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锋镝情潮 >

第140章

锋镝情潮-第140章

小说: 锋镝情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雄,满怀失望地离开金鸡岭。 


  “哦!穷家帮在湖广有人?” 


  “怎会没有?天下各地都有他们的人,势力够庞大哩。” 


  “天残帮目下景况如何?” 


  “他们与世无争,人数倒不多。” 


  两人谈谈说说,进入了岳州府城,君珂听说师父曾在长沙出现,恨不得插翅飞往长沙觅寻,便在岳州府匆匆置办衣物,第二天便别了双尾蝎,向长沙府赶去。 


  在宝庆府至沅州的官道中,君珂的父亲天涯过客林世铭,正与脸色略苍、忧郁病缠身的崔碧瑶姑娘,仆仆风尘走向雪峰山,奔向沅州。 


  他们是五月上旬进入江湖的,所得到的消息令他们痛断肝肠。虽然君珂在通山仙人坛留下将活着到青城践约的字迹,但这并不等于他“必定”仍活在人间,而且江湖中根本没有他的行迹和下落,所留的字并不一定是他所留下来的哩。 


  林世铭并不耽心君珂的死活,却耽心起彭恩公的性命安全。当他打听出彭恩公全家已葬身望夫山之后,痛苦的心情不问可知,怨恨爱子谋事不轨,不仅未能保全恩公全家,反而葬送了他们。 


  崔碧瑶却不管彭大人的死活,她的心完全放在君珂的身上,噩耗传来,她悲痛得几乎抹了自己的脖子。但她不能死,这样死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她得替他报仇,也存了侥幸之心;她要等待要等到青城之会,看他是否真的已不在人间。 


  她的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不胜负荷,几乎摧毁了她的健康,玉容渐消瘦清减。 


  一老一少如江湖疯子似的奔波,找寻君珂的下落。两个月悄然过去了,君珂的讯息却如石沉大海、茫茫人海中,没有人知道天涯游子到底是死是活。 


  最后,他们绝望了,互相商量之后,决定到沅州找千手如来算总帐。千手如来既然也下落不明,江湖中找不到,定然隐伏在家,找他们去没错儿。 


  姑娘在上月已传信终南了,将详情禀明了爷爷,但终南隐叟兄弟已由剑阁入川,姑娘并不知道。 


  林世铭决定上沅州找干手如来,也知道吉凶难料,凶险在所难免,不愿姑娘前往冒险,可是姑娘已经心中破碎,去定了,任何事故也动摇不了她的决心,她说得好,如果老人家不准她随向前往,她自己也要去的。 


  林世铭无法勉强她,但他心中确是五内如焚。姑娘的爷爷终南隐叟是他的救命恩人,恩比天高,他怎能让她前往沅州间虎穴龙潭?可是他无法阻止她同行,要让她独自前往,情形更为可虑,所以他虽然奔向沅州,却一再设法拖延,希望耽搁些日子,以便拖到只剩下了入川的时间,便不再到沅州冒险了。 


  一老一少仆仆风尘,并不急于赶路,姑娘虽然有点醒悟老人家别有用心,而且用心良苦,但也不便催促,仅不时走得快些而已。 


  沅州,本朝建国初年,建了府治,可是因为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人烟稀少,苗人生息其间,出产不多,便在洪武九年四月撤府降为州治,归辰州府管辖。沅州本身够可怜,辖下只有两个县,一是州东南的黔阳,一是北面的麻阳,以麻阳来说,边境与四川贵州交界并邻,也和保靖司接近,境内苗人共有七十四寨之多,地方官真够头痛,乃是最不易治理的麻烦所在。 


  苗人并不难统治。难在有些为非作歹的汉人.经常唆使苗人惹是生非,搅得鸡犬不宁。 


  从沅州向西行,约百余里是与贵州交界的晁州巡检司。不要被这个“州”字所骗,那是一座大镇而已,位当入黔要冲,属沅州管辖,约有一两百户人家,位于沅江河谷的上源。沅江从此开始,往上走入黔的一段叫做清水江。 


  出沅州往晁州巡检司的官道,可通车马,官道进入河谷,迤逦上行,道路不太平靖,经常有啸聚山林的绿林巨寇出没,也不时可发现流窜猎食的苗人。 


  西出三十余里,河谷口上有一座相当富裕的农庄小村,前览河谷口的,片田畴,后枕连绵起伏的无尽山林,清澈的沅江,飞珠溅玉从河谷中冲下,到这儿水势一缓;三五片帆影点缀在美丽的江面上,映着林木森森的青山,颇能诗意。 


  小村面向东,村北不远便是沅江江岸,官道从村与江之间通过,村中有一条小路衔接着官道通抵江边一座码头,码头是木造的支架,系了三五条小船。码头两侧,泊了一两排木排和竹排,夏间水涨,是放排的好日子,放下洞庭可以卖得好价钱。 


  由码头上的竹排看来,这小山村定然有财主。不错,财主只有一个,就是李员外李大善人。 


  李大员外是这地方的晋绅,拥有三百余亩肥田和十余座山头的杉木林,富甲一方,在沅州大名鼎鼎,修桥补路,造福桑梓,谁不知李大善人是有钱有势的大善人? 


  李员外的宅第在村北,正在通官道的小径右侧。据说,李府是二十年前从沅州迁至乡下的,在这儿落籍,买了原来村中富豪李三爷的全部财产,成了本村的一份子,至于李三爷全家的去向至今成了谜;村人确是看到了李三爷全家三十五日乘了十部大车走的,一走便音讯全无,去如黄鹤,二十年不与村中通音讯,村人只知他们是到洞庭纳福去了。 


  在湖广南部,一个远离城厢的村庄,罕有两姓的人,一村便是一个家族小集团,祖宗只有一个,祠堂中的祖先,也就是村人的祖先,男娃儿出生满月,得奉敬祠堂谷子一斗,按辈份排名,名字便上了族谱,各房子孙绝不会乱,假如短命夭折,仅在谱上加注,而不除名。女娃儿出生却没有这般幸运、族谱上不会找得到她们的名字,女生外姓嘛,所以宗祠里面那些祖宗各代的牌位,以及以棉纸泡桐油制成的族谱,用车拉也得装上十车八车,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祠堂,搬起家来真够麻烦的。 


  李大员外迁来时,硬说是本村三百年前分出的直系子孙,对家谱前后十六辈的祖宗重要名人说起来如数家珍,一丝不爽,头头是道,不折不扣的“传”字辈子孙,他叫“传孝”。 


  这座村就叫李家村,村人谁能记起三百年前的事,三百年,太长了。在族谱中,确也有这么一支外迁,下落不明。 


  族中长老是村中的主宰当家,也是行政官吏,这里只有家法,王法根本用不着。村中有了不肖子孙,长老公议说了杀掉埋了,埋就埋吧,官府是无法查出的。 


  族中主持长老查过族谱,承认了李大员外是李族的子孙,深以为荣。假使来的是一个叫化子也许早就被赶跑了。也许还得被活埋掉,埋就埋掉了,有钱到底不同凡响。 


  李大员外既被族中人承认,便在村北大兴土木,光是建筑那座“飞虹楼”,便整整花了三年工夫,在建材方面十分方便的李家村,花三年日子起一座大楼,闭着眼也可以想像得出,李府的气派是如何的壮观华丽。 


  二十年来,李府日趋兴旺,把邻村的山林和田地,全用高价买获,也到州府各处买来不少男女老幼充作仆役之用。那年头,不禁买卖奴仆,连皇帝老爷也将不听话的大臣家属充发做奴,民间自然不禁。 


  久而久之,李府的老少仆役,竟然有上百之多,与村中人丁几乎相等。难怪嘛,李府的山和田太大太广,人不多怎成? 


  三年前,李府传出了李员外上京远行的消息,主人不在家,少主人便成了李府的主脑。李少爷已有三十五六,已经不小了,他乳名叫君山,辈份的排名是“耕读传家”的“家”字,叫家麒,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家麟。 



    

    




  

  


  






















  

  


  




第二十三章 迷宫飞虹 



  兄弟俩都已成家,有四名教师爷教他们读书和练武,不在村塾的词堂和武馆读练,有钱人家的子弟嘛。 


  四位教师爷据说是两文两武,教文的精通诸子百家,教武的可以力敌十名好汉,拳头大如海碗,一拳可以打死一条狠公牛,村中人敬畏有加。 


  怪!李员外离家日久,李府的人似乎极少在外走动,门庭冷落;偌大的宅院冷落下来,无形中便显出十分阴森和紧张。 


  有人甚至可以在午夜狗吠惊起时,看到李府中似乎鬼影憧憧,真要想看清那些鬼影,却是不可能之事,倏忽即没,不知到底是人是鬼。 


  这天一早,村后一座小山的密林中,到了两位不速之客,正从山后偷偷的飘掠,到了一株高大杉树下,像两头大鸟,钻入叶尖利刺密布的杉叶丛中。 


  两人是一男一女,正是天涯过客林世铭和崔姑娘碧瑶,他们终于赶来了。崔姑娘已发觉老人家拖延时间的计划,便找机会急赶,不由老人家不跟来,总算赶到了。 


  这儿距村中约有两里余,居高临下看得极为真切,两人分据杉树两侧的横枝,静静地向村中用目光打量形势。 


  李府的庭院占地甚广,正中是飞虹楼,楼高三层,结构极为古朴,飞檐粗大,楼阁坚实,窗棂皆有三层,一纱、一铁格、一木窗,可以任意升起任何一层。楼有外廊,用斗大青色巨柱作为廊柱,外围以坚实的雕花扶栏,檐下装有铁马,微风吹过,发出阵阵叮当清鸣,远传五六里。 


  飞虹楼后共有五进厅房,第五进后是花园,用丈余高的园场围住。花园广约五亩,花木扶疏亭台处处。 


  飞虹楼前、左、右三方,都有花圃围绕,假山散布,小池三五点缀其间。最外围,是两排房舍,有客房,有仆人的居室、谷仓、牲口栏、马厩、车房……样样俱全,确花了不少心力和银子。 


  飞虹厅前的花圃外面,是一处练功广场,有一条花径直通远处的大院门,十分气派。 


  府中除了狗在走动外,极少看见有人在活动,潜伏着危机,空气中散布着迫人的紧张气氛。 


  两人打量良久,姑娘突然轻声问:“伯父,你老人家早年来过么?” 


  林世铭不住点头,低声道:“来是来过,但并未进飞虹楼。老贼自知作恶多端,也许要遭报应,所以建了这座机关密布的飞虹楼,一家大小生息楼中。后面的五进厅房,其实乃是他手下党羽的住处。如果白天进入,咱们双拳难敌四手;倘若是晚间进击,飞虹楼却又是危险重重。” 


  “老伯之意是……” 


  “白天脱身不易,咱们岂能自掘坟墓?” 


  “晚间进入,不是太凶险么?” 


  “咱们不入飞虹楼,可诱老贼外出决一死战。“ 


  “那么,快去准备夜行之物。” 


  林世铭飞掠下地说:“这就走,我去准备驱狗的虎骨,和毒狗的砒霜。” 


  “伯父,是否要备下硫磺硝石?” 


  “要,毁了这座鬼楼。” 


  “接近大楼不难,就怕老贼果然不在家。” 


  林世铭脸色一正说:“崔姑娘,千万不可大意,楼的前左右三方,看去接近不难,其实花圃中全安了歹毒的暗器,我们必须从后面厅房放火,绝不可轻易逼近飞虹楼。” 


  两人转身钻人山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