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香港二十八总督 >

第71章

香港二十八总督-第71章

小说: 香港二十八总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而轻拨秀发,时而垂首端详脚尖,衬上一身浅蓝色的水手装,米黄色的帽子,十分娇俏可爱。彭定康赞不绝口的贤内助林颖彤,身穿鲜红套装,如影随形般紧傍于夫婿左右。三位家人,夺去了新督的大半观众。
  举行迎督仪式时,人群中有6个青年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高高举着一面旗帜,上书“罗拉和爱丽丝:欢迎你们来香港”。学生们说,他们来机场等大半天,为的是目睹新总督两位千金的风采,希望能吸引她们的注意力,才打出标语。他们还说,他们对新总督女儿的兴趣甚于对新总督本人的兴趣。
  这些“楞小伙”成功地吸引了雅思和爱丽丝的注意力。长发披肩,身穿T恤衫和黑灰色裙子,脚蹬旅游鞋的雅思以及身穿白色百褶裙和蓝罩衫、神色轻松自如的爱丽丝,不停地向六个学生招手致意。
  6个青年人分别来自牛津、阿伯汀等大学。其中一位叫尼克·米尔恩思的学生说:“只要看到这两位姑娘,我们就很高兴,我们在此等了半天,只不过是为了目睹这两位姑娘的风采。”
  这些学生半数家在香港,适逢假期返港度假,正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独特从政风格
  彭定康是历任港督中较年轻的一位总督,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开始了5年的历程,当时令港人“耳目一新”。
  他特意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彭定康,自称喻意“安定康宁”,祈求能在1997香港实现顺利过渡。他在就职宣誓时有意采取了两个打破殖民地色彩的举动,一是不接受封爵,二是不穿传统总督官服,而只穿普通的灰色西装宣誓就职。香港人一见便知,新督“爱作秀”。
  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未来5年的施政目标是,维护香港现有体制,提高港府管制能力与香港经济的竞争能力,完成新机场及其他基本建设,在保护低税率和控制开支的同时,改善社会福利和治安,与中国建立互信合作。他表示要将“一国两制”这个历史意义重大而具有远见的构思付诸实现,变成“不可推翻的事实”。彭定康能否信守誓言,港人只能拭目以待。
  以前的港督大多是出自外交官式政府官员,非常熟悉中港事务,又懂中文。而彭定康是唯一一位具有政治家身份的总督,也不懂中文。他说,他的信条是讲求务实,寻求延续稳定,从经验中逐步改进。
  彭定康一生都坚持英国政治大师艾德蒙伯克的信仰,认为政治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虽说自己贵为内阁阁员,但因在撒切尔夫人时代,多次当面直言批评首相的政策“右转”过头,以致从未被她收为心腹。如今,现任首相梅杰眼看彭定康政治的生涯无以为继,思及他的这位密友“护主”有功,当然不忍亏待他。决定以闪亮的新职“港督”,让他过5年有45名仆役伺候、免税薪资远较首相为多的皇家似的生活。
  彭定康刚一到任,香港一家报纸就发表了一个留英香港学生写来的一封信,给不少读者笼罩了疑问的阴影。信中这样描写彭定康的从政风格:“1989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推行人头税,彭定康当时身为内阁环境大臣,专门负责人头税的制订与推广,由于人头税劫贫济富,引起了民众的激烈对抗,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辩论——究竟人头税是否合理?在这期间,称人头税合理者寥寥无几,但在电视、报章上却常见彭定康‘斩钉截铁’地‘论证’人头税之合理公平。听众读者虽仍不信服,却也承认他的‘辩才’。
  “偷鸡不成蚀把米,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声望急挫,眼看大选连任不保。在这种情况下,保守党内发生分裂,现任工贸大臣赫塞尔廷向撒切尔夫人挑战。在第一轮投票中,由于撒切尔余威仍在,虽然结果难料但尚有优势,所以彭定康并不敢轻举妄动,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坚决支持撒切尔夫人。然而,第一轮投票并未给撒切尔夫人足够多数。彭认为时机已到,他可以在首相换马及年轻化中捞上一票,于是他便率先向撒切尔夫人发难,表示不再给予支持,转而与最年轻的人选梅杰结成同盟。撒切尔夫人倒台后,保守党宣布将废除人头税,以平民愤。奇怪的是,此时升任保守党主席的彭定康却再也不去论证坚持人头税的公平合理性了,好像和人头税从来都无沾连,反而去论证为什么一定要废除人头税了。
  “在英国大选中,身为保守党主席的彭定康惨遭落败。宣布投票结果时,电视中的他,脸色灰白,表情僵硬。保守党为大选获胜狂欢不已,梅杰也激动非常,几次故意拉彭定康的手作胜利欢呼状,无奈彭当时连强颜欢笑的精神都没有,正在紧张考虑自家的政治出路呢。本来保守党打算通过补选的方法使彭定康重返下议院,但彭自己也明白,这样‘造’出来的议员不会有什么威信和政治前途。港督一职倒是个名利双收的肥缺,到香港能一展所谓‘强势总督’的风采,呼应英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的需要,将来打回英国政团就有了绝妙的资本。”
  一个留英学生的信,能有多大的份量,又是否抓住了彭定康的为人本质、从政特色,香港人尚需在以后的日子里验证清楚。
  “曝光”和“亲民”
  1989年英国政府重新估计形势,改变了对华政策。被人称为伦敦“三剑客”的首相梅杰,外相韩达德,港督彭定康敲定的治港策略,要实施完成,彭定康需要费一番心思,耍一通手段。首先,他要借用“民意”。上任第一个工作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会见高级官员,在午后出巡,接近市民,充分“曝光”。
  1992年7月9日,他抵港履新。7月10日,早上8时,开始接受外国电视台访问。百多名来自不同传媒的新闻从业人员,在港府后花园草地上,排成一排长长的弧形人墙,彭定康站在特为他而设的直立式麦克风前,回答记者问题。
  一个上午,彭定康的工作量,极其频繁,依次为:接连接受外国电视台访问;与部分司级官员会晤;后花园召开记者会;会见圣公会港澳教区主教邝广杰及天主教香港区枢机主教胡振中;接受香港两间电视台访问……。
  首个工作日,完全是“曝光日”,随同他来港的两名私人顾问戴彦霖及黎伟略,整日忙得团团转,连午餐也是步行到中环的麦当劳买了汉堡包返港督府进食的。
  下午,彭定康率众“出巡”,由妻子林颖彤及政务司孙明扬陪同左右,先声夺人,大收“亲民”的效果。2时30分,彭定康一行抵达金钟地铁站,乘地铁到旺角下车。在旺角,巡视了一些热闹街道后,步行到火车站,乘列车到沙田。稍后,坐上皇冠座驾,经大老山隧道到钻石山,视察木屋区钻石山新村。
  事后得知,首次“出巡”路线,是彭定康本人亲自选定。不过,“亲民”的效果,却也未如预期般理想。在金钟站登乘地铁,有关方面安排了三节车厢“款待”,让新督有机会跟市民亲近,但中外记者为数超过160人,争相猎取“亲民”镜头,反而把主角和市民大众分隔开来,无法接近。
  走出车厢,每逢有人喊彭定康的名字,他都停下来,握手寒暄。记者蜂拥猎影,情况更加混乱。最后,彭定康主动在地铁站内站定,大声对包围他的记者说:“我出巡是希望多看看外面情况,多接触市民,请你们不要像打橄榄球般围住我。我一定妥善安排让你们拍到照片。”
  走出旺角地铁站时,迎面一群情绪高昂的示威者,在高叫“争取民主”的口号,于是出现失控局面。附近的武装警察立即被召集到场,“人墙”封锁线架起来,将新督夫妇和随行官员团团围住。一路巡行,警察数目一路增加,“人墙”封锁线一度多达五六十人,无可避免地,令新督“亲民”的预想也大大打了折扣。
  旺角区内,马路两旁,店铺前,挤满看热闹的人群,彭定康照例挥手微笑回应,不时向周围群众竖起大拇指作“顶呱呱”手势,并把手伸过“封锁线”去握群众伸出来的手,同时聊上一两句。在不停的笑语声中,新督的脚步,缓慢地前行。
  通过第一天的观景,香港市民便认定新督代号为“肥彭”。“肥彭”终于挤进了旺角有名的小贩区“女人街”,不停地向摊主问:“生意好吗?”“经营多久了?”然后,来到凉茶铺,喝了一杯四元钱的花旗参茶。
  一杯参茶充中益气之后,新督结束了对香港最繁华区域的巡视。接着巡视钻石山新村时,遇到木屋居民拦途请愿,要求该村清拆后在市区获得安置。摆脱请愿者后,沿狭窄的直街步行而上,探访木屋民居,慰问一名老妇。下午五时半,彭定康尽兴而回。
  卫奕信任内一直被视为深得民心的港督,但彭定康初来甫到即引起的“轰动”效应,卫奕信5年任内从未一见,更是历任港督所无法比拟的。
  对英国保守党前主席的高姿态“亲民”作风,一些官员却大感头痛,只因“肥彭”巡区不时改变“路线”,走近群众握手寒暄,令情况难于控制,更教保安人员叫苦不迭。
  另有一着,足以显露新督本色的是,每当记者把他和群众分隔,他会主动和记者“谈判”,要求记者先让开,其后再安排访、摄。呼吁无效,他的脸色有时沉下去;在旺角凉茶铺,彭定康更向记者下逐客令,要求“清场”,因而令场面颇为尴尬。
  后来,由彭定康选定“光顾”喝了一杯4元参茶的凉茶铺店门外,竖了一张大大的“肥彭饮凉茶”海报,而此铺连锁经营,分店特多,每店门外都立此为照,招揽生意。“肥彭”亲民,从此也就有图为证了。
  “曝光”和“亲民”还刚刚开始。文希先生说,彭督搞的“新意思”,还将陆续有来。
  记者会上,彭定康即明言其后5年任内,会透过四种不同的途径,积极跟新闻界接触,其中一途,便是其首创在督辕后花园举行的“答问会”。“答问会”有两大用场,一者,可供阐述彭定康的施政方针;二者,可在短时间内,树立他作为港府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地位。那便是,“亲民”与“官威”,同时共进,双管齐下。
  上任翌日的后花园答问会上,彭定康表明以后会定期安排类似的场合会见记者,但其后数年,不同类型大小的“秀”,虽然不时由彭定康亲自上演,但后花园“答问会”一事,却已绝无仅有。许是由于出师不利,新造麦克风竟临场喊不响。
  当日,彭定康首度巡区,在钻石山新村,一手抱起献花的4岁男孩,问他想不想到港督府去,男孩回答说:“不。”
  在旺角凉茶铺内,彭督也曾抱起店东的8岁外甥,问他想不想跟他去港督府,男童回答说:“不想,因为‘屋企’比港督府好。”
  “肥彭”与小孩的“答问会”,都以一个“不”字作结,未必是他始料不及,但督辕后花园原来并非如此吃香,彭督虽然早有体会,却要到几个月后,才能深深领略来自童真的玄机。
  彭督所说与新闻界接触的另外三种途径,分别是定期举行正常的记者会;在巡视中,简短回答有关地区事务的提问;最后,是一如历任港督一样,隔段时间会晤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对港府施政方针详加阐述。
  上任后的3个月内,仆仆风尘,四出活动,“亲民”与曝光的时间,并不比“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