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123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23章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高达2000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倒在地,他昏迷了过去。第二天的伦敦《每日快报》
马上用大字标题报道了贝尔德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
    贝尔德灵机一动,就利用报纸来为他筹集资金。他设法为记者们做了一次实物表演。一
家小报做了通讯。伦敦的一家无线电老板闻讯赶来。表示愿意提供经费。但要收取发明的收
益的一半份额。
    贝尔德同意了这样苛刻的要求。他的实验装置从黑斯廷斯运到了伦敦。
    但经费很快又用尽了。他的试验似无重大突破。
    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又来同他订了合同。每周付他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材料。但贝尔
德必须在他商店门前操作表演。
    现场表演又是失败。贝尔德生活日见艰难。没钱吃饭,没钱付房租。他只好忍痛把设备
的零件卖掉,以此维持生活。他家乡的两个堂兄弟得知贝尔德陷入绝境后,给他寄来了50
0英镑。贝尔德得救了,他立即又投入试验。
    成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终日陪伴他的木偶头像“比尔”的脸部特征被清晰地显现在接
收机上了。这一天是1925年10月2清晨。
    “成功了、成功了”贝尔德兴奋地喊叫着冲下楼。一把抓住一个店堂里的小伙子,拽他
上楼,把他按在“比尔”的位置上。小伙子吓得直打哆嗦,但几秒钟后,他也吃惊地喊叫起
来:“真是奇迹,真是奇迹。”因为贝尔德的“魔镜”里映出了他的脸。
    贝尔德终于震惊英国,资助他的人纷纷涌来。贝尔德更新了设备。开始更大规模的试验。
    1928年,贝尔德把伦敦传播室的人像传送到纽约的一部接收机上。
    不久,又出现了新的奇迹。贝尔德把伦敦一位姑娘的图像传送给她正在远洋航行的未婚
夫。
    贝尔德的名字在全世界传开了。他申请在英国开创电视广播事业,但没有得到批准。但
要求电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提交给议会,经过激烈的长时间的辩论。议会决定了
开展电视广播。
    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此时的贝尔德又开始埋头研究
彩色电视。
    1941年12月,贝尔德传送的首批完美的彩色图像获得成功。可惜的是贝尔德的实
验室被希特勒的飞弹击毁了。但贝尔德重新开始研究。1946年6月的一天,英国广播公
司开始播送彩色电视节目,但劳累过度的贝尔德却在这一天病倒了,没有收看他的研究结
果。6天后,他离开了人世,终年58岁。
    在英国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里,游人能看到贝尔德发明的第一架电视机,还有陪伴他多
年的木偶比尔。比尔咧嘴笑着,仿佛在向游人诉说贝尔德的艰苦发明的故事,也好象在为贝
尔德成功而欢欣……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硬汉子”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
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
落。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
家庭。
    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
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
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
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
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
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在近10年的
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
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
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
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
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
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
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
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
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
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
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
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无法再过宁静的
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
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
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
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
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
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
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
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
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
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
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
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
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
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
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
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
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
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
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
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
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
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
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
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
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
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圣雄”甘地



    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
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他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
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
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
界限分明的社会,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
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
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作律师。
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使甘地不仅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还成了印度侨民反
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因此,当他回到印度时,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民族独立运动领袖。
    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这两种宗教教义繁
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
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
叫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两部分内容:“非暴力抵抗”和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具体内容有:辞去英国人授予的公职和爵位;不参加殖民政
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不买英国
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公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