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世纪洪水 >

第46章

世纪洪水-第46章

小说: 世纪洪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测算,1998年抗洪期间,仅水文情报、气象预报等非工程措施的防洪减灾效益就超过700亿元。
  第六节 水库截流
  1998年7月23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418号的湖南省防总接到通报,五强溪水库一夜之间水位陡涨5米多,如不加大泄洪,将威胁水库大坝安全。但如果出库流量加大,势必增加下游桃源、常德的抗洪难度。
  怎么办?
  专家们迅速把历年的水文资料摆上案头。不容讨论,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五强溪水库上游的凤滩水库出库流量由1。45万立方米/秒减至1万立方米/秒,五强溪水库出库流量由2。09万立方米/秒增加到2。3万立方米/秒。
  一道带着风险的命令迅即下达到水库。到7月26日,该省对五强溪、凤滩、柘溪和正在施工的江垭等大型水库总共拦蓄洪水29。1亿立方米,相当于使整个洞庭湖水位降低了1米。
  8月3日,位于江西省武宁县的柘林水库水位高达67。1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45米,这座亚洲库容量最大的土坝水库已经盛入80亿立方米水,相当于鄱阳湖容量的1/3。这时,与五强溪水库同样的问题出现了,如何科学泄洪?
  柘林电厂的技术人员经过紧张、缜密的计算,终于作出了开一闸关两闸,减少泄洪量的决定。于是,水库下游保护京九铁路的郭东圩确保了安全。
  在抗御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湘、赣两省从1954年以来兴建的大型水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湖南省岳阳市首任水利局局长张建邦介绍说,到1994年底,岳阳市共兴建堤垸63个、各类水闸266座、大小水电站200多处、水库1456座,总库容达165968万立方米。
  江西省防总办公室主任祝利贵介绍说,解放以来,江西省共兴建水库97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23座,控制流域面积达61502平方公里,总库容达165。2亿立方米。98年汛前,江西省防总根据可能有大汛的严重形势,严格制定了大型水库度汛的方案,要求大多数大型水库将汛期限制水位降低0。5至1米。
  祝说:“这些水库的兴建大大提高了水库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保证了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特别是对低频率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为下游削峰、错峰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
  据统计,在1998年的洪水调度中,江西省的这23座大型水库共拦蓄洪水量达50。42亿立方米,直接减免农田受淹28。6万公顷,减免受灾人口280。7万人,减免20座城市进水,减免经济损失106亿元。
  进入8月以来,连日暴雨使清江、长江水位暴涨,据测算,清江下泄流量每增加1000立方米/秒,荆江河段就上涨8—10厘米。如两江齐下,荆江大堤危若累卵!
  当时长江洪水四峰相连,水位居高不下,错峰条件十分恶劣,5000立方米/秒的来水量在隔河岩水库暴满,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1。8米,达203米。
  为确保万无一失,有关专家组对隔河岩大坝、闸门、副坝等要害部位承受能力及降雨情况精确计算,提出允许隔河岩水库短时超蓄的建议,立即启用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拦洪蓄水功能,错开两江洪峰,避免高位遭遇。
  8月7日至8日,长江第4次洪峰来临,在隔河岩水库控制下泄流量1000至2500立方米/秒时,水库水位最高达203。96米,超负荷运行长达10小时,为将沙市水位控制在44。95米起到关键性作用。
  仅仅一周之后,第6次洪峰又咆哮而来。
  这次,专家们经过科学分析之后选定湖北省最大的水库——漳河水库承担拦洪错峰的重任。专家的建议再一次受到重视。
  很快,经湖北省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度,漳河水库关闸拦蓄。超负荷运行96小时,共拦蓄洪水1。02亿立方米,错峰时间达79小时,使沙市安全通过45。22米的超历史最高水位洪峰。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成功地调度葛洲坝水库、丹江口水库及重庆市所属大小水库蓄泄洪水,为削峰错峰,保卫荆江大堤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共修建了各类水库8。6万余座,总蓄水量4500亿立方米,修建、改建和加固堤坝20万公里。这些防洪系统保护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0。32亿公顷耕地和2/3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但是,多年来由于泥沙淤积,这些水库已丧失了40%的有效库容。
  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刘政民说:“不难看到,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味重视发展经济,忽视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改造,致使当年集体化时期修建的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甚至遭到人为的破坏。当然,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对江湖产生了负生态效应,破坏了江湖的自然生态功能,加剧了水灾的危害。要控制大洪水,就必须在干流先修水库。支流的水库一般都以发电为主,蓄水太多,调蓄能力就会减弱;蓄水太少,又不能发电。而事实上,许多小水库都是在暴雨季节争相放水,累积加大了干流的防洪压力。”
  第十二章关键性战略
  第一节 必要的放弃 第二节 荆江不分洪 第三节 冒险的死守
  第四节 综合国力大检验
  第十三章治水宝典
  第一节 荆江大战略
  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期间,全国亿万观众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汛情通报中,每天看到沙市至城陵矶之间闪动着一条白色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荆江,白色闪动表示洪水运行水位超出历史最高水位。
  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长337公里。因流经湖北荆州一线,故称“荆江”。
  荆江是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中,超高水位运行时间最长、退水最晚的地段;险情发生最多的地段,投入兵力最多的地段;中央领导人现场指导次数最多、直接指示最多的地段;也是弃守民垸最多、溃倒重要民垸最多、转移灾民最多的地段。
  荆江抗洪艰苦,缘于荆江的特殊地形。
  古荆州是历代兵家比争之地。而荆楚百姓苦于水患胜过刀兵。
  长江水在枝城以上受山区地形约束,水流湍急,进入江汉平原以后,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河流蜿蜒曲折,走向摆动不定。下游又遇两岸山地扼锁,江水下泄缓慢。长江本来是雨洪河流,当洞庭湖流域洪水发生时,在荆江超量洪水相互顶托,造成江湖矛盾。遇到全流域集中降雨,各处洪水叠加,荆江水位自然飞涨。平均计算,每年长江上游来水加洞庭湖来水通过洪湖市的水量近7000亿立方米。因而,汛期长、洪峰高、水量大、洪水组成复杂,是荆江洪水的特点。
  江汉平原本来是在吞吐长江洪水的古云梦泽上淤积起来的。战国时期以后,云梦泽开始萎缩,唐宋时基本形成地势低平的陆地。其西、北、东三面是山,雨季广大山区降水向平原泄汇,而南面是洪水浩荡的长江。当地居民不得不以堤挡水,依堤为命。每到汛期,堤内江水高于堤外平地10米甚至15米。“人在水下走,舟从楼上过”。由此人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虽然荆江主泓深在海拔负二十多米,但已有不少人称荆江为“悬河”。“主泓”是水利部门的术语,意指河流切割最深的主流:“悬河”原本的概念是地上河,指河床高于堤外地面的河流,如黄河。
  历史上,荆江洪水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灾难。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荆江大堤共有91个年份溃口。从1931年到1949年的18年中,荆江两岸有16个年份遭受洪灾,几乎年年遭灾。特大洪水给荆江带来的灾害有6次,均发生在1788年到1954年的166年间。
  荆江的险要还在于它两岸已发展成为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荆江北岸的荆江大堤的保护范围有18000平方公里、800多万人口以及武汉、荆州、沙市等重要城市、江汉油田和京广线,因此,国家把荆江大堤定为确保堤段。
  一旦荆江大堤发生不测,将给人民带来重大损失。有关论证预测,三峡工程建成之前,如果枝城上游发生每秒11000立方米的洪水,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应变措施以后,万一在沙市的盐卡发生溃口,即使设想盐卡水位44。6米,溃口冲开的口门可达1500米,最大水量可达每秒5万到7万5千立方米,水头高12米多;第一天进入江汉平原的水量将达45。7亿立方米,10天进入平原的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将有2000平方公里水深达到2米;长江有可能因此改道。
  因此,在现有人口密度上,溃口造成的死亡人数,在白天至少50万,在夜间至少在70万。
  建国后,荆江的防洪建设受到历届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毛泽东多次对人说:“你们可以轻视任何人,轻视任何东西,但是,你们千万不可以瞧不起黄河,瞧不起长江1从50年代起,他多次过问三峡工程的设计研究,直至生命最后的日子,仍念念不忘治理长江水患的事业。
  周恩来曾在1958年南宁会议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冒雪考察荆江大堤,同当地领导商讨治理荆江水患和加固荆江大堤的问题。同年又在国务院召集湖北、湖南两省负责人专门研究扩大荆江分洪区分洪能力的问题。
  江泽民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即视察荆江大堤、荆江分洪工程,认真听取了湖北盛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荆江沿岸各地负责人关于防汛工作的情况汇报。
  荆江的防洪设施建设建国后得到迅速发展。经过多次整修、加固、续建,荆江大堤平均每米堤长加筑土方180立方米,共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0134万立方米。较1949年堤高平均加高1。5——2米,堤面平均加宽3米,断面加大一倍以上。荆江分洪区于1952年4月动工,1953年4月完成。这一极有预见的举措,竟于次年即1954年发挥极大效用。有专家研究判定,荆江分洪区的运用,以几十倍的比例削减了1954年特大洪水造成的损失。
  荆江分洪区经1954年之后,44年至今未再运用。长江虽几度出现大洪水,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局部灾害,但荆江大堤几次重大险情都被控制。这种局面,曾给一些人造成岁岁安澜的错觉。事实上,1985年以后,荆江大堤除每年例行的岁修外,也未再实施更大的加固工程。1981年和1989年曾出现大洪水,枝城最大流量分别为每秒71600立方米和69600米,都比1998年流量大。但在城陵矶水位较低和洞庭湖有较大调蓄容积的条件下通过。1996年洞庭湖流域的洪水涌入荆江,造成监利水位37。06米,超过1954年的36。57米。这3个年份均未出现全局性的险情。
  然而,长期在荆江负责防汛工作的水利专家易光曙提醒人们:不要以为经过40多年的加固,荆江两岸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就以为不会发生大的灾害。荆江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至今仅在10年一遇的水平,运用荆江分洪工程也就在20年一遇。如果出现1954年型的洪水,或洞庭湖出现1996年型的洪水,而荆江洪水又比1996年量大,江湖遭遇,会发生严重局面。
  易光曙的话写在他1997年的著作《荆江防洪的100个为什么》中,该书1998年8月出版。而这时,作者所担心的后者——洞庭湖洪水和荆江洪水遭遇,已经发生了。
  1998年汛期,首先是长江、洞庭湖同时来洪,形成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