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赫_2 >

第6章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赫_2-第6章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赫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主要工作都做完了。他们认为,北里柴三郎的发现方法是正确的,他们证 

明了用杀死黑死病菌培养基做的免疫方法的效果很好,并且完善了这个方 

法。科赫立刻意识到,施迪克检验传播黑死病的意义。自己患了腺体黑死病 

的施迪克和其他研究工作者都可以证明,在传染腺体黑死病方面,某些鼠类 

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阿西利阿人早就知道,人患肺结核是由人传染给人的, 

而人黑死病,也就是腺体黑死病,鼠疫占首位。鼠疫原来是动物传播给人的 

传染病,也就是最早的某些啮齿动物的传染病,特别是家鼠和船鼠的传染病。 

但也有西伯利亚的田鼠、土拨鼠以及其他鼠类的传染病。在鼠类中,鼠疫以 

两种方式传播:第一种方式,“贪食黑死病”,也就是染重病的或死掉的动 

物被其同类吃掉;第二种方式就是被带菌的跳蚤叮咬而染病。 

     患鼠疫的老鼠并不怕人,成群地聚集在住宅里死去。带菌跳蚤离开死鼠 

爬上人体去,叮咬人后人就染病了。 

     罗伯特·科赫要求仔细查船只和货物中的老鼠和病鼠。他认为,如果忽 

略了船上的老鼠,只对旅客及其行李认真消毒就没有什麽意义了。 

     在孟买逗留了两个月后,科赫又去了德属的东非去了。从维多利亚湖往 

东有个黑死病的发源地,像非洲腹地那样也会有蔓延的危险。科赫的推断得 

到了证实,自古以来,在中非就有一个黑死病发源地。同时,在德国殖民地 

他还研究牛马的传染病,并尽力弄清它的来源。 

     就在这一年,科赫又开始了他多年没有放弃的疟疾研究工作,正像他所 

说的,因为他在疟疾寄生物中观察到像细菌里一样的一种有趣和特别的对 

象。早在1890年,他在柏林第十届国际医学代表大会上就指出,无数的传染 

病不是由细菌而是由原生动物 (一种单细胞的生物)引起的。 

     1884年霍乱医疗队在印度工作期间,他产生了疟疾可由蚊子传染的看 

法。 

     1898年5月科赫从东非经那不勒斯和罗马回到法兰克福,然后到柏林。 

同年8月,他又去意大利研究疟疾。他证实了法国医生拉维的发现,苏格兰 

医生曼松和罗斯关于疟蚊的理论是正确的。并为罗马北部的小镇格罗赛托提 

出洋尽的抗疟计划。当英国人罗斯试图根除疟蚊的时候,科赫把注意力放在 

研究用奎宁治疗疟疾上。今天我们知道,两者结合起来是最奏效不过的了。 

     1899年4月,科赫领导一个医疗队前往爪哇,然后到德属新几内亚和太 

平洋中的德属岛屿。他发现了一个疟疾区(无法根除的);他还发现,在看 


… Page 22…

上去健康的人身上可以找到疟疾寄生物。如果这些人遭到任何其他不利情况 

袭击时,由于高热发作就会突然染病。科赫作了恰当的归纳:“如果要把疟 

疾当作常见病治疗的话,那麽治疗潜伏的疟疾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1900 

年7月20日,他自德属新几内亚满怀信心地报道:“事实上我已试验成功了, 

根据已证实的征服其他传染的原则,我也征服疟疾病,并且从而提供了证据, 

疟疾病也是一种普通人可以摆脱的传染病,只要人愿意并且真正开始摆脱的 

话……” 

     罗伯特·科赫在太平洋岛屿研究疟疾工作开展了一年之后,1901年7月 

23日重新在医学界露面了。关于这件事,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关于家畜结 

核病文章的发表像一声霹雳。” 

    科赫提出了关于结核病的最新看法:一、人的结核病菌和牛的结核病不 

一样;二、牛的结核病菌可以传染给人,但这种传染病一般来说不严重。原 

始的肠结核病人的身上很少;三、所以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首先应是针对人 

的结核病菌。 

     毫无疑问,这些观点大大偏离了以前的观点,并出现了激烈的矛盾,特 

别是因为预防牛奶、黄油和肉类传染家畜结核病的措施都失去了决定性的意 

义。 

    科赫最激烈的对手是他的学生埃米尔·冯·贝林,他认为人的结核病和 

牛的结核病是一致的。经过这场使科赫深感遗憾的争论以后,老师和以前的 

学生之间的桥梁彻底断绝了。后来,1905年12月5日,科赫在接受诺贝尔 

奖金时,在他的报告《关于征服结核病时的情况》及其他报告中强调:“我 

并不是希望别人这样理解我,好像我蔑视根除牛结核病的决定。” 

     1902年12月科赫接受了英国政府的邀请,前往罗得西亚的红河研究和 

治服再度发生的牛传染病。几个月前他光荣地获得了一个极大荣誉,巴黎的 

科学院选举科赫为国外的成员。 

     1903年1月中旬,在罗得得西亚的布拉瓦约扎下营地,但对于被他称之 

为抗“海岸热”病,注射疫苗并没能解决问题。 

     此外,科赫还想侦踪所谓“马亡症”,但没有成功,因为这是一种极不 

容易观察到的过滤性病毒。科赫把全部精力投入了研究工作。一天早晨将近 

5点时,他叫醒了他的同事克莱诺:“我们得赶紧出发,附近有一匹马得了 

 ‘马亡症’,应马上解剖!”疲惫的克莱诺建议推迟解剖,因为他还没有睡 

好觉。一夜总是梦见病马。科赫奇怪地问:“是呀!如果你不梦见疾病,那 

麽你以后做什麽呢?”克莱诺听了这话,只得苦笑一声。 


… Page 23…

                             十、退休的医生 



     1904年4月初,科赫开始从布拉瓦约启程回国,在埃及下了船,5月中 

旬到达了那不勒斯。船只在圣维森提角触礁了。幸运的是科赫收集的材料和 

行李都打捞上来了,没受损失。 

     7月23日,柏林的医生和科赫的学生们欢迎和祝贺他们的老师。像他希 

望的那样,他的得意门生格奥尔格·加夫基成了他的接班人。加夫基在讲话 

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对学生的慈爱和同情没有任何人能超过您。” 

     科赫在致答辞时保证,他将永远忠于“我们的科学事业”。 

     1904年10月1日,罗伯特·科赫退休了。 

     然而退休的医生并没有在家里享福,他离不开他的研究工作。12月27 

日,他启程去达累斯萨拉姆,非洲的疾病需要他去研究。首先研究的三种病: 

海岸牛热病、非洲回归热和锥虫病,也就是由于各种单细胞的鞭毛滴虫在人 

和动物身上引起的疾病。科赫很快证实了一种扁虱是传播回归热的罪魁,而 

所谓回归热菌,是弯曲的螺旋状菌。 

     1905年12月5日,科赫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以表彰他在研究 

肺结核病方面的成就。几个月后,他又获得普鲁土艺术与科学高级勋章。 

     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后,科赫弄清了哪些动物得了海岸热,哪些动物得了 

克萨斯热。为了研究锥虫病,他又到内地去了。他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表 

现出他不但是一位医学博土,而且是一位好猎手。 

     当科赫还在维多利亚湖的塞塞群岛工作的时候,他从《德国医学科学》 

领导人那儿得知一个消息,为治疗肺结核病创立了“罗伯特·科赫基金会”。 

科赫在回信中保证。“要尽我的一切力量来促进事业的完成。”在相当短的 

时间内就募捐了100万马克。 国人安德列夫·加内基捐了50万马克,德国 

皇帝捐了10万马克。 

     1907年11月4日,科赫回到柏林,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医生们赠给他 

 “罗伯特·科赫奖章”,皇帝封他为“阁下”。 

     4个月后,科赫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他想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经 

过伦敦,他在那里参加征服昏睡症国际代表大会;然后到北美去看望他的弟 

兄和亲戚。在纽约,美国的学者们向他表示了敬意。安德列夫·加内基发表 

了节日般的演说:“他是文明时代的真正英雄,他为他同时代的人们服务和 

拯救他们的人,……我们张开双臂欢迎……” 

     科赫经弗朗西斯科和火奴鲁鲁继续前往他早就向往的日本。1908年7月 

21日,科赫又见到了他的学生北里柴三郎。北里柴三郎的一个学生曾叙述那 

次见面的情景:“科赫65岁了,他的头发全都脱光了。看见他那博学的头, 

使我联想到伟大的圣人孔夫子。” 

     在这次环球旅行中,显然他很愉快。他深感遗憾的是,他不能完成这次 

旅行。因为他收到柏林来的电报,派他到华盛顿去参加国际结核病代表大会。 

     在开幕式上,科赫当选为名誉主席。两天以后,他用纯熟的英语作了具 

有重大意义的报告《人和牛的结核病之间的关系》。他透彻地论述了人结核 

菌和牛结核菌的区别。 

     1808年10月底,科赫回到柏林。在研究院他的私人实验室里,他又从 

事结核病的研究工作了。在他的得意门生加夫基60岁生日时,他在庆祝宴会 

上致了辞。1910年4月7日他还在柏林科学院作了一个报告。4月9日到10 


… Page 24…

日的夜里,他的心脏病发作了。大约两周后,情况有所好转,在他的最后一 

名学生和私人助手的帮助下,他甚至出了一次远门,还参加鉴定了柏林市建 

立的一家结核病医院。 

     按照他的意愿,他于5月20日前往巴登的一个安静的疗养院去休养。5 

月27日,这位从不虚度年华的研究者坐在圈手椅上安静的长眠了。 

     科赫留下遗言,他说如果他去世了,就把他火化,不要举行大规模葬礼。 

人们遵嘱没有举行大的追悼会,在火化之前只有少数人参加了庄严肃穆的追 

悼仪式。 

     青铜骨灰盒安葬在柏林传染病研究院的院内。在白色的大理石墓碑上雕 

刻着这位伟大人物的头像、他的名字及生卒年月,还用金色的大字记叙了罗 

伯特·科赫的伟大功绩。 

     他的坟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奇迹般地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了,使得后 

人永远有一个地方可以悼念这位永载史册的伟人。 


… Page 2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