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885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885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至图勒河伸展至额尔齐斯河下游,北抵托博尔河上游和巴拉宾草原,地富民强。俄人欲征服之进而窥视我国,遂不断以哥萨克东侵,终至吞并其土,灭亡该国。自该国亡后,我国北方顿失屏障,直至今日。”詹淑啸叹息了一声,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观察着当年西伯利亚汗国的堡垒残迹。
  “这一回,咱们不光是要把这里重新变成屏障了。”易随风望着远处,自信地一笑,“这里将来肯定是咱们华夏的领土。苏俄军队就是打一辈子游击,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
  在“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战役”结束之后,苏俄军队针对中国军队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宣告失败。伴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为了挽回败局,苏俄军队开始化整为零采用游击战术对抗中国军队,行踪不定的苏俄游击队给中国军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应付苏俄军队的袭扰,中国军队也开始相应的改变了战术,针对苏俄军队的军事行动由大兵团运动作战变成了以特种部队反游击战为主。
  因为苏俄军队善于游击作战,使得战斗具有突发性强、突然性强和跨跃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具备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求实施反游击战的中国士兵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极强的韧性和忍耐力。在经过内务部队的军事专家和远征军基层指挥员的反复论证之后,为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中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决定成立专门的特种侦察作战部队,主动寻找并摧毁隐蔽在暗处的敌人。由于不可知的原因,华夏共和国执政孙纲很早就开始要求对正规部队进行反游击战训练,并为此提出了大量富于创造和建设性的意见,华夏共和国最精锐的内务部队和近卫军是最早拥有反游击战能力的军队之一。为了实现针对苏俄军队的这一变化,中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参照在前线助战的内务部队的编制和战术,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编制和战术调整,将结构显得有些臃肿的骑兵军和步兵师改编以旅为单位,并以营确定为基本战斗单位,用灵活机动并能够独立作战的营或战斗小分队同苏俄游击队作战。后来的实践证明,一个营基本上就能完成战场上的大部分任务,而且按照具体情况,一些步兵连或飞艇空降兵排也可确定为基本作战单位。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中国军队还将一些加强营改编为了作战值班分队,这些作战值班分队装备了较多的坦克和战斗运输车辆,以保证人员和武器输送,人员编制也可以根据战场的情况随时增加。
  经过改编之后,中国军队的机动速度变得更快,而且拥有了更强的火力、便于更加灵活的实施指挥与控制。在进行反游击作战行动时。每名中国特种侦察兵除了携带正常的武器弹药外, 还要携带厚呢短大衣、睡袋、至少保障三天的行军口粮。行军口粮包括特制的压缩饼干、方便面、牛肉干、酱和军用“维他命”药片等,同时还必须带上两个装满饮用水的军用水壶和一个饮水过滤器,以便对从当地取得的饮水进行消毒和过滤。这些士兵一般使用飞艇空降兵常用的便携式背囊,然后再拿上几个口袋,以便能够带上更多的东西,例如手榴弹和补充口粮等。除了个人物品外,每名特种部队士兵还要分担作战单位里的重型武器和弹药。在小规模突袭行动中,侦察排是中国军队最常出动的作战单位,营是高一级别的战斗单位,一个营通常要携带1至2 挺15毫米大口径机枪和2至3挺轻机枪,这些相对较重的武器可以拆卸分解下来, 将零部件分装到几个战士的口袋里,在需要时可以迅速组装使用。
  在对部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们发现,虽然现阶段远征军的每个士兵差不多都能达到相当高的作战水平,但由于个体方面的差异,不可能每个人在战斗中都表现很优秀,因此需要让不同类型的士兵去承担不同的作战任务。经过优化选拔,身体强壮的士兵被挑选去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参加围剿游击队、追击等急难险重任务,而身体素质相对差一些的士兵则参加营区和重要目标的警戒工作。因为实际上,警戒工作也非常重要。
  由于同苏俄军队的长年作战,中国士兵们在实战当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而且极为熟悉西伯利亚的作战环境,部队在经过改编之后,中国的特种侦察兵们逐渐开始适应自己的工作, 不论是团队行动,还是单独行动,对于反游击战他们表现得越来越好。1919年11月。为了保证新尼古拉耶夫斯克至阿钦斯克铁路沿线的安全,华夏共和国西伯利亚远征军第二骑兵军的侦察分队开始对各个山口和河谷附近的村庄进行“巡视”。成功的歼灭了一大批试图破坏铁路和公路的苏俄游击队员。战斗结束后,一位亲身参加战斗的中国军官在写总结报告时指出:“如果要想消灭敌人,就首先要找到敌人,而怎么找到敌人就是我们的侦察兵的任务了。”在许多时候,为了获取真实可靠的情报,中国军队的侦察特种兵们经常要活动在中国军队和苏俄军队作战的交界线上,甚至还要渗透到敌人的控制区内,尽管经常遭受敌人袭击,而且经常会被敌人发现而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攻击下,侦察兵们却总能化险为夷,要么消灭掉敌人,要么从敌人的包围中成功的脱逃。
  现在,作为中国内务部队的最高司令官,詹淑啸本人并没有呆在后方,而是和侦察特种分队一起,深入敌后,来到了敌人的阵线后方,亲身体验“反游击作战”。
  对于游击战,中国军队毕竟还需要在实战中“熟悉”的时间。
  “那些山洞和土墙也是当年失必儿人留下的遗迹吧?”詹淑啸问道。
  “那些是当年失必儿人反对俄国叶尔马克匪帮入侵时修建的防寨,”易随风回答道,“这些防寨是用砍倒的树木堆上泥土修建起来的,那些孔洞都是用来射箭用的射击孔。”
  “苏俄游击队要是藏在这里。是很难对付的吧?”詹淑啸想了想,又问道。
  “不错,那些地方易守难攻,当年库程汗就是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利用这些堡垒工事同叶尔马克匪帮展开游击战的,不但最后打死了叶尔马克,并且成功的阻止了俄军东侵的脚步长达十七年。”易随风答道,“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这些现在对咱们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我们走吧。”詹淑啸点了点头。说道。
  现在已经是过了中午了,此时的几支中国特种侦察分队以交错队形前进,并根据战术要求,各自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设法自己过夜。
  因为这些分队每一次行动都要连续搜索数天。为了保密,他们只携带数天的弹药和给养,并以步行或骑马进行搜索。在饮水用光的时候,就只能依赖于山林中的小溪和河水止渴。因为一个人的体力毕竟有限,有效的解决负荷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只要一找到能够存放食物和弹药的地点,侦察队员们就会把弹药和食品集中隐蔽存放在那里,随身只带必要的重量,再加上各种武器。在前进的时候,大家都尽量紧靠着小溪和与小溪平行的路线行进,因为那是他们最可能碰上苏俄游击队和武装赤卫队的地方。
  为了保持隐蔽,侦察分队通常都是在晚间伏击敌人,战士们很少挖沟筑壕,主要在路的拐弯处设伏,依靠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掩蔽物等天然屏障掩蔽自己。在休息的时候,在每一个位置上的人都轮流睡觉,替换着守卫。并且尽可能地少说话,尽量低声耳语。
  “你能够确定他们肯定躲在村子里吗?西香?”看着很快出现在面前的村庄,詹淑啸取下了肩上背着的冲锋枪,低声向易随风问道。
  “虽然是线人提供的情报,但我们反复侦察过,没有问题。”易随风答道。
  詹淑啸没有再问,而是象个普通战士一样的加入到了作战队伍当中,此时侦察分队在易随风的指挥下,开始各自占据攻击阵位。
  在和一个战士进入一处掩蔽点后,詹淑啸再次举起了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村子里的情况。
  这是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农民聚居的村落,布尔什维克显然控制这里的时间并不长,因为这里的居民对那些衣衫褴褛却带着步枪和马刀的游击队员们似乎并不友善。村子里的妇女们看见这些斜背着步枪的游击队员,都象见到了瘟神一样的躲得远远的,詹淑啸看见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农妇不小心走到了几个游击队员的面前,一个身材高大象是头目的游击队员猛地将她搂住,在她的唇上狠狠地啃着,她拼命挣扎着脱开了他的怀抱,飞也似的逃走了。那几个游击队员望着她的背影,一个个淫邪放肆地大笑起来。看着他们那肆无忌惮的样子,詹淑啸本能地感觉到了一种厌恶。
  易随风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过了好一会儿,在确定所有的人准备就绪之后,他打了个手势,作了个蛇在游动的动作。
  几名侦察队员开始迅速的接近村庄,避开路口潜入进了村子,此时的苏俄游击队员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大祸临头,还三三两两地在村子里来回的走动着。一位政委模样的苏俄军官这时从一间屋子里走了出来,另外两名游击队员拖着一个被捆绑起来的中年人蹒跚着跟在他的后面,中年人在用俄语大声地说着什么,象是在咒骂着,苏俄军官轻蔑地摇了摇头,两名游击队员将中年人拖到一处木架旁,麻利地将上面的一个粗绳套系在了他的脖子上,将他吊了起来。从他们那熟练的手法来看,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中年人的身子开始剧烈地挣扎着,但似乎挣扎只能增加他的痛苦,他的身子一会儿就不动了,在绞架上微微地摇晃着,周围的游击队员们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受刑的样子,苏俄军官大声地说着什么,似乎是在警告村民们。
  突然间,苏俄军官象是看见了什么,脸上现出一丝错愕的表情,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枪响,他的头瞬间迸出了一团血雾,整个身子立刻直挺挺地向后倒了下来。
  这一枪似乎是攻击信号,密集的枪声立刻响了起来,那几名游击队员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象兔子一样的被打翻在地。
  见到中国特种侦察兵们的攻击身影,几名苏俄游击队员居然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架了起来,开始向村口发动进攻的中国特种侦察队员们猛烈扫射,这些队员们立刻各自躲避了起来,苏俄游击队员们操纵马克沁重机枪的本事显然不怎么高明,射出的子弹不但一颗也未能击中进攻当中的中国特种侦察兵,却打死了不少来不及躲避的无辜村民。
  过了差不多有两分钟,又一挺苏俄游击队的马克沁重机枪开始吼叫了起来。
  詹淑啸有些惊奇地看着这一幕,依他的经验判断,这里弄不好会有什么苏俄政府的重要人物。
  没有容他细想,中国侦察兵们就开始了反击,因为所有的人都明白,在敌人的后方作战,如果不能迅速的解决战斗,会是非常危险的。
  两挺设置在制高点的中国特种侦察部队装备的15毫米大口径机枪开始了猛烈的射击,粗大的枪管喷出了道道骇人的火流,很快就压制住了苏俄游击队员的马克沁重机枪。这种初速能够达到每秒1000米的大口径机枪是1918年中国著名设计师黑水晶博士根据华夏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