我们的心,教育我们的思想、
生活都革命化。这才是为我们服务的话剧,是社会主义的话剧。
农民、战士以及广大的青年、妇女、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前辈,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