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尴尬风流 >

第3章

尴尬风流-第3章

小说: 尴尬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人说:“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工作一直不顺心,而且我一直与顶头上司搞不好关系,这不,我气得一口的牙全掉光了。”
  第三个人说:“房子窄,与上司关系搞不好,又有什么关系?我这几十年全用来结婚离婚了,打一次离婚官司我老一回,看,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我成了大罗锅了。”
  第四个人说:“你们都比我幸福多了,去年,我的女儿死了,今年,我老伴又过去了,我现在有心脏病、胃病、肾病、肝病、妇女病……这不,我的脸上已经全都是皱纹了。”
  老王说:“我是最幸运的,我的房子一直很宽绰,我的工作一直很理想,我与上司的关系一直很好,我的老伴对我一百一,我的家庭成员个个身体健康,我不愁,不气,不急;可你们看,我也与你们一样地老掉了。”
  思想家
  老王买了一个红球,回家后觉得不如买一个白球,便去商店换成白球。换回白球后又觉得不如红球,便又换回红球。换回红球后又放不开白球,便干脆到商店再买一个白球。一红一白两球在家,令人不安,便再去商店退掉了两球。
  老王深感目前的商业服务改进良多,便在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予以表扬。同时他也深感事物难以完美周全,选择是人生的一大难点,选择实际是很痛苦的事,他为此对人生的意义颇感疑惑。
  老李买了一个黑球,从此家里有一个黑球,虽然老王多次建议他改购红或白球,他都不予理睬。
  后来,老王被称为思想家,老李被称为政治家。
  不理
  老王到乡下自己的一个堂妹家去,堂妹说:“这边有一个野狗,为害四方,它动不动偷鸡吃。”
  老王说:“不要理它。”
  过了两天,堂妹说:“可了不得了,野狗不但偷鸡,而且咬了我们的羊了。”
  老王说:“不要理它。”
  又过了几天,堂妹说:“坏了,昨晚野狗进了房间,把许多家具都冲撞坏了。”
  老王说:“不要理它。”
  堂妹说:“你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会说,就会一句‘不要理它’。”
  老王说:“不要理它。”
  这天,老王与堂妹在田间走,突然,一只野狗飞奔而来,张开大口要咬堂妹,堂妹吓得大叫,老王飞起一脚,正踢到野狗腹部,野狗惨叫一声,落荒而逃。
  老王搀起吓倒了的堂妹,说道:“不要理它。”
  应验
  老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捡到一个旧钱包。
  他没话找话,将自己的梦告诉友人。友人问:“钱包是真皮的吗?”“钱包里有钱没有?”“钱包是名牌的吗?”
  老王答不上来,他想,要是这个梦能重复一次就好了。
  结果真的重新做了一次同样的梦,真是心想事成,这可能是老王今年春节喝了一次XO人头马白兰地的缘故。
  老王一面做梦一面想着朋友们的疑问,他给梦中的钱包以特别的关注,他发现,包是真皮的,很老旧,有的地方开了绽,不是名牌,最主要的是,钱包里什么都没有。就是说,空钱包。
  老王又与他的同样退休了的友人谈起此梦,信息完整,材料翔实。他问梦到空钱包,这预兆些什么呢?
  一个友人说:“老哥,你可要发财了。虚包以待,没有比这更好的兆头了。”
  第二个友人说:“不,你要注意呢,不要失窃破财呢!钱包空了,多悬!”
  第三个友人说:“破旧的皮包,这是对你的一个警告:你老了,你过时了,你需要观念更新,急起直追!”
  第四个友人说:“哪有的事,目前世界潮流是保护文物,珍惜历史。你的梦要说的是,你们家有古玩,快回家搜寻搜寻吧。”
  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见解、多少预测、多少忠告。
  过了些日子,一切照旧,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众朋友向他提出问题:“怎么样,我们说得对不对?你是不是发财了,破财了,观念更新了,珍重历史了?”
  老王没有回答。大家不依不饶,都要求老王说话,证明自己的预言最灵验。
  老王终于回答:“是的,都应验了。”愈想他愈坚定,本来就是嘛,都应验啦。
  说了,就是应验。
  看看
  老王去风景点,谢绝美丽的导游小姐,说:“不必讲了,我只是来看看罢了。”
  老王去博物馆,敬谢前来陪同的文史专家:“不麻烦您讲解了,我只是来看看而已。”
  老王去百货商场,售货员小姐热情向他介绍各种商品,他说:“不必了,我只是来看看而已。”
  他给自己写了一幅字:“万物静观皆自得”,都说他写得好,境界更好。
  一天,他去餐馆,服务员小姐见是他,便问:“您是来吃饭的还是来看看的呢?”他说:“边吃边看。少吃多看。未吃先看。吃罢继续看。不吃也要看。”
  写诗
  老王忽然想写诗。他想,诗人也是人,有什么了不起,你能当诗人,我也未尝不能当,不就是一批中文字吗,我好好写就是了。
  从此他有了诗人的习惯与脾气。他常常落泪。他常常在树下月下徘徊。他常常独自一人哼哼唧唧。他常常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他常常骂旁人愚蠢。他顿顿饭要喝酒,要吃鸡和鱼,没有喝酒也照撒酒疯不误。
  他终于写了一百首诗。他的朋友、学生、老部下都来抬轿,这个联系出版社,那个联系传媒,电视台已经决定他的诗集出版以后对他作一个专题采访,杂志社决定出版一期王诗专号,连举行诗集首发式的会堂也预租好了。
  他在把诗稿给出去的最后一刻钟重新审视了一遍,他决定,焚毁所有手稿。朋友们、部下们、学生们都称赞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
  他自己也很快乐,他想,烧诗,不是比写诗更有诗意吗?
  于是他想起了林黛玉。
  着陆
  老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会开飞机了,他驾驶着一架大型喷气民航客机,穿云破雾,随意翱翔,十分自由快乐。醒来后仍然得意洋洋。
  得意了十分钟后,忽然发现,只梦见了开飞机,却没有把梦中的飞机降落下来,一架飞机没完没了地只在空中飞行,却不着陆,这是多么危险多么可怕!
  他天天盼着能再次梦到开飞机,而且这次坚决驾驶着飞机安全着陆,叫做一块石头落地也。
  然而,他仍是只梦到开飞机,梦不到飞机着陆。他为此十分焦急,茶不思,饭不想,人变瘦了许多。
  一年后,他梦到了自己在修机场,扛洋灰,打钢筋桩。醒后大喜,他终于明白了,不修好机场跑道和指挥塔,飞机怎么着陆呢?
  游泳
  老王喜欢在海上游泳。
  很多人问他:“能游多远?”
  他回答:“反正一千多米没有问题吧。”朋友们点点头,并没有特别夸奖他。
  他乃下决心测试一下自己,游着游着,并没觉得太累,便想,已经这么大年纪了,逞什么能呢?适可而止就行了。于是他转身游回去。这样测试了几次,都是力未尽而知返,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游多远。
  接下来又有朋友问他:“在海上,你能游多远?”
  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已经游了几十年了,游到不能游的时候为止吧。也就是说,等我知道我到底能游多远的时候,我也就不可能告诉你了。”
  健身
  老王从小养成了每天跑步的习惯,每个清晨他都要跑两千至三千米,坚持了五十多年了。
  一个医生向他提出,以为跑步可以健身其实并无科学根据,社会上流传的种种健身方法多是误导,生老病死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人所无法控制也无法逆转的。以你的年龄,跑得太多,效果说不定是适得其反。医生举出了一些长跑名将猝死的例子,告诫他。
  老王一辈子崇信科学,听了医生的话便不再清晨跑步。
  老王自幼养成了吃鸡蛋的习惯,除了三年困难时期,他每天都要吃一两个鸡蛋。
  医生说,鸡蛋黄里含有过多的胆固醇,老年人吃多了没有好处。于是老王停了鸡蛋。
  不跑步了,不吃鸡蛋了,老王老是觉得生活里缺少了点什么,闷闷不乐。
  又有医生说,跑一跑,吃点鸡蛋也还有好处。
  老王听了很高兴,就又跑步,又吃鸡蛋了。他想给那个医生提一点意见,他讲的也许都是正确的,但是,总不能在门诊上老是给病人讲人之必死无疑吧。
  灭蚊
  老王买了一台杀蚊虫的紫光灯。他听到蚊蝇撞到灯丝后发出的电击声感到非常快慰,心想,我总有办法对付你们这些无聊的小东西啦。
  入睡以后,他听到了耳边的蚊虫嗡嗡声,心想,没关系,灭蚊灯开着呢。
  一会儿,头上被咬了一个大包,他想,没关系,灯一个值三百多元,质量是有保证的,现在服务态度也不错,如果不好用,人家说了包换。
  又在大腿上咬了一个大包,老王想,灭蚊灯是说蚊子撞上了,灯会发出高压电,把蚊子击毙,但是它不能保证把所有的蚊子都吸引到自己的灯丝上去,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灯无万能,想开一点吧。
  那天晚上他睡得比无灯时好得多,他告诉朋友,他买的新产品果然名不虚传。他现在不怕蚊子了,因为他确实拥有一台价值三百多元的灭蚊灯了。
  伊妹儿
  老王的电脑联网了,他好不容易学会了用伊妹儿。他很兴奋地给遥远的朋友发了几封电子信件,很快收到了回信。
  老王大喜过望,见人就说电子通信的好处,同时他感到奇怪,这么方便的通信手段,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用也不会用也不打算用?他成了电子通信的热烈宣传者。
  他说得多了,渐渐惹人讨厌。第一个朋友说:“我不喜欢网上的垃圾。我宁愿过得干净一些。”
  第二个朋友说:“我已经年过七十,学这些时髦玩艺儿是力不从心啦。”
  第三个朋友说:“你老兄这才用了几天伊妹儿呢?”
  第四个朋友说:“老子就是不用,你怎么样?”
  老王十分惭愧。
  人形
  老王得到一个日本朋友赠送的“人形”,此人服装、姿态、发饰、总体造型极美,只是没有脸孔——更正确一些说是没有五官,头发下面是一个细长的塑料圆柱,也不像脸,也不像没脸。
  他的亲戚们来到后惊呼道:“太可怕了,你怎么摆这样一个人像,简直像是个鬼。”
  老王唯唯,把日本“人形”收到了顶柜里,眼不见心不烦了。
  过了若干时间,一些亲友来了,都说:“听说你有一个没长脸的玩偶啊,你放到哪儿去啦?”
  老王只好再拿出这个“人形”,解释说:“没有脸孔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就看你怎么样想象它的脸了。也许那是一个大美人呢。”
  读书
  老王年轻时只有有限的几本书,他把这几本书读了又读。
  “文革”当中,没有书读,但他已养成了夜读的习惯,他每天把仅有的《人民日报》读得几乎能背诵下来。那时出席大宴会的领导人名单,他过目不忘,倒背如流。出差时连《人民日报》也没有,便读旅客须知、损坏物品赔偿价目表和电话簿。
  现在他的书七间屋也装不下,他翻来翻去,手里拿着甲书时心想也许不如乙书好吧,手里拿着丙书时,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