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21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21章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
    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全书按内容基本上分
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
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
果,从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行反对波斯的起义,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腊人占领塞斯托
斯城为止。后来又有人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
术的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作《缪斯书》。《历史》内
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
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
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府档案
文献、石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用他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
采访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
一个新时代”。
    希罗多德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记叙分析有可取之处。关于希波战争,他谴责波斯远
征希腊,说波斯“不应当再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应当再奴役那些丝毫没有招惹它的人
们。”认为波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军队成份太复杂,外加外线作战的困难。雅典之所
以获胜,是因为它实行民主政治,每个人都“尽心竭力”为自由而战。
    希罗多德推崇希腊,称颂雅典,向往奴隶主民主政治,但并没有对波斯一概否定。他反
对的只不过是波斯人入侵希腊的不义之举,反对它的群主制度。因此有时他甚至把波斯描绘
成英雄的国度,并对它的文化作了选择和歌颂。
    《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
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
三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急诊中,一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
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罗多德比较重视古代东方的文明和它对希腊的影响。《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
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
发明的,等等。
    《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采
用了一种在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变化无穷,具
有迷人的魅力。他还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笔下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等,大
多性格鲜明,形像生动。如第一卷,描绘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王克洛斯相见的对话,鼠
目寸光的吕底亚王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许多地方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色彩,
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但是,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
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
证实。
    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
    … 

 
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
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
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
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
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
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
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
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
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
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
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
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
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
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
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
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
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
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
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
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
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
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
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
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
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
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
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
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
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
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
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
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
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
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
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
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
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
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
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
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
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
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
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身上
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没过几日,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
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
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
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
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
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
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小亚细亚,里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
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知识,接触了民间医学。
    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
法为人治病。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疗效的,病人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而且往往因耽误病情
而死去。
    一天,希波克拉底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突然神志不清,全身抽动,面色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