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传奇-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衣仙女似乎看透了母亲的心思,于是说:“母王,当年我从华夏国回来之时,亲眼见一个人为追赶太阳神,而最终被太阳神烤死了,但他的弓箭竟变成了一片桃树林,而且立即硕果累累。”她见母亲很感兴趣后,又建议道:“母王,我们把那片桃林迁移到我们瑶池来,再经由我们姐妹来培植,一定将使它成为一种仙界少有的仙桃!”
当年夸父逐日,死时弃下的射杀太阳的弓箭化为桃林,而硕果累累,也即是张衡《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佚文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这里说的,大桃林屈蟠三千里,当然是一种神树,这种神树结的仙桃,自然就有长生不死之功效了,所以《神农经》上说:“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服之,其惨尸毕天地不朽。”
西王母心中暗想:“一个敢于与可恶的太阳神抗争的凡人的弓箭化为的桃林,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仙品。”于是欣然同意了大女儿的建议。
就这样那一片本来为追求理想的人们解除口喝的桃林,竟被移植到了瑶池,成了西王母私有的的蟠桃。蟠桃移植成功后,有诗来描绘:
蟠桃植后宫,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
光好晔流离,可以处淑灵。
有鸟飞来集,拊翼何悲鸣?
日月相始终,我心付流星。
收泪长叹息,灵宵做不得?
西王母把蟠桃移植在瑶池后宫后,便派了专门管理桃园的神职以及负责浇水灌溉修枝的能工巧匠。而青衣仙女并没有失言,她时时带着六位妹妹在园中进行精心地培育,并把它们根据品质的优劣进行了分门别类,蟠桃共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脱胎换骨,长生不老。后层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在。因为它们本是夸父逐日时遗下弓箭化为的桃林所结的的圣果,所以,移在瑶池这神仙福地便更显示出了它们的光彩。成为瑶池最为壮观之景,那硕果累累的蟠桃,象点缀在天池湖畔的颗颗明珠。
为此,王母娘娘就在她的X月X日(具体日期不可考,下同。)生日,在瑶池开一次蟠桃会,招待所有的天仙,那些众仙便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就飘飘然在那众仙的赞美声中,以显示她的荣华和尊贵,即使那双缀满宝珠的绣花鞋散发出的阵阵奇香,也熏得仙人们恨不能抱住那对金莲吻它个够。能够受到西王母的邀请赴会,那真是仙人们的无上荣耀。因为这种私人的宴会,其实已经变成了公开的社交联姻会。
蟠桃圣会,会期接近,各位神职忙忙碌碌,一切准备就绪,专等王母娘娘来过目。
一日,西王母与她的七个女儿一起游蟠桃园,来评说她的七个女儿对蟠桃培植的功劳。也是为即将举行的蟠桃盛会作最后的准备工作。西王母在一株已经快凋谢的桃树前,枯痿的花辩包裹着小小的青桃,于是,她让七个女儿每人作一首诗,以“春”为韵,诗中还要求有“桃”字。
青衣仙女为大姐,自然是她首先得吟诗,为妹妹们作个样子。青衣仙女也不推辞,她走到一株刚刚含苞欲放的桃花树下,随口吟诗一首:
砌雪无消日,卷窗时自怜。
蟠桃对我有娇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好一个‘先露枝头一点春’”!六仙女拍手称好。
“六妹先别叫,还听听二姐的罢!”三仙女制止道。
二仙女的才华并不比大姐差,但却少点表达的才干,她拉过一枝怒放的桃花,轻轻地抚摸着,半天才吟道:
香从寒艳好,谁惜是天真。
桃花谢后青阳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散与群芳自在春’,这一句比大姐的‘先露枝头一点春’更博大!”仍然是六仙女叫好。只有大姐青衣仙女有点不自然,但她并没有表露在她那美丽的脸上,“我这做大姐的,真没有看出来二妹还是一位才女!”
“你们都别争了,听三女子的罢!”母亲发话了,谁敢不听从。
如果说像貌,七姐妹中七仙女排第一,那三仙女就算第二了,她穿着的那身红衣服,把她雪白的脸旦都映红了,只要看她一眼,还以为是一朵红牡丹呢!后人用诗来表露情人的情感达到了极限时称“露滴牡丹开”,然而三仙女却终始是一枝含苞未开的红牡丹。红衣仙女步到一株开得正茂的桃树前,却哀婉地吟道:
兰闺虫声切,淑房月影生。
可怜天下农家女,不及瑶池桃园春。
红衣仙女吟完,大家都不言语。在母王面前,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红衣仙女本来性格就有点孤僻,加之西王母又对她严加管教,更使她在母亲和其他姐妹间加深了隔膜。
“该伦到四女子了!”作母亲的为何不知道女儿们的心思呢?
四仙女明白母亲不高兴了,所以,她把她原先吟好的一首不用,而另起一首来获得母亲的欢心。其实,四仙女不愧为蓝色的蝴蝶,就其她的天真,也确实使人觉得可爱极了,她走到一株香意正浓的桃花树前,吟道:
不是君先开,佳人有何兴。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天宫日影春。
“犹带天宫日影春!”母亲喜欢得拍手称赞道:“好诗句!好诗句!”母亲一说好,女儿们便附合着,但三仙女与七仙女却并不热衷,她们虽然天真,却好似有重重心事似的。五仙女,一身绿衣,在这青枝与桃花间简直是浑然一体了,然而,当大地都披上了绿装时,那么,桃花早躲在万绿丛中去了,留下的只是人们的记忆罢了。绿衣仙女本是一位热情奔放的天仙,在女仙中象她这样的敢想敢说的人并不多见,其实,远古时代的女子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她们的情感正是她们人性的表露。所以,她吟道:
君是昆仑桃,柳在溪边生。
生在两地惜春风,何年何月同度春。
绿衣仙女吟完姐妹们都笑了起来,女儿们的笑,也感染了母亲,在她那华贵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笑意,但她心中暗想,女儿们大了,她们也该找到她们的情人了!但是这个情人也不得随便去找,得有一个规矩——必须取得母亲的同意!紫衣仙女见母亲没有什么说的,便拉过一枝桃花,抚摸着花蕾,轻轻地吟道:
远峰来归意,蟠桃映山亲。
昆仑何处不飞花,瑶池王母保青春。
西王母听后,笑逐颜开。如今,大羿为她铲除了可恶的九个太阳神,一切都回归到了正常的秩序上了,远近方国谁不敢来朝拜她?即使那上界神仙也不得不跪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俯首称臣。如今的昆仑真是“无处不飞花”。母亲正在高兴之时,但七仙女并不去迎合母亲的欢心,却别出心裁地说出惊人之句:
难觅一知音,拂水复惊心。
桃花树前各抒己,雕屏画栋人间春。
绛衣仙女的“难觅一知音”,已使母亲不高兴了,最末一句“雕屏画栋人间春”更使她愤怒不已。今天,本来她的心情不错,她想不要自己扫了自己的兴,所以,她容忍了她娇纵惯了小女儿的放肆。
“母王,我们七姐妹,谁的诗最好?”青衣仙女首先询问母亲,以打破沉默。
“你们自己评评嘛!”
七位仙女各自欣赏着自己面前的桃花。绿衣仙女却说:“当然是大姐的诗最好罗!”她虽如此的说,话中却带有一点讥刺。
青衣仙女也不示弱:“五妹是不是要我们都称赞你的诗最好!”
在七姐妹中,只有一仙女与五仙女喜好为母亲吹拍,而其他仙女竟与母亲若即若离的。但她们情愿五仙女得到母亲的奖赏,也不让大姐得到,因此大家都附合道:“我们赞成大姐的意见!”
女儿们的主意本不合西王母的心意,但在高兴之时,她也不想扫了女儿们的兴,于是她便让她的侍女玉梵捧出的用孔雀毛织成的紫凤冠,亲手为五女儿带上。当然,这紫凤冠,好象专门为绿衣仙女预备好了似的。
西王母的一个侍女玉琳来报称:有一个织女趁大家忙着准备蟠桃会,竟偷偷地下凡与一牛郎结为夫妻,请王母定夺!
“离开有几天了?”
“王母,已经3天了!”
西王母听后怒火陡生,她一忖:瑶池三天,人间就是三年!特别是在她的生日之际,她怎能容忍,她对七仙女的诗已经有了怒气,所以,正好把自己的怨气,借机发泄,立即派出她的侍女玉琳带领黄巾力士去擒拿私自下凡的织女归案。
上界一天,世上一年。织女离开瑶池已经三日,才被发现。此时她在人间已经渡过了三春,并为牛郎生了两个孩子。然而,竟被西王母派去的天使强行抓了回来,活活地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妻离子别,好不惨啊!
由于织女以死相抗争,西王母最后不得不同意织女在七月七日,由喜鹊搭桥,牛郎担上两子,在鹊桥上短暂相会。
人神之间毕竟有区别,织女回到瑶池,只有把她对子的思念之情倾注在她所织的锦上。每当她歇息下来时,从瑶池遥望着月色普照的大地,她又回味着与牛郎相会的那美好时光:
窗中曙,花早飞。
宫中明,人不归。
庭前日,暖春闺。
香气亦菲菲,香气飘。
当轩清唱调,独顾慕。
含怨复含娇,蝶飞兰复薰,
袅袅轻风入翠裙,夫妻双双镜前照。
春可游,歌声梁上浮。
春游方有乐,沉沉下罗幕。
一个织女私自下凡,所以,西王母不得不把那些织女们统统地禁锢起来为西王母及女儿们织锦,除此外,还得为西王母赶织各种送上界头面人物的礼品,所以,她们总是没日没夜的织呀织!她们的泪水滴在锦上,不知不觉竟变成无与伦比的云彩图案。
正所谓:龙宫中有鲛女,瑶池里有织女,她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在七位仙女中唯有七仙女对织女的处境特别地同情,她经常跑来观看织女们织锦,并与织女们交谈。当时下凡的织女也极想挑动七仙女下凡,所以,她把人间描绘得比瑶池还美好,致使七仙女跃跃欲试。如果七仙女也下凡了,那西王母或许会网开一面,让她也下凡去与牛郎重相聚,去与她的儿女们生活在一起,在人间了却一生。
七仙女正是在织女的感染下,慢慢地也产生了下凡的念头。因为她与织女所处的地位不同,她有来去的人身自由,即使要下凡,也得寻找一个人间美丽的地方,找一个她心中所想象的体贴她的好心男人,在她心中:一个男人什么都能改变,唯独心不能改变,是好心,天生的就是好心,是坏心,天生的就是坏心!七仙女下凡之心,在她心中早已埋下了,所以,她在她母亲所做的诗里便有所表露:“雕屏画栋人间春”。
第五章太白金星
西王母在瑶池举行了盛大的生日蟠桃会,邀请了上界一些仙人赴会,那会上对西王母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