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典当(黄金瞳) >

第898章

典当(黄金瞳)-第898章

小说: 典当(黄金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哥,我对敦煌文化没有一点研究,前期的研究方向也不在这上面,我就不参与了……”
  庄睿摇了摇头,他在研究生的时候,主攻的是水下考古,几次震惊考古界的水底打捞,也多是出自他的手笔,但是到了博士的时候,庄睿的研究方向却是关于元朝的墓葬形态和考古发掘。
  庄睿的这种选择让孟教授当时很不理解,不过庄睿是有自己的考虑在内的。
  元朝考古是考古学中的一个冷门学科,虽然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阔的一个朝代,但是由于时间不足百年,并未完全受到中原文化的同化,在其生活习惯和墓葬形态上,都保留着蒙古族的特色。
  根据极少的一些有关于蒙古族墓葬的资料记载,蒙古葬俗不封土不栽树,也没有陵墓,会选择一块极其隐秘的地方,以大木为棺,深埋后用万马踏平。
  然后会将这个地方封起三年,使其草木茂盛而使人不知其处,唯于葬时于此地杀一幼驼而使母驼观之,他年母驼来此悲鸣之地即为葬地。
  出于这种墓葬的隐秘性,所以元朝虽然存在了九十七年,历经11位皇帝,但是从元朝开国皇帝铁木真到元顺帝的墓葬,至今都没有被发现,这也算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个空白。
  庄睿之所以选择这个冷僻的学科,一来是对元青花瓷器的喜爱,二来寻找元代帝王的陵墓,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性的考验。
  且不说成吉思汗的陵墓了,如果庄睿能找到任何一座元代皇帝的陵墓,那都将会轰动整个世界考古学界的,恐怕影响力不会在秦始皇陵之下。
  要知道,那时的元朝可是远征到欧洲多瑙河畔,堪称是富甲天下,皇帝厚葬,可以想象其陵墓中所藏的珍宝了。
  “你小子还是不死心,元代帝陵那是那么好发现的呀?你能找到一座元代贵族的墓葬就不错了……”
  任博士摇了摇头,他是知道庄睿读博的研究方向的,在他看来,与其去选择虚无缥缈的元代帝陵,还不如踏踏实实的研究这些敦煌文献呢。
  “呵呵,说不定就能碰上呢,不说了,任哥,你们准备一下,等会就返程吧……”
  庄睿笑着摆了摆手,终止了这个话题,有眼中灵气相助,庄睿相信,只要那些帝陵不是在外蒙古,自己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等众人都吃过饭休息了一会之后,猛子和二蛋将六匹有背筐的骆驼赶到了寺门下,这力气活又是庄睿来干,在每个背筐里放入两包裹敦煌文献。
  不过六匹骆驼的极限,也就是二十多包裹经卷了,大殿里除了另外两尊还没有被破坏的佛像内的卷轴之外,还剩下了两三千册经卷。
  “任哥,彭飞,路上小心点,满教授,这次可要拜托您了,这些经书都是无价之宝,您多照拂着点……”
  由于寺庙内还有两尊装满了敦煌文献的佛像,以及那些零散的经卷,庄睿并没有远送众人,在寺门和任博士等人作别了。
  不过回程有猛子带路,有彭飞护卫,还有满教授这老沙漠跟着,想必也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送走任博士等人之后,庄睿允许了中川进入到了大雄宝殿里面,反正东西都在自己眼前,让中川看看也不会少什么的。
  庄睿后来仔细的想了一下,中川所提的要求,对于研究敦煌文化和那几个朝代的兴衰历史,还是很有互补性的,倒不是不能考虑。
  毕竟百年前出土的敦煌文献,几乎有五分之三都在国外,想要系统全面的对其进行研究,还是需要那些藏有敦煌经卷文物的博物馆和私人们配合的。
  中川在见到那些经卷之后,人也安静了下来,他对于敦煌文化研究不深,虽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却是不知其所以然。
  ……
  “嗯?什么声音?”
  在任博士等人离开三天之后,庄睿正在研读一本手写南朝天师道的《古灵宝经》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嗡嗡声。
  “飞机,是直升飞机,哇,好几架直升飞机啊……”
  庄睿刚走出大雄宝殿,就见到在胡杨林上空,盘旋着三架绿色的军用直升机。
  一千一百一十八
  “靠,不会这么大场面吧?”
  庄睿看着在天空不住盘旋,在寻找着降落地点的直升飞机,顿时惊呆了,这又不是拍蝎子王之类的美国大片,至于出动军方吗?
  如果不是看到彭飞正坐在一架直升机向自个儿招手,没准庄睿还以为这是拍电影的呢。
  “二蛋,小严,看好大殿里的书籍,我出去看看……”
  庄睿瞅了一眼中川之后,吩咐了二蛋两人一声,然后跟着直升机跑出胡杨林,向上摆手示意直升机可以降落了。
  “操,我有病怎么着?等他们降落在过来好了……”
  直升机缓缓的降落在了庄睿身边不远处,螺旋桨带动地面的黄沙形成了一个小漩涡,将庄睿整个人都包裹在了里面。
  等直升机完全停稳之后,庄睿简直就成了一个沙人,别说脸上被糊了一层黄沙,就是鼻孔耳朵里,也是被堵塞的全是沙子。
  庄睿在原地蹦了半天,抖落了身上的黄沙之后,刚好看到彭飞从直升机上来,连忙一把揪住他,问道:“臭小子,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啊?”
  这片大漠北连戈壁滩,面积十分大,称之为沙海也不为过,而且在沙漠地形多变,即使有猛子在空中指路,恐怕也很容易走偏,是以庄睿也没想到他们居然会乘坐直升机过来。
  而按照庄睿事前的估计,彭飞等人的骆驼队要再等两天才会到来呢。
  “庄哥,我不是把卫星电话留给你了吗,锁定信号不就成了……”
  彭飞撇了撇嘴,很是鄙视了庄睿一番,这都什么年代了,连这么基本的电子常识都不懂?
  “就你小子懂得多,把水拿来,我漱漱口……”
  庄睿没好气的在彭飞头上敲了一下,拿起彭飞的军用水壶漱了下口之后,接着说道:“至于搞这么夸张吗?不就是一次普通考古嘛,竟然连军用飞机都搬出来了,彭飞你小子不会是找我大哥了吧?”
  庄睿以为是彭飞怕自个儿在沙漠里出事,这才找到军方借用了直升机,虽然出动部队协助考古工作是经常的事情,但是出动直升机这样的装备,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
  彭飞还没答话,在他身后就响起了一个声音:“一点都不夸张,这直升机是我叫来的,小庄,你知道敦煌文献的问世,代表着什么吗?”
  “老师,您也来了……”
  听到了孟教授的声音,庄睿才知道自个儿冤枉了彭飞,作为去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孟教授完全可以要求当地驻军协助他的考古工作的,调用军用直升机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孟教授的身后,还有几位庄睿熟悉的面孔,都是国内著名考古和历史专家,庄睿听过不少他们的公共课,连忙上去和几人打了个招呼。
  “行了,别搞那些虚的了,小任说还有两尊佛像没有破开,走,赶紧过去看看……”
  孟教授却是见不得几人在那边说话,一把拉住庄睿往胡杨林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庄睿,这批敦煌文献,历经三国、两晋、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北宋等十多个朝代,包罗学科数十种,并且手书写卷的盛行,也催生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书法群体—经生,形成了一个书法流派——经生体。
  这些重要的发现,无论是对历史上一些空白期的断代考察,还是对考古学一些疑案的填补,都是至关重要的,少一本都是对国家的犯罪啊……“
  庄睿不知道,孟教授前几天在北京接到任博士的电话后,当时激动的就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更是连夜订了从北京飞往敦煌的机票,从听到这个消息后,老人是一刻都无法等待了。
  即使眼前有着枯死胡杨林这种罕见的自然景观,孟教授也是目不转睛的直接往寺庙的方向走去,刚才在直升机上时他已经看清了方向。
  庄睿闻言了愣了一下,一边和老师走过胡杨林,一边奇怪的问道:“书法?我倒是没听说过……”
  庄睿知道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经书,大多都是为手抄本,但基本上都是以隶书和楷书为准,像后世闻名的瘦金体之类的书法却是没有听闻。
  “庄睿,没事静下心来练练字,你就知道敦煌书法的影响力了……”
  孟教授看着庄睿摇了摇头,要说庄睿古玩玉石赏析,在国内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了,由于刘秀墓的出土,庄睿在考古上也算是颇有建树。
  但就是对一些很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庄睿却往往会闹出笑话来,孟教授也很疑惑,庄睿对于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却为何偏偏能鉴定出物件的真假来?
  孟教授显然谈兴颇高,接着说道:“庄睿,你知不知道,我在小任先运出去的那些经卷中,发现了谁的字?”
  “谁的字?这经书还有名人眷写的?”
  庄睿对书法真是所知不多,古代书法家就知道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以及颜真卿等人,至于近代,除了金胖子的那位老师之外,庄睿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当然,单是从一个油纸包里面,就发现了草圣的三十卷手抄经文,你知不知道,即使是流落在国外的敦煌文献里,才仅仅有几卷而已……”
  孟教授显然极为兴奋,说话的时候两手在挥舞着,孟教授自小就写毛笔字,虽然不及那位大师在书法界的地位,但鉴赏书法的眼里还是有的。
  “张旭?那……那可值老钱了……”
  庄睿闻言愣了一下,他也没想到这敦煌文献里居然有这位大家的手迹,出于习惯,庄睿不由自主的琢磨起张旭作品的价格来,不过想了半天,似乎还没听说张旭的作品上过拍卖。
  “你……你小子,不学无术……”
  孟教授听到庄睿的话后,一个不慎,被脚下的胡杨枯枝绊了个踉跄,干脆停下脚步,看着庄睿说道:“我说的草圣,不是张旭,而是张芝……”
  庄睿脸色有些迷惘,摇了摇头道:“张芝?没听说过……”
  “你……我看你回去和本科生跟读一段时间吧,连张芝都不知道……”
  孟教授对自己这个得意弟子是哭笑不得,不得不给庄睿扫了下盲,将张芝生平简单的讲了一下。
  孟教授所说的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甘肃敦煌人。
  张芝生活的时期,行笔迟缓且有波磔的隶书和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章草,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张芝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摆脱旧俗,独创一体,是为草书!
  书圣王羲之对张芝都要谦让三分,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也就是说,古今书法,王羲之只把钟繇与张芝两人放在眼里。
  在中国书法史上,张芝与怀素前后辉映,代表着汉唐时代草书盛行期的两座丰碑,可以说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四位大师,他们的师承都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巨人——草圣张芝。
  只是张芝生活的年代,尚且要早于王羲之等人,流传下来的真迹少之又少,即使是国外几册疑似张芝的手抄本上,也没有其本人的署名,是以书法界之外的人,对于他的名头倒是没怎么听说过。
  孟教授在等待军方直升机的时候,粗略了整理了一下那些手抄经卷,却无意中发现张芝的作品,当时简直就是以朝圣的心态,去对待这些草圣真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