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785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785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德国潜艇带来的威胁日益严重,1915年。英国人开始迫切地寻求针对德国潜艇的反制措施。而在当时,水下声响探测装置和深水炸弹的研制还在初级阶段(中国海军在深水炸弹方面领先一步,但没有得到欧洲国家海军的注意),击沉潜艇的唯一办法是依靠火炮射击和冲角撞击。而击沉潜艇的关键在于引诱潜艇停留在水面而不是在海底潜航。英国人随后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即使用被称为“U艇诱饵”的伪装猎潜船,这些猎潜船上隐蔽的安装了火炮和鱼雷发射装置,在成功诱使德国潜艇浮上水面靠近之后,使用甲板炮发起攻击。这时船上即可升起皇家海军军旗,德国潜艇随即便处于英国伪武装猎潜船的火力覆盖之下。
  伪装猎潜船的使用其实并不成功。在150次与德国潜艇的接触中,只有11艘德国潜艇被击沉,只占德国潜艇损失的百分之十,而猎潜船自身则被击沉了27艘。事实证明,最行之有效的反潜措施还是后来的护航体制的运用。
  1915年初,崭露头角的德国海军“U21”号潜艇在位于亚德里亚海的奥地利普拉港补充燃油后,被派往达达尼耳海峡协助土耳其海军实施防御。艇长赫森在因击沉“探险者”号而扬名后,再次用出色的战绩证明自己身为德国海军头号王牌艇长名副其实。1915年5月25日,“U21”号潜艇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胜利”号战列舰。仅过了两天,“U21”号又一举击沉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威严”号。1915年6月5日,胜利返航的“U21”号潜艇抵达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了防备敌方特工的破坏行动,潜艇舷号改为“U51”。在这次成功的作战行动之后,德国海军在君士坦丁堡和普拉等地建立了潜艇基地,在地中海海域的活动也逐渐达到高潮。
  受德国潜艇部队的影响,尽管奥匈帝国海军的潜艇部队规模较小,但它们为战争作了充分准备,并以普拉港为基地很好的支援了德国潜艇在地中海的作战行动。1915年4月27日夜,位于亚德里亚海奥特朗托海峡附近海域的奥匈帝海军“U5”号潜艇发射的两枚鱼雷击沉了排水量12500吨的法国装甲巡洋舰“里昂。甘必达”号,该舰中雷后在20分钟内宣告沉没,船上821人中共有648人丧生。这是潜艇首次在夜间采用水下攻击的方式击沉水面舰艇。1915年8月5日还发生了世界潜艇海战史上戏剧性的一幕:“U5”号潜艇在佩拉戈萨群岛附近海域巡航时险些被一艘意大利潜艇“涅雷德”号击沉,后者率先发现“U5”号潜艇并发射了一枚鱼雷,但未能命中。“U5”号潜艇则是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意大利潜艇发射了鱼雷并将后者击沉,意大利潜艇上的所有艇员全部丧生。“U5”号潜艇艇长特拉普因此被晋升为海军少校,并于1915年10月接管被俘后经过改装的法国潜艇“居里”号,“居里”号是在突袭达达尼尔海峡的“水下大穿越”行动中被土耳其海军击沉后捞获的,后被更名为“U36”号。该艇在特拉普的指挥下发挥了巨大作用,特拉普后来也成为了奥匈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王牌艇长。奥匈帝国海军规模不大的潜艇部队以其精干灵活的特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创下了不俗的战绩。它们总共发动了79次鱼雷攻击,命中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
  1915年8月至11月间,德国海军增加了对地中海战区的增援力量以援助奥匈帝国和土耳其海军的作战活动。“U33”、“U34”、“U35”、“U38”和“U39”号潜艇相继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并以卡塔罗为基地组建了德国海军地中海潜艇舰队。1915年11月,悬挂奥地利国旗的“U38”号潜艇击沉了两艘意大利客轮,当时的意大利正与奥匈帝国作战而未向德国宣战。船上共有40名美国人丧生,这一事件理所当然的又招致了美国人的强烈抗议,德国潜艇于是在地中海海域放弃了“可不经警告予以击沉”的做法,直到1917年无限制潜艇战的开始。
  ……
  一天一万字果然够累……要收藏订阅点击推荐月票!
  (一千零二十三)华夏航空母舰的攻击试验
  北海共和国,朱雀岛(原名国后岛。北海共和国成立后改名),华夏共和国海军秘密试验场。
  在华俄战争结束后,因为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大大的增加,中国海军也拥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新基地和试验场。由于在将俄国势力撵出太平洋之后中国海军的不断强大引起了西方列强一定程度的警觉,西方国家开始逐渐的加大了对这支年轻海军的关注,中国海军因此不能向以前那样的“好客”了,在华夏共和国执政孙纲的指示和要求下,中国海军的新式武器研制和开发都处于极度保密的状态,所有的试验都在指定的秘密武器试验场进行,“谢绝”一切闲杂人等的“围观”。
  在“凤鸣”号航空母舰的舰桥上,华夏共和国海军造舰局长史司博士望了望碧蓝如洗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清新的海风,有一种身在梦中的感觉。
  脚下的这艘拥有平直甲板的被称为“航空母舰”的新式战舰,已经完成了多次重要的海上试验,证明了那位身在北京的执政大人的“奇思妙想”是完全可行的。
  想到是自己和同事们最终完成了他的设想,而且不是第一次了,史司的心里还是充满了难言的激动。
  他现在就已经能够预感到,这种诞生在自己手中的新舰种,很可能改变未来的世界海战方式!
  此时,“凤鸣”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将经过专门改装的小型鱼雷推上了甲板,安装在一架又一架的“飞云4”型飞机的机腹下。
  使用飞机携带鱼雷攻击海上舰船的战法,并不是只有孙纲想到了,西方国家的技术人员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并且一有机会就运用到了实战中。象刚刚过去不久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由于土耳其海军从中国购买的“龙权”号战列舰给英法联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英法联军挖空了心思想要击沉这艘中国造的无畏舰,在先后出动大批潜艇“穿越”达达尼尔海峡的雷区搜寻攻击“龙权”号的同时,英国海军从“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上出动了大批“肖特”式水上飞机携带鱼雷和炸弹从空中发动攻击,可惜效果不佳,在多次的进攻中,携带炸弹的“肖特”式水上飞机要么投的炸弹没有一颗击中目标,要么就是连机带弹的一头撞到了山上;携带有改装的鱼雷的“肖特”式水上飞机由于搭载的鱼雷太沉,往往刚一起飞不久就摔到了海里,能起飞的在摇摇晃晃的到达目标上空时也已经失去了攻击的能力,除了给“龙权”号战列舰上的土耳其海军官兵们表演“空中大跳水”以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在土耳其观战的中国观察员和“龙权”号战列舰的售后服务人员向国内发回了相关的观察报告之后,史司和由他领导的武器研发小组对这些报告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综合自己这边的实验结果和海军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经过艰苦努力,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积累了相当多的有益经验,使中国的舰空母舰和舰载飞机的作战技术达到了接近实战的水平。
  由于目前飞机发动机的功率限制问题,在大功率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还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之前,现有的舰载飞机想要能够使用鱼雷和炸弹作为主要攻击武器,必须在这两项主要攻击武器上作出重大改进。
  在吸取了西方的水上飞机因为炸弹和鱼雷太重而根本没不起来的经验教训,在史司的要求下,大连的海军兵工厂专门为中国的舰载飞机设计了一种体型和重量都比海军目前使用的鱼雷小很多的机载鱼雷。这些鱼雷的装药不到100公斤,十分小巧和轻捷,便于飞机携带;同时,海军兵工厂还制造出了由飞机携带投掷的炸弹,为了减轻重量,这些炸弹也比中国轰炸飞艇所使用的炸弹要小得多,而且一架飞机只能够携带一枚。为了使飞机便于瞄准攻击,中国的兵器专家们尝试着改进了飞机上的投弹瞄准具以及炸弹的稳定尾翼。
  过了不一会儿,一位军官向史司报告准备完毕,史司看了看表,点了点头,示意试验可以开始了。
  今天的试验项目就是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使用鱼雷和炸弹对水面目标进行攻击。
  首先开始的,是鱼雷攻击试验。
  随着一声声命令的下达,史司抬头望去,只见甲板上,几架参加试验的飞机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技师们最后检查了一遍飞机和搭载的鱼雷没有问题之后,技师们退到了后面,飞行员们一个接一个的钻进了飞机座舱,飞行员的助手开始帮助他们发动了飞机,随着飞机螺旋桨的高速旋转。甲板上传来了刺耳的嗡嗡声。
  史司看着这些飞机在甲板跑道上缓缓的向前行进,而这时,一阵海风吹了过来,史司有些担心的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飞机想要在飞行甲板面积并不大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对天气的要求很大,也就是说,只能在天气晴朗、能见度较好、风力不大和没有海浪的条件下,飞机才能够在航空母舰上正常的起飞和降落,稍微恶劣一点的天气,飞行员们起飞就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而在飞行甲板上降落则根本不可能了,只能在海中迫降。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重要的海上实验要在今天这么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进行的原因。
  这一次参加试验的都是空军中顶尖的飞行员,他们在此之前也已经参加了多次类似的试验工作,经验相当丰富,史司并不怀疑他们能够把飞机和搭载的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他其实心里已经有一种这次试验能够取得成功的预感,他这一次,主要的目的是想验证心里的另外一个想法。
  搭载着专用鱼雷的战机一架接一架的起飞了,在飞行员们的操纵下,这些中国第一代鱼雷攻击机轻巧的飞出了航空母舰的甲板,当第一架飞机飞到海中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携带了比较重的鱼雷的关系,机身不由自主的向下一沉,似乎要掉到海里,在舰桥上和甲板上的人们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呼,但随后惊呼声就又被惊叹声取代了,因为那架飞机很快的拔了起来,稳稳的升到了空中。
  随后。在人们赞叹的目光中,所有的鱼雷攻击机都成功起飞,这些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空集结,盘旋了一周之后,排着整齐的队形,开始向远处的靶舰飞去。
  史司取过了望远镜,开始仔细的观察起来。
  在远处,由一艘小轮船拖带着的靶舰——日本卖给中国的英式旧巡洋舰“鞍马”号正在海面上以8节的航速缓缓前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帮助协约国的东方“成员”日本重建海军,英国曾经以极其“优惠”的价格卖给了日本大量费希尔改革时淘汰下来的旧军舰,日本人一开始大喜过望,认为日本帝国海军又可以重整雄风了,但当这些旧舰分期分批开到日本的时候,日本人接收之后才傻了眼,这些旧舰很多都是上个世纪中期建造的老古董,早就超龄服役多年,虽然保养得很好,但如果拿出来作战的话,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除了装装门面吓唬吓唬海盗以及进博物馆外没有任何用处。而日本人显然不打算让自己的海军成为英国造舰史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日本政府在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