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范无病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冯师傅说的不假,八十年代初期,想要出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手续繁杂不说,还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外汇才行,否则你出了国花什么啊?人民币可不是随处都接受的。一般公家单位组织的出国考察团或者商业活动,往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就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才可以,批不批还在两说,等到批文下来以后,还得订制服装,申办签证和护照,按照规定的住宿标准让国外客户帮助预定酒店,等到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所有成员都要到北京去,然后专程国际航班飞往目的地。
走出去看看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提高一下自己的业务水平,自然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可是如果代价太高,那就难以实现了,虽然冯师傅也知道去香港或日本都会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有很大的促进,可是他也知道,这个代价自己是承担不起的。
“这事儿,都由我来想办法,你只要说一句话,愿不愿意去?”范无病在这件事情上显得非常强势。
“当然愿意啊!”冯师傅憋了半天后,终于扯着嗓子喊了出来。
第二十三章 搬新家了
出国的事儿自然要慢慢地筹划,范无病虽然心比天高,可是这路却得一步一步地走。
归根究底,这事儿并不复杂,依范无病的想法,应该是先跟日本那边儿的武陟小机商量一下,让他出面邀请磐石市这边儿的服装厂管理人员去日本进行交流活动,顺道再在香港转场,就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得也挺快,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服装厂方面已经向日本方面输出了六个大类十八款服装共计四万余件,而武陟小机的订单依然源源不绝地送了过来,由此可见他的生意有多么火爆。
有时候,范无病不得不满脑子邪恶地猜想一下,当每个夜幕降临的时候,究竟有多少日本男人是抱着武陟小机制造出来的充气娃娃入眠的,这是多么猥琐的一个国度啊!
中间武陟小机也亲自来了一趟磐石,主要是商量明年的订单问题的,以及对于市场需求的一些分析,希望范无病这边儿能够搞出一些新鲜花样儿来,再另外,就是帮助范无病在香港办理了一个瑞士银行的账户,之后的大笔资金就无需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存储之地了。
范无病稍微留意了一下,出去生产成本和工人开销等各种费用,这段儿时间光在武陟小机的身上,就赚了六十多万元,其他的零散活儿反而不怎么赚钱。
在处理这笔钱的时候,范无病动了个心眼儿,他让武陟小机直接以日元入帐,这样按照当时的人民币和日元的汇率1:80左右,共计入账四千八百万日元,按照当时美元和日元的1:250的汇率,大概也就是不到二十万美元的样子。
当时武陟小机问范无病,“你为什么不要美元呢?日元在国际市场上,或者你们国内,都比不上美元吃香。”
范无病笑了笑道,“这不是替你省事儿嘛,换来换去多麻烦?”
“范总,我真是太感激了!你地,武陟小机大大的朋友!”武陟小机听了之后,感激的不得了,伸起了大拇指称赞道。
“客气了,客气了,中日提携嘛!赚钱之余,我适当提携一下你们小鬼子,也是礼尚往来。”范无病哼哼唧唧地假笑着回答道。
“有喜,有喜!”武陟小机的中文虽然也不错,但是范无病这么一含糊,他倒是没有听出来对方说的是啥,不过看范无病一脸笑眯眯的样子,应当是好话。
由于在范无病设计的服饰包装之下,武陟小机的充气娃娃销量倍增,他便雄心勃勃地计划将生产规模扩大三倍,把年供货量提高到六十万只,并将其中一部分出口到美国去,争取占领这个二战战胜国的充气娃娃销售市场的百分之五以上的份额。
“这无疑是非常有远见的决定,我们范思哲服饰公司,会全力支持小鸡阁下进军美国市场。”范无病作为武陟小机的充气娃娃OEM制造商,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他扩大生产,这样的话,服装厂明年的生产任务就要扩大到二十万套了(武陟小机的充气娃娃只有三分之一是高档包装,就是穿衣服的那种,其余面向低端用户的则是全裸)。
范无病暗想,看来是要扩大生产了,好在自己的服装厂搞的是来料加工,原料来自国外,销售依然是返回国外,只赚钱中间加工费用,若是这些服装要在本地消化的话,一定会造成磐石周边各县市的国营服装厂产生较大的震动的。
一个养猪场就搞出许多风风雨雨来,若是服装厂也出了同样的状况,那可就够范无病头痛一阵子了。
另外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范亨所分到的房子终于交工了。
今年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厂子里面斥资兴建了六栋楼房,五栋是职工专用,一栋是为了解决驻厂军代表居住问题的,其中厂领导们也在军代表楼占了几套房子。
范无病跟着父亲范亨去看了一回房子,是一栋双单元四层小楼,南北两面都有宽大的阳台,砖混结构,阳台也是用木制的窗户封闭的,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现在还不流行框架结构建筑,铝合金也没有大行其道,国内的轻工业发展才焕发出一星半点儿的青春,此时能够有这样的房子,已经算是烧了高香了。
这房子虽然是专门为军代表盖的,可是作为副厅级待遇的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范亨,自然也有享用的特权,更为难得的,是在小楼的对面专门盖了一个车库,虽然大家私家车是没有的,但是公车却用起来更方便了。范亨在儿子的鼓动下,倒是抽出点儿时间,跟着司机学了学开车技术,勉强也能上路了,只是张梅是坚决不坐他的车的。
装修足足用了一个多月,范无病按照目前能够合理利用的材料,专门搞了一个设计图出来,从地板到各房间的柜子,家里面全是实木装修,位置不合理的水电暖全部给改道了,另外还将背面的阳台改造了一下,利用煤气管道的便利,专门订做了一个烧洗澡水的热水箱,这样的话,在卫生间里面一开开关,热水就进来了,比起当时还要在公共浴室里洗澡的其他人来说,很明显是进了一大步。
厨房的设计也很温馨,充分考虑到了原料处理,厨具摆放,以及用餐位置的各种问题,张梅见了范无病的设计后称赞不已,说这样设计,可以极大地提升她下厨的积极性,从而直接提高了全家人的生活品质。这样折腾完之后,也就到了十二月底了。
八一年元旦的时候,范无病一家人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搬了一天东西,总算是正式住进了新居。
第二十四章 新年风暴
“无病,哥哥跟你商量个事情如何?”范康笑嘻嘻地削了一只苹果,递到了范无病的眼前。
范无病闻言,立刻将目光转向哥哥范康,只见他一脸坦荡,似乎找不出什么端倪来,于是便接过了苹果,狠狠地啃了一口,然后问道,“什么事儿?”
“咱们两个把房间换一下如何?”范康嘿嘿地笑道。
为什么呢?范无病觉得有些奇怪,扭头看了看自己的房间,又看了看哥哥的房间,没发现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算起来,范康的房间比自己的还要大上两个平米,完全没有道理嘛。
唯一不同的,就是范无病的房间在南边,而范康的房间在北边,仅此而已。
嗯?这里面一定有古怪!范无病自然不会相信范康会无缘无故跟自己换房间,虽然说古人提倡兄友弟恭,可是范康也不至于大方到这个地步吧,自己一个小孩儿也没有必要占据那么大一个房间。
范无病的目光顺着哥哥范康的房间窗户向外望去,对面一览无余,又顺着自己房间的窗户向外一看,却是一座职工家属楼,恰好能够看到对面的阳台,此时正值中午,只见里面有人来来往往,显然是在做午饭,一抹红色忽闪而过。
“哦——”脑袋里面灵光一闪,范无病立刻明白哥哥范康为什么要跟自己换房间了。
“嘿嘿嘿嘿——行啊,老哥!快说说,看上谁家的姑娘了?”范无病嘿嘿地笑着,一脸坏样地盘问范康。
范康虽然十四了,但是论起脸皮之厚度来,比之范无病自然是远远不及,闻言立刻满脸通红,落荒而逃,一面撂下句话,“小孩子不要乱说!”
“唉!娃子大了,思想复杂了啊!”范无病晃了晃脑袋,老气横秋地叹息道。
范无病笑容淡下来之后,心里面却满怀忧思。
去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十一月四日,共和党的罗纳德。里根一举击败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吉米。卡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十任总统,即将开始他长大八年的白宫生涯。
这位出身于演员的美国总统不但开了美国历史上演员成功晋级总统的先河,并且也是历任总统当中,就职年龄最大的一位。
在范无病看来,里根总统无疑是将自己的前后职业成功地糅合到了一起,在踏入政坛前,里根曾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的领导人。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执政白宫的八年当中,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份被后人认定为是专门针对苏联的虚假方案,终于成功地将另外一个超级大国拖进了军备竞赛的泥潭,直至全盘崩溃,化整为零。
范无病直到今天还记得很清楚,里根总统在就职典礼那天说道,“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
国内的情势,依然是在一团儿迷雾当中,在改革开放整整两年之后,经济获得复苏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国有企业之外,兴起了数以十万计的小型企业,他们或者各自为战,或者形成联盟,同国有企业争夺市场,争夺原料,争夺职工,争夺利润。
如何力保国有企业,国内发生了争议。
以当时参与改革总体规划的经济学家薛暮桥为代表的推进派认为,放权让利改革有局限性,主张把改革的重点放到“物价管理体制改革”和“流通渠道的改革”方面去,逐步取消行政定价制度,建立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加强集中统一”,“最后的落脚点是中央集中统一”,有人因而提出了“笼子与鸟”的理论,大意是说,企业如同是一只鸟,不能老是绑着它的翅膀,要让它自由地飞,但是,国有经济体系则是一个大笼子,鸟再怎么飞,也不应该飞出这个笼子。
后一种论述最终说服了中央决策层,“笼子与鸟”理论统治了未来整个八十年代的企业改革思路,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一场“笼子里的变革”。由这一理论出发,来看待一九八一年的局势,其结论便非常容易得出了。
国有企业的变革必须在稳定和中央的控制下循序渐进,怎么改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而当务之急,是整治那些不听指挥、无法控制的“笼子外的鸟”,正是它们扰乱了整个经济局势。
中央的这一判断,是很能够得到国有企业们的呼应的。很快,在各地的媒体和内部报告上出现了大量的声音,都是控诉那些计划外的小工厂如何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