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刮柿耍钕蚨仓溃谐ぞ换崴怠
临出门的时候,市长说了半句话:“事情应该不难解决。”
这半句话足于让李向东放心了。
第五章 丧妻
李向东妻子死得很突然。三八妇女节,他们单位组织妇女们外出旅游,到一个城市景点,她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抢客的士撞了。据说,当场就不行了。同去的人说,她死的蹊跷。当时横过马路的人很多,怎么就偏偏撞中她了?她可是走在中间的,还关照大家注意过往的车辆。同去的人说,当时,那的士开的也不是很快,但到她面前就加速了,一撞就不行了?
当地警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不存在蓄意谋杀。原来,那司机是个生手,的士到她面前时,心发慌,本想踩刹车,哪知踩了油门,车便加速了。
那时,李向东正在忙整治旧城区。旧城区东面有许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外华侨回乡兴建的楼屋。那骑楼、那阳台、那浮碉渗透了浓郁的中西文化,一幢幢一行行记载着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只是这些年,一些极没特色的新建筑见缝插针掺杂在其中,破坏了统一性。李向东决心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以治理旧城区东面为突破口,拆除那些极没特点的新建筑,还原中西文化建筑的统一性。
他遇到了种种阻力,包括领导层的、被拆迁业主的、被拆迁居住户的。甚至于,许多吃财政饭的干部也难于理解,他们认为在财政还不宽裕的情况下,化几千万做这种几乎没有经济效益的治理,有没有必要?
反对者提出种种掷地有声的理由。
被拆迁业主提出种种无理的补偿条件。
被拆迁居住户钉子样钉在家门前岿然不动。
……
李向东冲破种种阻力,硬是做成了这件事。
于是,有人便把李向东妻子的死和这事联系到一起。当时,旧城区那一块还没有完全竣工,一片狼藉,还没像今天这样,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亮点。各种说法便纷纷扬扬。
有人说,这是虚假政绩的报应。
有人说,天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就把他收了去?
……
李向东得不到半点同情,相反地,得到的是恶毒的中伤。他只能苦笑,只能泪往心里流。
仅一年,有人就尝到了治理旧城区的甜头。
市民说,路变得宽敞了,空气也似乎清新了。
干部说,这才像座城市了。
旅游局长说,你可是为我们旅游业办了一件大事啊!
他紧紧握着李向东的手摇了又摇。他说,一定要请李向东吃餐饭,好好地碰几杯。
李向东不知道他说的是恭维话还是心里话,但事实摆在那里。旅游局长不化吹灰之力便得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单是每天接待的国外游客就有好几百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啊!
不过,当时李向东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不知投入几千万治理旧城区时,这旅游局长是不是他的支持者?他的妻子遇车祸死时,他有没有幸灾乐祸?
有一点,李向东是很清楚的,妻子死后,他的生活完全乱了套。
十二岁的儿子失去了母爱。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愿见任何人,不愿和任何人说话。他稚嫩的脸上不再有笑容,本是亮晶晶的眼睛黯淡无光。他的学习成绩从全班第一跌至后进生行列。
李向东和儿子谈话,他用父亲与儿子的口吻与儿子谈,叫他要听话,叫他要认真学习,叫他要做一个让妈妈放心的好孩子。他用成年人和成年人谈话的口吻与儿子谈,叫他要坚强,要像个男子汉,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要顶天立地。他用朋友和朋友的口吻与儿子谈,谈他们都热爱的女人,谈他们失去她后,他们内心的感受。他哭了,第一次在儿子面前流泪。他们都哭了,都哭得像个泪人。
这以后,儿子坚强起来,他开始面对现实,开始学习自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市最好的中学。然而,那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没有以前那么灿烂了。
李向东失去了情爱,感受到了冷清和寂寞。对于一对十多年的夫妻,爱不再轰轰烈烈欲生欲死,一切爱已渐趋平淡,渗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天回到家,他再看不到电饭煲里升腾的水蒸气,听不到炒菜锅的声响。更换衣服,他要自己到衣柜里找,自己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洗,洗干净了,再端到阳台上去晾。工作的不顺心带回来的委屈和郁闷也再没有可倾述的对象,也不可能听到妻子安慰他的话。
她说,他们不让干就老老实实听他们的话,又不会少了你的工资。
她说,升不升官我们不在乎,只要别活得那么累就好。
她说,你这人就是太认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就是不能改,就是太爱和自己过不去。
妻子见他一脸的疲倦,总过来摸摸他头额,探他的体温,担心他不仅仅是累。他便感受到了妻子的温柔,感受到了妻子的爱,感受到了家的宁静,家的温馨。
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了。
妻子走了,带走了她的爱,带走了家的温馨。
她走得太突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家变得冷清和寂寞。不仅仅是冷清和寂寞,还有曾有过的美好记忆。正是曾有过的美好记忆,令心境才更冷清更寂寞。
曾有人劝他再婚。再婚或许能抹淡他的悲伤,或许能找回他失去的一切,找回他失去的关爱,失去的家的温馨。
黄很认真地和他谈这事。虽然,人也跟他谈,但没黄谈得深刻到位。
黄从多种角度分析他的现状,论证他再婚的必要性。他从他儿子的角度说,他李向东不可能照顾好儿子,他给予儿子的只是做人的道理。但这远远不够,他需要关怀,需要母爱的关怀。他从他李向东的角度说,他李向东是那种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的人,没有一个温柔的港湾,他只能一心二用,什么事都办不成。他从一个普通的健康的男人角度说,他李向东不能长时间地没有女人,这样,他将会变得不健康不健全。
第六章 夜店
李向东否定了黄。他仅从儿子的角度阐述他的观点,就否定了黄。一是后妈能给予儿子所期望的母爱吗?亲生母亲哪怕是给予儿子一点点爱,儿子就满足了。非亲生母亲即使给予儿子所有的爱,儿子也未必会满足。一是儿子会怎么看他这个父亲呢?在儿子的眼里,他的亲生父母和他才是一家人。即使他的母亲不在了,他还认为他们是一家人。如果,一个与他没关系的女人进入这个家,他就会认为父亲背叛了他的母亲,这个家就不是他的家了。
黄不为自己争辩。他从来就不和李向东争辩。他只是阐述他的观点,并没想要真正劝服他。这是他们搭档这么些年形成的习惯。这就是一个副职所要具备的素质。他永远只能在李向东既定方针下,发挥自己的能量。
他问:“你就永远不结婚?”
李向东说:“也不一定,但现在不会。至少要等到儿子更懂事,能够理解了。我想,至少要等他读大学以后。”
黄只能让自己的妻子尽量地关心他们父子的衣食住行。其实也不用黄多吩咐,黄的妻子早就做了李向东儿子的半个妈。她与李向东的妻子有着姐妹般的感情。她知道丈夫与李向东的特殊关系。她喜欢那个聪明的小男孩。每个星期,她都为李向东的家做一次卫生清洁。每个星期李向东的儿子从寄宿学校回来,她都留他在家里吃饭。她像他的母亲样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他的学习成绩。她带他上街购买所需的生活用品。
李向东要把她化在儿子身上的钱还给她。她说,她不要。她说,你要给就给黄吧。是他叫我这么做的。这钱,其实也是黄的。
黄当然不会要。他说:“你这是干什么?我不缺这点钱。你就让她高兴高兴吧。她早把你儿子当成她儿子了。白白捡了这么个儿子,她高兴还高兴不来呢!”
黄也用一种男人的方式给予李向东某种关怀。隔三几天,他总请李向东吃餐饭。说是吃饭,其实就是找女人让李向东发泄发泄。虽然,每次李向东总是适可而止,没有实际上的行动,但他还是感觉到李向东喜欢去那种地方,感受一种精神上的施放和满足。
他不勉强李向东,也不可能勉强李向东。
他想,像李向东这样的人,也包括他,在那种地方,只能做一种意淫之类的渲泄。
有人说,一个男人最本质的需求是什么?就两样,一上一下,满足上面的嘴,满足下面的性。性不是形而上的东西,也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
李向东再忙再累,再怎么抑制,也不可能没有这种本质上的需求,除非他是神仙。他不是神仙。他是普普通通的人,健健康康的男人。他越是抑制自己,那需求就日积月累越发强烈。他很清楚黄为什么要带他到那种地方。他也清楚,他不必提防黄对他使什么荫招损招。在黄面前,他完全可以赤祼裸地袒露自己。在黄面前也不能袒露自己,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朋友哥们了。
但他却做不到那种施放。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做不到那种施放!
当黄问他要不要开房时,他便什么欲望也没有了。在这之前,他是立志要大干一场的。他太需要大干一场了。关键的时候,他却迈不开那一步了。他还顾忌什么呢?他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在只有天知地知,他知黄知的时候,他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他没有道义上的遣责,他还可能会得到许多人的谅解,但他却着着实实地迈不开那一步。
有一段时间,他总在想这个问题。想到后来,他想到了“嫖客”这个名词。他想,他可以做得像个嫖客,在卡拉OK的房间里他可以做像嫖客一样的动作,但却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嫖客。
于是,他便想如何巧妙地解决自己这种需求。
他开始留意街头巷尾的成*人店。那些灯光昏暗不太引人注目的店铺里有各种各样的自慰物品。一天晚上,他走进了这样一家店铺。他喝了酒。刚送走公务来访的客人,喝了几杯应酬的酒。因为喝了酒,有某种冲动,他便把他那辆丰田停在另一条街,然后徒步走进了一家成*人店。没喝酒他是不敢进这种店铺的。有时候,喝了酒才够胆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
店铺不大,只有十几平方米,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物品。李向东一抬头,才发现经营这店铺的竟是一个年青女人。他心儿一跳,脸涨得通红,脚步便迟疑了。
那年青女人却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老板,需要点什么?”
他答不上来。如果是男人,或许,还能借着酒劲拐弯抹角地说一些让人听得明白的话。
那年青女人却大方地说:“老板第一次进这种店铺吧?”
李向东点点头。
她说:“看得出来。需要什么呢?”
李向东说:“随便看看。”
她笑了笑,似乎不相信。谁相信呢?只是好奇,随便看看,一个男人怎么会偷偷走进这种店铺呢?她问:“是不是要买什么药?”
李向东听不明白,随口问了一句:“这有什么药?”
她说:“男人需要的。比如伟哥之类的。”
李向东连忙摇头。
她说:“我们这的药绝对正货,绝对有效。”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