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专家-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杨哥,我买的对不对?”李石头鞋都没脱,站在门口问道。
“对,对,非常对,看不出你小子还挺会办事的,今天钱不够,不行我去把小院里这么多天积攒下来的废铁全处理掉,明天你再帮我跑一趟!”杨欣一边翻看着,一边说道。
“嘿嘿,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嘁……恩?不对啊,怎么才一半就没了?”杨欣看着看着,忽然发现后面没有邮票了,满页的空白。
“另一本装满了,这本能装一半就不错了,这些破玩意儿死贵死贵的,你竟然买这么多还不知足!对了,杨哥,我有事儿,出去了啊,明天再给你去买吧!”李石头说完,就匆匆开门离去。
杨欣全部心思都扑在集邮册上,并没有注意,只是喊了句:“早点回来吃饭!”,就继续翻看另一本集邮册去了,李石头上衣口袋的嗡嗡震动,他丝毫没有察觉。
李石头走后,杨欣回到书房,一边翻看,一边把一张张邮票都捡出来分类放到桌子上。
他决定了,以后都让李石头去买,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份儿心情很值!
像是淘宝一样,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集邮册内有什么邮票,可翻着翻着,就会发现惊喜,虽说是散票居多,可偶尔也有能凑成套的,也有一些单张价值就比较高!
这一本半集邮册内,共有《蝴蝶》62张,凑成两套,剩余的22张为散票,《黄山风光》49张,凑成两套,其余17张为散票,《金鱼》47张,凑成三套,11张散票,《荷花》小型张2枚,《爱科学》一枚,《红楼梦》,《仕女图》小型张各1枚,猴票13张!
光这些邮票,其价值就达到了上万。
还有一些价值较高邮票的散票,例如三枚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无齿票,如果凑成套,绝对是2万以上,可惜还差五枚,还有些文6,文7等散票,可惜都无法凑成套。
除此之外,再就是些价钱不算很高,但是利润也可以的,像是金丝猴,奔马套票,西游记,红楼梦,壁画小型张,梅花小型张这些价钱从数十元到百元不等的邮票,不过买的时候杨欣跟李石头说了,以上面那些价值较高的为主。
这次可谓是大丰收,这些邮票光是成套的加上那些小型张,就能卖五六万!
要是光卖废铁的话,那可得一个半到两个月才能赚这么多钱,而且用异能还得累个半死。
也多亏莱城的集邮市场规模极大,几乎可以和首都邮市相媲美了,各种票贩子数百人,每个人手上的旧邮票都能凑成册,杨欣买的这点东西,实在是毛毛雨而已。
而且邮市里交易量最大的是供应外地邮商成版成盒的新邮票,像是杨欣这种散买的,利润就比较少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杨欣所买的这些邮票数量又少,价格又高,也不可能大量交易。
所谓邮市,也可以称为邮票批发市场,有时候邮票都是成箱成箱的往外走!
满桌子的旧邮票,看着确实很有震撼力。
杨欣心中就有种把这些邮票翻新之后,每种挑出一套,放在集邮册中自己收藏的想法,自从开始接触集邮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也有那么点收藏癖,不光是邮市,在邮市上见到的纪念封,电话卡,粮票这些收藏品,都很是喜欢!
不过这么多邮票,他仅有的那两个集邮册也装不下,而且这里面还有一本是要送给薛莹莹的。
想了一下,他换上运动鞋出门了,找了家大型文化用品商店,又买了五个集邮册,护邮袋,镊子,放大镜,白手套,都各买了一套。
除非像是薛莹莹那种纯爱好的集邮,不然邮票一定要保存好,各种工具必须备齐,尤其像是杨欣买的这些邮票价值更高,动辄上千,对品相要求更高,沾染了一点污渍,哪怕摁上一个手印,对邮票价值都是个极大的损害。
回去之后,杨欣把邮票全部用异能修复好。
毕竟都是些小纸片,修起来比废铁管之类的省劲多了,比修复伤口更是没法比了。
把准备送给薛莹莹的单独挑好,她的这些邮票都没被修复,还是旧的,票面上的邮戳大多清晰可见,而且这些邮票在旧票中也算得上是上品了!
一些散票他单独放在一个集邮册中,留待日后能凑成套再出售。
戴着手套,用镊子捏着那张《贵妃醉酒》,杨欣小心翼翼地套上护邮袋,这张邮票价值太高,可以抵得上其他所有邮票总和了!
想了一下,他还是把这张邮票单独存放了起来。
拿去卖掉,拿着一捆捆现金,他实在不放心。
他准备过段时间回家把身份证办出来,然后办理好银行账户,到时候才能放心。
最终,他整理出一本集邮册,打算明天拿到邮市上卖掉。
集邮册内共有一套《奔马》(套票),一套《红楼梦》加小型张,一枚《梅花》小型张,一枚《西厢记》小型张,一套《金鱼》,一套《黄山风光》,一套《蝴蝶》,一枚《荷花》小型张,五枚猴票。
最后,他想了一下,还是没把《爱科学》小型张放进去,而是放在了另一本集邮册内,和《贵妃醉酒》,剩余的猴票放在一起。
————
啊,困得要死,公众版章节为啥不能自动发布呢?
大家晚安,睡觉前要记得投票,这样才能吃的饱,睡的香,上班也有精神^_^
048章 第一次出售邮票
杨欣坐在书桌前,翻看着整理好的邮票。
不可否认,这些邮票整齐的码放在集邮册内之后,很是赏心悦目,让人看起来会有一种舒服和满足的感觉。
他心中激动,这一个个和课本差不多厚的集邮册,那可都是钱啊!
中午草草应付了一顿,杨欣拿着一本集邮册就打车奔邮市而去。
邮品市场占地面积不小,也并不是只有各个摊位上能交易,周围还有几家经营邮品的店铺。
和摊位不同的是,这些店铺所经营之物大多比较高档,多以邮票年册,礼品册,纪念币,想在这里买散票大多不太容易,另外还兼营高档收藏品书籍和收藏工具。
总而言之,店铺里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却一定是最贵的!
当然,他们也经营零散的邮票和钱币,不过全都是价格比较高的,像是几块钱一张的邮票,你都不好意思拿这里来卖!
杨欣四处打量了一番,找了家名为“品邮轩”的店铺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看见四五个客人站在柜台前和售货员说着什么。
吆喝,这店铺生意不错啊!杨欣感慨。
要知道,他们这种店铺里的商品动辄上千,时不时就过万,一天到晚,大多是没几个客人的!
站到柜台前,杨欣瞅了两眼,愣了,他估么着,他是知道为什么这家店铺生意这么好了!
原来那几个人根本就不是来买东西的,他们正在跟柜台后的女孩扯皮呢!
柜台后面站着两名少女,其中一位姿色平平,无论是身材长相还是衣着打扮都没有出奇之初,倒是另一位,匀称的身材,往那儿一站,宛如一朵出水芙蓉,美得不可方物。
在寒冷的北国,确实很难见到如此温婉得如江南水乡般的女子。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吗?”女孩看到有客人上门,歪着小脑袋,视线绕过身前那人招呼道,也算是借此摆脱那几个人的纠缠。
那几个占着地方的家伙倒也识趣,看到有客人来了,一个个都散去了,他们大多是周围店铺的老板或者摊主,趁人家店里没有客人的时候来泡泡小姑娘倒是可以,如果人家有客人上门还不知趣的话,岂不是徒惹人反感吗?
那女孩的声音软软的,很好听,杨欣走上前去,问道:“你们这儿收购邮票吗?”
说话的同时,他有些不好意思正视那名女孩,只能偷偷打量。
“收,不过一些普通邮票我们是不收的,您打算要卖吗?”女孩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问道。
“卖!”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杨欣在漂亮女孩子面前会有些紧张,这也正常,他以前在乡下度过了十几年,到莱城之后又是收废品,和他打交道的多是些大叔大妈级人物,根本没啥机会和女孩子接触,不紧张才叫怪呢。
杨欣说着,把自己的集邮册放到柜台上,推到女孩身前。
女孩接过集邮册,翻开来仔细查看,一页页地翻过去,她心中越来越惊讶,小小的一本集邮册,竟然有近一半是价值千元以上的邮票,而且保存的那么好,品相极佳!
“呀,你这些邮票可真是不错呢!”
杨欣有些得意,用异能修复过的邮票能错了吗?就品相上来说,一般交易的邮票大多是上品,少量全品,极少数保存异常完好,让人挑不出一丝一毫毛病的,还有一个称呼,叫极美品,这个称呼大多用在供收藏的纸币上,但是邮票也适用。
杨欣拿出来的邮票,就属于最后一类!
“这些邮票,你打算卖多少?”女孩放下集邮册,看着杨欣问道。
杨欣被她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得很是不自在,道:“按照市场价卖!”
“市场价?那可不行哦,我们收购过来还要卖出去,毕竟还得赚一部分差价吧?”
“差价?!”杨欣暗恼。
邮品的市场价大多指的是全品价格,例如一张《牡丹》小型张,如果是盖销全品相的,价格在5000左右,新的全品价格则涨到8500左右,可个中珍品,就是品相达到极美品的,售价绝对在9000以上,碰到好买家,开价一万也不是没可能的!
可以这么说,新邮票的全品相和极美品,差价至少有10%!
而邮市也有邮市的规矩,邮票卖多少钱,得看自己嘴皮子功夫如何,但大体上和市场价相差不大,当然也有碰着菜鸟狠狠地宰一通的机会,毕竟不多,而收购价,一般都是其市场价的80%-90%不等,看个人讲价水平如何。
杨欣这些品相极美的邮票,按照全品相的开价,已经算是很厚道了,可这女孩还是不满意。
“那算了,我不卖了!”杨欣恼她开价太低,收起集邮册就打算离开!
这姑娘美则美矣,可两人又没有什么关系,杨欣总不能因为人家漂亮就得送钱给她吧?
“哎,哎……你等一下,等一下啊。”看杨欣要走,女孩急忙在后面叫道。
杨欣顿了一下,问道:“还有什么事儿吗?”
“你这人这么这样儿啊?”看杨欣回头了,女孩不满地娇嗔道,“你会不会做生意啊,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道理你懂不懂呀,我要是直接给你开高价,你肯定还要还价的不是?”
杨欣愣了,大概,可能,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啊。
要是去买衣服,问店家多少钱,难道店家会直接给你底价吗?貌似不可能,他一定会开个高价,然后互相砍,这才是买卖之道啊!
挠了挠头,杨欣抱歉的笑了笑,说道:“不好意思了,那你说,按我开的价行不行?我们也不用整什么要价还钱的了,痛快点,我以后还卖给你!”
“真是败给你了!”女孩的琼鼻微微皱起,不满地说道,她今天还是头一次帮爷爷看店,结果吸引了一群狂蜂浪蝶,生意却一笔没有做成,好不容易来了笔买卖吧,竟然还是个愣头青,除了把这傻小子唬了一下之外,跟爷爷学的东西竟然一样也没用上!
当然,从小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对邮票的价值还是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