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康熙末年-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早在五月底,康熙第一次明发俞旨,通告天下重赏凌啸的救驾之恩的时候,这些官员就商量好了。对于凌啸这么一个可巡能查的观风使大人。就是要把他当成一个菩萨给敬起来。只要他不要没日没夜地上下找茬,他们就颔首相庆了。
正是因为凌啸的权力可以对谁都踢一脚,全湖广的官员都在打听凌啸的生肖属相,直到得知凌啸不是属狗的,都在大松一口气,这观风使应该不是疯狗一条。谁知道六月七月这位凌啸大人竟在京城玩起了彩票。一时间湖广官场人心大定。彩票的形势越好。凌啸来湖广的可能性越小。但是上月中旬康熙再次任命凌啸湖广观风的时候,整个官场又震动了。屁股干净的恨不得用香汤来洗洗,不干净的就恨不得把屁股切掉。
倒是总督吴椣镇定,他是湖广老人、前任湖北巡抚。也许是得到了康熙的密旨,又也许是得到了京中的消息。他知道了康熙给凌啸的辞京训示,明白凌啸遭流放的成分多些。心里安定了很多。本来可以等在门的他。提出了高规格接待的主意。把这个年轻侯爷安抚得舒舒服服了,他才不相信凌啸会胡来。于是就出现了高官迎低品的奇事。正二品总督、从二品巡抚和布政使、正三品按察使和提学使、四品的道台知府。这些人一起出马。想那凌啸尽管是个钦差侯爷。怕也是不得不见情吧……
凌啸下得丰来,一身的黄马褂。甚是扎眼,吴椣知道凌啸的钦差身份。这第一次的礼不可马虎。这五十八岁的老总督打头一甩马蹄袖。带头跪下。
“臣等恭请圣安!、“”
凌啸看到这白发芩芩的总督和年纪都老大不小的官员跪下。连忙句“圣躬安”。结束了这让他不太习惯的跪拜礼节。
见到众人起身。凌啸也不是愣头青。笑容满面地对着吴椣和苏克济行了平礼,对其他人仅仅一拱手。就在地位上给了大家一个暗示。因他是超品的侯爷。又是钦差。这个地位他也当得,礼节也说的过去,只是在一群早生华发的家伙面前,略微有些不敬老罢了。
吴椣用带着山西胜的官话笑道。“侯爷远道而来。更钦定差事巡查倘广。老夫吴椣未能远迎。尚请侯爷恕罪啊!”
“老制台,这么说就把凌啸不当成湖广人看待了吧!这吴家山里的总督衙门不下于六十里地,还要越江踏波的,这份心。凌啸可是心知盛重啊。今日凌啸表一句。我不是来找诸位麻烦来……
凌啸尚未说完,就听得远远的官道前处传来大叫声。
“冤狂,冤狂啊!“”
卷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073章 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一声喊冤声叫得在场官员
大为心烦,是哪个不长眼的刁民在这接钦差的地方鸣冤啊?臬台杨思谦和武昌知府柳铭的脸腾地红了,一个是湖北司法主官,一个是地方父母官,在观风使下车伊始就鸣冤叫屈,岂不是显得他们的治下法治不彰,刑名不顺吗?不只是他们两个觉得羞臊,其他湖北官员也大感无趣和惶恐。
吴椣看到凌啸惊讶的神色,索性发令将鸣冤人叫上前来,今天处理好了还能给凌啸一个好印象,办得不好,恐怕凌啸这年轻人的面子上也不好下台。
凌啸看到这个老总督办事很是麻利干脆,倒也不急,今天的事情其实他根本可以置身事外的,他倒是想好好看看这些地方官吏如何接案办案的,同时也想借此来了解一下相应的官员。向两个督抚告罪一声,啸到车上给兰芩打声指呼后。就小声地叫顾贞观等人仔细旁观。
鸣冤告状的是一个老头。七十来岁的样子。牙都似掉光了。风烛残年的破落老书生样儿。可能是看到吴椣也是年长之人,加上慈眉善眼的和善,他颤颤巍巍地一头就跪在了这位总督的脚下。口中加劲叫喊。却是一口的河南口音,“冤狂啊。草民冤狂!求青天大老爷给草民作主啊……”
凌啸不得不承认、吴椣身上有着他所不具备的威严,尤其是当面对百姓的时候、凌啸暗自警惕自己。这种不怒而威地品相自己一定要学会。否则以后会使得自己的下属嬉恬不畏的。
“你是何人?状告何人何事?”吴椣持着花白的胡须问道。
“草民是河南开封府童生。名叫鲁贵庄,草民的家乡遭遇了洪灾,和乡亲们乞讨流落到此,草民代表乡亲们状告那汉口赤香楼的东家源。告他强抢我等灾民地女孩儿!“
一石激起千冲浪。所有人都把眼光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凌啸也看此人。这个中年的文雅官员留着三绺青须。一副儒雅。显得很吃惊的样子看着那老头。激愤的眼晴都红了,怒吼道。“你,你血口喷人!”看来这个人与那曹源有着众所周知的关系。凌啸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吴椣同样很吃惊,“哦?鲁贵庄,你可有状子?“”
”草民读过两年书、会写状子、无奈滚落飘零、已是身无分文。不曾备得了状子。“”
老总督点点头,看了凌啸和巡抚苏克济一眼、和他们一颔首,沉声道。“老苏,侯爷,依老夫看。就先将这个案子发给武昌府审理,再由臬司衙门复查,你们觉得如何啊?”凌啸可有可无地点点头,案子经过两道审理,按照后世地说法,基本上就是到了省高院的终审了,应该不会有失公正的。苏克济也点头同意。凌啸却在余光里看到。那个刚才有干系的官员似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介绍低级官员和凌啸的随从了,凌啸这才知道这个官员是盐道朱敬盟。苏克济看出了凌啸的疲倦,连忙邀着大家上了汉江边的官船。沿汉江下入长江再横渡过去就到了蛇山下的武昌城了。凌啸这短暂的乘船却没有呕吐,倒是胡涛兄弟这两个北方人吐得一塌糊涂。
汉阳门巍峨耸立、造得十分厚实坚固,城墙上黑洞洞的几门火炮正对着江面。凌啸后世的时候。这城墙早就拆除了,不禁多看了几眼,孰料立即就有一个武官拍起他地马屁来了,“侯爷,卑职忽然记起来了,侯爷当日扬威科尔沁草原,以几百御林军打得上万葛尔丹骑兵丢盔弃甲。屁滚尿流,功劳直追图海周培公,乃是我朝第一青年勇将啊!如今侯爷虽然是文职、但是英勇蒙武不改,难怪侯爷拜我们的红衣大炮这么感兴趣的。“凌啸看着吴椣微微一笑,看到他也对这吹过头的马屁莞尔一笑,身看看那名武官,却是十分年轻。问道。“这位大人如何……”
卑职是吴制军麾下唐江,现任职武昌守备。”
“这些就是当年我朝威名远扬的红衣大炮吗?”凌啸一指那伸出墙的炮管。
唐江连忙点头,又是摇头,“侯爷,这是红衣炮,但是却是十五年前南怀仁大人在京师所造。”凌啸忽地心中一动。问道,“类似小型械和火器制造难道都是在京师吗?”
我们武昌也有军械修备司的。可以修理和购买一些简单地军械。
唐江的回答让凌啸升起了一丝欣喜。这里应该也有一些简单的自己这个机械本科岂不是有了用武之地?
武昌官员给凌啸安排的行辕是位于藩署街南的何园,这本不是衙门建筑,原是当地首富何家的大宅。何家受到文字狱牵连后就没收成官产了。但是胜在园林雅致。倒也挺合凌啸和兰芩的性子。
安顿好兰芩她们,总督衙门地人就来请了,专为凌啸所设的按风宴设在黄鹤鹤楼上。带了豪成和顾贞观,凌啸来到了蛇山之鼓的黄鹤楼前。这古色古香的八角重檐六层N仆。让凌啸禁不住有了“睹古思今”的怪异感觉。老总督率先迎了出来,把凌啸几人请上顶楼。按风宴就在这里。
看到这楼上满满的四桌酒席。凌啸吓了一跳,这三十几人不会把楼板压塌了吧。历史上黄鹤楼虽然毁了几次。但是如果是因为为凌啸接风宴而被压揭,他就有些不可接受了,会留下千古笑名的,自己也会成为腐朽官僚的代表人物。
巡抚苏克济、藩台通古柯和江夏绿营指挥使克萨给都是满人,看到凌啸格外亲密些。他们又是除了吴椣以外的头面人物,于是都在首桌上拉着凌啸小弟长小弟短地亲近,吴椣一边劝酒。一边猜测。本来这里地三位就是京城里三派的代表,不知道这位新来的侯爷又是哪一派的。
如果破坏了湖广官场的平衡,那可就够他吴椣喝一壶的了。
凌啸一边应酬着饮酒,也是烦闷不已。看来天下始终无净土啊,这三人对自己都是亲近。但是其中亲疏有别。苏克济对凌啸最为热情,像是老八一党地。藩台通古柯显得玲淡,还总是偷偷拿眼暗窥自己。像太子爷的人。而那克萨给可能是老四的人。竟然提到了年羹尧。
凌啸偶尔一瞥楼外大江壮景。天堑东流,龟蛇对峙。镜波歉歉。渔舟如点。鸥燕飘翔,禁不住赞道。“江山如画,引无数英维竞折腰!“”
满座膛目。
这个观风使竟还是一名文人骚客,众人等着他的精妙下句,“思宠似密。使多少豪杰都才高!“当即有三个文官,包括那个学政宋文远忍不住喷酒,这算什么对朕?字是勉强对上,可是平仄完全不对。他们强忍笑意、满座阿谀如潮、却只有顾贞观和凌啸两人是玲汗淋淋。凌啸一时忘形,吟出了毛主席的诗词。可是他突然看到通古柯眼珠乱转,马上惊觉此句她批漏,这可是文字狱风行的清朝啊!如果是有典故倒可以维说是怀古,可是这句明显容易被人垢病,所幸凌啸还是有急智的,就算是出丑、也要抢拍康熙一下马屁来避祸。
通古前暗叫可惜、差点就抓住凌啸的把柄了,虽然整不死他,但可以用于离间。吴椣轻咳一声。众官员都静下来了。凌啸知道他们有要于说了。
“侯爷,这次皇上派侯爷巡查湖广,定是有所交代,老夫身为两省总督。定当完全配合侯爷地差事。既是圣上安排的差事,老夫所辖各衙。也定会通力合作。“吴椣站起身来。威压艳环视一圈,“如有胆敢握推诿欺蒙侯爷的,莫说侯爷手上的王命旗牌容不了你们,就算是老夫,也会给你们伤上加两刀!你们可听明白了?”
“卑职不敢!”众官起身齐道。
“好!好!侯爷,您看这些同僚的态度如何啊?
凌啸微笑道,“很好啊。诸位都是我朝精英。又是制台大人长期教出来的老人了。我信得过制台您啊!”
吴椣暗骂小狐狸,“呵呵,侯爷说笑了。只是我们地这些伙计们啊。有些鲁钝,怕是到时不能领会大人的指示。万一有个批漏,耽误了圣上的差事可就不好了。不如侯爷先给他们通通气。那些事不能做,些事该做。什么事要弥补。什么事要预防,君子爱人以德,侯爷。看在都是为皇上守牧一方的份上。还请明言啊!”
凌啸正持直说并无特定差事。忽见顾贞观眼神微传。话到嘴边、改口道:“呵呵。各位大人,凌啸只是来玩玩,观风嘛,就是吹吹风。啊,真的下来只是溜达溜达,顺便向各位习学些经验啊。要知道啊,这人啊都不是神仙,那圣人不是说了吗,人非生而知之,诸位都是在最接近百姓民生的交椅上。所谓耳闻目睹亲身历。凌啸要求教……
他充分了学习一次“唐僧”。一直啰唆了小半个时辰。满口的“下来玩玩”。最多是“习学”。恳求各衙门主官都务必“诲人不倦”