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174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74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说么,孙大人其实也是我辈同道中人,康南海前番对孙大人有所微词,当属误会。”徐世昌笑道,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孙纲微微一笑,说道:“南海先生地学问我是十分景仰的,但朝鲜纵敌之事,实因我军连番激战,粮弹缺乏,而海陆军将士久役露处,寒暑受病,战力大减,无奈之下,才作猛虎在山之势,以迫使日军能够早日退出朝鲜。此中难处,当时不便向南海先生明言,而军事非南海先生所长,南海先生是以有如此之责,而我今天和两位说这些,绝无怪罪南海先生之意,只求二位日后见到南海先生,私下里替我向南海先生解释一下。”
  “孙大人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徐世昌立刻表态说道,
  “以前只是和孙老弟有公文上的来往,见老弟每有所举措,皆极是妥当,实不相瞒,我对老弟神交以久,今日一见,大快平生,”袁世凯高兴地说道,“如蒙不弃,你我共扶圣主,开创一番大业如何?”
  “强国乃平素之志,报效圣主乃为人臣之本分,只要有利于国计民生,无不从命。”孙纲正色说道,
  他这么说是经过了考虑的,听起来是向袁世凯和徐世昌表示,自己愿意和他们一道赞助变法,但他并没有把话全部说死,而是说“有利于国计民生者,无不从命”,那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地方,那就“不能从命“了。
  和袁世凯徐世昌谈了很久后,孙纲才送走了他们,他回去把谈话的内容向爱妻做了“汇报”,马玥听了他说地,美丽的大眼睛睁得圆圆的,显得吃惊不已。
  “袁世凯来劝你加入维新派,要不是你亲口对我说,我就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马玥说道,“历史教科书上不是说维新派要救皇帝,才拉拢他的吗?”
  “如果不是‘蝴蝶效应’引起的意外改变的话,就从今天他说的这些话来看,他本身就是维新一党的,”孙纲说道,“他和康有为,梁启超,林旭,杨锐,刘光第,谭嗣同等‘维新派’头脑全都认识,而且不仅仅是认识,应该是非常非常熟的。”
  “怎么知道呢?”马玥问道,
  “他自己说的,甲午战后,康有为联合在京士子上书朝廷,请求变法,就是历史书上记载地著名地‘公车上书’那一次,袁世凯当时就在督办军务处当差,在这之前也上过差不多内容的折子,士子公然集体上书皇帝,在大清朝是从来没有过地事情,当时都察院和工部(康有为当时是工部主事)都不肯代递(也就是没有上成,实际上并不象后世所宣传的那样影响那么大),袁世凯当时曾设法让督办军务处代递,”孙纲说道,“如果不是一般的关系,谁敢冒风险这么做?不久,康有为办的‘强学会’成立,‘强学会’历史书上讲过是怎么回事,你应该听说过吧?知道吗?袁世凯其实是发起人之一呢。”
  “啊?!我记得当时李中堂想捐钱加入‘强学会’,康有为嫌李中堂名声臭,说死不要他呢。”马玥说道,“可他居然要袁大头?!”
  “而且,他这个直隶按察使,其实也是维新派大力推荐的结果,”孙纲说道,“而荣禄也很看好他,他能把两方面都摆弄得溜光,我还真是挺佩服他的。”
  “你这方面确实差点。”爱妻笑道,
  “其实还不止这些呢,如果我猜得不错,他应该还是维新骨干之一。”孙纲说道。
  (二百三十八)探望“北洋军阀”
  “怎么见得?”马玥问道,在她心目中一直是反面人物的袁大头,忽然“摇身一变”成了“维新骨干”,让她一时半会的还适应不过来。
  “康有为他们弄的很多机密事他都知道,”孙纲说道,“比如说,上次我去日本前的朝会他并没有参加,可康有为指责我‘纵敌’的详情他却全都知道,因为当我说请他们帮我在康有为面前解释一下时,徐世昌立刻满口答应,他当时也表示没有问题,这就证明,康有为他们的‘变法’的好多事,都没有瞒着他,他作为地方官,徐世昌应该是他和维新派的联系人。”
  “那位徐大翰林会是他的‘驻京代表’?”马玥奇怪地问道,“他们俩是亲戚吗?”
  “不是亲戚,是拜把子兄弟,而且徐世昌是受袁世凯资助考中举人和进士,后来成了翰林的。”孙纲说道,这个是徐世昌自己不经意说出来的。
  “你知道的可真清楚啊。”她有些好笑地看着他,说道。
  “和他们俩唠了这么长时间,我要是再套不出点有用的东西来,还能在这个圈子里混吗?”孙纲笑道,“他们俩这是去京城觐见,顺路上我们这里扎了一头,很可能是康有为授意的。”
  “还成了香菜饽饽了,谁都想要,”马玥说道,“你准备怎么应付?”
  “表面上答应他们了,但是没把话说死。”孙纲说道。“还是那句话,察其言,观其行。我现在还不敢确定他加入维新派是什么用意,但是必要的防备还是得有地。”
  “对,如果发现不好,我立刻就让人把他‘喀嚓’了。”爱妻用手轻轻一比划,笑眯眯地说了一句让他头皮发炸的话。“我们还没正了八经的搞过暗杀呢,希望他不要成为我们的头一个目标。”
  “算了。这一类的事你还是交给小江小詹他们吧,南方的业务要是开展起来,肯定有你忙的,”孙纲说道,“你那支什么‘保安队’,我尽快想办法也给你建立起来。”
  “对了,那‘五大军阀’你不去看看他们吗?”马玥象是想起来了什么。提醒他道,“他们几个前几天送了礼过来,还说要面见你道谢呢。”
  “是啊,我怎么把这事给忽略了,”孙纲说道,“光想着把他们弄来,还没去看他们呢。”
  “想要让人家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就得把人家的心笼住。”她微微一笑,“这么长时间了,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
  “明白,”孙纲冲她一笑,这个笼络人心,其实他应该跟袁世凯学学才对。
  两个人又计议了一番。孙纲便去了一趟孙文那里,看望一下那些目前都很“失意”地“北洋军阀”们。
  到了孙文那里,听说他们都随着段祺瑞在郊外操练,孙纲不由得吓了一跳,现在他还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具体的事情,就开始自行操练起来了,这帮人也未免太敬业了吧?
  等赶到了他们操练的地方,孙纲大老远就听见了隆隆的炮声。
  对陆战已经熟悉了不少的孙纲从炮声就能判断出,这是德制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的声音!
  这种火炮是德国克虏伯公司1888年的产品,它地射程为5000米。炮弹分为“单层开花弹”、“多层开花弹”、“子母弹”、“霰弹”四种。弹药车一次可携带24发炮弹,威力强大。中国从克虏伯引进此种炮后就开始自己仿制,这种炮在甲午战争和丁酉战争中清军曾经大量装备,东省铁路护路队在战争中“捡剩”装备了数门,但孙纲现在从炮声判断,段祺瑞现在用于“操练”的火炮肯定不少于三十门!这么多炮都TNND是从哪里来的?
  看到孙纲亲临“指导”,段'祺瑞让手下的炮兵们停止了射击,孙纲看这架势就知道,他们这是在玩“弹幕徐进”呢!
  段祺瑞和其他几人一起上前给孙纲见礼,孙纲这才算见全了传说中的“北洋军阀”们都是个什么样子。
  和后世的影视作品和书籍里描绘的不同,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帮人怎么看也都是一些普通地军官,并没有给他一种特别“与众不同”的感觉。
  其实,历史上的好多“名人”和“伟人”,当他们身上的种种光环都被去掉以后,你会发现,他们也和自己及身边的人一样,都是普通人。
  是什么给了他们辉煌,以至于让世人只能仰视?
  是历史创造了英雄人物,还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
  段祺瑞一一给他介绍,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都恭谨地上前相见,张作霖又见到孙纲,想起孙纲昔日的救命之恩,说话地声音都有些哽咽,孙纲笑着止住了他,跟他们好一通“嘘寒问暖”,冯国璋他们三个本来见到孙纲还有些拘束,但当他们发现孙纲平易近人,而且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时,说话时也都一点点的放开了。
  “咱们平日里就以兄弟相称好了,什么大人大人的,别扭,是吧?芝泉兄?”孙纲对段祺瑞说道,他看他们几个好象都比自己大,让他们对自己诚惶诚恐的,感觉十分的别扭。
  “听见了没有?大伙儿恭敬不如从命啊,呵呵。”段祺瑞笑着说道,
  “对了,芝泉,你哪弄的这么些炮?不是偷来的吧?”孙纲指着远处的炮群说道,
  “唉,一言难尽,国家耗费无数民力,方成此等利器,却被如此毁弃,思将起来,着实令人心痛啊。”段祺瑞一脸痛惜的说道,
  孙纲忙细问端详,冯国璋和曹锟告诉他,原来,自打朝廷一声令下,开始裁军后,不光是北洋陆军,进入辽东的其他各省“客军”也在其列,各军官兵们闻令后极为不满,领了饷银和遣散费后就拍屁股走人了,枪械和火炮随处丢弃,“各式火炮百余尊,弹药近万发,西式快枪不下万余枝,另有刀矛抬枪辎重车辆等,弃于铁路沿线沙土烂泥之中,不下十日,无人收管”,而朝廷负责遣散事务地官员们惧怕士兵们闹事,“不与置一词,只图兵散,早日了事,士卒所弃之炮械皆以‘战损’上报”,冯国璋和曹锟告诉了段祺瑞,段祺瑞是炮兵专家,见了炮就象见到了情人一样,看见了这么多国家费巨资购置建造地精良炮械就这么白白的丢弃了,不由得心痛万分,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找到了孙文,向他说明了情况,孙文立刻下令召集护路队员和铁路工人们,由他们带领,把这些武器一点一点地都收集了起来,擦洗清理,又从旅顺船械局请来了军工人员帮忙,把损坏的加以修理,在段祺瑞他们的努力下,大约弄好了75毫米炮62门,37毫米炮33门,各类机关炮85门,各种枪械6000余枝,各种炮弹5600余发,枪弹30000余颗!
  听到段祺瑞报上来的数字,孙纲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些武器,足够装备一支大军的了!
  “这些是能用的,还有好多炮弹因为火药受潮,试放后炮力仅及原先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没算在内。”段祺瑞对孙纲说道,
  孙纲听了他们的话心里也十分难受。
  大清有多少银子,能经得住这么败坏啊!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那些被遣散的士兵,中国自古就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士兵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他们唯一能够出头的机会其实就是靠战功来得到封赏,以便将来能“衣食无忧”,可这一回,他们拼死血战换来的结果居然是一纸遣散令!中国军人天性的纯朴善良使他们没有想过去造朝廷的反,无奈的他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懑和不满了。
  想到这居然还是著名的“维新变法”带来的后果,孙纲的心里充满了悲哀。
  这就是TNND所谓的“新政”?
  南海先生啊,你们“变法”前,就不能下来看看么?
  看着北洋船政大臣一副“满腔悲愤”的样子,“北洋军阀”也都心有戚戚焉。
  他们几个何尝不也是被裁下来的?
  虽然有了安身之处,但很可能,一切又都得从头开始,以前的无数心血都化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