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夏鼎 >

第176章

夏鼎-第176章

小说: 夏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午饭时,三千多人同炊共食的场面蔚为壮观,陈德与江州知州周述有幸与一座年龄是自己两倍的老头子共进午餐,桌面上的鸡鸭鱼肉等皆炖的极其软烂,唯内地州府盐价腾贵,造成口味偏淡,而面对一桌子危襟正坐、鸡皮鹤发的老人家,陈德的胃口哪里好得起来,放眼望四周看去,只见人分大小,性别而坐,青年女子,青年男子,中年妇女,中年男子,老翁老妇皆同坐一桌,桌上的食物各有不同,总的来说,越是长者,所衣所食便更为精美。
  “怪不得丈夫不听妻室言,大部分的生活都是集体行动,哪里私密的夫妻生活的空间。”陈德腹诽道。适才陈景良告诉他,陈氏男丁不许纳妾、只娶一个老婆,就连家主也不例外,颇让陈德肃然起敬,但他不能接受的是,陈氏男女的婚姻皆是族长与族中老人根据家世、八字甚至抽签来决定,根本没有两厢情悦的空间。
  这冠绝当代的名门用饭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便是周述在此间用饭时也一改往常饭局中口若悬河,唾沫星子狂喷的习惯。饭毕,路上听闻东佳山巅景致颇佳,石色洁白如玉,光可照人,更有紫石壁屏,其石红黄二色交相辉映,高数十丈;泉出屏下,飞白泻碧誉为奇观,泉水奔流声闻数里,有时涓涓滴滴声如仙乐。陈德便在陈衮、陈景良和周述等人的陪同下登东佳山,然后返回江州。
  此处景致虽好,规矩又太多,还特别歧视女子,若是夫人一同过来了,恐怕要吓坏了她。一边登山,陈德暗暗为没有将黄雯带来而庆幸。一路上携带眷属游山玩水不要紧,若是到义门陈颁旨也带着夫人,恐怕那家主陈衮的脸色也不会这么和蔼了。
  这义门陈氏的家主陈衮身着葛衫,面目苍然,但精神矍铄,不似陈景良那么言辞便给,却给人一种宽厚亲切的感觉。但仔细打量,却又叫人捉摸不透,一路上倒是周述说话的时候多。
  登上东佳山巅,遥看群峰竟立,飞瀑流泉,不由让人心怀一振。陈德颇有些不满陈衮一路上沉默寡言,故意要和自己划清界限,淡淡笑道:“吾在金陵时便曾听闻,九江陈氏出自后主陈叔宝,乃我江南贵胄,今日观之,果然蔚为盛大,就连这东佳山上也云蒸霞蔚,似有王气。”他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曾出仕金陵似地,此言一出,周述和陈衮的脸上同时变色。虽然大家都知道陈德不是什么得宠的朝臣,但他以朝廷钦差的身份说出这番话,可是诛心之语了。
  注1:寇准《题江州义门》:文明魁天下,孝义盖乡闾岁赐三千粟“,即指淳化元年(990)及其后,官府每岁给陈氏贷粟以度春荒,待秋收后还仓,一斗只纳一斗,没有租息。这是朝廷对陈氏的厚爱。岁赐三千粟,楼藏万卷书。朗吟开绿酒,雅叙煮青蔬。长吟云天外,家和庆有余。
  注2:仁宗嘉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已历时300余年,全家3700余口,田庄300多处,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这么大的一个家族,精诚团结,显得势力过于膨胀,朝廷开始害怕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当文彦博、包拯、范师道等重臣建议皇帝对义门陈实行分家时,正中了宋仁宗的下怀。于是,宋仁宗嘉六年(公元1061年),颁旨义门陈分家。
  第十章 诛心
  “陈氏先祖当年迁到这片荒芜之地,全为躲避兵灾。各位大人此时看来峰峦叠嶂的美景,在农人的眼中,奇峰突起,却远不如平坦土地适合耕种,又交通不便,族中老人常讲,恨不得仿效那上古寓公,将这崎岖不平的山地削为平地。”陈衮眼望着远方烟雾环绕的山巅,悠然说道,陈德耳中听来似有讽刺之意。
  “这山区虽然不便耕种,但却是保境安民的绝佳地势,倘若不然,朝廷何必化偌大力气,力图恢复燕云十六州,若是照着陈翁所言,将天下群山削平,胡人铁骑,岂不是任意驰骋纵横?中原百姓苦也!”陈德回敬道。周述听得两人语意逐渐不善,忙笑着打圆场道:“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周述今日听了两位高见,果然不同凡响。”他一边说,一边朝陈景良使眼色,那陈景良也是心思剔透的,连忙接过话头,仔细向陈德介绍起那东佳山的各色美景来,与周述一唱一和,竟然让陈衮与陈德二人再没有说话的机会。
  他二人的心思,陈德与陈衮如何不明白,两人一个是手握雄兵的西北藩镇节帅,一个是道德楷模当时世家家主,并无实质的利益冲突,既然语不投机,便不多说话,直到陈德在周述的陪伴下告辞离去,陈景良回到家中,向陈衮请罪道:“族长,这陈德乃是西北藩帅,朝廷忌惮他,却也奈何不得,今日下午,请恕景良谮越之罪。”
  陈衮摆摆手道:“无妨。从陈德这人从前的作为来看,虽然厚颜侍奉三朝,却身具枭雄之资,是有心席卷天下的人物。但这天下岂是这么好夺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三千江南子弟甘愿随他万里奔波,西北起事,上万部属家眷被困危城而全军不乱,反而夺了河西,可见已具人和。河西近胡地,西取回鹘勇士,南收吐蕃健马,东面关中千里膏腴更是帝王基业,河西对此有居高临下之势,这是地利。
  可惜的是,天下纷乱久矣,民心思安,这汴梁官家得了天时,已稳稳地做了天下真主,这陈德虽有地利人和,难道竟能逆天行事?此人本事越大,搅动的风潮越大,将来牵连起来就越厉害。又和吾族同姓,今日吾若是不和他有些言语冲突,恐怕朝廷迁怒与吾九江陈氏。不过,你做的也不错,免得他万一成事,对我九江陈氏恨之入骨,痛下狠手。“
  此刻,这潜居东佳山,平日无事时便与东佳学子研讨儒学要义的世家家主,竟如久历宦海的朝廷重臣一般气度,更显出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般的从容,也只有九江陈氏为数不多几个长老和执事才了解这为看似慈祥和气的老者的另外一面。
  回到江州城中,张仲曜已带领卫士在城门迎候,向陈德行礼之后,秉道:“大人,夫人尚在城内绸缎庄里拣选布料,说是北地再难买到这许多漂亮绸帛,难得来江南一趟,定要满载而归。还让末将转告大人,一旦回城不须回府,直接到韩记绸缎庄去,还有几匹上好的绸料让您也一起挑选挑选。”
  陈德心中暗赞张仲曜安排得妥帖,他不便在江州逗留,一路上林中又监视得紧密,原定约见江南众商贾的日子就定在了今天江州城内。他回头对林中拱拱手,笑道:“这韩记乃是江州数一数二的大店面,听闻林虞侯也是有家眷的人,这娘们儿最喜欢锦缎丝绸,要不要随吾一同去挑选几匹绸缎?”
  林中见他相邀,心里虽然想着要给王氏买几匹上好的料子回去,却不欲与陈德纠缠太深,恭恭敬敬躬身道:“陈节度美意,在下心领,只是保护大人责任重大,下官只带领骁武军在那韩记绸缎庄周围为大人哨卫便可。”
  陈德点点头,也不相强。见陈德要去和内眷相会,不欲与他关系太深的周述便作别回了州府衙门,张仲曜带路,一行人来到城里韩记绸缎庄,此间正是一处闹市,街上行人如织,来往穿梭购买锦缎的夫人小姐络绎不绝。绸缎庄内熙熙攘攘的大多是女子,忽然见一彪威猛军汉围拢在绸缎庄的周围,不禁吓得花容失色,只有几个青楼女子向那骁武军中的年轻俊俏子弟乱飞媚眼。
  店中掌柜见状,先回头对几个店小二吩咐道:“切莫惊扰了各位夫人小姐,”再忙不迭跑将出来,向陈德开口便告罪道:“几位大官人恕罪,小店乃是江州城中正经生意人家,百年老字号,不知大官人们有何贵干?”他见陈德衣饰华贵,被一众军官拱卫在中间,是以便向陈德开口告饶。
  陈德笑道:“掌柜的莫要惊慌,吾夫人现正在宝号挑选绸缎,这是来接她回府的。”说着就要抬步入内,谁料他身前的店掌柜居然身子不动,没有让开去路,陈德身边林中、张仲曜等军官正当要开口呵斥那掌柜的,那掌柜的却哭着一张脸央求道:“大官人莫怪,小店中尽皆是娇怯怯地夫人小姐,再有就是丫鬟这些女人家,许多都是这江州城里有头有脸达官贵人的内眷,大官人身边都是些如虎似狼的汉子,一同进去的话,只怕惊扰了这些妇人,让小店作难。”
  听他语意甚哀,陈德便不怪罪,回头对张仲曜笑道:“既然如此,你等便在店门口等候。这婆娘挑选起绸缎来,便是泥人也让你等出了火性,兄弟们不必肃立,只散在旁边的茶馆相候便罢。”张仲曜躬身听令,安排随行的牙军和骁武军卫士在附近的茶馆,一边吃茶歇息,一边等候。这时代因为茶叶专卖的缘故,好茶比醇酒便宜不了多少,众军兵都十分领情,唯有林中不放心陈德,带了几个亲信禁军,和张仲曜一道守卫在韩记绸缎庄门口。张仲曜与林中地位相若,脾性也有些相投,这段时间来刻意接纳,两人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天来。
  陈德迈步进入店里,在店掌柜的带领下,穿过大堂中陈列绸缎的货架,曲曲折折,门外的景象已然看不清楚,见陈德回头张望,店掌柜靠近半步低声道:“军情司吉福参加主公,寒蝉大人已经安排江南商贾在店中内室等候,只待主公训示。”陈德一愣,盯着吉福留着俩撇鼠须和胖胖的圆脸,笑道:“吉福,你是锦帆营出去的,吾记得你,相貌变了好多啊!”见陈德居然对自己还有印象,吉福按捺住心中激动,点头解释道:“承蒙大人挂怀,吉福敢不效死。勾大人说小的气质不类商贾,不但让吾除了跟他学习了不少商贾伎俩,还养出了几十斤肉,变成如今这副摸样。”陈德伸手拍拍吉福肩头,安慰道:“隐藏行迹殊为不易,吾深知之。外面办事,一切多加小心。”
  说话间以来到了一间内室门口,吉福告了个罪,抢到陈德身前,屈指按照一定的节奏在门上敲了十几下,陈德心中不禁莞尔,这叩门的节律,分明是将当世的名曲“六么”稍作变化而成,以此为暗号,倒是颇具雅意。
  勾落安原先混迹秦淮的经营画舫的,在神卫军中挂了个散员都头。这时代的优伶虽然没有卖艺不卖身的说法,画舫中的头牌姑娘却不是有钱财就可以一亲芳泽的,更类似后世的红歌星,而经营画舫的老板则更类似于歌星的经纪人一类的角色。而大名鼎鼎的香粉都头勾落案正是其中翘楚。若不是陈德在黄雯熏陶下,对这时代的词牌也有些熟悉,无论如何是听不出这叩门节拍的奥妙,更何况江州衙门三班那些大字不识几箩筐的捕快了。
  台步进入内室,二十余名原先挂名在神卫军下面的江南商贾一齐躬身道:“属下参见大人。”动作一致,声音整齐,陈德管中窥豹,已知勾落安将这伙商贾已经控制得极稳,他见当先一个商贾赫然便是矮胖的营殖都头韩商,便摆手笑道:“众位都是神卫军袍泽故旧,不必多礼。”
  韩商原先便是神卫军众商贾之首,见陈德目光首先便落到他的身上,心下一凛,有心上前巴结陈德,却不敢抢在勾落安前面说话。勾落安笑道:“吾等皆是陈大人的旧部,眼下大人控扼河西,正待进取西域,贯通东西商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吾等敢不为大人效犬马之劳。”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这些原先隶属于神卫军的商贾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